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81年首播的中國大陸第一部電視連續劇《敵營十八年》就是諜戰題材說起......

2021-03-02 朝花時文


文/ 張富堅

2020年下半年以來,《勝算》《瞄準》《隱秘而偉大》等多部諜戰題材電視劇陸續播出,將諜戰劇類型題材推至更多元的層面,給停滯、固化的類型創作引入了一股新風,獲得高收視率的同時也引發了業界熱議。

從類型創作來看,諜戰劇在戲劇性的構造上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正邪對立的背景設定、錯綜複雜的情節架構、險中求勝的英雄人物、動感刺激的視聽語言,倘若再加上懸疑、動作與愛情等元素,實為市場和資本的寵兒。然而,天長日久地使用重複套路,總難免淪落為山寨橫行的重災區,令觀眾生厭——類型片的周期性規律,莫不如此。而近期國產諜戰劇創作上的革新動向,顯示出業界走出「類型魔咒」的努力與探索。

流變與固化

從歷史流變來看,1981年首播的中國大陸第一部電視連續劇《敵營十八年》即是諜戰題材,但這一類型的真正成熟則要等到21世紀以後。2005年《暗算》脫穎而出,2008年《潛伏》萬人空巷,諜戰劇一躍成為國產電視劇創作的常青樹類型,保持著每年一到兩部爆款問世的穩定態勢。在這期間,柳雲龍身兼主演、導演多職,創作了一系列諜戰劇經典作品,被譽為「諜戰劇教父」;麥家憑藉《暗算》原著小說中深邃的文學性表達,斬獲茅盾文學獎——可以說,是他們以優秀的作品將諜戰題材這一通俗文學樣式推至嚴肅文學的殿堂,為國產電視劇講好中國故事做出了貢獻。


此後,《黎明之前》《懸崖》《偽裝者》《和平飯店》《風箏》等劇相繼播出,均引起收視風暴,讓觀眾領略到類型創作的可能性和豐富性。近期多部諜戰劇的持續熱播,更是透射出諜戰劇類型創作創新性的接續和延展,從其形態來看,諜戰劇類型不僅未見頹勢,反而糅合了青春、喜劇、地域文化等多種元素,製作水準日益精良,吸引了更多年齡層次的觀眾群,口碑效應和商業效益持續發酵。

實際上,21世紀以來諜戰劇的形態出現了多次變革。當年《暗算》甫一出現即技驚四座,被認為是諜戰劇經典,但其三個篇章中只有最後一個講述正面的敵我鬥爭,前兩個著重於隱秘戰線上無線電密碼破譯人員的專業性和職業特徵,在情節與結構上獨樹一幟,難以被模仿。直到2008年《潛伏》熱播,才基本確立了我方情報人員打入敵方內部鬥智鬥勇的敘事模式,這也奠定了之後十餘年的諜戰劇主流模式。但即便如此,《黎明之前》融入職場劇與喜劇元素,《懸崖》中濃厚的地域風情,《偽裝者》和《和平飯店》的時尚格調,都以微創新的姿態實現了類型內部的更新。

雜糅與突破

此後,諜戰劇創作似乎陷入模式困境,類型上幾無突破。直到《勝算》《瞄準》《隱秘而偉大》三部作品陸續播出,給沉寂已久的諜戰劇壇提供了新的可能。

《勝算》同樣是由柳雲龍主演,是一部在基本結構上嚴格套用以往類型模式的守成之作,但該劇放眼二戰戰略格局,將背景外延至蘇聯的遠東戰場,並結合蘇聯紅軍與日本關東軍的軍事對峙,讓這段少有人關注的歷史展現在螢屏上。此外,柳雲龍在此劇中專注於表演風格突破,加入了大量的喜劇因子,在人物塑造上區別於以往的角色。


