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好聲音|市政協委員楊紅生:打造「中國芯」,建成世界一流水產...

2021-01-11 山東熱搜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麗平 劉笑笑 肖玲玲

市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常務副所長楊紅生一直關注青島的海洋漁業事業發展,此次上會,他帶來的提案是關於加快建設青島市水產種業體系。

楊紅生介紹,目前,我國的水產種業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青島市也高度重視水產良種選育和現代水產種業發展,決心打造水產種苗科技研發中心,提出到2022年,水產苗種研發選育能力提升,「研發-中試-推廣」育苗體系基本完成,將青島打造成為全國水產種苗科技研發中心。

但我們同樣也面臨著一些問題。楊紅生指出,首先,種質資源保護迫在眉睫,受社會經濟發展、生態環境破壞、過度捕撈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天然水域水產種質資源銳減。截至2019年,國家級水產原良種場只有86家,而且有核心競爭力的種業企業很少,種質資源缺乏科學保護,資金、技術力量和人才隊伍相對分散,種業企業的實力普遍較弱,青島水產原種場也是如此,如青島最重要的經濟物種——仿刺參,也已經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收錄到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因此,野生種質資源的保護迫在眉睫。

其次,部分種業源頭受制於人。楊紅生說,部分種業原種嚴重依賴進口。隨著國內養殖業的快速發展,苗種需求量大幅增長,引進親本價格也逐年提升,但進口質量不穩定,處於「引種→維持→退化→再引種」的不良循環,完善的「育-繁-推」體系難於構建,種業生產和推廣應用難於實現持續高效。

再次,良種選育研究與產業脫節。早期的良種培育主要由科研機構主導,新品種市場影響力有限。目前仍存在實施育種工作的企業少、育種工程技術創新不足、育種理論與技術體系不完善等問題,沒有真正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和技術創新作用,良種選育研究與產業脫節。

最後,育種新技術亟待突破。重要養殖動物的生長、發育、抗逆等經濟性狀的生物學基礎研究有待進一步深入。種質資源評價與利用和育種材料構建等基礎工作薄弱,適於水生生物後裔多、遺傳多態性高等特點的分子育種理論和技術尚需發展,一些名貴養殖物種的苗種繁育技術亟待開發。

針對上述問題,楊紅生提出了自己關於推進水產種業體系建設的幾點建議。楊紅生說,要建設原(良)種種質資源庫,強化以企業為主體的種業技術創新能力,充分發揮種業領域科研院所原始創新能力,制定水產種業標準與規範,顯著提升良種覆蓋率和市場佔有率,建成現代水產種業中心,實現全市水產種業的跨越式發展。

首先要建設原(良)種種質資源庫。楊紅生說良種場是建立養殖品種多元化的基礎,而原種場是保障水域生物資源種質安全的重要舉措。根據《國家級水產原、良種場資格驗收辦法》,在符合條件的區域籌建國家級原良種場,並積極促進省級原良種場建設和改造升級,增加原良種場的數量。其次,要發揮企業技術創新核心作用。楊紅生說,通過「產、學、研」密切結合,引導大型種業企業積極參與良種選育工作,培養生產一線育種從業人員和技術人員,是有效提高水產養殖良種覆蓋率的重要舉措。再次,要發揮高校院所原創驅動作用。應提倡「產、學、研」相結合的模式,鼓勵科研人員將新技術、新理論用於生產實踐,參與制定良種選育相關技術標準,建立特色品種的高效增養殖模式;充分利用高校院所的人才優勢、設備優勢和信息優勢,為苗種生產和養殖企業培訓技術骨幹,實現技術、人才與產業的充分融合。此外,還要增強種質質量監測和保障能力。楊紅生指出,籌建水產種業病害和環境調控、飼料營養、增養殖技術與裝備、產品質量檢測等功能實驗室,應用現代計算機技術和信息化技術,建立親本管理、苗種繁育、性狀測定、質量檢測、病害防控、生產交易為一體的計算機信息平臺和育種資料庫,實現種業生產過程的信息化管理及產品物聯網追溯。

楊紅生認為,我們的目標是要建成世界一流水產種業中心。建設原(良)種種質資源庫,以此為基礎,建立集種質創製科技化、生產示範標準化、技術保障信息化、科普教育智能化為一體的全產業鏈融合發展新模式,帶動我國水產種業產業良性快速發展,實現種業交易全球化、商務電子化、學術交流國際化,打造水產種業「中國芯」,建成世界一流的水產種業中心。

