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可以記載歷史的瞬間,留下美好的記憶。現在的拍攝技術日新月異,隨便打開手機前置,就能抓住一瞬間的美好。
不過,有一些記載著香江絕色的上個世紀末老照片,年久失修,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不復當年豔光四射,實在是有些許可惜。
正好,最近流行用AI技術修復老照片,可以讓我們搭上時光列車重返當年,欣賞過去的美好事物。
這裡就不得不提及一個詞,港風,準確地來說,是上個世紀末的港風。
作為一個在廣東長大的少女,我從小就看TVB和亞視,大部分接觸的電影也是港臺居多,所以審美頗受香港藝人影響。
現在流行一個詞語叫做「港風美人」,指的就是這一批上世紀末的香江美女。
她們風格各異,長相大不同,但又能很神奇地歸類為同一款港風美人,實在是令人費解。
更令人考究的是,為什麼上個世紀末的香港,可以催生出這麼多美人;而在時尚訊息高度發達的今時今日,卻只能孕育一個乾柴版本的港式陳都靈呢?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要想考究原因,首先得從經濟方面入手。
上個世紀末的香港,正是它發展的黃金年代,是稱霸亞洲的四小龍之一,經濟大爆發。
在這種高度發達的社會環境下,香港市民經常說:「遍地有黃金撿」。只要你稍微努努力,就能住上小洋房,買上豪車,當然也少不了男權社會追逐的另外一項資源——美女。
在資本足夠的情況下,人們眼界會更高,眼界高審美也會隨之而然地變高。
這群香港男人,他們有錢、有膽識、有眼光,不想拘泥於舊時代的婦女面孔,自然而然產生了新需求,他們想要一位洋氣自信的美人作伴。
香港曾是英國殖民地,審美上會受西方國家影響,但骨子裡有擁有東方血液;所以在二者碰撞之下,產生了一種新式美的需求——明豔、大膽、女性色慾氣息濃厚。
既能滿足自己的需求,帶出去社交也頗有面子,給臉上貼金。
除了男性需求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當時香港市民對經濟極度有信心,天天有錢賺,整個社會氛圍都特別紅紅火火,每天跟過年似的。
▲深愛色彩飽滿的霓虹燈
大家都知道我們過年著裝會比較高調浮誇,所以港式美人的著裝也是相對浮誇的~五顏六色極致鮮豔,看上去心情特別好,賞心悅目,深受大眾喜愛。
那麼要成為這樣風情萬種的港式美女,都需要注意哪些地方呢?
我對這一群美女頭髮的第一印象就是——黑、亮、多。
一個養尊處優,被有錢香港男人捧在手心上的美女,秀髮自然是被悉心呵護過的。
我們知道,枯黃、發量少、發質幼細代表著頭髮營養不足,潛意識會認為這個人吃不飽飯,經濟比較拮据。
▲沒有說程瀟不好看的意思!
所以豔光四射的美人,是不允許自己發質差的情況出現。
為什麼沒有人染其他顏色?因為她們喜歡強調眉眼妝容,眉眼顏色已經很濃鬱了,加之喜歡大紅唇,所以不需要靠染髮來增添自身的飽和度。
而且一旦染了發,眉毛也要跟著發色換,眉眼又怎麼能做到漆黑濃鬱呢?
還有一點,雖然這群香港男人接受程度高,審美高,但本質上還是喜歡古典氣質的黑色頭髮,意味著這個女生比較順從聽話,染成鬼五馬六的誰頂得住呀!
