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區中學的逆襲:從學生外流嚴重到城裡就讀學生「回流」

2021-01-12 央廣網

「今年寒假開學4個,去年暑假開學7個。」西柏坡中學校長韓愛忠掰著手指頭數從城市回來上學的學生人數。

「這在之前根本不敢想像,學生們紛紛逃離鄉鎮,去城市上學。」他說,最多的時候,西柏坡中學的招生片區內一半多的學生都去城市上學了。「學校各方面都不如城裡的學校,家長不敢把孩子交給我們。」

然而,去年以來,不但學生外流的壓力有所緩解,還有原來在城市上學的孩子回到西柏坡中學就讀。

「這是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最好的體現,也是我們全校師生共同努力的結果。」韓愛忠興奮地說:「我們現在不比縣城的學校差。」

一半多的學生去了城市

西柏坡中學位於河北平山縣西柏坡鎮陳家裕村,屬於石家莊西部深山區,目前有7個班,255名學生。學生來自西柏坡鎮和周邊兩個鄉鎮,是一所寄宿制初級中學。

走進校園,學校各個角落乾淨整潔,學生們朝氣蓬勃。「這幾年,學校真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西柏坡中學副校長董曉龍說。

他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2015年,他重新回到西柏坡中學任教時,當時學校僅有3個班,105名學生。

偌大的學校空空蕩蕩,許多教室閒置,為了充實學校,隔壁小學六年級的學生都被搬了過來。「整個學校一片衰敗景象」。

董曉龍回憶說,1996年師範學校畢業後,他來到西柏坡中學任教,2003年調去了別的中學,「當時我走的時候,學校還有300多學生。」

此後,鄉鎮的學生就開始外流。韓愛忠分析說,隨著城鎮化的發展,一部分學生家長去城裡打工,孩子便跟隨他們進了城上學,另一方面民辦中學的崛起和縣城公辦學校的擴招也加劇了學生的外流。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我們鄉鎮中學辦學水平差,家長不願意讓孩子在這上學。」他說。

韓愛忠坦言,家長們最關心的還是中考成績,大部分家長都希望孩子能考上重點高中。然而,西柏坡中學考上河北省級示範性高中的人數卻少得可憐。「最少的一屆,只有一人考上了平山中學。」

「這樣的成績,讓我們在家長面前抬不起頭。」韓愛忠尷尬地說。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調查發現,2016年西柏坡學區小學畢業生有180人,到西柏坡中學就讀的只有100人左右;2017年小學畢業生同樣是180人,西柏坡中學只招到了75人。

「一半多的學生都走了,去向都是縣城的中學或民辦中學。」韓愛忠說,學校對此一度無可奈何。

留在西柏坡中學的學生,不是家庭貧困,沒錢去縣城上學的,就是學習成績相對來說比較差的。學校這樣的氛圍,不但吸引不來學生,優秀教師也留不住。

韓愛忠說,2017年暑假開學8名教師選擇離開,2018年3名教師離開,基本都去了縣城的學校。

副校長的孩子回來了

即使留下來的教師,一度對學校也沒什麼信心,幹勁兒不足。甚至,有的教師把自己的孩子也送到縣城的學校上學。

「誰都想讓孩子接受好的教育,畢竟縣城的教育水平比鄉鎮要高。」韓愛忠雖然對此感到痛心,但也表示理解。

轉機出現在2017年下半年,韓愛忠從鄰鎮中學調任西柏坡中學校長。他的一系列措施,讓學校師生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韓愛忠說,近年來平山縣搶抓「鄉村振興戰略機遇,全面改善了農村學校的辦學條件,把校舍建成了農村最堅固、最美麗的建築,另外還進行了現代化教學設備升級,「硬體條件上已經不比縣城的學校差。」

而且,縣裡更加注重職稱、榮譽、獎勵向山區教師傾斜,堅持招聘特崗教師服務農村教育,並出臺鼓勵留任留教措施、城鄉教師交流措施、城區教師到山區支教措施,為山區提供人力智力保障。藉此,西柏坡中學引進了8名優秀的年輕教師。

「國家對山區鄉鎮學校的政策已經非常好了,作為一個基層校長,我得有所作為。」韓愛忠說,首先嚴抓教學管理,他砍掉了學校一部分與教學無關的課外活動,把學校的中心工作轉移到了教學上來,「只有把教學質量搞上去,才能重獲家長的信任。」

緊接著,他帶領骨幹教師到北京育英中學、石家莊市第十七中學學習。「學習人家的教學和管理,教師們獲益匪淺。」

招生季,為了吸引學生,他帶著教師們挨家挨戶走訪,說服家長讓孩子來西柏坡中學上學。「有時候去一次不行,我們就多去幾次,最多的一戶家庭去了10次,家長才同意。」韓愛忠說,教師們在休息日基本都不能休息。