相關焦點

  • 聚焦合肥兩會|委員律師「好聲音」:疫情下的履職與擔當~
    2020年的合肥兩會比以往時候來得更晚一些兩會雖會遲到 但不會缺席今年兩會依舊能看到合肥律師活躍的身影合肥律師在兩會(部分律師政協委員合影)合肥兩會律師,作為法律職業共同體的重要成員每年的兩會上,來自律師界的代表都積極建言獻策,今年也不例外。當然,合肥兩會自然少不了合肥律師!本次兩會我市律師界共4名人大代表、12名政協委員參會。會議期間,律師委員和代表們聚焦我市中心工作、民生領域及律師行業實際問題,共向大會提交了近30件議案、提案,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積極履職建言。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聽聽政協委員在兩會上的聲音......
  • 【兩會@你】贛南蔬菜向左走向右走?一起聽聽市政協委員的心聲→
    【兩會@你】贛南蔬菜向左走向右走?一起聽聽市政協委員的心聲→ 2020-04-26 16: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兩會好聲音|讓更多創業者成為青島「城市合伙人」!代表委員圍繞...
    市政協委員,浙商銀行青島分行黨委書記、行長黃千文一直很關注青島的創新創業工作。在他看來,推動青島創新創業,打造創業之城,實現新一輪高質量發展、提升經濟總量進位爭先,關鍵是打造產業鏈、資金鍊、人才鏈、技術鏈「四鏈合一」的創新創業良好生態,這其中,人才鏈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 【兩會聲音】全國政協委員吳煥淦:針灸「戰疫」放異彩,建立中醫治...
    能否將這份「戰疫成果」保留並發揚,助力完善我國構建一流公共衛生體系建設?這是全國政協委員、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上海市針灸經絡研究所所長吳煥淦關心的。這次,吳煥淦委員帶著多份提案進京,內容大多圍繞這次抗擊疫情展開。針灸發源於我國,已在183個國家得到應用。
  • 市政協委員齊聚一堂,討論了這些問題
    想大事,獻良策,暢所欲言談經驗,話跨越,豪情滿懷1月11日下午,參加市政協十屆四次會議的委員分組討論市政協第十屆委員會常委會工作報告和提案工作報告。委員們帶著民生情懷,懷著發展期盼,結合「兩個報告」談感想、提建議、話發展,踴躍為我市奮力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全力建設新階段現代化「生態福地、智造名城」建言獻策,一言一語充滿著正能量,展現奮發作為責任意識。
  • 線上訪談、「雲上履職」、交流發言……看兩會她聲音的72變
    線上訪談、「雲上履職」、交流發言……看兩會她聲音的72變 2020-04-22 16: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雲南省政協委員建議:42所世界一流大學聯合組建新西南聯大
    2020雲南省「兩會」期間,省政協委員周昌新認為,西南聯大是中國大學的魂,中國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首先要復興的就是教育,因此周昌新在提案中建議:重建西南聯大,打造中國大學航母。
  • ...市政協委員程小華:踐行異地商會社會責任擔當實幹履行委員職責
    ■程小華今年東莞兩會,將重點關注「餐飲外賣、網購快遞行業產生的垃圾、造成嚴重資源浪費和環境汙染」的問題,提交《構建我市餐飲外賣、快遞垃圾綜合治理體系的建議》的提案。近日,市政協委員、民革東莞市委會委員、東莞市江西商會執行會長程小華接受東莞日報記者專訪,建言我市要建立餐飲外賣、網購快遞垃圾綜合治理體系,助力東莞綠色節能環保城市建設。
  • 上海市政協委員擬提案:設置「結婚冷靜期」為婚姻加保險
    1月14日下午,在上海律協召開的「2021年上海律師參政議政新聞發布會」上,市政協委員徐珊珊律師表示,《民法典》關於離婚冷靜期的條款,廣受關注。徐律師認為,結婚也應設置「冷靜期」。 徐珊珊律師說,大部分女性在和配偶結婚之前沒有一個正規的渠道對配偶的個人信息進行了解,比如過往婚史過往職業經歷等等,可否也將這一部分的信息利用大數據技術共享出來?
  • 2020石家莊市兩會|市政協委員王燕華:推進健身路徑及健身步道建設
    來自民革的市政協委員王燕華建議,推進石家莊市健身路徑及健身步道建設。△正定譚園內健身步道。韓彥君供圖群眾對健身路徑健身步道的呼籲最強烈王燕華委員提出,健身路徑、健身步道是最易普及、最為便捷、最為經濟,受益面最大,最適宜各類人群健身所需的群眾性體育設施,廣大群眾對此的企盼和呼籲也最為強烈。
  • 委員周昌新:重建西南聯大 打造中國大學航母
    2020雲南省「兩會」期間,省政協委員周昌新認為,西南聯大是中國大學的魂,中國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首先要復興的就是教育,因此周昌新在提案中建議:重建西南聯大,打造中國大學航母。
  • 日照市政協委員藍潔:「用心用情用功」寫好履職故事
