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歌,兩地情!北侖汪清志願者共同創作MV 致敬扶貧英雄

2020-11-21 浙江在線

2020-11-21 15:03 |浙江新聞客戶端 |共享聯盟北侖站 謝挺

什麼樣的歌詞,能讓人久久難以忘懷?什麼樣的歌曲,能讓人不禁心潮澎湃?

3年幫扶,100餘位掛職幹部人才千裡奔波從寧波北侖來到汪清,他們用青春和汗水譜寫了一曲東西部扶貧「協作曲」。

而現在,兩地人才把這份藏在心中的情感物化到了一首歌上,用真情創作、用匠心譜寫,《同心同行》應運而生,歌曲由在汪清縣象帽舞藝術團掛職的北侖區文化館朱偉作詞,汪清縣象帽舞藝術團孫智強、陳良作曲,講述了汪清、北侖兩地幹部群眾在扶貧路上同心同行,結下的深情厚誼。

這是一首曲,更是獻給東西部扶貧協作的一份禮。

兩地的「情感碰撞」擦出「創作火花」

朱偉,北侖區文化館副研究館員,文化部優秀專家,2020年5月,他主動向區文旅體局領導提出,要求赴汪清縣開展掛職工作,加強兩地文化交流與協作。而這次的創作,正是源於他在汪清縣象帽舞藝術團掛職期間,與團長孫智強的「感情碰撞」。

孫團長在音樂創作領域頗有建樹,已經創作了幾十首歌曲。不僅會作曲、編曲,有時候也自彈自唱。

而這兩個在藝術上孜孜追求的人,在汪清相遇,共同為東西部扶貧協作貢獻自己力量一直是他們的心願。

原來,在汪清日子裡,朱偉體會到了掛職幹部人才的辛苦,看到了援建項目為當地群眾帶來的脫貧希望,也見證了代表兩地幫扶情的「北侖路」揭牌儀式。在一次次自己所見、所聞中,他的內心一次次被感動。

孫團長在這三年裡,他更是通過象帽舞認識了很多來自寧波的朋友,尤其遇到朱偉後,他一心想為象帽舞藝術發揚光大的努力讓孫團長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於是,朱偉作詞,孫團長做曲,一首歌自此誕生。

兩人的「匠心」換來歌曲的「真情」

儘管心中似有千言萬語,但要濃縮在短短的歌詞中,還要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卻非常不容易。

作為朱偉的妻子,同樣是掛職在汪清的周飛波老師,見證了丈夫利用休息時間反覆打磨的全過程。在窗臺邊,凝視遠方,就為一個詞能準確表達情感;在書桌旁,攤開一堆稿紙,反覆修改,為了是能每句押韻上口;在地板上,累了就趴著,邊讀歌詞邊斟酌,為的是提升整體意境。

「這不同於我自己的個人創作,這個作品屬於每一個參與東西部扶貧協作的人,我要寫出他們留在這裡的感情與感受。」朱偉說,國慶節在家休息,讓他可以安心閉門創作,15天後,他終於交出了讓他滿意的歌詞。

11月2日晚上,孫團長在自己的音樂工作室又不禁彈唱起了這首歌,這讓他想起10月15日創作那首歌曲的晚上。他在拿到歌詞後,心潮澎湃,兩地扶貧協作的畫面再一次浮現在他眼前。「握一把泥土,挑一肩重擔;肝膽相照,手足情,這些既有具象化,又有情感表達。」孫團長說。

僅僅2小時,他連夜邊彈邊唱邊改,歌曲一氣呵成,而後再精雕細琢。「這首歌讓我印象深刻,也是我一生值得回味的經歷。」孫團長說,他已經很久沒有這樣「激情燃燒」了,這一次,是兩地情點燃了他。

