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胎十月,除了孕早期部分媽媽十分緊張外,所有孕媽媽幾乎知道有一個月份比較重要,那就是孕七月(第28周),民間甚至有「七活八不活」的說法,這著實讓許多人對孕七月非常謹慎。
為什麼孕七月要特別小心?
因為孕七月尤其不穩定,孕七月屬於中晚期,距離寶寶出生只有兩個月(非自然月)時間,通常也認為是最不穩定的一個月,因為這個月可能出現以下四種情況。
①異常胎位
孕7月是檢查胎位的好時機。因為在懷孕28周前,由於寶寶在子宮內還有一定空間,還能轉動身體,所以胎位和姿勢容易發生變化。
如果進入孕28周,腹腔空間逐漸被佔據,胎位就會相對固定的情況下,如果檢查發現異常胎位,可以進行糾正,比如糾正臀位、橫位等異常胎位。
②寶寶胎動減少
孕七月胎兒已經成形,但依舊處於細節發育階段。隨著生長發育,胎寶寶的體積變大,體重增加,相對活動空間也越來越小。
所以該期間,孕媽媽會發現胎動明顯減少了。因此,孕媽媽尤其要注意數胎動。
③容易出現臍帶繞頸
孕七月的寶寶更淘氣,沒事就會抓住臍帶玩一會,時而拳打腳踢,時而翻滾等大動作,可能發生臍帶繞頸。
臍帶繞頸2圈以上,孕媽媽就要當心了,嚴重可能會造成胎兒宮內缺氧窘迫,甚至可能會胎停。
④胎兒容易出現早產
孕七月胎兒更容易出現早產,有些孕媽媽認為中晚期比較安全,不注意飲食過者過度勞累,這些都是發生早產的原因。
孕七月孕婦尤其要當心
既然孕七月很關鍵,那麼在此期間孕媽們應該注意什麼呢?
①根據情況補充鈣質
進入孕中晚期,寶寶生長發育對鈣質需求量增加,這時胎兒骨骼迅速增長,孕媽媽要注意補充鈣質。有些孕媽媽甚至晚上因為缺鈣,出現腿抽筋的情況。
及時鈣質,以滿足胎兒骨骼發育的需求。要注意適量食用肉類、魚類、蛋類、牛奶等含鈣豐富的食物,如果缺鈣嚴重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鈣劑。
②正確數胎動
胎動一般在下午6點後會慢慢多,晚上8-11點是胎動最多的時候!
正常的胎動是:明顯胎動次數1小時不少於3-5次,12小時明顯胎動次數為30-40以上,有些胎寶寶可能更愛動,胎動會更頻繁一些。胎動的強弱和次數,個體差異很大!
胎動出現哪些異常要及時就醫?
胎動頻繁:突然胎兒異常躁動時,如果之前產檢顯示臍帶繞頸等情況下,可能提示胎寶寶被臍帶繞住了,正在肚子裡呼救,這時應該及時就醫。
胎動過少:當胎兒被臍帶繞住後,先是胎動較快,慢慢的缺氧狀態下,TA就沒有力氣了,所以胎動自然慢慢變少。
③定期產檢,關注臍帶繞頸
按照孕檢卡上要求,懷孕28周以後要每兩周進行一次孕檢,定期進行胎心監護。同時孕媽媽要及時了解繞頸現象的變化,如果有必要進行調節,需遵循醫囑合理安胎。
④預防和改善胎位不正
最適合順產的就是頭位,如果胎兒在孕七月發生胎位變化,出現異常胎位如臀位等時,孕媽媽則需要及時就醫,通過相關運動進行調整,改善胎位不正。
關於孕七月,還有一種說法是「七活八不活」,為什麼這樣說?
七活
孕七月份胎寶寶大腦發育正在進行,神經系統也會參與生理調節。胎兒肺部會漸漸的發育,而且會漸漸出現活性物質維持肺泡的大小和穩定,這意味著這個月出生的寶寶出生有一定活下來機率。
八不活
按現在醫學技術水平,孕八月生下來的胎兒也可以存活。正常來講,八月生下來的胎兒存活率高於七月出生的胎兒。
那為何說八不活呢?其實是因為胎兒自身發育原因,不能繼續呆在子宮內生長,緊急在孕八月出生,因為自身缺陷原因導致存活率降低。
「七活八不活」的說法,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望,並沒有科學依據。
孕七月孕媽媽要注意什麼
孕七月的胎兒身長會達到35-38釐米,體重大概會有1-1.2公斤,胎寶寶頭和軀幹比例也已經很接近足月寶寶了。
注意營養
但由於肺部尚未發育完全,要避免在這個月出現早產,所以孕媽媽要注意營養,適當增加蛋白質、脂肪酸、維生素和熱量的攝入,比如食用肉類、魚類、蛋類等。
保持充足優質的睡眠
優質的睡眠不但能夠使準媽咪放鬆神經,消除疲勞感,還能有利於胎兒的生長發育。在睡前準媽咪不妨喝杯溫牛奶,有助於安睡一整晚。
避免出現
營養不良、過度勞累、陰道感染、吸菸喝酒、摔倒等,以免誘發早產。
寫在最後
孕期無論是哪個月,都要保護好自己和胎兒,儘量避免大幅度運動,注意補充足夠的營養等。
本文為【天天話育兒】的原創內容,【天天話育兒】專注育兒領域深耕細作,默默日更,提供更專業的育兒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