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和大家探討的一個問題就是,就是為什麼沒人說喬丹抱團,我們舉幾個例子,羅德曼7屆籃板王,皮蓬當時第一小前鋒,浪利身高2.18米,場均也是10+10的準巨星,哈伯控球大師,也是場均20+10的球員,庫科奇那是NBA當時最佳第六人,場均也是20+10的球星,科爾,現在勇士隊的主教練,那也是歷史上有名的定點三分投手等等,那麼為什麼沒人說喬丹抱團呢?個人來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皮蓬庫科奇都是公牛選秀選來的!羅德曼來公牛之前是沒人要的刺頭,朗立是七號秀在賽季期被森林狼交易來的,何來巨頭抱團之說?何況羅德曼哈珀庫科奇科爾來之前公牛已經三連冠,還交易走了大前鋒格蘭特,如果說喬丹唯一要求就是當年不要換走奧克利,這和現在的抱團完全不是一個概念,皮蓬加入公牛時是個場均不到10的菜鳥,90年如果皮蓬髮揮再好一點點就可以打敗活塞了,但喬丹沒有逼宮球隊補強,也沒有做什麼決定,而是拉著皮蓬瘋狂的訓練,91年4:0橫掃活塞!
72勝的那個賽季加上季後賽大概看了40場公牛的比賽。首先朗利很一般,藍領中的藍領,至於身高,在四大中鋒年代,這個身高也就是平均水平。哈珀防守的確很好,進攻威脅性不高,庫科奇應該是第三得分點,算不上攻擊力超強,但是防守的確偏弱。科爾準是準,但是出手不多。看看對面爵士,中鋒奧斯特塔格,2.18m;大前馬龍,史上最強大前之一;拉塞爾,防守專家;霍納塞克,三分+防守;斯託克頓,歷史助攻第一+防守最髒pg,還有安德森等一堆優秀板凳。
如果本人沒有記錯,羅德曼是從冠軍隊活塞去了馬刺,適應不了馬刺後被交換到公牛的,應該不能算抱團,只能算交易吧。庫科奇是選秀選秀,皮蓬好像也是和超音速達成協議,先選後換來的。所以個人覺得公牛不應該叫抱團,應該叫建設,根據球隊短板逐步完善。不知道我記錯沒有,首先抱團組三巨頭的是不是加內特那時的凱爾特人?不記得了。
喬丹代表公牛。科比代表湖人,鄧肯代表馬刺,能代表球隊的就不叫抱團。當年的公牛季後賽都進不去,能把這樣一支隊伍打到兩個三連冠叫報團?喬丹在奇才那幾年,那是因為他是老闆,為了球隊的上座率和911振奮美國民心。真正的報團是從巴克利轉會火箭,馬龍和佩頓轉會湖人開始的,他們是為了奪得冠軍而轉會,而不是為了用自己的能力帶領隊伍奪得冠軍。不是想證明自己的能力。所以,那才叫報團。只不過現在有了三姓家奴。把報團演繹的淋漓盡致。詹姆斯組的三巨頭,每個都是各自球隊NO.1的明星球員,而喬丹的球隊誰交易過來前是全明星了?本文屬於作者原創,如有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