一年時間,全校師生的努力終於有了成果。2018年中考,西柏坡中學有20多名學生升入省級示範性高中,這一成績在平山縣15所初中裡排名第四。

「原來西柏坡中學都是墊底。」韓愛忠說,這消息迅速在西柏坡鎮及周邊傳播,一下提升了老師和家長們的信心。

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把孩子送到西柏坡中學。副校長董曉龍的孩子之前也在縣城中學就讀,2018年暑假之後也回到了西柏坡中學。

「學校的教學質量上去了,現在家長們對學校的未來都充滿希望。」他自豪地說。

對於今年的招生,韓愛忠也是信心滿滿。「我們計劃今年招150人,這樣幾年下來,學校最終達到四五百人的規模,教師隊伍擴充到40人。」(記者 朱洪園)

相關焦點

  • 芒市法帕中學和麗芳:山區學生的知心人
    原標題:致敬教師|芒市法帕中學和麗芳:山區學生的知心人 她還經常利用休息時間,不畏艱辛翻山越嶺到山區貧困學生家中走訪,與家長交流談心,消除貧困學生家長的經濟顧慮,鼓勵貧困學生走出大山,揚起理想的風帆。將溫暖帶到大山裡的和老師,被家長與學生親切地稱為「山區學生的知心人」。孩子失學,多年來一直是和麗芳老師最擔憂的事情。為了不讓孩子因為家庭貧困而失學,自2005年以來,她利用工作之餘,積極與社會愛心人士聯繫,通過牽線搭橋,開展貧困助學活動。
  • 優質生源從「外流」轉向「回流」
    工程分兩期建設,一期建設工程包括教學樓、綜合樓、宿舍樓以及體育館和食堂等,從項目建設到投入使用,僅用時一年。二期工程還將建設300米標準田徑運動場、室外籃球場、排球場等配套設施,預計2021年8月完成建設。 除了龍城第六小學,龍城第三小學今年也迎來蝶變。為著力解決學校辦學規模大、生均佔地面積不足、辦學條件滯後等問題,龍門投資2051萬元對龍城第三小學實施擴容提質工程。
  • 廣州一學校海外學生「回流」增長300%
    他發現,學校裡竟有四分之一的同學和他一樣,是已經出國到美國、加拿大、義大利等海外學校學習後,再次轉學回來的。南都記者調查發現,國外學生「回流」已漸成趨勢,國際學校在廣州日漸增多,僅黃埔區就匯聚了6所知名國際學校,佔了全市國際學校的大半壁江山。
  • 村小只有一名學生
    他說,2006年全校還有200多名學生,從2009年開始學生人數驟降到兩位數,2016年變為個位數,2017年只剩下兩名幼兒園學生。2018年從城裡轉學回來一名五年級學生,加上兩名幼兒園孩子,全校是3名學生。2019年,兩名幼兒園孩子被家長帶到城裡讀小學,學校就剩下一名六年級學生。該校唯一的學生是一名12歲的女生。
  • 南漳:U來公益惠及山區學生
    據筆者了解,U來公益以「智播計劃」即網際網路在線直播課的線上支教項目為核心,輔以「啟賦計劃」幫助鄉村學生個性化快樂成長,配合「融知計劃」讓鄉村學生與城市學生融合互知。   目前,U來公益已在肖堰完全小學開通三年級英語、音樂、美術三門學科的在線支教項目,有效緩解了該校教師緊缺矛盾,讓山區孩子藉助一根網線接受到和城裡孩子一樣的教育。
  • 鄉村寄宿制學校的嬗變之路——西安市鄠邑區振華中學重煥新的活力
    12月22日,冬季的振華中學處處彰顯著 「熱火朝天」的景象。伴隨著 「我們都是追夢人」的音樂,一群年輕教師正在練習新編的工間操,課間休息的學生們開心的跳著不同花樣的竹竿舞,昔日沒落的農村校園又重新煥發出了新的活力。「從不足80名學生到現在的650餘名學生,短短的3年時間,我們迎來了生源回流的小高峰。」
  • 衡水中學的學霸,給出以下建議,想逆襲的學生值得一看
    導語:衡水中學學霸:學習是一種成長,天才需要努力,普通人更要加油分享學習故事,記錄點滴成長。人生是一個不斷前進,不斷反思的過程,遇到比自己優秀的人要當成自己的目標,遇到比自己差的人,更要反思,而不是任其發展,最後在經驗跟教訓中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衡水中學的學霸,給出以下建議,學習是一種成長,天才需要努力,普通人更要加油,想逆襲的學生值得一看。
  • 韓籍學生就讀大馬國民型中學 嘆華文難學但不放棄
    韓籍學生就讀大馬國民型中學 嘆華文難學但不放棄   中新網3月28日電 據馬來西亞《中國報》報導,馬來西亞檳州恆毅國民型中學的韓籍優秀生鄭雅現說,最難學的是華語。
  • 衡水中學惹禍上身,源於一句口號,如今那位高喊口號的學生怎樣了
    衡水中學惹禍上身,源於一句口號,如今那位高喊口號的學生怎樣了。衡水中學很有名,家長學生看重的是她居高不下的高考成績,看重的是她能幫助努力的孩子實現人生的逆襲。曾經的衡水中學基本沒什麼負面影響,有人稱衡水中學是「低調的奢華」。