《瞄準》講述兩名曾並肩作戰的頂尖狙擊手搭檔,由於信仰的分歧而選擇了不同立場,在頻繁的生死對決和交鋒中,最終邁向各自不同的命運。《瞄準》的故事主線是松江城裡八天七夜的反暗殺行動,副線是國民黨軍隊與解放軍在衡州的對峙,二者環環相扣、互為推動。《瞄準》從多角度、多線索對同一事件整體呈現,在剪輯上高頻率採用平行交叉蒙太奇手法,構成強勁的敘事張力。該劇對狙擊手身份做了諸多細緻的科普工作,專注於刑偵手法的展現,在動作戲上更有鮮明的質感,很顯然是受到了偵罪與反恐類型影視劇的影響,給觀眾提供了以往諜戰劇類型未有過的體驗。

《隱秘而偉大》則在既有模式之外有了更豐富的意涵,是青春偶像劇、家庭喜劇與諜戰劇三種類型雜糅的有益嘗試。這部作品由青春偶像派演員擔任主角,全劇重點在於男主人公顧耀東職業的困惑、理想的幻滅、意識的喚醒、信仰的形成、愛情的滋長。男主人公生長的家庭有濃濃煙火氣,家庭成員角色形象扁平化,上海地方特色鮮明,為全劇增添了情景喜劇元素。編劇強調家庭內部團結互愛的倫理觀對主人公性格的影響,但在核心情節上剝離了家庭戲和諜戰戲的關係,讓二者獨立、平行地發展各自的邏輯。顧耀東是家裡的乖寶寶,他在業務層面稚嫩得令人發笑,收發情報、保護同志、鋤奸祛惡等傳統任務橋段幾乎都是由女主人公和配角主導完成的。然而,正是因為男主人公純淨無邪、理想主義的性格底色,其靈魂覺醒和思想政治素質形成顯得愈加自然貼切。可以說,這部劇讓市民家庭的諧趣、青春偶像的氣質與你死我活的敵我鬥爭奇巧而和諧地熔於一爐,讓革命的理想主義氣息更加浪漫活潑。

市場選擇與類型未來

諜戰劇為何如此受歡迎?在中國電視劇文化與產業的特定語境下,諜戰劇是在文化政策與市場的博弈中站上歷史舞臺並由此熠熠生輝的。

對製作方來說,有兩種類型最宜做戲,它們天然的主題明確、衝突強烈,即涉案劇和諜戰劇。

2004年,國家廣電總局下發《關於加強涉案劇審查和播出管理的通知》,將涉案題材電視劇及相關節目剔除出黃金檔。諜戰劇因此有了更大的市場空間。諜戰劇從此承載了滿足觀眾類型需求的重大任務,一躍成為熱門類型。對觀眾來說,追求的是圖刺激和費腦子的雙重快感,前者關乎故事的戲劇性,後者著重邏輯與推理。故事的戲劇性,在於視聽語言的皮相和人物情感邏輯構築的骨肉渾然天成,引人入勝,令人喟嘆;而邏輯與推理,則在於故事對隱秘戰線相關知識體系的綜合運用,觀眾要跟上節奏,費神費腦,分析推演,才可領會神機妙算的令人擊節之處。在文化層面,作為主流意識形態,紅色文化是電視劇創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中國共產黨在隱蔽戰線的奮鬥史和建黨偉業、建國大業緊密交織在一起,又融入了個人的掙扎、抗爭、堅守與奮鬥,確實為類型創作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毫無疑問,近期諜戰劇創作給未來的類型走向提供了若干思路,在題材廣度、表演風格和類型元素雜糅方面的嘗試尤為值得重視。此外,諜戰劇對科學知識元素的重視度還遠遠不夠,這已成為目前國產諜戰劇的一項短板。舉例而言,諜戰劇類型的戲核其實關乎信息戰,在信息交流不順暢的時代,敵我雙方或利用或克服信息不對稱的諸多障礙,展開交鋒。從《暗算》中的「順風耳」到《瞄準》中的「千裡眼」,這些天賦異稟的諜戰人才,均服務於信息傳播最為迫切的突破口。但是,「順風耳」和「千裡眼」的戲梗沿用十餘年,未免有些審美疲勞。靠著一些帶有傳奇色彩的超能英雄,不可能支撐起諜戰劇的全部。還原特定時期信息戰與當時科技發展程度的相關性,這是諜戰劇最硬核的部分。再多的俊男美女感情戲、再華麗的服裝化妝、再炫目的影視剪輯特效,也無法取代諜戰劇的硬核元素帶來的新鮮感和戲劇性。

