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繞梁之音WL」」微信公眾號(ID:cctvwangliang311)
每周三晚11點,王曦梁帶給你「「繞梁之音WL」」
新關注的朋友有獎哦!
今天
「繞梁之音」
為您送上的是
王曦梁
朗誦的鄭愁予的作品
《夢土上》
雲在我底路上,在我底衣上,我在一個隱隱的思念上.
Now...
梁(niang)梁(niang)來了!
《夢土上》
作者:鄭愁予
繞梁之音:王曦梁
森林已在我腳下了
我底小屋仍在上頭
那籬笆已見到
轉彎卻又隱去了
該有一個人倚門等我
等我帶來新書
和修理好的琴
而我只帶來一壺酒
因等我的人早已離去
雲在我底路上
在我底衣上
我在一個隱隱的思念上
高處沒有鳥喉
沒有花靨
我在一片冷冷的夢土上……
森林已在我腳下了
我底小屋仍在上頭
那籬笆已見到
轉彎卻又隱去了
他的詩有著現代的外殼,卻裝著古典的精髓。
故夢愁予 —— 鄭愁予
鄭愁予原名鄭文韜,1933年在山東濟南出生。他的父親是名軍人,所以鄭愁予從小就跟隨父親去過很多地方。他的詩歌啟蒙老師是他母親,抗戰的時候,母親帶著他一路去往全國各地避難。在途中,鄭愁予的母親開始教他讀古詩詞,並讓他一點一點練習詩歌創作,而這段逃難經歷中所見到的戰爭慘狀和災難迫害一直深深烙在他心中,這也是鄭愁予堅持人道關懷詩魂的原因之一。
16歲時,鄭愁予跟隨父親去往臺灣,並就讀於新竹中學。在校期間,鄭愁予一邊學習,一邊創作,他的詩歌作品受到紀弦的誇讚。1955年,鄭愁予參與創立現代派詩社作秀,並在臺灣出版了第一本詩集《夢土上》。兩年後,鄭愁予在臺灣中興大學畢業。1966年鄭愁予的《衣缽》出版,同年榮獲「救國團青年文藝」獎,第二年《窗外的女奴》出版。1968年鄭愁予遠赴美荷華大學參加聶苓主持的「國際寫作計劃」,並在愛荷華大學東亞語文學系任教。第二年他進入愛荷華大學英文系創作班進修,並獲得藝術碩士學位。
1974至1985年,鄭愁予連續推出《鄭愁予詩選集》、《鄭愁予詩集1952-1968》、《燕人行》、《雪的可能》等多部作品,並在1985年獲耶魯大學無限期續聘,他的妻子餘梅芳受邀在耶魯大學圖書館工作。1990至1992年,鄭愁予擔任《聯合文學》總編輯,共製作36期。通過他的努力,《聯合文學》多了一些詩歌的成分,使得文壇將目光更多的投向了詩歌。
1997年,鄭愁予的詩作《錯誤》編入臺灣高級中學課本。兩年後他被選為臺灣文壇三十位「經典作家」之一 。2002年,香港教育局將《雨說》編入中學教科書。同年,鄭愁予擔任「香港雙年文學」獎評審,並參加科技大學現代文學座談會。2003年,鄭愁予接受美國加州註冊世界文藝學院榮譽學位。
鄭愁予出版的作品雖不算多,但傳唱度卻很高。在鄭愁予的詩作中有不少愛情詩,所以很多人稱他是臺灣愛情詩高手。他的愛情詩很少用華麗的詞藻裝飾,而是把更多內在的情感融在詩裡去打動人。鄭愁予的詩歌並非都是神聖高尚的,但它確是真實和自然的。
鄭愁予的詩作中往往有著豪爽豁達的精神,但又有一種曲折婉轉、欲語還羞的神韻,這正是鄭愁予古典文學修養身後的體現。他的詩和他的人一樣,都隱隱透露著一點神秘感。鄭愁予雖是個運動健將,卻在詩中表現的像個多情書生,充滿著古典韻味。他的詩有著現代的外殼,卻裝著古典的精髓。
END
排版設計/邵秋陽
視頻製作、文案/張赫宸
美術總監/石巖
置頂「繞梁之音WL」微信公眾號
忙碌的日子裡,希望我們可以為你送去一絲慰藉。
點擊公號右上角,開啟「置頂公眾號」選項。
如需合作,請將您的合作意向發送至郵箱:
622001130@qq.com
920152427@qq.com
入選『精選評論』獲得獎品的機率更大!!!
看看幸運又砸中了哪些小夥伴!!
▼
張雄遷徙者風一
基特too二
恭喜以上五位童鞋
將獲得王曦梁送出的籤名照!!
請以上五位幸運讀者儘快把你的個人信息
以「姓名(微信名稱)+電話+寄送地址」直接在對話框發送給我們哦!
「小夥伴們!凡是關注繞梁之音WL的童鞋
都有機會被抽中獲得王曦梁送出的籤名照」
每期繞梁之音都會公布獲得籤名照童鞋的名單!
不用羨慕,下一個就是你!
下周三晚11點,王曦梁繼續邀你分享「繞梁之音」。
歡迎搜索「繞梁之音WL」的ID:cctvwangliang311,添加關注!
在「繞梁之音WL」微信對話框中輸入如下關鍵字,可了解具體參與方式。
1.想參與讀詩?請輸入我也來陪伴。
2.想聆聽偶像讀詩?請輸入芭比梁陪我。
3.有好詩或原創詩歌推薦?請輸入推薦讀詩。
點擊右上角轉載此文
什麼樣的詩跟什麼樣的美食最配?
↓ 「以詩為食」 ↓
關注「以詩為食」,跟肚子來一場美食約會!
↓唇齒留香的龍蝦...籠香熱氣的杭州小籠包
相信流口水的不止我一個快戳下方去多流點吧
點擊閱讀原文,來約肚美食原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