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賞粵中古韻 嶺南名園鎖清秋

2020-12-24 瀟湘晨報

園林建築藝術從地域上大致可分為江南派、嶺南派、巴蜀風和北方園林幾種不同風格 ; 江南園林雅致 , 巴蜀園林清幽 , 北方園林豪華 , 而地處兼容並包之地的嶺南園林 , 則吸收和借鑑了江南園林的疏朗通透 , 也兼具北方園林的影子 , 甚至融合了西方建築文化的特色 , 講求實用性 , 與嶺南本土文化的務實一脈相承。

近日 , 空氣中絲絲涼意益發鮮明起來 , 嶺南的秋悄然而至 , 閒雲淡卷 , 瓊閣入俗 , 且隨秋意 , 漫步廣東四大名園 , 再感粵中古韻。

■新快報記者 陳斌 / 文 VCG/ 圖

嶺南園林 更注重 生活起居實用性

嶺南園林建築歷史可追至秦漢三國時期 , 真正發展期應從唐代佛教經由海上絲綢之路傳入嶺南之時算起。及至宋代達到興盛期 , 城市園林、寺廟園林、書院園林等不同形態的園林都在這一時期經歷了穩速發展。明清時期進入發展成熟期 , 並稱為 " 廣東四大名園 " 的餘蔭山房、梁園、可園、清暉園便就是嶺南園林的代表。

廣東受所處緯度影響 , 氣候特徵以炎熱多雨高溫為主 , 加上地處商業前沿 , 開放的心態、實用的追求貫徹始終 , 因此嶺南園林彰顯相應的務實特性。

從功能上來講 , 嶺南園林更為注重生活起居的實用性 , 布局也多為建築包圍園林的形式 , 藉以減弱雨水颱風等天氣狀況對園林的正面侵襲。庭園設計偏遮陰降溫功能 , 用材多英石和湖石 , 假山在整體園林中的運用規模不會過大——事實上 , 嶺南園林整體規模也不會太大 , 多與住宅結合形成為宅院形式。園中水體形狀較規整 , 就連園林所選綠植 , 都以營造涼爽的林下活動空間為出發點——這些都與廣東人講究實用、接地氣的務實心態有關。

餘蔭山房 小巧玲瓏 , 縮龍成寸

坐標 : 廣州番禺南村鎮

始建於清同治三年 ( 公元 1864 年 ) , 是清代舉人鄔彬的私家花園 , 現為國家 3A 級景區 , 佔地面積 1598 平方米 , 以小巧玲瓏、布局精細著稱 , 是高超造園藝術和獨特建築風格的典型體現。在四大名園中 , 餘蔭山房是原貌保存最好的古典園林。

餘蔭山房的建築結構布局巧妙緊湊 , 總體是幾何形、規整式水庭格局 , 坐北朝南 , 園中亭臺樓閣、堂殿軒榭、橋廊堤欄、山山水水盡數納於方圓三百步中 , 展示出 " 天人合一 " 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文化取向。

造園手法用借景、框景、對景、障景等方式 , 藉助遊廊、花窗、影壁等構建出園中有園、景外有景、小中見大、層次幽深、空間豐富的園林藝術效果 , 深得 " 藏而不露 "" 縮龍成寸 " 的精髓。

可園 連房廣廈 , 繞庭布局

坐標 : 東莞莞城區

說到東莞可園 ," 可羨人間福地 , 園誇天上仙宮 " 這句形容夠貼切到位。

始建於 1850 年即清道光三十年的可園 , 採用嶺南常見規整式平面和 " 連房廣廈 " 建築組群的繞庭布局 , 在面積 2200 平方米的園中 , 有一樓、三橋、五亭、五池、六閣、六臺、十五房和十九廳 , 都是清一色水磨青磚結構。

園中疊山置石頗有特色 , 有 " 一實一虛 "" 以少勝多 " 之說 , 虛實結合 , 前庭按石譜堆砌珊瑚石假山 " 獅子上樓臺 ", 與麻石邀月閣涼亭建築巧妙結合 , 取 " 登臺賞月 , 入亭納涼 " 之意 , 實用功能同樣不遜。

此外 , 可園內的水 , 構思上也很有深意。由於位於東江水系的衝積平原上 ," 三冬無雪 , 四季常花 " 正是可園所處水鄉特色 , 故在園林設計中 , 限於地小 , 水的運用僅一池一井。水池布局在園中前庭做主景 , 設計成八角形與幾何形曲池 , 與庭園空間界面相呼應 , 表達庭園空間協調的整體效果。

