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靠關聯交易和經銷商湊 外購基酒的國臺酒業難圓「二茅臺」夢

2020-12-20 新浪財經

原標題:業績靠關聯交易和經銷商湊 曾外購基酒的國臺酒業尚難圓「二茅臺」夢 來源:投資者網

在追夢「二茅臺」的路上,國臺酒業的可想像空間似乎巨大。

近日,一份來自中泰證券的最新研報顯示,醬香龍頭茅臺市佔率約66%,貴州國臺酒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臺酒業」)市佔率僅1.4%,隨著其上市募投產能的釋放,國臺基酒產能將提升到7000噸左右,市場份額提升潛力較大。

「這樣對比本身就是有問題的,任何一款酒不可能複製出茅臺的味道。」北京一位從事近二十年高檔白酒生意的經銷商表示,「雖然都是醬香酒,但是隨著茅臺旗下王子系列酒的品類完善,對不同價格的區間覆蓋,其他醬香型酒想填補茅臺之外的市場份額將會越來越難。」

事實上,國臺酒業銷售金額不斷攀升的關聯交易,更突顯其「二茅臺」之路不好走。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連續三年國臺酒業的第一大客戶均由關聯方把持,交易金額分別為5123.77萬元、6826.64萬元和8045.1萬元。

這意味著在理想與現實的巨大反差下,國臺所追尋的「二茅臺」之路並非平坦。

 關聯交易和經銷商入股湊業績

與茅臺的不可複製相比,國臺酒業在眾多醬香酒中殺出的1.4%的市佔率中,關聯交易和入股經銷商立下了汗馬功勞。

據了解,國臺酒業為茅臺鎮第二大釀酒企業,2017年還表現平平,實現營收5.73億元,淨利潤僅4744.74萬元。進入2018年,國臺酒業的業績呈現爆發式增長,當年實現營收11.76億元,同比增長105%;實現的淨利潤為2.4億元,同比大增逾450%。

營收和業績雙暴漲背後,是關聯交易和入股經銷商的鼎力拼湊。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間,國臺酒業前五大客戶的銷售金額分別為1.11億元、2億元以及2.42億元。其中,連續三年位居國臺酒業第一大客戶的,均為該公司實控人控制的關聯方。而近兩年衝刺進入到第二大客戶的,則是2017年直接入股國臺酒業的廣東粵強酒業有限公司(下稱「粵強酒業」)及其關聯方。

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國臺酒業向關聯方銷售的金額分別為5123.77萬元、6826.64萬元和8045.1萬元,絕對金額不斷攀升。進一步拆分,天津帝泊洱生物茶連鎖有限公司(下稱「天津帝泊洱」)在國臺酒業關聯交易額中又穩居第一位。

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天津帝泊洱的採購額分別為3641.08萬元、4816.56萬元以及4661.46萬元,佔同期關聯交易總額分別為71%、70.55%和57.9%。

企查查顯示,天津帝泊洱成立於2014年3月,註冊資本500萬元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國臺酒業實控人之一的吳?峰(天士力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閆希軍之妻),該公司由天津合力康成科技有限公司持股95%,天津帝泊洱銷售有限公司持有其餘5%股權,最終控股人為閆希軍家族。

不過,讓人匪夷所思的是,這家連續三年為國臺酒業貢獻巨大銷售額的茶葉連鎖企業,卻選擇在國臺酒業披露招股書後的第三天――5月25日申請註銷,企查查顯示,天津帝泊洱正進行簡易註銷程序公告,公告期為5月25日至8月31日,不出意外,在國臺酒業上市審核前,連續多年高達數千萬元的關聯交易數據,亦會隨著天津帝泊洱的註銷或成為難以核實的歷史數據。

「被註銷的企業往往是殼公司的比較多,所以或多或少在稅務和帳務都會存在一些瑕疵。」北京壹諾財務顧問董事長李衛表示,「特別是上市關鍵期財務審核嚴格,不註銷的可能會被審計出來。」

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家每年斥資高達三四千萬元的茶企跨界購酒,是向終端消費者銷售出去了還是被滯銷成庫存商品?目前依然是一個未知數。