從文化詩學角度來看,創作者此刻對過去的解讀與演繹不可避免帶有當下的偏見與局限,諜戰劇類型要超越自身模式窠臼,打破類型魔咒,尚需精耕細作。但凡追求卓越的創作者,需要在故事和知識兩個方面進行深度挖掘並做融合的努力,撇除其生硬與突兀,才能為諜戰劇創作打開未來前景。

(刊於2021年1月7日解放日報朝花周刊)

點擊下面連結,可讀部分「朝花時文」近期熱讀文章:

水鹹的,水淡的 | 高明昌

復興中路512號,劉海粟的家

星辰大海五年祭:尋找董鼎山的骨灰 | 周勵

復旦和交大:同根一脈,相愛相「殺」 | 讀史老張

黃宗英是永遠的「甜姐」,左手電影右手文學,晚年微微一笑仍嫣然

師者溫情,無言之美 | 潘建國

他去天上,跟傅雷先生相會了——重聽那年,傅聰這樣談「琴」說愛

這位「不見外的老潘」,憑什麼感動了中國
90歲的淮海大樓與曾經的永隆食品商店

女高音歌唱家黃英:盲目追求「更高」,是要「還債」的

此後人生,這是常有的「遊戲」 | 伍佰下

潘允端與豫園 | 沈鴻鑫

在虹口遇見廣東 | 龍鋼

孫鬱:文學讓我們從俗諦中驚醒

能聽一聽那風聲也好呀 | 路明

這是「朝花時文」第2533期。請直接點右下角「寫評論」發表對這篇文章的高見。投稿郵箱hw038@jfdaily.com。投稿類型:散文隨筆,尤喜有思想有觀點有乾貨不無病呻吟;當下熱點文化現象、熱門影視劇評論、熱門舞臺演出評論、熱門長篇小說評論,尤喜針對熱點、切中時弊、抓住創作傾向趨勢者;請特別注意:不接受詩歌投稿。也許你可以在這裡見到有你自己出現的一期,特優者也有可能被選入全新上線的上海觀察「朝花時文」欄目或解放日報「朝花」版。來稿請務必註明地址郵編身份證號。

「朝花時文」上可查詢曾為解放日報「朝花」寫作的從80歲到八零後的200多位作家、評論家、藝術家和媒體名作者的力作,猜猜他們是誰,把你想要的姓名回復在首頁對話框,如果我們已建這位作者目錄,你就可靜待發送過來該作者為本副刊或微信撰寫的文章。

