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一位演員,外表冷豔迷人,女人都忍不住因她變彎;
演技能扛能打,全世界都認可。
影視圈,古與今,中與外,女神有很多,女王很少,女魔王只有她一個——凱特·布蘭切特。
但是,她的美貌,跟她的演技比起來,不值一提。
她是《指環王》裡的精靈女王。
《雷神3》裡,奧丁的長女,雷神的姐姐,單手捏爆雷神大錘的死亡女神海拉。
《灰姑娘》裡,似笑非笑,心狠手辣的歹毒後媽。
《返老還童》裡,逆向接納了「布拉德·皮特」一生的黛西。
《卡羅爾》裡,攻氣十足,眼神裡全是欲與戲的貴族出軌少婦。
就是這樣一位千變女王,在舞臺上百變莫測,可優雅、可邪魅、可純潔如冬日的夜雪,可脆弱像馬上崩斷的神經。
奧斯卡七次提名(4主3配),兩次獲獎,是歷史上,同時獲得過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和女配角的六個女演員之一。
從零失誤的紅毯女皇,到奧斯卡影后,再到現在的坎城主席,凱特·布蘭切特的諸多頭銜都彰顯著王者風範。
1969年5月,凱特·布蘭切特出生在澳洲墨爾本的郊區。
雷厲風行的性格一半遺傳自父親——一名退役的美國海軍軍官,母親是擁有法國血統的澳大利亞教師。
還有一個程式設計師的哥哥,和一個做劇場設計的妹妹。
10歲那年,父親突發心臟病去世,由母親和外婆將她一手帶大。
初中就讀女子學校,愛上戲劇,成為學校劇團的成員。
大學時,就讀澳洲排名前幾的墨爾本大學,主修美術史和經濟學。
奈何實在喜歡戲劇,不到一年,她就退學了……
後來轉學去了澳大利亞國家戲劇藝術學院。
這期間,18歲的凱特隻身一人去歐洲旅行,因為籤證的問題,又從歐洲輾轉去了埃及。
在埃及遇到一個劇組工作人員,介紹她在一個埃及影片《Kaboria》裡面當了一次群演,以此,攢夠了接下來一周的生活費。
這也是她第一次出現在屏幕上。
回到學校,她繼續自己的學業,在1992年拿到表演學位後,凱特沒有直接從事電影事業。
「當時戲劇學校畢業後就在劇場工作,一開始沒有想到要去當電影演員。」
僅1年的時間,凱特獲得了雪梨戲劇評論委員會頒發的最新人獎。
1993年|舞臺劇
後被將來的巴博薩船長(演員:傑弗裡·拉什)看中,邀請至舞臺劇《奧麗安娜》,兩人演對手戲。
熟悉的巴博薩船長
在同一年內,凱特贏得了她本人的第二個獎項——羅斯蒙特最佳女主角獎。
在舞臺劇中沉澱了6年,1998年,凱特終於走向了大熒幕——出演《伊莉莎白》中不可一世的女王。
為了演好這個角色,凱特剃光頭頂前半部的頭髮,漂白眼睫毛和眉毛。
請了老師教授古典英語、研讀大量傳記、前往博物館觀賞相關肖像和藝術作品。
凱特在《伊莉莎白》中的驚豔亮相,讓《指環王》中的精靈女王一角,有了不二人選。
2001年起,她開始出演《指環王》系列的精靈女王。
清新脫俗,精靈本靈,女王本王。
然而,美貌並不是她刻畫角色的枷鎖,和新的挑戰相比,過往的成功角色塑造也不值一提。
2002年,凱特出演《疾走天堂》裡為家人復仇的女秘書,不惜將一頭漂亮的金髮剃成了接近光頭的圓寸。
在表演上,有一些已被成功塑造、深入人心的角色是沒人願意碰的。
因為太難了,珠玉在前,自身的一點瑕疵便會放得巨大。
這就是為什麼小龍女只認李若彤,聶小倩只認王祖賢,唐尼就是鋼鐵俠,德普就是傑克船長,羅溫·艾金森就是憨豆先生……
小龍女已經是大家都不願意挑戰的,那麼去演李若彤本人肯定是更難的。
凱特不信這個邪。
2003年,她接了一部,有十二分挑戰的片子——搭手小李子,在《飛行者》裡飾演了美國的國寶級女演員凱薩琳·赫本。