「現在國臺系列市場單品也混亂,終端接受度不高,出貨量並不大,所以我沒有主推。」上述經銷商表示。

除了業績自己湊之外,國臺酒業擬IPO前的原始股份也成為吸引經銷商湊業績的手段。2018年至2019年均位居國臺酒業第二大客戶的粵強酒業亦是如此。

工商資料顯示,2018年2月和4月,國臺酒業兩度增資之時,粵強酒業合計出資3600萬元入股,其中360萬元作為新增註冊資本,其餘3240萬元計入資本公積,換得國臺酒業1.19%股權。2019年7月,國臺酒業對整體股東轉增股本,股本變更後,粵強酒業持有435.74萬股,持股比例保持1.19%不變。

實際上,像粵強酒業這樣實力雄厚每年能採購七八千萬元國臺酒的經銷商並不多,他們大部分是通過有限合夥平臺入股國臺酒業。

工商信息顯示,2018年2月至4月,國臺酒業進行第五次增資,新增註冊資本7029.3萬元,由新股東金創合夥、共創合夥和合創合夥以貨幣方式出資。

這三家新股東,由國臺酒業102家經銷商入股成為合伙人,間接持股國臺酒業。據招股書解釋,持股名單為102家經銷商的實際控制人、主要經營管理人員或親屬。

利益捆綁之下,主要參股經銷商的採購額節節攀升。數據顯示,上述102家不負期望,貢獻的銷售額由2017年的2.72億元,飆升至2018年的5.46億元,同比增長100.74%;到了2019年,銷售額則繼續增至6.05億元。

正是有了上述關聯方和入股經銷商的鼎力拼湊,國臺酒業上市募資25億元追夢「二茅臺」的底氣才更足了――擬投入20億用於年產6500噸醬香型白酒技改擴建工程項目,5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基酒曾外購難圓「二茅臺」夢

據了解,國臺酒業最初並不叫「國臺」,原名為「貴州仁懷茅臺鎮金士力酒業有限公司」。2001年,天士力(600535,SH)創始人閆希軍通過醫藥行業賺到第一桶金後,決定在茅臺鎮投資500萬元,進入白酒行業。

「(國臺酒業)要堅持做好一瓶酒。要對標茅臺,既要學得像,更要達標,這是剛性要求。」2020年工作部署大會上,閆希軍表示。

據悉,「對標茅臺」,國臺酒業主打商標「國臺」二字,與「國酒茅臺」有著共同的「國」字與「臺」字。實際上,這些做法都只是國臺追夢「二茅臺」的表面功夫,而白酒行業歷史品牌沉澱出的味道和文化底蘊,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對標的,其中,光基酒一項就讓國臺難以逾越。

據裁判文書網,一起2017年國臺酒莊與貴州傑之喜酒業銷售公司(以下簡稱「貴州傑之喜」)的訴訟糾紛,揭示了國臺酒業基酒並非全部源自茅臺鎮中國醬酒核心產區的事實。

據招股書,公司基酒由國臺酒業和國臺酒莊2個基地負責組織生產。而貴州仁懷市人民法院的判決文書顯示,2015年7月11日,貴州傑之喜與國臺酒莊籤訂《基酒購銷合同》,由貴州傑之喜向國臺酒莊供應醬香型白酒,合同約定結算方式為「貨到驗收合格之後,按實際入庫數量開具17%的增值稅發票入帳,15天內結清貨款」。

其後,國臺酒莊拖欠貴州傑之喜50萬元貨款未結清,被後者告上法院,並獲得勝訴。貴州傑之喜的地址為仁懷市國酒大道酒都新區。

由此揭開了國臺向茅臺鎮之外的地區購買基酒的事實,與其「源自茅臺鎮中國醬酒核心產區」以「二茅臺」自居的宣傳噱頭嚴重不符。

通常來說,白酒是由不同年份基酒勾兌而成,比如茅臺的基酒就一直受到6萬噸的極限產能限制,五糧液的基酒來自明代窖池,瀘州老窖的基酒來自於其歷史傳承的國窖。

招股書披露,2019年產季,公司基酒產能已達到5300萬噸,隨著系列基礎建設項目的順利推進,未來公司的生產規模和銷售規模還將持續穩步擴張。要知道,這一超5000噸的基酒產能,是國臺用了近二十年的發展和併購才現實。

