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寒假開學4個,去年暑假開學7個。」西柏坡中學校長韓愛忠掰著手指頭數從城市回來上學的學生人數。
「這在之前根本不敢想像,學生們紛紛逃離鄉鎮,去城市上學。」他說,最多的時候,西柏坡中學的招生片區內一半多的學生都去城市上學了。「學校各方面都不如城裡的學校,家長不敢把孩子交給我們。」
然而,去年以來,不但學生外流的壓力有所緩解,還有原來在城市上學的孩子回到西柏坡中學就讀。
「這是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最好的體現,也是我們全校師生共同努力的結果。」韓愛忠興奮地說:「我們現在不比縣城的學校差。」
一半多的學生去了城市
西柏坡中學位於河北平山縣西柏坡鎮陳家裕村,屬於石家莊西部深山區,目前有7個班,255名學生。學生來自西柏坡鎮和周邊兩個鄉鎮,是一所寄宿制初級中學。
走進校園,學校各個角落乾淨整潔,學生們朝氣蓬勃。「這幾年,學校真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西柏坡中學副校長董曉龍說。
他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2015年,他重新回到西柏坡中學任教時,當時學校僅有3個班,105名學生。
偌大的學校空空蕩蕩,許多教室閒置,為了充實學校,隔壁小學六年級的學生都被搬了過來。「整個學校一片衰敗景象」。
董曉龍回憶說,1996年師範學校畢業後,他來到西柏坡中學任教,2003年調去了別的中學,「當時我走的時候,學校還有300多學生。」
此後,鄉鎮的學生就開始外流。韓愛忠分析說,隨著城鎮化的發展,一部分學生家長去城裡打工,孩子便跟隨他們進了城上學,另一方面民辦中學的崛起和縣城公辦學校的擴招也加劇了學生的外流。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我們鄉鎮中學辦學水平差,家長不願意讓孩子在這上學。」他說。
韓愛忠坦言,家長們最關心的還是中考成績,大部分家長都希望孩子能考上重點高中。然而,西柏坡中學考上河北省級示範性高中的人數卻少得可憐。「最少的一屆,只有一人考上了平山中學。」
「這樣的成績,讓我們在家長面前抬不起頭。」韓愛忠尷尬地說。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調查發現,2016年西柏坡學區小學畢業生有180人,到西柏坡中學就讀的只有100人左右;2017年小學畢業生同樣是180人,西柏坡中學只招到了75人。
「一半多的學生都走了,去向都是縣城的中學或民辦中學。」韓愛忠說,學校對此一度無可奈何。
留在西柏坡中學的學生,不是家庭貧困,沒錢去縣城上學的,就是學習成績相對來說比較差的。學校這樣的氛圍,不但吸引不來學生,優秀教師也留不住。
韓愛忠說,2017年暑假開學8名教師選擇離開,2018年3名教師離開,基本都去了縣城的學校。
副校長的孩子回來了
即使留下來的教師,一度對學校也沒什麼信心,幹勁兒不足。甚至,有的教師把自己的孩子也送到縣城的學校上學。
「誰都想讓孩子接受好的教育,畢竟縣城的教育水平比鄉鎮要高。」韓愛忠雖然對此感到痛心,但也表示理解。
轉機出現在2017年下半年,韓愛忠從鄰鎮中學調任西柏坡中學校長。他的一系列措施,讓學校師生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韓愛忠說,近年來平山縣搶抓「鄉村振興戰略機遇,全面改善了農村學校的辦學條件,把校舍建成了農村最堅固、最美麗的建築,另外還進行了現代化教學設備升級,「硬體條件上已經不比縣城的學校差。」
而且,縣裡更加注重職稱、榮譽、獎勵向山區教師傾斜,堅持招聘特崗教師服務農村教育,並出臺鼓勵留任留教措施、城鄉教師交流措施、城區教師到山區支教措施,為山區提供人力智力保障。藉此,西柏坡中學引進了8名優秀的年輕教師。
「國家對山區鄉鎮學校的政策已經非常好了,作為一個基層校長,我得有所作為。」韓愛忠說,首先嚴抓教學管理,他砍掉了學校一部分與教學無關的課外活動,把學校的中心工作轉移到了教學上來,「只有把教學質量搞上去,才能重獲家長的信任。」
緊接著,他帶領骨幹教師到北京育英中學、石家莊市第十七中學學習。「學習人家的教學和管理,教師們獲益匪淺。」
招生季,為了吸引學生,他帶著教師們挨家挨戶走訪,說服家長讓孩子來西柏坡中學上學。「有時候去一次不行,我們就多去幾次,最多的一戶家庭去了10次,家長才同意。」韓愛忠說,教師們在休息日基本都不能休息。
一年時間,全校師生的努力終於有了成果。2018年中考,西柏坡中學有20多名學生升入省級示範性高中,這一成績在平山縣15所初中裡排名第四。
「原來西柏坡中學都是墊底。」韓愛忠說,這消息迅速在西柏坡鎮及周邊傳播,一下提升了老師和家長們的信心。
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把孩子送到西柏坡中學。副校長董曉龍的孩子之前也在縣城中學就讀,2018年暑假之後也回到了西柏坡中學。
「學校的教學質量上去了,現在家長們對學校的未來都充滿希望。」他自豪地說。
對於今年的招生,韓愛忠也是信心滿滿。「我們計劃今年招150人,這樣幾年下來,學校最終達到四五百人的規模,教師隊伍擴充到40人。」(記者 朱洪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