清暉園 以小見大 , 玲瓏秀曠

坐標 : 順德大良鎮華蓋裡

建於清朝嘉慶五年 , 即 1800 年 , 結合珠三角水鄉風貌與明清文化 , 原址是明萬曆丁未狀元黃士俊府邸 , 佔地 3500 平方米。

清暉園最大的園林特色是以小見大 , 通過布局緊湊的各種小空間襯託水庭的大空間 , 前疏後密 , 前低後高 , 立面豐富 , 空間多變。

整個園林分前庭、中庭、後庭 , 前庭為水庭 , 造型活潑多姿 ; 中庭為曲徑樓臺 , 後庭是深巷密室 , 逢園必石 , 以石代山 , 理水上採用方形規整式 , 置石上則用散置式 , 緊扣 " 以小見大 " 的設計主旨。

梁園 順應地形 , 水勢造園

坐標 : 佛山禪城區

四大名園中 , 梁園的佔地面積應該是最大的一個 , 總佔地約 16 公頃 , 於清朝嘉慶及道光年間先後建成 , 也就是說前後花費 50 多年的時間 , 梁園是梁氏總園的統稱。

梁園在總體設計布局上明顯順應地形水勢 , 造就水鄉景觀特色。以秀水為基調 , 奇石、佳木為題 , 用大面積的湖池溪澗 , 營造出水木常青、澗流潺潺、回浦煙媚等多種變化 , 既有空間分割 , 又有不同形態 , 暗含春夏秋冬四時之景 , 將嶺南鑊耳大屋的建築風格與桑基魚塘的外景糅合得恰到好處。

園內以石代山 , 充分發揮嶺南園林設計中 " 無園不石 " 的宗旨 , 但在運用上並非簡單堆砌 , 而採用景石代山、景石結合的方式 , 獨石亦可成景 , 孤石也能成峰 , 或兩塊巧置或三石布陣 , 韻味無窮。據說梁園內的奇峰異石總計有 400 多塊 , 故有 " 積石比書多 " 的評價。

(編輯 陳斌)