「茅臺鎮最核心產區就只有茅臺廠區周邊,現在茅臺的產能瓶頸就是5-6萬噸。」據一位接近貴州茅臺的人士介紹,「也許有人說再建廠房擴產即可提升產能,但是由於釀酒行業講究的微生物發酵,茅臺廠房酒窖怎麼蓋以及朝向都有從空氣流動學上講究的,要保證從赤水河谷到茅臺廠房間的空氣流通,將空氣中的微生物帶到茅臺廠房的儲酒室和發酵室,所以說廠房和酒窖的稀缺亦是茅臺核心競爭力。」

據了解,茅臺的車間廠房通常是一樓為灌裝車間,二樓儲酒排滿了一噸一個的大儲酒缸。加之,茅臺鎮的醬酒有一個大的特點,出廠時要用不同年份儲藏的基酒勾兌。

「因為直接釀出的醬香酒口感特別不好,至少需要經過五年左右的時間儲藏陳釀。這期間因度數高的原因,五年下來基酒通常還會有20%的揮發。」上述接近貴州茅臺人士稱,「國臺當時在鎮裡建廠出酒銷售,開始也是按五年儲藏陳釀準備,後來由於燒錢太多,資金緊張,只扛住了四年。」招股書披露,國臺的基酒一般要求貯存到三年以上。

在他看來,國臺雖然是茅臺鎮裡僅次於茅臺的第二大酒廠,但是在陳釀年限、廠房和酒窖的位置以及釀酒技術方面都是沒法與茅臺相提並論的。茅臺酒廠的位置也是經過空氣流動學精準測算的,能最大限度的保證來自赤水河谷空氣中的微生物數量;其次在釀酒技藝上,茅臺一直保持傳統的一個大師帶一個徒弟的「傳幫帶」模式,要真正成為一名合格的調酒師至少要跟大師學藝二三十年以上,到真正成為獨立的調酒師年紀差不多也60旬了,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茅臺酒的品質。