蘋果用戶請長按識別二維碼,鼓勵編輯

相關焦點

  • 中國第一部連續劇《敵營十八年》是怎麼拍成的?主題歌最深入人心
    《敵營十八年》世界上第一部電視劇是1940年由英國倫敦電視臺播出的《花言巧語的人》,中國第一部電視劇是1958年北京電視臺播出的《一口菜餅子》,而中國的第一部電視連續劇,就是1981年拍攝的《敵營十八年》,這部電視劇的影響延續至今,即使沒看過的人,也都知道這個名字。
  • 1980版《敵營十八年》:中國首部電視連續劇,但拍攝過程異常艱辛
    1980年,中國的電視螢屏上,人們突然出現一部電視連續劇《敵營十八年》,而且一共有9集。小編估計如今的年輕人很少有人看過該劇,或許只有50歲以上的老一輩人才熟悉或看過。相傳,對於他們來說,這部電視劇曾留給他們十分深刻的印象。另外,該劇的導演是由我國著名的王扶林執導拍攝。
  • 我國第一部電視連續劇叫什麼你知道嗎?
    很多人都在說我國的第一部電視劇是《敵營十八年》,這部電視劇確實挺早,它與1981年上映,一共有9集,由著名的《紅樓夢》的導演王扶林指導,講述了共產黨員深入敵後開展革命工作的英勇故事。現在的海報上還寫著「中國第一部電視連續劇」的文字,其實這種說法也準確也不準確。
  • 她是《敵營十八年》女一號康瑛,配角女特務都成了名,她去了哪裡
    啊……勝利在向你招手,曙光在前頭……」這是曾經廣為傳唱的老版電視連續劇《敵營十八年》的片頭曲《曙光在前頭》。看到這段歌詞,以前看過這部電視劇的你一定哼唱了起來。歌曲激昂、奮進,聽了讓人熱血沸騰。老版《敵營十八年》是中央電視臺1980年拍攝、1981年播出的大陸第一部電視連續劇,由王扶林,都鬱執導,張連文、劉玉主演。
  • 盤點中國電視劇十大收視率排行榜:第一名竟高達99%
    「電視劇」的概念是中國特有的,在美國稱「電視戲劇」,在蘇聯稱「電視故事片」,在日本稱「電視小說」。電視劇最適合大眾茶餘飯後觀看,其連續性更是引人入勝。好的電視劇不但需要前期的宣傳更多的是好的題材,中國電視劇收視率排行榜,你知道第一名的收視率竟然達到了驚人的99%!10.
  • 中國第1部電視劇演員現狀:男主74歲離世,女主銷聲匿跡35年
    從電視連續劇誕生至今,一直是人們打發時間以及了解很多歷史和人性的一大方式,其中最大的一類題材就是「抗日」。不斷的從人物出發去了解曾經的那八年的故事,從入侵到解放,先輩的努力一直被我們銘記。在如此浮躁的當下還有幾個人記得當年中國的第一部電視劇?
  • 中國電視收視率TOP10,《還珠格格》沒上榜?
    No.8霍元甲 (81年)(20集)最高收視率 86.5%1983年該劇成為中國大陸引進的第一部香港電視劇集,在廣東電視臺首播,之後在各地電視臺播放。每周播出之時收視率極高,盛況空前。因此才呈現出這部中國史上第一部神話著作,經久不衰,時至今日還能在各大電視臺看到,成為傳世經典。
  • 中國電視收視率TOP10,《還珠格格》沒上榜?
    No.8霍元甲 (81年)(20集)最高收視率 86.5%1983年該劇成為中國大陸引進的第一部香港電視劇集因此才呈現出這部中國史上第一部神話著作,經久不衰,時至今日還能在各大電視臺看到,成為傳世經典。
  • 【中國電視劇演義】第一回:敵營潛伏有床戲 「赤橙黃綠」很叛逆
    《加裡森敢死隊》熱播,給當時的電視工作者帶來這樣的啟示:觀眾對驚險戰鬥劇的熱愛是無法遏止的,但完全沒有導向的迎合和縱容也是不可取的,究竟怎麼解決這個矛盾?只能是自己著手拍攝類似劇作,確立國產驚險劇的品牌。央視緊急上馬了中國第一部電視連續劇《敵營十八年》,說的是地下工作者江波在敵人陣營中臥底十八年立下奇功的故事。
  • 收視率最高的十部電視劇,第一部你沒看過,《還珠格格》真沒上榜!
    第八部 霍元甲 (1981年)(20集) 最高收視率 86.5% 1983年該劇成為中國大陸引進的第一部香港電視劇集