【來源:新快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李格非筆下的三大牡丹名園(河洛廣記)
    他在任淮南節度使時,搜集諸多嘉木怪石,運至洛陽的園子中。經過數年苦心營建,該園成為館宇清華、木竹幽邃的一處著名私家園林。  白居易《題牛相公歸仁裡宅新成小灘》中說:「平生見流水,見此轉留連。況此朱門內,君家新引泉。伊流決一帶,洛石砌千拳。與君三伏月,滿耳作潺湲。」這首詩作於牛僧孺初為東都留守時。
  • 百度「雲上嶺南」,帶你足不出戶遊嶺南
    廣州2020年8月17日 /美通社/ -- 倘若要問哪個省份的旅遊收入全國排名第一,大部分人都想不到是低調的廣東省。截止2019年,廣東旅遊年收入已經超過1萬億元。如此龐大的旅遊消費背後,一年又有多少人在廣東旅遊呢?
  • 第七屆臺灣青年嶺南行粵美鄉村考察之旅在清遠啟動
    中國臺灣網12月15日訊 12月4日,由廣東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主辦,清遠市臺港澳事務局、廣州市穗臺經濟文化交流中心承辦的第七屆臺灣青年嶺南行粵美鄉村考察之旅在清遠市啟動,兩岸約100名青年參加開營儀式。
  • 【嶺南文史】近代粵商「賈而好儒」 醉心文化熱心公益
    【嶺南文史】近代粵商「賈而好儒」 醉心文化熱心公益金羊網  作者:朱紹傑  2020-12-22 粵商在海外傳承、傳播中國文化,更是文化史上不可忽略的一筆
  • 視頻|擋不住的嶺南風情!深莞惠韶區域旅遊聯合推介會走進春城、林城
    為促進疫後旅遊市場恢復振興,搶佔文旅產業復甦高地,招徠更多的周邊省市遊客來廣東旅遊觀光。8月19-22日,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惠州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牽頭,聯合深圳、東莞和韶關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共同承辦的深莞惠韶區域旅遊聯合推介會在昆明市、貴陽市舉行。
  • 粵韻悠揚唱響經典,廣東音樂曲藝節目展演開幕
    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廣東音樂、粵曲兩大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的廣東音樂曲藝團,致力於弘揚嶺南文化傳統,繁榮城市文藝精品,在今年廣州藝術節期間,在彩虹曲苑進行為期四天的廣東音樂曲藝節目展演。7月20日晚,展演在彩虹曲苑開幕。
  • 佛山順德打造旅遊風情小鎮 賦能城市高質量發展
    作為嶺南文化的發祥地之一,佛山順德集嶺南水鄉靈動之美於一身,正成為不少市民遊人的打卡勝地。今年中秋國慶「黃金周」期間,順德共接待遊客人數超200萬人次,其中旅遊景區接待遊客人數超100萬人次,各大景區呈現一派熱鬧景象。
  • 東莞旅遊必去的地方東莞旅遊景點大全
    可園:覽一園而知嶺南園東莞可園,位於東莞市莞城區博廈社區北面,是嶺南園林的代表作,前人贊為「可羨人間福地,園誇天上仙宮」。東莞可園,與順德清暉園、佛山梁園、番禺餘蔭山房合稱清代嶺南四大園林。可園收藏有可園創建人張敬修以及嶺南畫派代表人物居巢、居廉的藝術作品。威遠炮臺威遠炮臺位於中國珠江出口的穿鼻洋北武山腳下,南山炮臺前灘巖石正中。和鎮遠、靖遠兩炮臺形成一「品」字,並與橫檔、永安、鞏固等炮臺構成鴉片戰爭時期虎門海防的第二重門戶。。
  • 「粵」元素遍布,快閃劇上演,永慶坊今日沸騰了!
    五步一橋,十步一閣,在以粵劇藝術博物館為圓心的恩寧路老街上,一幕幕獨具嶺南特色的非遺演出,仿若串聯起來的老膠片,在馬不停蹄的觀賞中,勾勒出一幕嶺南老街的文化大戲。  有如絢爛多彩的萬花筒一般,10月24日下午,一場以「粵傳承 躍時空越精彩」為主題的跨「粵」西關快閃情景劇在廣州市西關永慶坊旅遊區上演。  殷殷重託,言猶在耳,催人奮進。兩年來,老城市不斷煥發著新活力。
  • 「嶺南文史」近代粵商「賈而好儒」 醉心文化熱心公益
    這幅畫卷記錄了當時嶺南文化精英與富商的融洽交往。從這幅畫中,我們可以窺見粵商在嶺南文化建設中的身影。謝觀生所作《聽濤樓圖》 (廣東崇正供圖)《聽濤樓圖》作於清道光七年丁亥(1827年)。其時鴉片戰爭尚未爆發,圖卷給後人留下了清帝國昇平時代的風雅光景。
  • 在漫畫中展開廣府美食與文化之旅 「在粵」系列第四期活動:食在...
    《老廣新遊》系列著作總策劃、主筆、廣州市越秀區文化發展促進會會長王大欣,廣東省文化館館長、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毛凌文,廣東省文化館副館長、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藍海紅,廣東省文化館副館長鄭小陽,知名廣府文化學者、資深傳媒人、民間文藝家饒原生,越秀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局長楊衛國,越秀區文化館館長張蓉以及來自廣州不同項目的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文化界代表等嘉賓參加展覽開幕儀式。
  • 粵西低調小城,湖畔森林城堡,漫遊雲端夜賞流光
    南海之濱,粵西茂名,雖無潮汕、惠州的名氣之盛,但旅遊達人對其了如指掌從遊船碼頭出發,乘船賞湖光山色,看水光接天,心隨碧波漾,跟三五好友閒聊趣事,偶爾大聲說笑也不怕驚擾他人。網紅玻璃橋,幸福摩天輪攝 色遊過古韻小鎮,打卡現代嘉年華。
  • 媒企聯動打造粵菜粵廚名城——粵味廚神美食城盛大開業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皮澤紅報導 廣東佛山作為粵菜文化的發源地之一,不斷傳承創新,通過開展粵菜師傅工程,將餐飲、商貿、旅遊、文化等產業串珠成鏈。11月19日,由佛山電視臺和源海未來城共同打造的粵味廚神美食城正式開業。
  • 在松江左白池在上海的五大名園中,哪個著名?與哪些名人有關?
    在在上海眾多江南古園林中,松江左白池和南翔古猗園、嘉定秋霞圃、青浦曲水園和上海豫園被稱為上海五大名園,在這五大名園中,我只去過左八和古猗園。古猗園去過一次,而左白一去過兩三次,為什麼?因為與其他公園相比,左白一的交通最為便利,乘坐上海地鐵9號線,在左白一站下車,即可出站。
  • 80000+盆鮮花免費賞
    80000+盆鮮花免費賞 2020-11-25 18: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鎖清秋
    點擊上方藍字可添加關注微信公眾號:ywcq33希望您喜歡我的原創《鎖清秋》是一部大戲,匯集了何晟銘、馮紹峰
  • 三三不息,創意無窮——粵聽3周年生日快樂,感恩一路有你!
    2018.5粵聽·聲音博物館正式揭幕2018.9「讓世界聽見嶺南:粵聽APP」被評為「2018年中國廣播創新融合十佳案例。2018.11.23坐標永慶坊,粵聽首個即興劇團成立粵聽∙西瓜即興劇團。2019.1.11粵聽創辦首屆粵聽聲勢榜暨廣東聲音盛典,粵語音頻最盛大的一場影響力評比。
  • 盤點廣東佛山值得一去的旅遊景點,看美景吃美食,了解佛山文化
    佛山有哪些值得一去的旅遊景點?去完以下這些地方,我保證你會愛上佛山。1、佛山為什麼沒有佛?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佛山來了一個修行的人,他在一座山崗上搭建了一座茅屋,屋裡擺放著三尊佛像。那個時候,佛山人認為這個人實在是過於古怪了,他每日到人群中宣揚他的理念,可是,信者寥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