顯然,這種百年傳承下來的釀酒工藝,是茅臺獨特醬香品質的保證,更是其他醬香酒無法複製出茅臺味道的根本原因。從這個角度看,欲當「二茅臺」的國臺還有不小的差距。

相關焦點

  • 國臺酒業IPO豪賭:102家經銷商突擊入股 實控人天士力家族資本躁動
    中國科技新聞網注意到,2017 年至2019年,僅三年間國臺酒業淨利潤即從4700餘萬元,猛增至4.1億元,增幅近8倍。淨利潤暴漲背後,國臺酒業的業績推手—關聯交易及經銷商版圖浮出水面。關聯交易催動業績增長和大名鼎鼎的茅臺相比,國臺酒業在市場上的聲音要小得多。
  • 國臺酒業:業績成色幾何?閆希軍專業力之思
    另一方面,業績成色也不乏質疑。 比如關聯交易。 國臺酒業招股書顯示,上市發行前,公司實控人為閆希軍、吳迺峰、閆凱境和李畇慧四人。前兩者為夫妻關係,後兩者為夫妻關係,前三者為父子母子關係,四人合計持有國臺酒業84%股權。
  • 國臺酒業爭當醬酒第二股:市佔率1.4%,子公司曾侵害茅臺商標權
    蔡學飛表示,一線酒企的門檻是營收100億元,區域強勢酒企的門檻是30億至50億元,國臺酒業屬於典型的區域中小型酒企。「目前來看,國臺酒業的品牌力、渠道勢能、經銷商結構等確實有點弱,缺乏品牌認知與核心主導產品,這種弱勢和其中小型酒企的體能是相匹配的。」  雖然體量較小,但是國臺酒業近3年收入複合增速達到81.5%,淨利潤複合增速高達129.5%。
  • 國臺酒業爭當醬酒第二股:市佔率1.4% 子公司曾侵害茅臺商標權
    蔡學飛表示,一線酒企的門檻是營收100億元,區域強勢酒企的門檻是30億至50億元,國臺酒業屬於典型的區域中小型酒企。「目前來看,國臺酒業的品牌力、渠道勢能、經銷商結構等確實有點弱,缺乏品牌認知與核心主導產品,這種弱勢和其中小型酒企的體能是相匹配的。」雖然體量較小,但是國臺酒業近3年收入複合增速達到81.5%,淨利潤複合增速高達129.5%。
  • 整頓經銷商團隊 國臺酒業帶傷闖關IPO
    隨著貴州國臺酒業銷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臺酒業」)一紙罰單下發,使企業在經銷商團隊及市場渠道存在的亂象問題展露無疑。5月18日,界面記者從市場層面獲悉,國臺酒業市場監察部發布數份文件,通報及處罰了部分經銷商。在大力整治經銷商的背後,難掩國臺酒業終端市場價格不統一,甚至出現倒掛的事實。這對於目前已完成第二期上市輔導的國臺酒業來說,可謂上市路上又現波折。
  • 名酒再發力,國臺酒業無緣銷售榜單!如何衝刺「醬酒第二股」?
    《招股書》不僅顯示了國臺酒業近年來的急速發展,也透露了其在消費市場終端的發展隱患。 二、高端醬香市場難以為繼 據了解,國臺酒業原名為「貴州仁懷茅臺鎮金士力酒業有限公司」。2001年,天士力創始人閆希軍在醫藥行業賺到「第一桶金」後,在茅臺鎮投資500萬元,由此進入白酒行業。
  • 國臺酒業IPO:2019年收入不足19億,僅為貴州茅臺的一個零頭!
    來源:五穀講壇日前,貴州國臺酒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臺酒業」)披露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 (申報稿),正式踏上衝擊「醬酒第二股」的徵程,為此,國內主流媒體紛紛予以報導,不乏一些批評聲和質疑聲。資料顯示,國臺酒業專注於醬香型白酒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三個釀酒基地均位於仁懷市茅臺鎮,其自稱是茅臺鎮第二大釀酒企業。
  • 皇臺酒業復牌能翻身嗎?曾與茅臺齊名卻四次戴帽,股東內鬥不斷
    楊澤慶幸的是,經銷皇臺酒不是他的主業,只是一個很小的項目,他主要靠做私募賺錢。據楊澤透露,現在皇臺酒業的經銷商中很少有賺錢的,利潤比較低,大家的信心都不足。「我們在各地都打不開市場,廠家支持的力度不大,皇臺酒的知名度又不高,市場接受度低,做起來很吃力。我們連大型超市都進不去,因為進店費太高。」
  • 金沙酒業漲價被指營銷造勢,百億酒企夢只能依賴提價?
    為何金沙酒業的品牌價值能夠一躍成名?超600億元品牌價值背後的金沙酒業又給行業帶來哪些啟示?金沙酒業董事長張道紅曾公開透露,該公司的長遠目標是建設百億酒企。金沙酒業要圓百億酒企夢,是否只能依賴漲價?轉型打造高端定位,醬酒產能僅次茅臺金沙酒業位於貴州省醬酒三大黃金產區的金沙縣產區,該公司東臨歷史名城遵義,北依國酒之鄉茅臺,赤水河與烏江橫貫其間。
  • 貴州茅臺2019營收854億,茅臺酒佔9成盈利能力居全球酒業第一
