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說,天下無心外之物。萬事萬物都是人內心的投射。
你看到什麼,說明你內心有什麼。
蘇東坡與佛印一起坐禪。
蘇東坡說:「大師,你看我坐在這裡像什麼?」
佛印說:「看來像一尊佛。」
蘇東坡譏笑著說:「但我看你倒像一堆大便!」
佛印微微一笑。
回家後,蘇東坡把這件事告訴了蘇小妹。
蘇小妹聽完說,「因為自己是佛,看別人也會像佛;若自己是大便,看別人也會像大便。」
別人是自己的一面鏡子,你看別人像什麼,你就是什麼。
蘇軾恍然大悟,自此潛心修行。
看別人不順眼,處處都要挑人刺,是因為自己的境界不夠。
看別人不順眼,不要總想去改變別人,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修好自己這顆心。
南懷瑾在《論語別裁》裡有這麼一句話:
人號稱萬物之靈,是人自己在吹,也許在豬、牛、狗、馬看起來,人是萬物中最壞的了,「專吃我們豬、牛、狗、馬」。
世間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立場,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看起來天經地義的事情,易地而處,可能看起來並不那麼順眼。
媽媽喜歡帶著五歲的孩子逛商場,但是女兒卻一直不樂意去。
母親就很疑惑,商場裡那麼多商品,這麼熱鬧,怎麼就不招自家孩子喜歡。
這位媽媽一度以為是孩子故意跟自己鬧彆扭。
直到有一次,孩子的鞋帶開了,母親蹲下身子為孩子繫鞋帶,突然發現了一種從未見過的可怕的景象:眼前晃動著的全是腿和胳膊。
於是,她抱起孩子,快步走出商店。
從此,即使是必須帶孩子去商店的時候,她也是把孩子扛在肩上。
不同的立場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東西,真正成熟的人往往都懂得換位思考,懂得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
1964年12月,我們小分隊在滇西北找礦。小分隊一共8人,其中4名警衛戰士每人配備一支衝鋒鎗。一天,出發前,一位納西族老鄉搭我們的車去維西。那天路上積雪很大,雪下的路面坑窪不平,車子行駛一段就會被雪塢住。我們不得不經常下來推車。就在我們又一次下車推車的時候,一群褐黃色的東西慢慢向我們靠近。我們正驚疑、猜測時,納西族老鄉急喊:「快、快趕緊上車,是一群狼。」司機小王趕緊發動車,加大油門……但是很不幸,車輪只是在原地空轉,根本無法前進。這時狼群已靠近汽車……大家看得清清楚楚——8隻狼,個個都象小牛犢似的,肚子吊得老高。戰士小吳抄起衝鋒鎗,納西族老鄉一手奪下小吳的搶。比較沉著地高聲道:「不能開槍,槍一響,它們或鑽到車底下或鑽進樹林,狼群會把車胎咬壞,把我們圍起來,然後狼會嚎叫召集來更多的狼和我們拼命。」他接著說:「狼餓瘋了,它們是在找吃的,車上可有吃的?」我們幾乎同聲回答:「有。」「那就扔下去給它們吃。」老鄉像是下達命令。從來沒有經歷過這樣的事,當時腦子裡一片空白,除了緊張,大腦似乎已經不會思考問題。聽老鄉這樣說,我們毫不猶豫,七手八腳把從麗江買的臘肉、火腿還有十分珍貴的鹿子乾巴往下丟了一部分。狼群眼都紅了,興奮地大吼著撲向食物,大口的撕咬吞咽著,剛丟下去的東西一眨眼就被吃光了。老鄉繼續命令道:「再丟下去一些!」第二批大約50斤肉品又飛出了後車門,也就一袋煙的工夫,又被8隻狼分食的乾乾淨淨。吃完後8隻狼整齊地坐下,盯著後車門。這時,我們幾人各個屏氣息聲,緊張的手心裡都是冷汗,甚至能夠清晰的聽到自己心跳的聲音……我們不知道能有什麼辦法令我們從狼群中突圍出去。看到這樣的情形,老鄉又發話道:「還有嗎?一點不留地丟下,想保命就別心疼這些東西了!」此時,除了緊張、害怕還有羞憤……!作為戰士,我們是有責任保護好這些物資的,哪怕犧牲自己。但是現實情況是我們的車被塢到雪地裡出不來,只能被困在車裡。我們的子彈是極有限的,一旦有狼群被召喚來,我們會更加束手無策。我們幾人相互看了一眼,遲疑片刻,誰也沒有說什麼,忍痛將車上所有的肉品,還有十幾包餅乾全都甩下車去!8隻狼又是一頓大嚼。吃完了肉,它們還試探性的嗅了嗅那十幾包餅乾,但沒有吃。