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還在爭論石油之際,世界將目光投向中國,又一張國家名片將出世

2020-12-22 BWC中文網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5日援引科學家們的分析評估,目前全球的煤炭儲量將在200年後用完,天然氣也將在不到一個世紀後枯竭,而「全球經濟血液」石油更是將在2050年前終結,這些報告表示,全球性的能源危機已經擺在我們這代人眼前。

澳大利亞的一處煤礦現場

能源是人類經濟發展和生產活動的主線,比如,中國傳說中燧人氏鑽木取火,希臘神話中的普羅米修斯盜下神火,都在說明人類一直以來對光明和能源的探索。

事實上,整個人類文明的進步史,就是能源利用的進步史,從草木到化石能源,從煤炭到原油,從原油到新能源……,新能源又包括風能、太陽能等,作為未來新能源的核能更是人類最具希望的未來能源之一。

如果說貨幣是一個國家經濟信用的展示,能源則是一個國家經濟未來的體現,此刻,就當全球還在為原油供應量和油價爭論喋喋不休之際,全世界已經處於傳統能源與新能源迭代的交匯期。

而在這個過程中,世界將目光再次投向中國,無論是對傳統能源的升級和發現,還是新能源的探尋和開發,中國無疑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創下了多個綠色能源之最,中國勤勞智慧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們實現了眾多領域的突破和創新,並確保這些核心技術掌握在中國人自己手中。

比如,可燃冰就被視為未來石油、天然氣的戰略性替代能源,更是人類最有希望的新能源,所以誰先掌握可燃冰,誰就將在未來獲取最大的增長動力。

消息顯示,中國已經成為全球領先掌握可燃冰試採核心技術的國家,並將要正式實現大規模商業化開採,這就意味著將用上比石油更加清潔的新能源,目前,藍鯨1號已經在中國南海神狐海域完成首次可燃冰開採,累計產氣30.9萬立方,創造了產氣時長和總量兩項世界紀錄,這也意味著中國已提前佔據了該能源技術高地。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美國、日本、德國、韓國、印度等多國也制訂了可燃冰有關的勘探開發和研究計劃,但截至目前,擁有先進技術的美國、日本、德國等國,卻一直沒有取得技術上的突破進行全面開採。

中國成為第一個實現可燃冰持續穩定生產的國家/ 圖片eblnews

資料數據顯示,中國海域可燃冰資源量約800億噸石油當量(相當於整個波斯灣已經探明油氣儲量的1.5倍),目前,中國相關機構已經布局了十多個成礦區帶,且經過鑽探驗證圈定了兩個千億方級礦藏。

與此同時進行的是,中國還計劃將在3.6萬公裡外的太空建設太陽能發電站,根據計劃,將在2030年開始建設兆瓦級空間太陽能試驗電站,據悉,該項目已在重慶啟動建設,這意味著中國有望成為世界上首個建成有實用價值空間太陽能電站的國家。

12月1日,中國的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後,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後續中國還將陸續實施嫦娥六號、七號、八號等任務,同時還規劃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和月球基地,對此,外媒評論稱,中國將新能源和太空技術的科研努力推向新高度,這也是能吸引全世界目光的原因所在。

我們注意到,這只是中國太空計劃的一部分,最新消息顯示,到本世紀中葉,中國的核動力飛船將定期往返於行星際空間,在遙遠行星和小行星上的採礦地之間運送工人,而下一個目標將是火星。

同時,中國對太陽能、風能、電池和電動汽車等新能源領域的投資和應用也非常廣泛,不僅於此,中國預計還將在幾十年內建成世界上首座用於發電的穩定燃燒「人造太陽」項目託卡馬克裝置,給人類帶來幾乎無限的清潔能源,而就在這個時候,媒體又傳來重大的利好消息。

