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娛樂
「蝴蝶效應」在2020年尾的娛樂圈被詮釋的淋漓盡致。
起因是楊笠在12月25日播出那期的《脫口秀大會》上說了這樣一句話「男人,還有底線呢?」
隨後她的這番發言迅速引起廣泛熱議,當晚便衝上了熱搜,直到今天3天過去了依然在熱門話題榜上。
熱度居高不下並且還有愈演愈烈的趨勢,不但引發了圈內相關人士對她這番言論的或支持或討伐的發聲,連衍生話題上了多個熱搜。
而楊笠本人甚至因為她的這番言論被舉報,理由是涉嫌性別歧視、辱罵男性、製造性別對立。
脫口秀演員也好、明星也好、還是吃瓜群眾也好對紛紛對事件展開熱議。
最早發聲的池子和張博洋,就陰陽怪氣了一番。
池子↓
張博洋↓
儲殷↓
義憤填膺義正言辭連發數條微博,此處只截取部分。
史炎↓
當然,也有不少人表達了支持。
姚晨 ↓
「每當這樣一份冒犯被慢慢接受,我們的世界也就多了一份關於生命、人性的可能。」
黃奕↓
「段子是段子,態度是態度,聽段子就簡單快樂的聽、講態度就嚴肅認真的講...」
黃西↓
周玄毅↓
「幾千年的男權社會,嘲笑女性的段子,已經講到你覺得是事實的地步了,有人反其道而行之,就急了?」
楊奇函↓
「沒必要把網際網路脫口秀過度擔憂,這就和聽相聲反三俗一樣,沒必要。」
「鋼鐵中年直男,多看脫口秀挺好,相當於兩性關係體檢。」
丁太昇↓
「可笑到什麼份上了呢?除了舉報者的不道德之外,被舉報者沒有絲毫道德上的問題」
肖驍↓
甦醒↓
吳鎮宇↓
其實這並不是楊笠第一次引發如此熱議。
前不久同樣在《脫口秀大會》上楊笠帶著她的「男人明明那麼普通,卻又可以看起來那麼自信」的金句火出圈,引起不少女性的共鳴。
而此次引發爭議的「男人還有底線」的言論其實是在節目上對上一次她輸出金句後引發男性的反響的回應,全文其實是這樣的 ↓
代入到當時楊笠和朋友對話的語境中就會感受到這句話更像是一種調侃,楊笠沒有拿它來作為自己演講的主題、也沒有對這句話再繼續進行解讀。
反而她在本期脫口秀中分享的自己就醫的經歷,輸出的「一個人首先是人,然後才是男人和女人」的強調自我意識的觀點被公眾選擇性忽略。
而像脫口秀、辯論賽這類的節目的性質本身就決定了演講人、辯手就是要輸出非常鮮明的觀點,對一個問題的看法非A即B,吸引觀眾的也正是因為他們觀點的鮮明性和言辭的犀利性。
並且關於一個觀點辯題的看法也並沒有絕對的對錯(此處不討論法律及公德),辯手、演講人輸出了自己的觀點、展示了自己的邏輯思維和風採,節目帶著熱議話題引發公眾思考及討論、啟發民智,按理來說這是一件雙贏甚至多贏的事情。
可是為什麼到了這裡事情就變味了呢?
爭論沒關係,每個人都有權利發表自己的看法意見,對於楊笠的言論無論批判也好支持也好,這個過程本身就是正向且良性的。正所謂道理越辯越明,我們肉眼可見的社會許多點點滴滴的進步就是在公眾的發聲和討論過程中促進的。
而一個不滿意就想要捂住別人的嘴去搞舉報?年輕人是不是有點不講武德了。
何況僅僅是這種程度的調侃就要去舉報,那按照這種標準,這幾十年女性要舉報的可太多了。
多的就不提了,單單看池子此前在脫口秀大會上發表的言論 ↓
各位看到這段話想必心中已經有了自己的判斷,而這僅僅是女性需要面對的惡意的滄海一粟呢。
隨著社會越來越進步、女性受教育程度和參與社會勞動的比例越來越高,女性的意識是在不斷覺醒的,而楊笠也不過是這些女性中的萬千之一。
《脫口秀大會》給了楊笠這樣一個表達自我的平臺,也給了公眾關於這些話題的思考空間,更是一個照妖鏡,讓一些真正搞對立的人無處遁形。
公眾需要不被捂住嘴巴說話的自由,社會的進步也離不開不同思想的碰撞。
上綱上線,大可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