這時我清楚地看到狼的肚子已經滾圓,先前暴戾兇惡的目光變得溫順。其中一隻狼圍著汽車轉了兩圈,其餘7隻狼沒動。片刻,那隻狼帶著狼群朝樹林鑽去.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不一會兒,8隻狼鑽出松林,嘴裡叼著樹枝,分別放到汽車兩個後輪下面。我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些狼的意思是想用樹枝幫我們墊起輪胎,讓我們的車開出雪窩。我激動地大笑起來……哈……哈……剛笑了兩聲,另外一個戰士忙用手捂住了我的嘴,他怕這突兀的笑聲驚毛了狼。接著,8隻狼一齊鑽到車底,但見汽車兩側積雪飛揚。我眼裡滾動著淚花,大呼小王:「狼幫我們扒雪呢,趕快發動車,」車啟動了,但是沒走兩步,又打滑了。狼再次重複剛才的動作:「先往車輪下墊樹枝,然後扒雪……」。就這樣,每重複一次,汽車就前進一段,大約重複了十來次。最後一次,汽車順利地向前行了一裡多地,接近了山頂。再向前就是下坡路了。這時,8隻狼在車後一字排開坐著,其中一隻比其他7隻狼稍稍向前。老鄉說:「靠前面的那只是頭狼,主意都是他出的。」我們激動極了,一起給狼鼓掌,並用力地向它們揮手致意。但是這8隻可愛的狼對我們的舉動並沒有什麼反應,只是定定地望了望我們,然後,頭狼在前,其餘隨後,緩緩朝山上走去,消失在松林中.看完不忍思考:連兇猛的狼都懂得報恩,我們是否應該反思自身?自詡為「萬物靈長」的人類,我們是不是應當讓這個世界充滿愛?
孔子周遊列國,有一次孔子和弟子們忍飢挨餓。
大家七天沒有吃到米飯,顏回在外面找到一些米,拿回去煮飯,在米飯快熟的時候,孔子偶然看到顏回掀起鍋蓋,抓了一把米飯往嘴裡塞。
孔子默默地離開了,裝作沒有看見,也沒有去責問顏回。
等顏回煮好了飯,將飯食獻給孔子的時候,孔子才說:「我剛剛夢到祖先了,我想,我們應該把這鍋沒有動過的白米飯,先敬獻祭祀祖先。」
顏回立刻拒絕到:「不行的!這鍋飯我剛才已經吃了一口了,不能用作祭祀!」
孔子看著顏回說:「為什麼要這樣做?」
顏回說:「因為剛才煮飯的時候,房梁上掉了些灰塵在鍋裡,我覺得沾了灰的白飯扔掉可惜,於是就抓起來吃了。」
孔子聽聞,教育弟子們說:「平時,我最信任的就是顏回,可是今天見到他抓飯,我還是會懷疑他,可見我們的內心是難以穩定和確定的,你們要牢記這件事,不要隨意用自己的看法去度量別人,要了解一個人,真的不是容易的事情。」
有些時候,即使是親眼看到的,也未必就是正確的,凡事應當從多種角度去分析、認識,不要過於主觀地去「我認為」、「我覺得」,這樣最容易造成誤會。
有一對夫妻,丈夫很喜歡吃榴槤,但是太太覺得特別臭,她覺得吃榴槤這件事簡直不能想像。
但結婚幾十年,太太每次逛水果店卻都會買榴槤回來,然後丈夫就在小區的草坪上吃掉,然後嚼兩粒口香糖,防止味道帶回家裡。
結婚幾十年,兩人一直相安無事。
古人有云:「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興趣愛好,面對那些自己不能理解的人或事,要以寬容的心態包容。
看人不順,未必是別人不對,有可能只是自己不能理解而已。
不成熟,就是以自我為中心,把自己價值觀裡所認為的一切當做唯一。與他意見相左,就都是錯誤的,低級的。
成熟,就是允許、尊重別人與你不同,不會隨隨便便評論別人。
當看不慣別人的時候,不要急著下判斷,不妨換位思考,多了解一下對方,尊重別人的不同。
所謂成熟,就是不斷的去掉「我執」,面對那些我們看不慣的東西,不再指指點點,而是嘗試去包容一切、接納一切。
看誰都順眼,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修行
【免責聲明】文章圖文及音視頻等信息來源為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刪除。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僅供參考、交流之目的。特別是健康等方面的內容,如涉及用藥療方,請在執業醫生指導下進行,我們不作為醫學等方面的推薦使用。
喜歡我,請點右下方「在看」,點擊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