    我是市政協委員、民盟嵐山支部主委藍潔。在十屆市政協的開局年之初,王斌主席就提出了「高、新、準、容、嚴」工作理念,為政協委員怎麼幹提供了基本遵循。當委員,當對政協事業抱以虔誠之心,履行委員職責、維護委員形象、完成「委員作業」,爭做加快發展的積極參與者、親力親為者、加油推動者;當對社會民生抱以赤子之情,先民生之憂而憂,後民生之樂而樂,建真言促發展,與時代共同奔跑;當對人對事抱以謙恭之意,對人知心,對事知情,做聯繫群眾的模範,做幹事創業的表率,以事事認真的工作作風,爭創一流的工作業績,用心、用情、用功寫好履職故事。
  • 市政協委員董菲:打造近代鐵路文明展示館,重啟「大智之門」
    市政協委員董菲 記者周迪 攝長江日報-長江網訊(記者汪甦)「大智門火車站被國家文物局作為中俄萬裡茶道申遺的三大遺址點之一,然而,如今的大智門火車站舊址卻處於被動式保護狀態,不為世人所知。」1月8日,市政協委員、市規劃研究院國際所所長董菲說。據她現場踏勘發現,建築老化破損現象嚴重,尤其是圍牆欄杆年久失修,毗鄰建築的樹木和廢棄電線穿插,無人整理,對文物本體和周邊行人存在較大安全隱患。董菲不無可惜地介紹,目前,大智門火車站舊址建築內少量空間被一家文創公司利用辦公,其餘閒置。「這讓人無法感受到曾經的城市門戶印象,也無從得知繁榮背後的歷史脈絡。」
  • 2019—春天裡的中國兩會故事
    2019年中國兩會,在融融春日裡如約而至。  新中國成立70周年、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中國如何上下同心,凝聚信心和力量,再創輝煌?  世界經濟增長乏力,中國怎樣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為不確定的世界注入更多的確定性?
  • 市政協組織三級政協委員開展集中視察活動
    12月22日上午,市政協機關組織部分省、市、縣三級政協委員對我市社會經濟發展運行情況進行2020年度集中視察。市政協主席龔志桂,市委常委、統戰部長張斌參加。委員們先後深入萬象壹號二次供水施工現場、常寧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中國印山等地,通過聽取介紹、實地察看和現場交流相結合的方式,全面了解我市2020年度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 聚焦2020重慶兩會·雙城經濟圓桌會|市政協委員吳鳳清:開放合作...
    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統籌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深化川渝合作,唱好「雙城記」、建好「經濟圈」,為全國發展大局作出新貢獻。▲市政協委員、重慶中釩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吳鳳清在市政協委員、重慶中釩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吳鳳清看來,這是雙城發展的新機遇,接下來兩地勢必將有更多開放合作,釋放經濟活力。
  • 雲南政協委員建議:42所世界一流大學聯合組建新西南聯大,實行國有...
    據云南網報導,2020雲南省「兩會」期間,省政協委員周昌新建議恢復西南聯合大學名號;由中國42所世界一流大學聯合組建新的「西南聯合大學」;選聘世界一流專家、學者、諾貝爾獎獲得者、院士以上世界一流教育家擔任校長;中國42所世界一流大學每所大學推舉幾位世界一流學科帶頭人,同時聘請每一個學科的中國教育界前十名的專家、學者聯合執教,擔任導師;大學機制採用董事會制度,以國有為主,吸收民間資本投資
  • 關注兩會|兩會上的江財校友好聲音
    關注兩會|兩會上的江財校友好聲音 2020-05-31 02: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49年建成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
    中科院院士、南科大校長薛其坤總結稱,十年辦學,南科大在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大學制度等八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未來,南科大將分三個階段實現建設「紮根中國大地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的辦學目標。據介紹,南科大打造了一支國際化、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國家級人才計劃入選者佔比約60%,境外和國外教師佔比接近1/3,引進、培育院士45人,其中全職院士23人。
  • 【科技日報】株洲"自主芯"從一片空白到世界一流 只用了七年!
    中車時代電氣自2008年收購英國DYNEX半導體公司後,建成了國內首條、世界第二條8英寸IGBT晶片生產線,打造完全自主的「晶片—模塊—系統應用」完整產業鏈,打破國外公司在高端IGBT晶片技術上的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