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崔健的歌詞
周國平
把崔健的歌詞當做獨立的文本解讀,這是一個冒險,崔健自己也許會反對這種做法。在他看來,歌詞是從音樂中生成的,音樂是源,歌詞只是流,不能脫離他的音樂來談他的歌詞。但是,我只能做我力所能及的事,而把完善的評論留待行家們去做。我這樣做也不無收穫,結果我的發現是,這些在狂熱的演唱中呼嘯而過的句子有著豐富的思想含量,它們是值得在安靜中仔細玩味的。
一
八十年代中期,中國仿佛剛剛從漫長的冬天中甦醒過來,大地和人心開始回春,坊間流行的是來自港臺和模仿港臺的甜歌軟曲,人們久被壓抑的心靈在脈脈溫情中品嘗著解放的喜悅。就在這個時候,二十五歲的崔健帶著一支蒼涼激越的歌踏上歌壇,一舉成名,從此開始了他的不斷引起關注和爭議的藝術生涯。
從歌詞的內涵看,《一無所有》在當時之所以能夠收振聾發聵之效,是因為它觸及了解放的更本質的方面。當許多人陶醉於解放所帶來的實惠之時,崔健站在解放的終點上極目四望,他看到的不是歌舞昇平,而是失去傳統之後的荒涼,荒涼中的自由,以及自由中的追求。
「一無所有」的含義是豐富的。它使人想到遭遇體制轉變的一代青年的處境:沒有了意識形態所規定好的現成的人生目標和理想,也已經或即將失去體制所安排好的現成的謀生手段和飯碗。在同期作品《出走》中,崔健更清楚地表達了這種因傳統的斷裂而產生的無所依憑之感:「我閉上眼沒有過去,我張開眼只有我自己。」但是,在崔健心目中,「一無所有」更是一種新的人格理想:真正的男子漢恰恰不願意也不需要別人給他準備好現成的一切,他因此而有了自己的追求和自由。整支歌的基調既是在訴說自己一無所有,又是在反駁那個姑娘笑他一無所有,使得「一無所有」的含義更加不確定。
我要給你我的追求
還有我的自由
可你卻總是笑我,一無所有
腳下這地在走
身邊那水在流
可你卻總是笑我,一無所有
在無所依憑中依憑自己,在一無所有中創造,在廣闊的世界上走出自己的路來,這樣的男人究竟是貧困還是富有,姑娘究竟是在笑他還是在愛他呢?
我要抓起你的雙手
你這就跟我走
這時你的手在顫抖
這時你的淚在流
莫非你是在告訴我
你愛我一無所有
崔健從一開始就顯示了他不可能是一個新的青春偶像,他用沙啞的嗓音吼出的是轉型時期新一代人中那些富有男子氣概和創造精神的人的人格宣言和愛情宣言。
二
在崔健的作品中,有相當部分涉及性和愛情,我把它們都算做情歌。他的情歌富有象徵意味,總是在唱著愛情的同時,也唱著比愛情更多的東西。那多出的東西是什麼,不同的耳朵所聽到的也必然不同。那麼,我只能說一說我所聽到的。
其中有一類歌的主題比較明確,大致圍繞著愛情與自由的關係,而且往往是強調兩者的衝突,在較晚的作品中才開始尋求兩者的統一。
在《花房姑娘》中,花房與大海構成了一個鮮明的對照。花房是舒適和安寧,大海是自由和解放。花房是單純、質樸、美好的愛情,大海是豐富、廣闊、偉大的精神追求。我走在通向大海的路上,花房姑娘就站在路旁。她帶我走進花房,走進愛情,愛情的魅力太大,「我不知不覺已和花兒一樣」,忘記了大海。可是,當姑娘要我真的和花兒一樣留在花房裡,我立刻警覺不能這樣。那麼,我應該怎樣呢?我的心情是矛盾的:我想要繼續走向大海,才發現我已經離不開姑娘;我明知已經離不開姑娘,但我仍然要繼續走向大海。正是在衝突中,花房姑娘和大海、愛情和自由都最充分地顯示了各自的特殊吸引力,最後是大海勉強佔了上風。
