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太陽曆、儒略曆(公曆)、格里高利曆

2021-02-08 部編初中歷史

       每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子夜,都會有許多人靜靜守候,聆聽新年的鐘聲,並在鐘聲敲響時為新年許一個心願。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分成十二個月,以一月一日為新年的開始,這已成了我們習以為常的事情了。可是你知道嗎,人們把計時單位分為年、月、日,是經過長期實踐探索,最後總結出來的。看似簡單的劃分,卻凝聚著古代人民的智慧與心血。

在六千年前的古埃及,每年六七月,尼羅河開始暴漲泛濫,古埃及人搬到高地上居住。十月,河水退回河床,在河谷地帶留下的淤泥,形成了肥沃的土壤。古埃及人便回到河谷,耕耘、播種。到第二年三、四月收穫他們的勞動果實。

為了確定播種和收穫的時間,古埃及人注意觀察尼羅河水的漲落,在木桿上用刀劃橫進行記錄。年復一年,聰明的古埃及人通過比較歷年的記錄,發現尼羅河每次泛濫的時間大致相同,水漲水落的周期幾乎都是三百六十五天左右。更令他們驚訝的是,尼羅河開始泛濫時,天狼星和太陽同時出現在地平線上。於是他們把尼羅河泛濫的周期三百六十五天定為一年,並把天狼星與太陽同時升起在地平線上這一天定為一年的開始,並把一年劃分為泛濫季、播種季和收穫季。為便於計算,又把一季分為四個月,每月三十天。年末的最後五天就作為年終節日。這樣世界上最早的太陽曆產生了。

古埃及人的太陽曆確定三百六十五天為一年,與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只差四分之一天,在當時的條件下,已是非常準確了。但日子一天天過去,七百多年後,太陽曆和實際的時間已經差了半年,寒暑都顛倒了,只好由統治者做臨時性的調整。

儘管太陽曆有缺陷,但在當時已是最先進的曆法,因此被傳到歐洲。公元前一世紀時,羅馬統治者儒略·愷撒組織學者對太陽曆進行改革:設平年和閏年,平年三百六十五天,閏年三百六十六天,每四年設置一個閏年。單月每月三十一天,雙月每月三十天,但二月在平年為二十九天,閏年為三十天。愷撒對新曆法很滿意,因此用自己的族名命名新曆法,「儒略曆」就這樣誕生了。

愷撒的繼任者屋大維發現愷撒出生的七月是三十一天,而自己出生的八月卻只有三十天。為表示自己不比愷撒地位低,就把二月減少一天,把八月增加一天,後面的月份也做了相應的調整。

儒略曆在歐洲得到了廣泛應用,但它沒有規定哪一年應為起點,因此各地曆法起算點各不相同,造成了很大不便。直到公元六世紀時,基督教會把傳說中耶穌·基督誕生的那一年作為公元元年。公元元年以前的紀年稱為公元前××年,以後的年份稱為公元××年。這樣,使用公曆的廣大地區就有了統一的紀年方法了。儒略曆被稱為公曆。

儒略曆比埃及太陽曆更精確了,但與回歸年相比,每年仍有十一分十四秒的誤差,第一百二十八年就又差了一天。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天文學家們能更加精確地計算,並且認識到儒略曆的誤差。一五八二年,掌握歐洲最高統治權的羅馬教皇格裡高利十三世專門組織天文學家改革曆法。規定:將當年十月五日算作十月十五日,以彌補與回歸年的差數;將儒略曆每四百年設一百個閏年改為四百年設九十七個閏年。每百年整數不能被四百除盡的不再設閏年。新曆法在歐洲推行並逐漸推廣到世界各地,被稱為格里高利曆。格里高利曆的精確度更高了,但也有缺陷,比如二月一般只有二十八天,比大月少三天,這都是因為當時的統治者造成的,從曆法上來說是沒必要的,也給人們生活帶來了許多不便。許多學者呼籲設立更加精確、科學的曆法,但由於現行公曆應用實在太廣泛了,要推行新曆法,必須克服很多困難。

來源 | 網絡

我們尊重原創,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漫談公曆曆法演變中的奇聞軼事 可笑事 可敬事
    公元前59年,儒略·凱撒成為羅馬的最高統治者,當時曆法混亂,嚴重影響國家管理和生活,就邀請埃及天文學家西澤尼幫助他改革曆法。在公元前46年,新曆法公布,後人稱作儒略曆。這個曆法以回歸年的周期為基礎,年長平均為365.25日,規定一年12個月,單月是大月31天,雙月是小月30天。每隔三年設一閏年,平年2月29天,全年365日。閏年2月30天,全年366日。
  • 國慶中秋緣何喜聚同一天,原來是公曆和農曆幫的忙
    很多小夥伴很困惑,其實,這是因為使用了不同的曆法,農曆和公曆。而說到農曆和公曆,就不得不說陰曆和陽曆。因為農曆和公曆就分別來自陰曆和陽曆,卻又比陰曆和陽曆更加科學,更加具有實用性。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是分不清陰曆、陽曆、公曆、農曆的,下面我們就來說道說道。陰曆即太陰曆,是中國傳統曆法之一,也被稱為殷歷、夏曆、古歷、漢歷、黃曆、舊曆等。
  • 2021公曆、農曆、伊·斯·蘭·教歷對照表
    回族學習群    五番禮拜教學伊斯蘭曆例如:1998年12月19日,即農曆十一月初一(相應於伊斯蘭教曆8月29 日),日月合朔在北京時間6時42分;又如:1999年1月17日,即農曆十二月一日(相應於伊斯蘭教曆9月29日),日月合朔在北京時間23時46分。日月合朔時如果太陽、月亮、地球三者完全在一條直線上,那將出現日食,也就是月亮把太陽光全部遮擋了。
  • 公曆是什麼意思 公曆的定義
    重陽節的節期不按公曆來看,而是按照農曆來算的,是在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那麼,這裡的「公曆」是什麼意思呢?一起來看看吧!公曆是什麼意思  公曆一般指公元,即公曆紀年法,是一種源自於西方社會的紀年方法,簡稱紀年體系。
  • 公曆、農曆閏月之別及與節氣關係|文化傳家·曆法
    公曆和農曆有什麼區別?閏月和節氣之間有關係嗎?別急別急,今天就帶你來盤點閏月那些事。什麼是閏月在公曆中四年一閏的閏月是固定在2月,農曆的閏月是怎麼回事?該曆法測算出一太陽回歸年為365又1539分之385日,一朔望月為29又81分之43日,故又稱為「81分律歷」。還首次把廿四節氣編入曆法,以五日一候,三候一氣,一朔望月置一節一中氣,月初為節,月中為中氣,沒有中氣的月份就為上一月的閏月。
  • 貴州省2020彝歷新年活動在清鎮舉行
    中新網貴州新聞12月21日電(楊洪金)12月20日,來自省內外彝族同胞及其他民族代表500餘人齊聚貴州清鎮虎山彝寨,共同歡度2020彝歷新年。  中午時分,身著節日盛裝的彝族同胞以及應邀參加的各民族同胞陸續到來,在婉轉悠揚的敬酒歌聲中,一杯杯香甜的米酒讓來賓們感受著彝族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