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眼神就能開車的任嘉倫,星路不算通暢。
好不容易憑藉《錦衣之下》大器晚成,卻因為早已結婚生子而流失了很大一部分粉絲。
很多粉絲感嘆任嘉倫不該在事業上升期「英年早婚」,更有粉絲站因此而關閉。
也有少數網友表示已婚的任嘉倫不應該佔用單身明星的資源。
其實年輕藝人事業上升期不戀愛結婚一直是業內的隱性潛規則。
比如被拍到的屈楚蕭,陳星旭等基本都是「秒分手」。可見藝人是不是單身直接影響背後資本的利益問題和資源問題。
任嘉倫也算是純靠實力生生殺出一條血路。
主要是因為目前的影視市場大部分的題材依舊是偶像劇模式,儘管題材多樣,但核心賣點大同小異,都是以談情說愛為主線任務。
滿屏俊男美女,養眼又好嗑。尤其是男女主的飾演者都是單身的話,觀眾更容易幻想和嗑CP。
那麼當青年演員已婚的前提下,是不是應該拒絕這類型的題材而轉型走別的路線呢?
自從內地引進了臺灣偶像劇開始,偶像劇類型的劇幾乎在收視率和關注度上都遠遠高於正劇。
這也是為什么正劇越來越少的主要原因。當然近幾年觀眾的口味又有點變化,開始對作品的內容深度有著越來越高的期待。
但主流市場依舊是偶像劇當道。
如果因為演員不是單身就要求他不能演談情說愛的感情戲,那他基本上跟99%的男主角都無緣了。
剩下的1%不是配角就是沒有什麼感情戲的動作片或警匪片。
這對事業正值上升期的演員來說,等同於失業。
拋開演技,演員單身與否跟觀眾其實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他已婚你沒機會,他單身,你不一樣沒機會嗎?
既然都沒機會何必糾結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
已婚的演員會更有生活的閱歷,同時對於愛情和家庭也會有更豐富的理解。
這些來自生活的經歷都會在他的演藝之路上成為寶貴的點綴。
小編一直認為做演員的,做的是藝術相關的工作。
評測一個演員是否合格不應該是他的婚戀狀態,而是真正的用是演技說話。
中國影視不缺漂亮英俊的面孔,甚至不缺好演員,但是缺一個重視演技的氛圍,和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
也唯有對演員業務能力的關注遠遠大於私生活的時候,才能夠培育出更多優秀的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