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撐國安立法」籤名活動僅8天就得到近300萬香港市民的支持;上周,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就「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立法」進行了一項民意調查,結果顯示,高達74%的香港市民表示香港有責任維護國家安全。這兩組數字顯現出香港社會的理性正在回歸,涉港國安立法乃眾望所歸。
一年來,香港因「修例風波」引發巨大撕裂和對立,許多年輕人被教唆、煽動上街,亂港分子處處揚言「攬炒」香港,無差別的起底和私了令許多市民敢怒不敢言,一向以法治和民主為傲的香港一時間讓人大跌眼鏡,險些變成「臭港」。涉港國安立法消息一出,讓香港市民重燃希望,社會動蕩已讓他們看清國家安全無掩雞籠的危害。一句話,國安才能家安。
5月28日,全國人大高票通過涉港國安立法決定,6月3日,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攜主要官員赴京,中央圍繞立法事宜聽取其意見。短短幾天,涉港國安立法正在萬眾期待中穩步推進。今次中央聽取特首及特區政府主要官員意見,並表明將通過多種方式聽取香港社會各界人士的意見,反映出中央對港人意見的尊重和重視。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在來京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到,在過去的一年,每天的心情都很悲傷。當全國人大通過這個決定,心裡就感覺很踏實,而且有中央的堅定決心和香港市民的支持,不懼怕任何威脅。
從悲傷和迷茫到心裡踏實,在不同的時期,相信很多愛國愛港的市民也有同樣的心理歷程,正是中央出手讓香港市民信心重振,讓他們勇於表達出維護國家安全的決心。
如今,香港社會主流民意支持涉港國安立法,但有一小撮亂港分子依然逆潮流而動。據報導,「港獨」組織「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常委羅冠聰與香港「民間外交網絡」發言人張昆陽3日見記者,聲稱發起網上聯署,促請歐洲各國領袖表態,反對「港區國安法」。亂港頭目此時大張旗鼓求外援,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被網友斥為無腦,只是坐實了串通外國勢力幹涉香港事務的圖謀,港區國安法正是劍指這類行為和活動,黃之鋒之流和秋後的螞蚱一樣,蹦躂不了幾天了。
少數亂港分子的行為不能阻擋港區國安法的制定,泛民派在立法會上使出的惡意拉布、扔臭彈等招數再也不能讓《國歌條例草案》延宕了。6月4日下午,香港《國歌條例草案》三讀以41票贊成、1票反對、0票棄權獲得通過,6月12日刊憲後將正式生效。據有關條文,若有人蓄意貶損、不尊重國歌,一經定罪最高判監3年及罰款5萬元,國歌還將納入香港中小學教育中。
《國歌條例草案》通過,香港體育界率先響應。5日,香港足球總會主席貝鈞奇表示,考慮仿效其他國家建立入場黑名單,拒絕滋事球迷入場觀戰。貝鈞奇表示,《國歌條例草案》通過後總算有法可依,相信可以帶來一定阻嚇力,杜絕「噓國歌」等惡劣行為。
▲香港市民慶祝《國歌條例草案》三讀通過
香港《國歌法》的立法工作一波三折,持續2年多才獲得通過,可見國歌在香港被汙名化到何種地步。尊重國歌本就是一國子民的應有之義,《國歌法》將有助於培養新一代對國家歷史和發展的認識,有助於正確家國觀念的回歸。
對此,《大公報》評論認為,正式生效的國歌法配合正在起草的港區國安法,必將扭轉香港這些年來不斷惡化的政治環境,立法會恢復本來功能,社會回歸法治正軌,曙光初現。
香港正逐步向著理性的方向發展,正氣越來越佔上風,這是人們所樂見的。
社會穩定是一切發展繁榮的基石,中央這次不僅給香港帶來了及時雨,還持續送大禮包,支持港澳地區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6月1日,CEPA服務貿易協議的修訂協議開始實施,將進一步提升內地對香港、澳門在服務貿易方面的開放水平,降低港澳服務提供者進入內地市場的門檻,讓港澳業界更好地參與內地市場發展。
再說說臺灣,臺灣各界人士廣泛關注5月29日舉行的《反分裂國家法》實施15周年座談會。臺灣《聯合報》發表題為《「臺獨」是絕路一條,以身試法必遭嚴懲》的時評,指出座談會突出了「堅決反對『臺獨』、反對外部力量介入」的兩個「反對」以及「武力統一臺灣」的一個「最後手段」,這番話不僅是說給民進黨當局聽,也是講給美國聽的,是大陸發出的嚴正警告。
島內資深媒體人唐湘龍接受採訪時表示,《反分裂國家法》如果用比較具體的翻譯來講就是你不要逼我出手。
眼看形勢不妙,民進黨當局趕緊安慰民眾說將從美國採購飛彈系統,屢次「凱子軍購」,目的早已是路人皆知,無非是給美國交「保護費」,改變不了臺海軍事實力對比,實在是螳臂當車,不自量力。
民進黨當局對美爹畢恭畢敬,予取予求,對付政敵可是換了一副面孔。
綜合臺媒報導,高雄市長韓國瑜罷免案即將在6月6日投票,民進黨拉高對決姿態,蔡英文3日主持民進黨中常會,裁示通過「罷韓聲明」,呼籲高雄市民在6日踴躍投票。此外,臺交通、防務、教育等部門傾巢出動,推出各种放假安排,為「罷韓」極力催票。
有臺媒把近來臺灣政壇的亂象比作是周星馳電影《少林足球》中由謝賢飾演的大反派那句知名臺詞:「球證、旁證,加上主辦、協辦,所有單位全都是我的人,怎麼跟我鬥?」說得不能再形象了!
臺灣《中國時報》對此評論稱,一場「罷韓」將高雄撕裂,民進黨為奪回高雄,不惜操作仇恨、製造對立。無論結果如何,被撕裂的高雄短期內很難恢復,最終受苦的都會是百姓。從這個角度講,「罷韓」不只是韓國瑜、國民黨、高雄的危機,更是臺灣的危機。
港澳臺觀察丨我有一個夢想
港澳臺觀察丨同一母親節,疫情映三觀
港澳臺觀察丨正義經常遲到,但不會不來
偉大復興徵程上,港澳臺同胞一個也不能少
點亮「在看」,抗擊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