兩地「齊心」共譜「山海情」

「握一把泥土你紮下根,託一肩重任我挑起擔,遠隔萬重山,千裡扶貧行,一條支援路,牽動兩地心」

日前,《同心同行》錄製完成。一經推出,就引爆了「朋友圈」,迅速引發了兩地幹部群眾和幫扶幹部人才的共鳴。

歌曲要好,MV更要有多種元素。

為此,在汪清掛職的醫生、教師、扶貧幹部、記者來了,汪清的藝術團演員、非遺傳承人、朝鮮族群眾、學生等來了,在鏡頭前,在錄音棚裡,他們用真心真情共同演繹了這首歌曲。

「儘管我們唱得業餘,但唱起這首歌,以後就能想起在汪清的掛職歲月。」掛職在汪清縣人民醫院的醫生官慶說,第一次走進錄音棚的他,心中滿是自豪。

為了更好體現兩地元素,兩地30多位拍攝隊員分別到浙江路、北侖路、屏風山等地方錄製,汪清演員更是穿上了民族服裝,在寒風中一次次反覆拍攝,直到滿意為止。

後期製作更是精益求精。「MV裡我們穿插了兩地幫扶照片、漢語朝鮮語交替演唱形式,結尾更是由汪清一名兒童清唱做結尾,體現了未來兩地合作的勃勃生機。」朱偉說。

一句歌詞,就是一個個扶貧身影;一個音符,就是一聲聲真情表白;一首讚歌,就是無數個扶貧故事。

扶貧,兩地同心合力攻堅克難,協作,兩地同行攜手共沐風雨。一次次傳唱中,兩地汲取前行動力、致敬扶貧路上的英雄!