據人造太陽項目裝置總工程師宋雲濤教授一周前向俄羅斯衛星通訊社介紹,「中國的科學家都在努力實現熱核反應堆構想,託卡馬克沒有鏈反應或放射性廢物不受控制的問題,甚至海水也可用作燃料,比如,一升海水所提取的聚變燃料相當於350 升石油所產生的能量」,所以,僅從這點上說,熱核反應堆能產生人類用不完的大量能量,這也是這項新能源技術能吸引全世界目光的原因所在。

現在的最新進展是,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5日報導稱,被稱作中國規模最大、參數最高的「人造太陽」項目,即中國新一代可控核聚變研究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12月4日在成都正式建成放電,給人類帶來幾乎無限的清潔能源,據「人造太陽」項目裝置總工程師介紹,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是中國最大的託卡馬克裝置,在裝置中,氫原子融合成氦,氦能夠聚集比太陽核心高出數倍的熱能,另外一個也在合肥建設中。

同時,中國在核電事業核能工程的建設安裝方面也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據中核集團11月27日消息,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併網成功,並創造了全球第三代核電首堆建設的最佳業績,這標誌著中國正式進入核電技術先進國家行列,要知道,目前全世界的核電建設都在依賴中國製造,而華龍一號就是代表。

要知道,中國的這項技術來之不易,相關資料顯示,這場「旅程」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已經進行了半個多世紀。我們認為,這是世界能源史上繼煤炭和原油被開採使用之後的又一次能源變革。這或許也是我們這代人所面臨的重大投資機會之一,並將成為繼高鐵,大飛機、華龍一號後,又一張國家經濟名片將橫空出世。

另一面,在傳統能源領域,在中國的石油開採技術提升下,新的油氣資源也在不斷增加,中石油新疆油田公司二周前發布消息稱,藉助新一代超稠油開發技術,破解了超稠油開發的世界級難題。

目前該公司稠油累積產量已經突破1億噸,實現新增可採儲量2億噸,並建成了中國最大的優質環烷基稠油生產基地,而環烷基稠油更是被譽為石油中的稀土,是國家戰略性原材料,再稍早時,新疆準噶爾盆地的瑪湖凹陷區也發現了一個10億的超級大型圓形油田,而且據專家估計有12.4億三級石油儲量。

BWC中文網百家號財經團隊認為,如果說,歷史上的中國經濟錯過了蒸汽機發明帶來的工業文明,錯過了海洋文明,那麼,以上這些多個全球能源之最和能源創新技術突破,以及中國能源企業、工程師及科學家們對新能源孜孜不倦地探索,還是傳統能源的技術升級對於促進能源安全保障、降低用石油和天然氣成本及優化能源供應鏈結構都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完)

