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穿一身英倫西裝參加活動的蔡徐坤,引得迷妹的連連尖叫。說起來,娛樂圈喜歡穿英倫西裝的男藝人還真不少。
陳坤
鄧倫
朱一龍
英國現代的紳士風格誕生於19世紀初,從它出現的第一天起,就作為一種反時尚潮流的風格而存在。在中世紀的英國,紳士是作為當時一個特定的社會階層出現的,其地位僅次於貴族。
18世紀英國曾颳起了一股極度繁複的穿衣風格,當時的代表人物是布魯梅爾,其著裝風格「Dandy」被牛津詞典定義為「一個過度關注時尚和外觀的人」。
18世紀倫敦薩維爾街的裁縫發明了一眾被叫做Somocking Jacket的男士西裝,之後成為英國貴族和上流社會晚餐時的正是著裝,也就是現代西裝的原型。所以,要論血統,英國的西裝最純正。
英國西裝最大的特點是肩膀平直,情調合身,面料較厚,非常經典、保守、正統。
貴族階級,也就是當時的潮人們,讓新興的資產階級深惡痛絕。因此,在造型方面,紳士風格從來是與搭配創意絕緣的,唯一的宗旨便是「得體」。
劉憲華
劉宇寧
王源
朱正廷
楊洋
王一博
氣候直接決定了面料的選擇,英國是海洋性氣候,冬天風大又溼冷,所以英國品牌的面料一般比較重。像威爾斯親王格、粗花呢以及英國特有的哈裡斯花呢是最常見的面料和圖案。
對於英式西裝,面料上的格紋也有很多的說法。傳統的英式服裝有很多的規則限制,當你穿上一套正裝的時候,你是在「用衣服說明你正屬於某一個集體」,某一個格紋說明你是屬於某一個家族,而某一個條紋又說明你屬於某一個俱樂部。
西服的鼻祖在英國,英國西服的鼻祖在 Savile Row。
英式西服有3種常見款式:騎士式、Savile Row 式和墊肩式。
騎士式是英式西裝裡面歷史相對悠久,受老派紳士歡迎的款式。
寬大的翻領,大地色系等比較厚重溫暖的色彩比較常見,修身的剪裁,能明顯感受到葫蘆形的腰線。
裁剪上以簡潔、貼身為主,但整體造型看起來更為寬大,硬挺的同時有角度。
以1849年創立的 H-Huntsman 為代表性店鋪。有自己獨特的西服面料,在 Savile 街上價格最高,同時多次獲得御用委任狀。
代表 Savile 風格的西裝裁剪基本款型。
典型的 Savile row 式西服有這麼幾個特色:自然肩高領嘴:胸部有一點鼓,就是指西服胸圍比穿著者胸圍大一點;上胸外側、腋下上方、背部肩胛骨處,布料會多出來一些形成簾狀褶皺,可以把布料撐起來,讓前胸顯得飽滿。高腰,針狀收腰、下擺較開:領片通常比胸部的一半還窄,從領嘴到腰扣位置的駁頭略呈弧形。
以前在1806年便在 Savile 街建立的第一家西服訂製店 Henry Poole 做得最好。作為歷史最悠久的 Savile 定製店,擁有英國皇室頒發的多種供貨許可證。
英式墊肩式的西服整體裁剪比較柔和,最早是英國的裁縫發明的,始於20年代。到了30年代,溫莎公爵的西服裁縫師傅 Frederick scholte 將這種款式進行了改良 : 在前胸、肩幅加上一片額外的布料,墊肩西服(The Drape)由此一舉成名。
最大的特點:成衣店永遠都不做這種版型的西服,只能靠定製。
Savile 街最知名的 Anderson&Sheppard 西服和美國的 Alan flusser 男裝,都是這種風格的高手
英式西裝適合長相儒雅、正派或想要打造儒雅正派形象的人士,在想要凸顯正式感又不顯強勢的場合,最合適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