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斯韋妖終於出現了?90年來科學家始終沒搞明白這個裝置的原理 | 把科學帶回家

2021-02-15 風雲之聲





      

 這個渦流管看起來平平無奇,毫無妖孽之處。但是用起來之後,男人沉默,女人流淚,學生頭禿,老師心碎。

註:風雲之聲內容可以通過語音播放啦!讀者們可下載訊飛有聲APP,聽公眾號,查找「風雲之聲」,即可在線收聽~

撰文 七君

1871年,英國物理學家詹姆斯·麥克斯韋提出了一種看起來違反熱力學第二定律(系統自發熵增)的妖怪——麥克斯韋妖。

麥克斯韋妖可以把氣體分子按照速度分到兩個不同的房間,速度快的一類,慢的一類。

這樣以來,速度快的分子所在的那個房間的溫度高,另外一個房間的溫度低,而利用溫差,就可以驅動熱機做功,這就是一種理想中的永動機了。後來,有許多物理學家證明麥克斯韋妖並沒有違反熱力學第二定律。但是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種不需要輸入能量,就可以把注入的氣體分成熱的一波和冷的一波的神奇機械。它並不需要插電,也沒有可以移動的部分,從本質上來說它就是一根管子。

渦流管的設計:高壓空氣從中央注入,熱氣從左邊溢出,冷氣從右邊溢出。

 

這根管子被不少物理學家叫做麥克斯韋妖管,也叫渦流管。這個渦流管看起來平平無奇,毫無妖孽之處。但是用起來之後,男人沉默,女人流淚,學生頭禿,老師心碎。90年來,許許多多的物理學家試圖解釋它的原理,但還沒有誰徹底把它的本質說清楚了。

市售渦流管

我們先來看看明尼蘇達大學化學系教授 Chris Cramer 對渦流管的演示。

實驗使用的渦流管:左邊出熱風,右邊出冷風,左右的金屬棒是溫度儀。

在上面通入壓縮氣體之後,長的一端噴出了熱氣,溫度是最高28攝氏度,短的另一端噴出了冷氣,溫度最低是1攝氏度。

注入高壓氣體後,渦流管左右的溫差逐漸拉大,最高達到27攝氏度。

原來,當輸入的高壓空氣沿著長的管子向前流動時開始分層,更熱的空氣向外圈流動,而冷的空氣在內圈流動。

因為熱氣管的末端中央有物體阻塞,這裡只有熱氣噴出。而中心的冷空氣則向相反方向回彈,從另一端噴出。輸入壓強越大,熱風和冷風的溫差也越大。為了搞清楚氣流在渦流管內的運動,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的物理學家 Porta David 等人用塑料和酒瓶塞子做了一個渦流管。

他們用了5.72 個大氣壓、17攝氏度的氣體做實驗,發現兩個管子噴出的氣體溫差有15攝氏度。

除了這種雙管雙孔設計,還有單孔設計,一樣能用。其實這就是一端被堵上的管子。有條件的同學可以在家試一試,測測噴出的氣體是不是外層熱,內層冷。

單孔設計的渦流管,左邊注入壓縮空氣後,右邊中央出冷氣,外周出熱氣。圖片來源:Xue, Yunpeng.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a Ranque-Hilsch vortex tube. Diss. 2013.

1931年,法國物理學家 Georges J. Ranque 注意到渦流式分離器的中央比較涼,而外部比較熱。

Georges J. Ranque

Ranque 邊用奶酪杵葡萄酒,邊寫了一篇論文,闡述了一下他對這個現象背後原理的猜測,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因為那時的物理學家們不相信這種違反常識的現象。禍不單行,Ranque 用渦流管開的公司也倒閉了。1947年,他的稿子到了德國物理學家 Rudolf Hilsch 手中, Hilsch 就開始認真地研究起來,並發了一篇超高引的文章,所以渦流管有時也被叫做 Hilsch 渦流管,沒 Ranque 啥事兒了。

雖然渦流管的設計看起來非常簡單粗暴,但是它的原理直到現在還沒有被搞清楚。一種簡單的解釋是,管子內部存在壓力梯度,外圈的氣體是高壓,中心的是低壓,由於氣體壓縮後溫度變高的原理,兩個位置的溫度不同。另外一種解釋是,中心氣體的角速度比外圈的要高,兩者旋轉摩擦,中心的動能通過摩擦傳遞給了外圈。