相關焦點

  • 中俄貿易逐漸將美元換人民幣!繼高鐵後,又有名片「出世」!
    摘要:中俄貿易逐漸將美元換人民幣!繼高鐵後,又有名片「出世」!|中俄貿易逐漸用人民幣代替美元!【中油網】訊:截至2015年,中俄貿易結算90%仍是使用美元,在這之後,中俄更多的使用人民幣或盧比,其中俄羅斯對人民幣的儲備佔到全球的四分之一。我們都知道,世界上很多貿易往來均通過美元結算。同時美國正不斷向世界各個國家經濟制裁等措施。就此,很多國家避開美元,選擇其他貨幣。
  • 全球多國還在為油價喋喋不休之際,中國已經創下多個綠色能源之最
    如果說,歷史上的中國經濟錯過了蒸汽機發明帶來的工業文明及海洋文明,那麼,在如今全力提速的創新科技時代,中國企業除了高鐵和大飛機這兩項高端製造外,中國勤勞智慧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們則實現了許多新能源領域的突破,並確保這些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比如,作為中國的另一張國家名片的華龍一號就是代表,要知道,現在世界多國的核電建設都在依賴中國製造。
  • 2018全球石油公司終極排名出爐!中國石油排第幾?
    !中國石油的綜合排名繼續保持在第3位;中國石化排名未變,列第20位;由於利比亞國家石油公司的產量從戰亂中恢復,導致中國海油較去年下降1位,列第32位。  這份終極排行榜,最能全面反映各石油公司的規模大小。2018年全球三大石油公司都有哪些呢?
  • 中國戰略原油庫存翻倍,外媒:中國正在贏得海上石油競賽
    儘管產油國計劃在新冠疫情期間減產,但在儲油空間吃緊的情況下,美國上周原油庫存增加至近紀錄最高水平,緊張不安的投資者紛紛逃離風險資產,因缺乏可用儲存空間來儲存新冠疫情引發需求崩潰導致的過剩供應,而就當世界還在為原油產量削減幅度、儲油空間和油價爭論之際,據路孚特數據顯示,中國能源買家將繼續成為全球石油需求增長最重要的推動因素。
  • 「中國石油形象名片」 啟動網絡評選
    中國石油網消息 (記者楊碧泓)6月21日,記者獲悉,為大力弘揚石油精神和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充分展示百萬石油員工越是困難越向前的精神風貌,由集團公司思想政治工作部主辦的「中國石油形象名片」評選活動網絡投票通道正式開啟。
  • 全球石油儲存量國家排行榜TOP10出爐
    全球石油儲存量國家排行榜TOP10出爐 2021-01-05 18: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讓世界愛上中國玻璃,為世界獻上一張中國名片
    到後來,改革開放的時代就到來了,玻璃廠的生意開始變得蒸蒸日上,一年比一年好,這時候的曹德旺,將目光鎖定在了一個更高遠的地方。1984年,曹德旺去美國出差,租了一輛豐田麵包車,並且在過程中買了一根手杖準備回去當作禮物送給母親。上車之後曹德旺就將手杖隨手一放,結果司機被嚇了一跳,告訴曹德旺千萬別把玻璃碰碎了,可是賠不起。
  • 韓和元:全球產業鏈下,中國「病了」,世界經濟也將不可避免的打噴嚏
    可預見的是,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不獨中國「生病」,世界經濟很快也將不可避免的打噴嚏。 對於中國而言,農曆新年期間,一貫都是投資和生產的淡季。該時期,中國經濟主要依賴於包括零售、餐飲、娛樂和旅遊等在內的大消費。
  • 1月全球石油產量將大幅增加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據1月4日Share Cafe消息:根據貝克·休斯數據,本周美國能源公司增加了3座石油和天然氣鑽井平臺,成為自2017年第二季度以來增加鑽井數量的最佳季度。    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和包括俄羅斯在內的盟友定於1月4日召開會議,計劃在明年1月將石油日產量提高50萬桶。
  • 25個國家目光鎖定東海,因中國突破1項新技術,白宮開始不淡定了
    ,因此在11月份美國對伊朗的石油進行了嚴厲制裁,因為如果伊朗石油受到限制,緊接著美國就會對伊朗進行軍事制裁,最後徹底將伊朗擴張成美軍勢力。,從而導致整個海域將被石油汙染。其中有一個國家就發生過一次技術故障。2012年,美國在一次深海開採石油的過程中,突然石油出現了嚴重洩露,主要原因是美國的石油鑽井平臺出現了問題,導致整個平臺引燃後爆炸,並且大部分裝備好的石油流露到了海面上,後面通過深海機器人才將該洩露事故得以平息,這也給很多國家在建造鑽井平臺上留下了陰影,然而中國卻並沒有放棄鑽井平臺的建造,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於在10年內成功建造了屬於中國的鑽井平臺。