    據中華網酒業了解,早在今年1月2日,貴州茅臺就發布業績預告2019年度實現營收885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5%左右;淨利潤405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5%左右。因此看來,2019年茅臺營收和淨利潤增幅符合預期。
  • 國臺酒業一款被「低估」的酒——國臺國標酒
    2020年,醬酒熱潮兇猛而來,市場往往更期待醬酒品類的戰略性成果——大單品,就像53度飛天茅臺一樣,以匠心,成經典。作為茅臺鎮第二大釀酒企業國臺酒業的核心戰略產品「國臺國標酒」走進了大家的視線。其中,在國臺國標酒的品質層面,結合消費反饋建議,國臺酒業的技術團隊力求基酒品級更加優化、口感更加協調,風格更加凸顯,飲後體感更加舒適。「醬香突出,曲香純正,陳香優雅;細膩柔順,醇厚豐滿;諸味協調,回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業內技術專家這樣評價國臺國標酒。
  • 大病隱於數據 國臺酒業IPO前夕急補渠道短板
    原標題:國臺酒業IPO前夕急補渠道短板 「茅臺鎮第二大醬酒」國臺酒和「全國兩大醬酒之一」郎酒的PK打得火熱。摘得「醬酒第二股」的帽子,是面子之爭,也是實力的比拼。國臺不服輸,但不得不服輸。
  • 茅臺鎮又一醬香酒企脫穎而出,國臺酒業如何續寫醬香傳奇
    素有「中國酒都」之稱的仁懷市,不僅有貴州茅臺,還有國臺酒業。隨著2020年5月證監會網站發布貴州國臺酒業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從茅臺鎮諸多醬香酒企中脫穎而出,加之與貴州茅臺同根同源的特性,國臺酒業開始了頗受市場關注的上市之路。
  • 1000場品銷會加持,國臺酒業健康飲酒中國行再起旋風!
    2020年,是國臺酒業從年頭忙到年尾的一年。據悉,自2020年12月1日開始,國臺酒業針對春節旺季,舉行了1000場以「舉杯國臺酒 健康中國年——國臺健康飲酒中國行千商萬宴」為主題的品銷會。
  • 國臺酒業成為醬酒產業中一顆閃耀的新星,是偶然嗎?
    國臺酒業作為茅臺鎮的第二大酒企,這幾年在市場上風生水起,勢能滿滿。1-9月份,在茅臺的強勢引領和廠商的共同努力下,國臺酒業各項工作有序推進,延續了幾年來「醬酒熱、國臺火」的勢頭,繼續保持高速增長,主要工作都實現了預定目標,基酒產量達產略超同時提質、銷售繼續跨越、上市穩步推進
  • 皇臺酒業復牌股價暴漲 內外承壓重啟任重道遠?
    四度ST,業績低迷12月16日,皇臺酒業摘帽恢復交易,因不設漲跌幅限制,該股開盤大漲,截至10時左右,股價為27.50元,漲幅達268.14%。事實上,此前已有投資者對藍鯨財經記者表示,下半年白酒股避險屬性凸顯,倍受資本青睞,已爆出多家黑馬股。
  • *ST皇臺酒業深陷業績泥潭 兩年3次重組均告失敗
    就這些問題,《投資者報》記者給*ST皇臺發送採訪提綱,並撥打官網電話,一位男士告訴記者:「我們領導這幾天不在,不能接受採訪。」  深陷業績泥潭  在2016年一季度上市酒企的業績表現中,貴州茅臺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均排名第一,其營業收入為99.89億元,淨利潤為48.89億元。
  • 酒訊深度|險象環生 恢復上市的皇臺酒業還能撐多久?
    少仁/文暫停上市19個月後,皇臺酒業在近日成功摘帽。復牌首日,該公司就以股價暴漲314.99%的成績一鳴驚人。「西北茅臺」在酒場上,頗有些茅臺的風光勁兒了。然而,拋開資本沸水上的一層泡沫,是皇臺酒業四度披星戴帽、出售酒業務等一系列瘡痍雜症。
  • ...西北茅臺」又回來了!股民被套577天後有驚喜:股價一天暴漲314%
    上市20年,累計巨虧6億,甚至發生約百萬瓶酒不翼而飛鬧劇的皇臺酒業,又恢復上市了!成立於1985年的皇臺酒業,作為曾經西北最大的白酒企業,業內一向有「南有茅臺,北有皇臺」之說,2000年登陸深交所,比貴州茅臺上市還早一年。
  • 國臺酒業IPO:渠道存在失控風險 拼多多上價格僅為天貓旗艦店的50%
    來源:挖貝網近期,國臺酒業遞交了招股說明書。招股書顯示,國臺酒業位於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亦即貴州茅臺所在地,主營業務為醬香型白酒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雖然「出身高貴」,但並不意味著國臺酒業不存在風險。當然,有息負債高企並不一定是大問題——只要未來國臺酒業依舊能保持高速發展,到期有足夠的資金還款就可以了。但問題就出在發展二字上,因為國臺酒業渠道價格可能存失控風險。在渠道價格失控的情況下,有哪家企業能夠正常發展呢?一篇《鐵腕治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