  • 又是民辦學校:高中就讀一年38名學生無學籍被強制清退
    江蘇泰州267名高中生就讀一年,其中38名確認無學籍被強制清退,是什麼原因?真的只有38名嗎?2019年6月畢桂慶的兒子由於成績不夠公辦普通高中最低錄取線而進了一所泰州市興化市板橋高級民辦中學,2020年9月10日他意外發現兒子不能註冊學籍,面臨被清退,也就是兒子無學籍。被發現不能註冊學籍的竟然有38人之多,但到現在為什麼沒有學籍依然是一個謎團!
  • 就讀國際本科2+2留學的學生怎麼樣?
    現在選擇就讀國際本科2+2留學的學生越來越多了,那麼就讀國際本科2+2留學的學生怎麼樣?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首先,大部分學生就讀國際本科2+2留學,肯定是奔著名校出發的。
  • 國臺辦:在臺灣高校就讀大陸學生的正當權益應得到合理保障
    來源:新華社新華社北京3月19日電國臺辦新聞發言人朱鳳蓮今天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由於臺灣方面的原因,在臺灣高校註冊就讀大陸學生的權益受到損害,臺灣當局和臺灣有關高校應當切實負責,妥善解決有關問題。據了解,目前在臺灣高校註冊就讀學歷的大陸學生有8300多人。
  • 接收六至九年級學生 青島中學發布春季入學公告
    青島新聞網12月9日訊(記者 韓彤彤)今天,青島中學發布2020至2021學年春季入學公告。根據學校年級整體規劃及各年級空餘學位情況,青島中學春季學期現接收六至九年級國內、國際方向學生。入學報名時間截止至2020年12月20日。
  • 德國學生都想上的德國頂級公立中學——MGG馬提亞斯高級文理中學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一所德國非常頂尖的公立高級文理中學——MGG馬提亞斯高級文理中學,大家是不是有所耳聞呢?想了解更多的盆友一定要接著看下去喲~馬提亞斯高級文理中學(Matthias-Grünewald-Gymnasium Würzburg)坐落於巴伐利亞州維爾茨堡市,是一所頂尖公立中學,也是該市唯一的文理中學和寄宿學校。這所聯邦州重點院校與很多教育組織和基金會有著深度合作。
  • 回流兒童心理學業易受影響 權利保障值得重視
    與留守兒童和一般的流動兒童相比,回流兒童群體的特徵更為複雜,他們面臨的學業和心理問題也更為嚴重,已經成為值得關注的普遍性問題。  受到多重因素影響  大量兒童被迫回流  近幾年,受特大城市人口疏解政策、農民工出現返鄉潮以及一些地區異地中高考政策限制等因素的影響,回流兒童群體出現。
  • 回流兒童存在心理和學業問題 相關權利保障值得重視
    回流兒童權利保障值得重視  回流兒童經歷流動又留守普遍存在心理和學業問題  □本報見習記者張守坤  □本報記者 王陽  小美今年15歲,目前在戶口所在地某縣城一所私立中學讀書。
  • 回流兒童普遍存在心理和學業問題,權利保障值得重視
    與留守兒童和一般的流動兒童相比,回流兒童群體的特徵更為複雜,他們面臨的學業和心理問題也更為嚴重,已經成為值得關注的普遍性問題。受到多重因素影響大量兒童被迫回流近幾年,受特大城市人口疏解政策、農民工出現返鄉潮以及一些地區異地中高考政策限制等因素的影響,回流兒童群體出現。
  • 英都中學組織九年級優秀學生到南安一中進行參觀研學活動
    為了開闊學生視野,進一步提振學生為目標而奮鬥的精氣神,2020年12月19日下午,南安市英都中學初三畢業班優秀學生代表在林龍鋒副校長和吳為培督導的帶領下和班主任、家長代表的陪同下,來到南安一中江北校區和校本部參觀研學,提前體驗南安一中的校園學習氛圍。
  • 從快手走紅到頻登央視,貴州山區學生上演最特別版「樂隊的夏天」
    "課本以外的素質教育,往往能夠培養孩子的特長,提升他們的綜合能力,而這一點曾因條件有限,農村地區的孩子很難接觸到。但對於海嘎小學的孩子們來說,快樂來自於走進他們生活的音樂和好老師,他們從此找到了自信,擁有了夢想,遇到了更好的自己。"
  • 威海市城裡中學清泉管樂團獲環翠區中小學生器樂比賽一等獎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陳乃彰 通訊員 車佳丹12月9日、10日,2020年環翠區中小學生第七屆「時代之聲」器樂比賽在望海園中學舉行,來自環翠區36所中小學的1400名師生參加了此次比賽。威海市城裡中學清泉管樂團39名同學在車佳丹老師的帶領下,獲得初中組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