 

就比如,1988年,威斯康星大學密爾沃基分校的物理學家 R. T. Balmer 嘗試把103兆帕的水噴入市面上買的普通渦流管,發現居然水也有用誒。要知道液體和氣體不一樣,是不可壓縮的,所以液體能用上渦流管,這就吊打剛才的那個壓強梯度假說了。而且更奇怪的是,高壓液體注入後,可以噴出兩股暖流,而且一股比另一股更熱。

注入液體後,渦流管裡也會出現雙螺旋。

用常理來思考這根管子真的會造成精神障礙:把水注入一個管道,出來兩支熱流,一支還比另一支更熱。雖然這不可能是永動機(因為機械能被轉化為了熱能),但是這現象也太令人含淚了。但是,搞不明白原理並不妨礙兩腳獸拿來主義嘛,幾十萬年來咱不都是這樣湊活過來的嘛。

渦流管給食品降溫

現在,渦流管一般被用於具有壓縮空氣的場合,比如給食品廠的烘培食品,還有切割機降溫。計算機數控工具機也常用渦流管降溫,因為渦流管不需要氟利昂等製冷劑,零件也不複雜。商用渦流管可以把溫度降低71攝氏度。你可能想問,既然這種不需要電力的裝置能夠製造冷氣,為什麼現在的家用製冷設備還是冰箱空調呢?這主要是因為渦流管的熱效不高,最大也只有30%左右,而且噪音比較大,還需要壓縮空氣。

 

當然,還有腦洞大的商家造了渦流管空調降溫服出來,涼風管道對準身體專涼內人,熱風管道向外專吹外人,據稱恆溫10-20攝氏度。看完這個清涼又科學的設計,一個重要的器官居然可恥地動了,心動了。有百八來塊錢,為什麼要買原理已經被研究透的電風扇這麼low,買麥克斯韋妖孽馬甲不好嗎。別人燥熱我涼爽,別人涼爽我凍傷,麥克斯韋叔叔我可以!

無標註圖片來源網絡。

動圖來源和參考資料儲存於石墨:

https://shimo.im/docs/WRrVrtPCVvghvd9Y/

擴展閱讀:

