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酒吧,主要是為了找一處可以舒服坐著的地方。酒吧作為當地文化最明確、最濃鬱的縮影,對文化土壤的要求其實最高。
微醺君並不覺得越標準、越正宗就越有吸引力,但至少,你得明白日式、美式和英式這3種形態的酒吧的區別,不要再簡單的用清吧或者鬧吧來概括啦。
一、日式酒吧
滬上的日式酒吧已然蔚然成風。如果要我用一句話概括,那就是一個彬彬有禮的穩重紳士。日式酒吧有這樣幾個關鍵詞。
1.專業
日式調酒師對雞尾酒的原料比例和製作方法有嚴格的操控,包括每一杯酒的配方、冰塊的使用、搖和的方式、stir的圈數,甚至倒入酒水的先後順序。日本人的民族特性由此可見一斑。你或許看過很有名的一個視頻,一個鬢間已有白髮,但西裝筆挺的老調酒師,從容自在的把一塊方冰切成鑽石冰塊,晶瑩剔透,嘆為觀止。
日本調酒師對冰塊非常講究,曾經有一位叫鈴木隆行的調酒師,被稱作Mr Ice,他可以在兩分鐘左右的時間完成一顆可以放在威士忌杯中的冰球。事實上,日式酒吧這種讓人無法不敬佩的職業精神已經影響了世界調酒界,手敲冰球就是一例。
2.靜穆
這裡並不是無聲的意思,而是日式酒吧給人的整體印象和感覺。日式酒吧中最常見的是典型的日式狹長吧檯,用磚木元素打造出的裝修效果顯得含蓄優雅,當然也非常注重對細節的把握,利用燈光營造變化。酒吧中播放的音樂最常見的是爵士樂。
3.儀式感
日式調酒本身的形式感決定了調酒師會把調酒的用具、原料、酒水一字排開,在你眼前展示整杯酒的操作。這個過程其實是為了展示品格,只是現在更多是為了滿足客人們的好奇心。
另外,日式酒吧的服務也是其風行的重要原因:安靜、貼心、紳士。他們甚至把bartender拆成了bar tender,亞撒西。
二、美式酒吧
與日式酒吧相對的,美式酒吧的風格是全然的熱情奔放。你一定在無數的電影中看過美國大兵每次放假或者回鄉的時候人潮攢動的海邊小酒吧。這裡有撞球桌,有老虎機,有觀看運動賽事的電視,還有小舞池甚至鋼管。
從木頭裝潢到吧檯的彩色燈管,無一不是熱情歡迎的。酒保們也不用西裝筆挺,裝扮十分隨意。花式調酒(其實花式調酒就是屬於美式調酒)可以讓他們吸引更多的消費或者和客人,帶來更親密的互動(可以看看阿湯哥出演的《雞尾酒》)。
如果一間美式酒吧運營不良,說不定二樓還會有粉紅小屋。I’m kidding!這種段子只會出現在shameless裡啦。
至於雞尾酒,也更傾向於隨意自由。儘管雞尾酒誕生在美國,雞尾酒之父是美國人,第一次把新鮮果汁引進雞尾酒的也是美國人,但是他們更看重的或許是一杯酒帶給人一段怎樣的旅程。
事實上我自己最傾心的反而是美式酒吧。酒麼,喝到位,開心就好。
三、英式酒吧
酒吧文化是英國人相當重要的文化之一,就像他們的紳士文化一樣,愈成熟就愈有味道。這裡說的並不是以各色啤酒為主角的英國小酒館,而是為了滿足上流人士的要求,在美式酒吧的基礎上,增加了摩登的裝潢,沙發區的包廂,威士忌的腔調。
事實上,調酒中的兩個大類,是美式調酒和英式調酒,日式調酒應該說是工藝版的英式調酒。所以你也就知道,英式酒吧裡的雞尾酒,一定不會差,只不過不如日式酒吧裡形式感如此重。
音樂大概是英式酒吧和美式酒吧最大的不同,chill-out的電子樂可一定不會出現在美式酒吧裡。怎麼說呢,英國音樂的優越感我覺得理所應當。
其實,你現在能看到的酒吧風格已經完全不止以上三種,特色的、創意的、倉庫的、文藝的、主題的,甚至多類別。但還是那句話,不管是什麼風格,不管風格多少糅雜,只要你坐得舒服就好。
作者:19thway@zhihu 授權 微醺之美發表
編輯:微醺之美微醺君
========
微醺之美 weixunzhimei ← 長按即可點擊複製
主講烈酒雞尾酒和葡萄酒,偶爾講講酒吧餐廳
努力挖掘一切有關美酒的生活智趣
花看半開,酒飲微醺。除了關心美酒美食,我們也關心這樣的情懷和生活態度
喜歡這篇文章,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對本文有何看法?輸入wsq進入微社區與大伙兒討論
微醺之美的網站是weixunzhimei.com,我們是覆蓋面最大的WeMedia自媒體聯盟成員
↓點擊閱讀原文,快速關注微醺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