1.深愛紅唇
我對港式妝容的最深刻印象就是——烈焰紅唇。或者是濃鬱一點的姨媽紅色、深紫紅色。
在那個時代,沒有人願意用奇奇怪怪的西柚色、淺粉色、橙紅色,正統大紅色才是絕對的王道。
而且不會畫咬唇、漸變唇妝,喜歡把雙唇塗得飽滿又高亮。
2.眼睛是微醺的
港式美女們的眼睛都是亮晶晶的很有神韻,能夠觀察到,她們不喜歡拉長眼尾,儘量在眉尾以內。
基本上每個美女都會畫濃濃的眼線出街,眼線描得很黑,但不會超過眼頭。
▲右圖是按照現代拉長眼尾思路來化妝
眼睛是放大了,但個人風格不明顯
眼睛也變得十分「臉譜化」
也會描下眼線,但不是煙燻妝那種濃鬱程度,像是用極細的眼線筆一點一點貼著下眼瞼描上去的。深邃飽滿的雙眼就出來了~
還有眼影,她們偏愛大地色系的眼妝,通常會用好幾個不同深淺的大地色系多層次暈染,讓扁平的雙眼擁有輪廓,但立體感又不至於過分強。
而且很喜歡用大地色的眼影來暈染眼尾,讓眼睛有一點喝醉了酒「醉醺醺」的模樣,誰能不被迷倒呢?
▲90年代妝vs現代妝
前者眼尾暈染,後者眼尾乾淨
嘉人雜誌之前有出過一張李嘉欣的現代硬照,已經很大程度地還原了舊世紀港式妝容的重點,但眼妝唇妝這一點是真的沒做好。
我把眼妝P「微醺」一點,那個舊時港風一下子就出來了~
3.突出一個重點,隱藏其他殘缺。
每次看這個時期美女的照片,我都能發現她們的臉部輪廓感比現在的深,鼻影、修容、高光一應俱全。
但修容並不會改變整體臉型,不像現在的修容概念「把方臉修成瓜子臉」,只是單純地強調輪廓感,不至於讓整張臉看上去像塊白花花的大餅。
其實真正的港風妝容,並不是千篇一律的白皮大紅唇,而是因人而異,有符合各自臉部特徵的妝容。
舉個例子,現在人化妝,喜歡把眼睛往死裡畫大,單眼皮的恨不得割一米寬的雙眼皮出來,小眼睛的畫十層眼影,大方臉恨不得上十斤修容高光。
結果最後大家化出來的妝容效果,都是相似的模樣。
不如學一下港式妝容的點到為止,保留一些「臉部缺陷」: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人拿王祖賢的長相出來鞭屍,說她嘴凸又齙牙,下巴後縮還短,憑什麼被冠上美人的稱號?
▲細看王祖賢,可以發現她鼻子塌、鼻翼擴
但眉眼太美了,就不會focus on鼻子
那個時代的女星,不講究面面俱到,只要你有一個地方是能夠打動人的,並且強調那一點就可以了。
範冰冰這張硬照看似很完美,但重點太多了,眉毛漆黑濃密、煙燻眼妝重又深,還配個超豔麗的大紅唇,和打了八根玻尿酸的鼻影。一張臉全是重點。
不像是人在化妝,而像是人在戴上這個妝容面具,毫無個人辨識度。是不是映襯了那句話:「美則美矣,沒有靈魂」。
說起範冰冰,她有一張和黎姿的合照,讓我印象深刻。
因為範爺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是很霸氣的,但是在這張合照中,我看不到她一絲一毫的「氣場」,反而被港式小家碧玉的黎姿吊打。
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儀態。
我國有很多女明星的儀態課都不過關,整個人畏畏縮縮的,肩是收起來的,含胸,頭顱微微前傾,看上去很小家子氣。
回想一下,港風美人,每個人的儀態都標準到可以當教學示範,自然而然氣場就出來了。
尤其是她們面對鏡頭的自信感,是我認為當今大部分內地女明星所欠缺的。
關於港風美女風格分析這一節課,我自認還解讀得不夠全面。不過希望對大家以後的妝容、穿搭、儀態等方面有所啟發,美人之所以豔光四射,最重要的還是自信感。
還有一個小點~上世紀末的港風美人是這樣的,經歷97亞洲金融危機、跨過千禧年之後的香港,卻孕育出另外一番「港女」風格,大家有興趣嗎?
點個在看讓我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