世上有一心奔赴大海的人,他對路旁的花房視而不見。也有一心迷戀花房的人,他對遠方的大海聽而不聞。可是,如果一個人既嚮往大海,又迷戀花房,他就免不了要經歷兩者爭奪他的鬥爭了。
《假行僧》也描寫了愛情與自由的衝突,但作者選擇自由的立場已經異常堅定了。這是一顆獨立不羈的靈魂的自白,無比地誠實,坦率,也無比地坦蕩,有力。對於他來說,自由地行走就是生活,就是目的。面對可能的愛情,他把話說在前頭,毫無隱瞞,毫不含糊--
要愛上我你就別怕後悔
總有一天我要遠走高飛
我不想留在一個地方
也不願有人跟隨
因為「留在一個地方」不自由,「有人跟隨」的行走也不自由。他的立場極其明確:決不會為了愛情放棄自由。
我要從南走到北
我還要從白走到黑
我要人們都看到我
但不知道我是誰
「我要人們都看到我,但不知道我是誰。」這個心理很耐尋味。想讓人們對我感到神秘嗎?不是。「人們」從來都是以一種方式來「知道」我是「誰」的,就是把我看做某種角色。可是,我不是任何角色。任何角色都是虛偽,都是對我的歪曲和背叛。我要人們都看到一個不是任何角色的我,那才是真實的我,但人們恰恰因此而不知道我是誰了。我甚至不肯扮演情人這個角色,扮演了這個角色也必定會虛偽,所以我對那可能愛上我的人說:「你別想知道我到底是誰,也別想看到我的虛偽。」
為什麼題目叫「假行僧」呢?因為行僧也是一種角色,我不是任何角色,包括行僧。
在《出走》中,我們看到一個離家出走的人,他不知道要去哪裡,只是遏止不住地要走。他不停地走,發現自己始終是走在老路上,看到的仍然是舊風景。他沒有過去,沒有同伴,心中充滿莫名的憂愁和渴望,攥著手只管向前走……
這首歌嚴格地說不是情歌,涉及愛情的只有寥寥幾句,非常質樸,但意味深長--
望著那野菊花
我想起了我的家
那老頭子,那老太太
哎呀
還有你,我的姑娘
你是我永遠的憂傷
我怕你說,說你愛我
雖然堅定地選擇了自由,但決不是鐵石心腸,愛情仍是隱秘的憂傷和牽掛。這就對了,這才是一個真實的有血有肉的男子漢。
愛情與自由是否一定互相衝突呢?作者後來對此有了新的思考。在《另一個空間》中,他安排了這樣一個場景: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相遇,各懷著不同的心思,男人只有欲望沒有感情,女人卻需要有人真正愛她。
這是一個美麗的緊張的氣氛
天空在變小 人在變單純
突然一個另外的空間被打開
在等待著 在等待著我的到來
在這個氣氛中,女人如同「一面能透視的鏡子」照出了男人身上「看不見的空虛」。他聽見一個嚴厲的責問:「你是否有那麼一點兒勇氣得到一個真正的自由?」他還聽見一個箴言般的啟示:「愛情就是自由加上你的人格。」這責問和這啟示是來自女人,也是來自他自己的靈魂。這的確是一個突然被打開的「另外的空間」,是靈魂中的一種頓悟:愛情不再是對自由的威脅和剝奪,相反可以是自由的實現。在兩性之間,如果說有一種關係既能體現自由又能體現人格,那只能是愛情,因為真正的愛情就是兩個獨立人格之間的自由結合。
愛| 愛情| 善意| 感情
孩子| 父母| 父親| 女兒| 教育
命運| 位置| 快樂| 欲望| 妥協| 弱點
道路| 人生| 沉默| 真實| 覺醒| 尊嚴| 使命| 本質
智慧 | 年輕|自白| 友誼 | 大自然| 雄心 | 謙和 | 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