有的人活了一輩子,但是一輩子也沒有弄明白,教養到底是個什麼東西,有的人雖然年紀小,但是良好的家教,總是能贏得別人對他們的尊重。
教養這個東西來自家庭,家裡的每個人,他們的言行舉止,都會影響孩子。
小軍是被家人捧在手掌心裡長大的孩子,在小軍一歲的時候,小軍的媽媽就返回了職場,把孩子交給了奶奶帶。
奶奶本來就比較看重孫子,孫子交給奶奶之後,奶奶對孫子的寵愛,可以說是超過了全家人。
小孫子上幼兒園每天都是奶奶接送,在一次放學等車的路上,小軍看到旁邊的女孩正在喝奶茶,小軍就嚷嚷著要喝奶茶。
像這樣的情況,可能很多家長都經歷過。一般情況下,家長都會阻止孩子,但是小軍的奶奶居然說「我家孫子小,你給他喝幾口吧」。
奶奶的話還沒有說完,小孫子上來就搶,女孩子實在是看不慣祖孫倆的做法,直接說了孫子幾句。這個時候,奶奶受不了別人說孫子一句,就直接說女孩「他就是個孩子,喝你一口奶茶怎麼了?」
女孩一氣之下,說了謊話「我有傳染病,你不怕就喝吧!你連最起碼的尊重都不會,活該這樣的下場」,奶奶聽到,趕緊讓孫子吐出來。
熊孩子和壞孩子的區別
其實,孩子的行為都是和家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的,孩子調皮搗蛋也是正常的事情。一般情況下,孩子做出一些搞笑、奇怪、匪夷所思的事情,但是卻沒有越過道德底線,又能讓人開心的事情,我們稱這樣品質不壞的孩子為熊孩子。
而另外一種情況,當孩子做出的事情,已經超過了人們所能接受的範圍,甚至是傷害到了其他人的。
這個時候如果家長還拿「他還是個孩子」 為擋箭牌,那麼家長就是在縱容一個壞孩子的養成。熊孩子和壞孩子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家長們不能一概而論。
孩子的「熊」家長是可以忽略的,因為孩子的天性就好動,做出一些啼笑皆非的事情也是情有可原的。
但是,當孩子出現這幾個行為的時候,家長們一定要注意了,孩子的品行已經出現了問題。
1、 完全無視他人的感受
有的孩子在家裡就是小霸王,只要是他們想要的東西,父母都會無條件地付出。父母這樣的行為,只會讓孩子完全以自我為中心,絲毫不會考慮他人的感受。
而父母這樣的縱容,只會害了孩子。當孩子走上社會的時候,無視他人的感受,不懂得尊重別人,最終只會被社會淘汰。
2、 出口傷人
有些孩子說話不尊重人,出口閉口都是一些不好聽的詞語,這樣的孩子出口傷人,不但得不到他人的尊重,只會讓別人遠離自己。
3、 有人身攻擊的行為
有些孩子被父母嬌慣的,已經對他人出現了人身攻擊的行為,在孩子小的時候,或許會被原諒,但是孩子長大了之後,就必須要對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家長們千萬不要忽視了。
以上的三種行為,只要孩子出現了其中一種,家長們就千萬不能大意了,必須嚴格的管教孩子,具體的做法有這兩種。
1、 言傳身教
孩子的行為出現了問題,大人首先就應該反思自己的問題,因為家長是孩子的榜樣,家長的一言一行,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孩子。
因此,家長要想讓孩子優秀,自己首先就應該做出榜樣。
2、 杜絕溺愛
很多孩子被家長養廢了,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行為,其實歸根究底,都是源於家長的溺愛。之前就發生過這樣的事情,一個成年小夥子,在父母去世之後,竟然活活把自己給餓死了。不難想像,這個孩子從小是怎樣被父母溺愛長大的。
溺愛孩子,會妨礙孩子獨立發展,使孩子變得自私自利、不珍惜愛、也學不會愛他人。
長大了之後,最直接的表現就是無所事事,就知道啃老。父母應該及早地認識到溺愛孩子的危害,避免不好的情況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