  • 規模、技術穩居全球第一:請收下中國港口這張「國家名片」
    高鐵、核電、特高壓這些「中國名片」被大家熟知,作為一項門檻極高的技術活,中國的港口建設已實現了全產業鏈、全要素的優勢,規模和技術穩居全球第一,已經成為另一張閃亮的「國家名片」。
  • 新能源+電動車將嚴重衝擊「石油美元」,動搖美國霸權支柱
    答案是美元的世界儲備貨幣地位。美元作為全球最重要的流通貨幣,讓美國可以向所有國家徵收鑄幣稅。他們幾乎零成本印製的美元,卻可以在國際市場上購買其他國家辛苦製造的各種商品。
  • 出國過年人氣高 世界將迎「中國春節時間」
    VOL1219 出國過年人氣高 世界將迎「中國春節時間」編輯的話 Introduction 近年來,出境遊成為時下熱點,在即將到來的豬年春節假期,出境遊人氣也持續攀升。中國遊客將遍布國內、海外多個熱門旅遊目的地,全球多地將迎來「中國春節時間」。中國人走出去越來越方便,中國遊客的腳步也越走越遠。在走出去的同時,中國遊客更需提前做好「功課」,加強安全防範意識,注意保護人身安全。此外,每個行走在外的國人都是一張「中國名片」,中國形象需要每一個中國遊客來共同維護。
  • 看好Netflix潛力 投資者將目光投向流媒體股
    此前Pivotal Research將Netflix的目標價上調至650美元,創下華爾街新高,理由是該公司在業內的領先地位、用戶增長和消費能力增強。與此同時,傳統影院和電影公司運營商度過了非常艱難的一周。
  • 繼高鐵後,中國又增加一張國家名片
    作者:有靈審稿:知新交通運輸是一個國家的基礎建設,對國民經濟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中國作為近幾年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其交通運輸上的新突破功不可沒。根據媒體報導顯示,中國計劃在十五年內新建20萬公裡的鐵路,其中有一部分是磁懸浮列車線路。
  • 啟動終極石油實力競賽 沙特石油金權將走向何處
    在這場生產戰中,勝利意味著出售更多的石油,攫取更多的市場份額——無論價格如何。然而,這種策略是有風險的——尤其是在新型冠狀病毒爆發期間——這可能會導致一個仍然依賴原油銷售來拉動國內經濟的國家度過艱難的年份。
  • 這個西亞國家為何要與中國共建一座「絲綢之城」
    【中國那些事兒】這個西亞國家為何要與中國共建一座「絲綢之城」    中國日報網5月14日電 毗鄰波斯灣的西亞國家科威特,與古代「絲綢之路」具有天然淵源。歷史上,科威特是絲綢之路貿易的重要節點。在當代,科威特又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
  • 中國繼高鐵後,事情有新進展,超級高鐵或將成第四張國家經濟名片
    據俄媒RT網站一周前援引國家鐵路總公司公布的最新藍圖顯示,中國計劃在十五年內建設20萬公裡的新鐵路,截至8月,中國鐵路網絡總長度為14萬公裡,該俄媒稱,目前,已有100多座城市連入了高鐵網絡,這些城市的生產力和旅客在主要城市之間通勤的時間也因此出現了很大提高,並計劃到2035年,省內城市旅行將不超過一小時
  • 2020年中國石油化工產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疫情時代將朝著...
    3、中國石油化工產業市場規模:產量上升,收入、利潤下降——石化產品產量不斷上升在國家政策的持續引導下,我國石化產業發展取得了長足發展,主要產品產量不斷上升。2015-2019年全國油氣總產量和主要化學品總產量整體不斷上升。
  • 美國3件大事即將上演,川普「翻臉」,世界開始將目光聚焦東方
    從美國兩黨為了各自利益僵持不下而導致抗疫援助法案一直被擱淺,在美國死於疫情感染超過33萬之際,美國再次上演「美國優先」引起國際輿論。就在近日,美國一夜間有3件大事上演,川普再次發出駭人言論。 川普籤署疫苗「美國優先」,再次鼓吹群體免疫 就在全球攜手共同抗疫的關鍵時期,川普卻再次將「美國優先」搬出來。根據央視新聞所報導,川普籤署了「疫苗美國優先」行政令,要求美國疫苗公司必須確保疫苗針對美國人優先,言下之意再明顯不過,在國際呼籲疫苗大國應當援助貧窮落後國家之際,美總統川普再次站在世界對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