明白了口罩的核心材料有多難造,你就知道怎麼判斷假口罩了 | 把科學帶回家

看完史上唯一的饑荒實驗,才知道長期節食減肥有多傷腦 | 把科學帶回家

除了幫你導航繞開早高峰,它可能還在默默監視著你 | 把科學帶回家

以前小看無咖啡因咖啡了,原來它是用前沿物理製造的 | 把科學帶回家

重複打擊孩子會有什麼後果?家長都該看看這個魔鬼實驗 | 把科學帶回家

背景簡介:本文2020年6月4日發表於微信公眾號 把科學帶回家(麥克斯韋妖終於出現了?90年來科學家始終沒搞明白這個裝置的原理),風雲之聲獲授權轉載。

責任編輯陳昕悅

相關焦點

  • 麥克斯韋妖的登場
    這個小精靈在忙忙碌碌地操作的過程中,使系統有了差別,又因為閥門的移動無摩擦,可認為沒有做功,也就不用消耗一點能量。       英國物理學家,熱力學的開創者開爾文(1824—1907),就把這個手腳麻利、感官敏銳,有智能又不消耗能量的小精靈稱作麥克斯韋妖。       到了1870年麥克斯韋致物理學家瑞利的信中再次提到這個「非常機靈、具有顯微眼的守孔人」。
  • 關於1992年故宮牆出現宮女事件,科學家解釋的是什麼原理?
    關於這件事科學家解釋的是,四氧化三鐵遇閃電成錄像之事,簡單的來說就是磁電反應。如果1992年故宮牆的宮女事件真實存在的話,可以根據磁帶錄像機的原理來解釋事件的發生。但當初鬧得沸沸揚揚的故宮宮女事件,在專家給出科學解釋後又很快熄火了,至於香港遊客拍攝的暗含宮女映像的照片也很快消失的無影無蹤,這就不得不讓人懷疑事件的真實性?如果照片現在自然存在的話,那這個事件缺的是一個科學解釋,但如今照片已經不在,能夠證明這件事真實性的東西蕩然無存,現在需要懷疑的就是1992年故宮牆出現宮女事件的真假。對此,外界有兩種說法。
  • 麥克斯韋妖和信息
    1865年,熱力學奠基人之一克勞修斯把熵增原理應用於無限宇宙中而提出「熱寂說」,麥克斯韋從概率統計的角度認真思考這個假說,意識到大自然中必然有適合於如宇宙這種「開放系統」的某種機制,使得系統在某些條件下,貌似「違反了」熱力學第二定律。但當時的麥克斯韋對此問題似乎還說不出個所以然,於是便詼諧地設想了一種假想的「小妖精」,即著名的「麥克斯韋妖」(Maxwell's demon)【1】。
  • 「麥克斯韋妖」與「薛丁格的貓」齊名,它有何恐怖之處?
    「薛丁格的貓」既是死的又是活的,這是非常令人難以接受的,事實上,這就是薛丁格當年提出這個思想實驗想要達到的目的。薛丁格試圖以這隻「既死又活」的貓讓人們明白,量子力學中的「疊加態」是多麼的荒謬,然而時至今日,薛丁格的貓儼然成為了量子力學的代名詞,這是薛丁格萬萬沒有想到的。
  • 麥克斯韋妖的種子——蒸汽機
    第三,這個公式出現是在1824年,這個公式在熱能的概念還不太清楚的情況下,就提出了闡述熱能效率這個重要概念,這一概念所包含的不可逆思想,是萌生熱力學第二定律「種子」。這顆「種子」的出現,比邁耶1842年提出能量守恆的思想,比亥姆霍茲1847年提交能量守恆的論文,比焦耳在1849年提交熱功當量的論文,即比提出熱力學第一定律早了近20年,或20多年,卡諾的成果超越了科學發展的邏輯順序,是讓「第二」似要跑到「第一」之前,是人類在認識物質世界中出現的一位先知。
  • 搞明白這十個問題,你就徹底看懂了《信條》
    這首詩,後來在歐洲很多教堂磚牆、壁畫上都有出現。看完電影,我們也都能明白真正含義了,神控制著時間輪迴。這個只能說說我自己的理解...諾蘭想在諜戰片套路上做出突破,沒有名字,也算是對那些名頭響噹噹的詹姆斯·邦德、傑森·伯恩、伊森·亨特們的突破,無名英雄顯然更符合特工氣質。主角從開場歌劇院事件中的一臉懵逼,到最後搞明白狀況並拯救世界,整個過程其實都是命中注定,試想一下,如果我們提前知道了自己未來的命運,我們還會努力去改變嗎?
  • 比夜明珠還貴的礦物,200年來終於研究出它的發光原理
    關於夜明珠的發光原理,科學家已經研究明白了,它主要有兩種發光方式。一種是長效持久發光,它含有放射性元素,能自身激發而發光。另一種是蓄光型夜明珠,它需要在陽光下或者紫外線下照射一會,把能量轉化為自身發光的能量。前一種雖然能長時間發出光芒,但是它的放射性也是有害的。事實上,還有一種比夜明珠更神奇的發光礦物。
  • 《信條》——熵增定律 時間倒流 做自己的「麥克斯韋妖」
    (其實是和小夥伴炫耀我看明白了一點點……)經過了小小的文獻調研與學者諮詢。今天來給大家講講《信條》之中我們需要了解的科學知識。 一、熵增定律的世界,令人絕望的真理 電影中有一個貫徹始終的設定與理論基礎。導演將「熵」這一概念與時間相結合,設定了「熵增的方向與時間流逝的方向相同」這一指導思想。
