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2月18日)紐市盤初,美油漲逾1%,創去年11月20日以來新高至56.73美元/桶,此前亞洲時段布油一度刷新去年11月以來高點至66.83美元/桶;OPEC+堅定減產和沙特離岸油田停產,提升了市場對供應趨緊的預期,而美中貿易談判取得進展,強化了對原油需求的信心,都對油價提供了強有力支持。
繼OPEC+的減產計劃自1月實施以來,沙特和俄羅斯上周作出進一步擴大減產力度的承諾。最新的月報顯示,OPEC在1月的總產量已降至3080萬桶/日,自減產以來已經累計下降80萬桶/日,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沙特希望通過減產來加速價格上漲的努力。沙特1月份原油產量比去年12月減少了35萬桶/日,目前僅為1020萬桶/日,超出了此前承諾的減產目標。
擁有120萬至150萬桶/日原油生產能力的沙特Safaniyah油田,由於故障而在兩周前開始維修,預計維修工作需要等到3月初才能完成。此消息為油價帶來利好,不過很快沙特阿美表示,包括Safaniyah油田在內,公司所有設施和設備都安全且正常。
市場對美國和中國將解決貿易爭端的信心增強,也支撐了油價。上周五結束的新一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取得了重要階段性進展。雙方就主要問題達成原則共識,就雙邊經貿問題諒解備忘錄進行了具體磋商。白宮發表聲明稱,談判艱難但已取得進展,雙方將在2019年3月1日、也就是對某些進口中國商品徵收的10%關稅上調的最後期限之前,繼續處理所有懸而未決的問題。雙方商定將於下周在華盛頓繼續進行磋商。中美談判的進展對油價的上漲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隨著市場可能重新重視基本面,投資者對油價的樂觀程度也日益高漲,布倫特原油多頭頭寸的增速今年以來首次遠遠超過了空頭。最近數據顯示,截至2月15日當周,多頭頭寸激增10%,創出了去年8月底以來的最大增幅;同周空頭頭寸減少了5.5%。很多有關需求的憂慮皆已消散,多倫多道明證券大宗商品策略主管Bart Melek在接受採訪時說,人們因此重新開始有了追逐風險的興致。
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仍是市場擔憂的一大主題,目前歐洲、亞洲和美國出現一些經濟放緩的跡象,這可能導致原油需求增長放緩。上周公布的歐元區去年第四季度GDP增長低於預期,德國去年第四季度GDP零增長,勉強避免陷入技術性衰退。與此同時,美國12月零售銷售環比下跌1.2%,創2009年9月份以來最大單月降幅;美國1月工業生產也創2018年5月份以來最大單月降幅。此外,美國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生產者物價指數和進出口物價指數均不及預期。
截止2019年2月8日當周,美國原油產量依舊維持在高位1190萬桶/日,煉油廠產能因季節性因素大幅削減,最終,美國商業原油庫存連增四周,但因淨進口縮減,該增幅不及市場預期。成品油方面,汽油庫存連增兩周,餾分燃料油庫存結束連降三周的趨勢錄得增加。預計近一周內美國原油產量或繼續維持高位,但大幅增產可能性較小,中期仍需關注Permian地區石油管道建設進度以及其他油田潛在的增長能力。
目前,歐佩克減產順利推進,減產力度超出市場預期,是助力油價持續推升的主要動力。歐佩克、EIA以及IEA相繼發布月報,數據均證實了歐佩克1月原油產量大幅下降,且OECD原油庫存得以下滑的現狀。沙特和俄羅斯態度均較為積極,沙特3月減產計劃遠超市場預期,俄羅斯也表達了2月繼續減產的意願。此外,地緣政治持續發酵,委內瑞拉動蕩不安的局勢或將影響北美地區重油進口量,也為油市提供炒作機會。但需要注意的是,需求端陰霾未散,歐佩克與EIA均繼續下調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預期,IEA相對較為樂觀,維持需求增速預期不變。中美貿易磋商進程是當前影響需求預期的要因之一,目前兩國態度較為積極,但最終走向仍未明朗。預計短期內油市偏強震蕩,但後續仍需警惕需求端擔憂情緒給油市帶來的壓力。
轉自匯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