  • 九十年代《難忘電視金曲15首》(一),你還記得幾首?
    一剪梅  -鞠朋 (臺灣電視連續劇《一剪梅》主題歌) 10. 大地恩情  -李華勇 (香港電視劇《大地恩情》主題歌) 11.青春之火  -朱逢博 (日本電視劇《排球女將》插曲)12 - 李谷一 - 鄉戀(電視風光片《三峽傳說》的插曲)13 - 李谷一 - 西湖美(1981年電視劇《白雲飛少校》插曲)詞作者是張士燮和陳建,曲作者是王酩和程愷。
  • 中國電視劇收視排行榜:第一名收視率竟達99%
    「電視劇」的概念是中國特有的,在美國稱「電視戲劇」,在蘇聯稱「電視故事片」,在日本稱「電視小說」。電視劇最適合大眾茶餘飯後觀看,其連續性更是引人入勝。好的電視劇不但需要前期的宣傳更多的是好的題材,中國電視劇收視率排行榜,你知道第一名的收視率竟然達到了驚人的99%!註:本文趣味為主,切莫太當真10.
  • 中國電視劇收視排行榜第一名收視率竟達99%
    「電視劇」的概念是中國特有的,在美國稱「電視戲劇」,在蘇聯稱「電視故事片」,在日本稱「電視小說」。電視劇最適合大眾茶餘飯後觀看,其連續性更是引人入勝。好的電視劇不但需要前期的宣傳更多的是好的題材,中國電視劇收視率排行榜,你知道第一名的收視率竟然達到了驚人的99%!  註:本文趣味為主,切莫太當真  10.
  • 中國10大電視劇收視排行:第一名收視率竟達99%
    「電視劇」的概念是中國特有的,在美國稱「電視戲劇」,在蘇聯稱「電視故事片」,在日本稱「電視小說」。電視劇最適合大眾茶餘飯後觀看,其連續性更是引人入勝。好的電視劇不但需要前期的宣傳更多的是好的題材,中國電視劇收視率排行榜,你知道第一名的收視率竟然達到了驚人的99%!  10.
  • 中國歷史上收視率最高的十部電視劇,你都知道嗎?
    它在1981年首播,1983年被引進中國內地,在廣東電視臺首播之後,被中央電視臺和各地方臺播放。每周播出之時收視率極高,盛況空前,它的播出造成了大陸的武俠文化熱潮和學習粵語的熱潮。7 .《上海灘 》(80年)—-最高收視率 87%
  • 無法再超越,中國電視劇收視率排行榜前十
    No.8 大俠霍元甲 (81年)(20集)——————–最高收視率 86.5%1983年該劇成為中國大陸引進的第一部香港電視劇集,在廣東電視臺首播,之後在各地電視臺播放。每周播出之時收視率極高,盛況空前。
  • 中國歷史上收視率最高的電視劇前十名
    歷史上中國有哪些電視劇收視率逆天啦?如今一打開電視,不是手撕鬼子、褲襠藏雷,就是這個神仙那個神仙,嚇得小編都不敢打開電視了。回望以前,在那抗日神劇還沒有出現的黃金時代,卻有著許多大家都愛看的電視劇,下面小編將為大家盤點中國歷史上收視率超過百分之70以上的電視劇,如果你看過其中一部,說明你已經不再年輕了。
  • 中國史上收視率最高的十部電視劇,《還珠格格》沒上榜?
    No.8 霍元甲 (81年)(20集) 最高收視率 86.5%1983年該劇成為中國大陸引進的第一部香港電視劇集
  • 中國收視率最高的10部經典電視劇,你看過哪幾部?
    1983年該劇成為中國大陸引進的第一部香港電視劇集,在廣東電視臺首播,之後在各地電視臺播放。之後有後多以類似題材拍攝的電視及電影,但再也難以超越這部。)6.《紅樓夢》(87年)(36集)——最高收視率 90%
  • 跨越40年,諜戰劇沉浮中看到新光亮 | 國劇輪轉
    說到真正的諜戰劇,則要從1981年的《敵營十八年》算起,它是中國大陸首部電視連續劇, 10集體量,成為當時大陸最長的電視劇,國產諜戰劇也自此正式拉開帷幕。從1981開始,國產諜戰劇走過了將近40個年頭,在這40年裡,國產諜戰劇的發展態勢究竟如何,未來還有哪些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