  • 新知丨《信條》——熵增定律 時間倒流 做自己的「麥克斯韋妖」
    (其實是和小夥伴炫耀我看明白了一點點……)經過了小小的文獻調研與學者諮詢。今天來給大家講講《信條》之中我們需要了解的科學知識。一、熵增定律的世界,令人絕望的真理電影中有一個貫徹始終的設定與理論基礎。熵增定律1881年,美國的一位海軍發動機設計師設計了一種神奇的機械,該裝置計劃可以利用海水的熱量將液氨汽化,氣態的氨推動機械的運轉。
  • | 把科學帶回家
    所以問題來了,消音器是什麼原理?註:風雲之聲內容可以通過語音播放啦!讀者們可下載訊飛有聲APP,聽公眾號,查找「風雲之聲」,即可在線收聽~撰文 七君相信大家看過電影裡面殺手用帶消音器的槍pi pi pi biu biu biu的一幕。
  • 外媒:科學家研發新裝置可越過眼睛讓大腦感知圖像
    參考消息網12月6日報導據法新社華盛頓12月3日報導,科學家距恢復盲人視力這一目標又近了一步。他們研發出一種植入裝置,可以繞過猴子的眼睛,讓它們的大腦感知到人工誘導的圖案。該技術由荷蘭神經學研究所的一個團隊研發,美國《科學》周刊周四介紹了這項技術。
  • 乾貨滿滿的科技課堂來啦!快來帶孩子們玩轉趣味科學實驗吧!
    當孩子們被問到這個問題時,相信不少人會說出科學家、畫家、音樂家、數學家等答案。 除了以上大家,很多小朋友還會把發明家作為自己的理想職業,畢竟發明新東西是一件很酷的事情~但想成為發明家並不容易,小朋友們現在就可以開始準備啦!
  • 終於徹底搞懂了風力發電原理!
    目前已被廣泛應用,可是你真的知道風力發電機內部的結構和工作原理嗎?上周給大家分享了「電廠各個設備原理圖」(點擊查看詳情),今天應粉絲要求帶來的風電版的原理構成解述~咱們先看一個風電機組透視視頻展示~畫面唯美,風機似籠罩在薄紗中!各位風電「男神」,有沒有被撩到...
  • 搞科學需要錢,而且得儘快拿到錢
    畢竟再不頒獎,老爺子都要掛了啊……直到去年10月,97歲的足夠好爺爺終於拿到諾貝爾化學獎,成為有史以來最高齡的諾獎得主,拿到了折合人民幣650萬元獎金——的三分之一。據說諾貝爾當初定下獎金數額時,標準是「能讓獲獎人即使20年不領薪水仍然可以自由研究」。這個定義對足夠好爺爺可能不夠友好,雖然他老當益壯,至今仍活躍在鋰電池研究一線,但向天再借20年怕是不太現實。
  • 反重力裝置發明成功,人類生活格局將改變
    ,並且通過電影的場景可以發現,裡面的很多東西都出現了反重力裝置的設計,並且在電影裡面,人類的生活形式等都發生著巨大的改變,雖然只是電影情節,但是或許將來人類實現了反重力裝置的發明,那麼人類生活的格局必將產生翻天覆地的改變,雖然在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以及科學認識的層面上,很多人都認為反重力是無法實現的,但是誰又知道將來會走向什麼方向呢,或許將來就會出現反重力裝置,最終人類生活在一個全新的環境中,本文將詳細的為大家介紹反重力的相關知識
  • 【巡展】@科學迷 這個展覽來重慶了,千萬別錯過
    【巡展】@科學迷 這個展覽來重慶了,千萬別錯過 2020-06-25 09: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蟻人能粗能細,背後竟是這樣的原理
    講的是有顆叫Mita的行星,被個叫Togaro的邪惡怪物統治,Mita星人為保存火種,將他們公主送到了地球。而這個Mita星,位於一個叫微型宇宙的地方,是漫威漫畫中出現的首個微觀世界,也是電影裡量子領域的原型。
  • 《信條》:神奇的「時空逆轉」沒看明白?最接地氣的劇情解析來了
    其實這部《信條》一點也不難懂,說看不懂的都是被那些專業影評的文章給帶偏了,特別是有一些影評看了之後,感覺自己不是理科高材生,不懂量子學、電子學、熱力學,時間空間學等專業知識就不能去看電影了。所以我會用一種非常庸俗的語言文字來為大家解讀這部《信條》,看完之後保證能看懂。
  • 《信條》:神奇的「時空逆轉」沒看明白?最接地氣的劇情解析來了
    這也是看懂這部劇最重要的一個點,不要試著去解讀各種科學邏輯可行性,沒啥意義,感受這部電影就行了。蘿拉伸手做了一個丟子彈的動作,子彈回到了她手中,那現在呢?明白沒?在逆向空間中,是反著來的,蘿拉把兩顆子彈放在桌子上面,一顆是過去式,一顆是現在式,當她做出丟子彈的動作,過去式的子彈就會回到手中。當你開槍的時候,子彈不是射出去的,而是接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