這個赫本,不是大家熟悉的奧黛麗·赫本,但同樣是美國家喻戶曉的偶像——一生中被提名12次好萊塢最佳女演員,其中有4次獲得桂冠,迄今為止沒有任何女演員可以超越。
出演這種家喻戶曉的國民角色,可想而知凱特面對的壓力和風險。
最終,她成功了——憑藉這個角色拿到了自己的第一個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
2007年,她憑藉《伊莉莎白》續集《黃金年代》再次以伊莉莎白女王一世的角色收穫奧斯卡提名,成為奧斯卡90年歷史裡至今為止唯一憑同一角色獲得兩次奧斯卡提名的女星。
皆知,2016年的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傳奇音樂人鮑勃·迪倫,成為第一位獲得該獎項的作曲家。
歲月回溯,同是2007年,凱特在《我不在那兒》這部音樂傳記電影中反串了一回男性角色——鮑勃·迪倫。
毫無違和感,挑眉弄眼的表情,灑脫恣意,帥得風騷逼人,讓女性觀眾毫無招架之力。
驚豔騷氣一詞,不足以形容。
以女扮男,將中性特質發揮到極致,你以為這就完了嗎?
2015年,電影《宣言》,凱特一人分飾13角。
家庭主婦、新聞播報員與遠程記者、葬禮演說家、木偶製作師、朋克歌手……演什麼像什麼。
即便是邋遢的流浪漢,也逼真得可怕。
當然,還有一部電影不得不說——助其封后的《藍色茉莉》。
凱特在片中飾演一位經歷了破產,丈夫自殺,繼子出走的落寞名流。
從揮金如土、奢華光鮮的生活瞬間跌回到普通人的世界,精神崩潰之餘還得重新開啟新的人生。
可是哪有那麼容易?
焦慮迷惘氤氳不散,她經常自言自語,沉浸在對往日的回憶中,和周圍的人格格不入。
生活的巨變,導致人物內心的割裂,但還需將這兩種感覺融合在一個角色中。
那種混合著落魄女人的自卑與高貴婦人「端著不放」性子的複雜姿態,驚恐和心碎的墮落婦女形象貢獻了凱特職業生涯的最佳表演。
最終,凱特橫掃了那一年頒獎季的18個影后獎盃,包括奧斯卡。
從生活無憂的貴婦到一無所有的寡婦,精彩的演繹,凱特無愧這份榮耀。
縱觀凱特的演繹之路,塑造過的角色雙手雙腳無法數清,她曾坦言:「我就是為演戲而生的,表演是我的初衷。」
演過這麼多電影,合作過幾乎世界上所有最著名的男演員,大魔王凱特的感情生活卻乏善可陳。
早在1996年便遇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次年結婚,一起生了三個男孩,領養了一個女孩,一家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至今。
如今她選擇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到自己鍾愛的戲劇舞臺和家庭上。
大銀幕演出只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導演。
鏡頭前她是睥睨天下的女王,紅毯上是光芒四射的時尚繆斯,堅定勇敢,為女權發聲。
現實生活中,她則刻意與娛樂圈保持著距離,作為人妻,溫婉專一,盡職人母,平衡家庭與事業。
大魔王的一生,如一場大戲,她在其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作為一名演員、一名妻子、一名母親,她對每一個角色都全情投入。
因為全情,所以有一種不可抗拒的優雅。
如果你比較喜歡我們推送的內容,請及時關注我們(ysdg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