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1月4日,加繆離開了這個世界,我們花3天時間,回顧他作品中閃光思想的痕跡,後面再談談我自己對加繆核心思想荒誕主義的理解。
《局外人》是加繆所有小說中剝離感最強的一部,虛無、毫無追求、毫無意義,個體與外部世界強烈的剝離,也是我們現在對這個世界的看法。為什麼一個沒有科技發展的社會與我們現在經濟、科技高度發展的社會在思想上高度的一致,是什麼導致了我們對自己的信心缺失,先讓我們進入《局外人》的十個斷片,去感受和尋找不同世界得同一個思想本質。
斷片一
人們永遠也無法改變生活,什麼樣的生活都差不多,而我在這裡的生活並不使我厭煩。
斷片二
所有身心健康的人,都或多或少設想期待過自己所愛的人的死亡。
斷片三
我常想,如果要我住在一棵枯樹的樹幹裡,什麼事都不能做,只能抬頭望望天空的流雲,日復一日,我逐漸也會習慣的,我會等待著鳥兒陣陣飛起,雲彩聚散飄忽,就像我在牢房裡等著我的律師戴著奇特的領帶出現,或者就像我在自由的日子裡耐心地等到星期六再去擁抱瑪麗的肉體。
斷片四
一個人即使只生活過一天,他也可以在監獄裡待上一百年而不至於難以度日,他有足夠的東西可供回憶,決不會感到煩悶無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一種愉快。
斷片五
人生在世,永遠也不該演戲作假。
斷片六
日子,過起來當然就長,但是拖拖拉拉,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最後就混淆成了一片。每個日子都喪失了自己的名字。對我來說,只有「昨天」與「明天」這樣的字,才具有一定的意義。
斷片七
為什麼一個普通人身上的優點,到了罪犯身上就成為了他十惡不赦的罪狀。
斷片八
我真想親切地、甚至是帶著友情地向他解釋,我從來沒有對某件事真正悔恨過。我總是為將要來到的事,為今天或明天的事忙忙碌碌,操心勞神。
斷片九
一個人對他所不了解的東西,總是會有一些誇張失真的想法。
斷片十
我體驗到這個世界如此像我,如此友愛融洽,覺得自己過去曾經是幸福的,現在仍然是幸福的。為了善始善終,功德圓滿,為了不感到自己屬於另類,我期望處決我的那天,有很多人前來看熱鬧,他們都向我發出仇恨的叫喊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