1605942230000

相關焦點

  • 一首歌,兩地情,北侖汪清《同心同行》
    歌曲講述了汪清、北侖兩地幹部群眾在扶貧路上同心同行,結下的深情厚誼。▲歌曲mv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汪清縣黑木耳種殖基地自2017年3月,北侖區與汪清縣明確東西部扶貧協作對口幫扶關係以來,北侖跨越千山萬水,以對口幫扶為契機,集聚各方力量,動員社會各界帶著資源、帶著感情、帶著責任,與汪清各族幹部群眾一起,投身和支援汪清建設,向貧困發起挑戰,兩地在真摯頻繁的交往中結下一份山與海的濃濃情誼,架起了兩地同心逐夢前行的橋梁
  • 同飲一江水,南京文藝志願者為武漢創作戰疫之歌
    「我的城市生病了,但我依然愛它……」這是最近武漢流傳的一首歌。而1月29日晚,一首由南京文藝志願者譜寫的「戰疫」歌曲《我相信》上線,唱出了兩地同飲一江水、共同對抗疫情的決心信心。十餘人共同演繹「戰疫」之歌「我相信我們同飲一江水,我相信我們同流一片情。親愛的人,親愛的城,春回大地我們再相擁」,唱出了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信心,以及南京和武漢兩座城市的心連心。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位演唱者的公婆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此刻正在武漢治療中。
  • 兩大天王共同創作《等風雨經過》,致敬最美醫護人,歌詞讓人動容
    日前樂壇的兩位天王級人物聯手打造了一首歌曲,為在前線奮戰的醫務工作者打氣加油。說起這兩位天王來,夥伴們一定會有些小激動。他們分別是周杰倫和張學友,兩個在歌壇都是舉足輕重的人物。他們抱著一顆感恩的心,共同合作完成了這首《等風雨經過》。這首歌由周杰倫作曲,要知道倫哥在作曲這方面的天賦,真的是讓人非常佩服的。
  • 《英雄的名字》選拔招募MV中英文小歌手,用童聲致敬抗疫英雄
    >讓我們一起用童聲致敬抗疫英雄2020年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年,在新年的開端,舉國上下就迎來了一場沒有銷煙的戰爭,全國人民眾志誠成,共同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英雄的名字》正式出爐為更好展現抗疫一線英雄的感人瞬間和精神風採,為戰疫英雄讚歌、向最可愛的人致敬,用音樂傳遞大愛、用歌聲凝聚力量。《英雄的名字》歌曲正式出爐。
  • 在延邊汪清,寧波醫生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
    十一節後,碰巧北侖區人民醫院康復科醫生齊苗放完假,回到汪清,接診馬興明。摸清症狀後,齊苗展開她擅長的針灸,開始為馬興明行針。「扎了兩次,我感覺舒服多了。」馬興明說。一周後,記者碰到馬興明,他依舊坐在輪椅上,但狀態看起來挺好,「我在這等著呢,就想著請齊醫生再給我扎一次。」
  • 《北侖》這首歌,朋友圈已刷屏!單曲循環
    最近小編的朋友圈被一首歌刷屏了!陳鴻宇和唐映楓再度合作出的新歌《北侖》,第一時間去聽了一遍,然後是一遍一遍又一遍。一如既往的疏離、淡然、卻又被強烈的詩意抓住,無法移開耳朵。穿山而過霧茫茫(唐映楓/攝)這個回味不是你聽完歌立即就想去北侖看海的衝動,而是覺得,世界上有北侖這樣一個靜謐的地方存在,真好;如果有生之年能夠有一段悠長假期,去到那裡也不錯。
  • 送千福活動再掀高潮 天津女排攜手書法家共同致敬抗疫英雄
    天津美術網訊 近日,由首都老運動員老教練員老體育工作者聯誼會和天津市體育博物館共同發起,聯合中華志願者協會文化藝術委員會、天津美術網、天津體育之光書畫院天津女排攜手京津書法家共同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湧現出的無數英雄致敬,送上京津體育人和書法家的祝福。
  • 河北高校200餘位大學生志願者手繪致敬抗疫英雄
    李卓帥在繪畫創作中。為致敬一線抗疫人員迎難而上、敢於擔當的精神,紀念他們抗疫期間的感動瞬間,燕趙都市報聯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啟動「你戴口罩的樣子真美」公益活動,徵集「抗疫英雄」戴口罩的照片,記錄這些英雄讓人難以忘記的奮鬥時刻。消息發出後,近千張照片匯集到這裡。同時,活動還面向全社會招募手繪志願者,對入選照片進行了「再創作」。
  • 送給所有逆行英雄!南京藝術家連夜創作錄製「戰疫」歌曲《我相信》
    整首歌曲從創作到進錄音棚,整個過程不超過48小時。文藝志願者們拿在手裡的歌譜都還帶著筆墨芬芳——是手寫的。  南京和武漢同飲長江水,傳遞溫暖力量和堅定情懷  這個春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所有國人的心,在無情的疫情面前,包括醫務工作者們在內的無數逆行英雄挺身而出,守護著人民群眾的健康安危。
  • 《經典詠流傳》——致敬英雄:「和詩以歌」擦亮英雄記憶
    經過三季的沉澱,《經典詠流傳》「和詩以歌」引發全民傳唱經典的文化熱潮,成為唯一囊括星光、白玉蘭、亞廣聯三項大獎的電視綜藝節目。 1月2日晚八點檔,《經典詠流傳》將如約而至。「央視boys」(康輝、撒貝寧、朱廣權、尼格買提)、譚詠麟、屠洪剛、王耀慶、張韶涵、周筆暢、譚維維、萬茜、黃齡、董寶石、俞灝明等嘉賓將以經典傳唱人的身份傾情加入,共同傳唱經典、致敬英雄。
  • 又一首感人的歌!南京創作「戰疫」歌曲《我相信》
    我的城市生病了但我依然愛它……這是武漢流傳的一首歌南京,也原創了一首歌武漢,你好。整整48個小時,南京的文藝志願者,有歌唱家、有主持人,他們戴著口罩討論、哼唱著,連夜錄製創作完成了「戰疫」歌曲《我相信》。真的,歌譜都還帶著筆墨芬芳——都是手寫的。這首歌送給你,也送給我自己,送給所有的逆行英雄,送給風雨同舟的中國人!
  • 南京石家莊兩所小學同創一首歌
    河北新聞網訊(鄭佳)「2021一場寒流來襲,燕趙大地疫魔再起,金陵石門兩地,心手相牽在一起,匯成磅礴偉力,誓把疫魔驅離!」近日,南京市中山小學與石家莊市裕東小學共同創作完成了一首名為《我們永遠在一起》的音樂MV,通過歌曲共同為石家莊加油。
  • 十年志願路 致敬五千年!良渚文化志願者總隊十周年活動開啟
    記者 熊豔2020年12月5日是第35個「國際志願者日」。當天上午,「十年志願路 致敬五千年」良渚文化志願者總隊年會在良渚古城遺址公園良渚國際研學中心舉行。創作者劉北鬥老師今年因病離世,生前為志願者和良渚文化創作了多首詩歌,其中一首詩歌作品就是《紅絲帽》。志願者自編自導自演的情景劇《八十三年的守望》,演繹了從1936年施昕更先生發現良渚文化到2019年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的「歷歷在目」。
  • 譚晶平安夜公益開唱 與兩萬志願者同唱一首歌
    當海心沙舞臺八面巨大LED「風帆」閃亮升起,譚晶以一首大家熟悉的《中國之約》拉開了序幕,大屏幕上不斷切換亞運會比賽和場內志願者的畫面,喚起了現場觀眾亞運開幕式的激情,氣氛非常熱烈。一曲完畢的譚晶表示能在海心沙為舉行演唱會非常激動,以至於一開唱就把苦練了三句廣東話忘了兩句。
  • 「致敬英雄」中國文藝志願者走進建川博物館公益放映活動舉行
    11月13日下午,中國文藝志願者走進建川博物館公益放映活動在成都市大邑縣建川博物館舉行。活動以「致敬英雄」為主題,旨在用最傳統的膠片放映方式,提醒當今網絡時代年輕的電影人銘記歷史,繼承和發揚抗美援朝精神。活動由中國文聯電影藝術中心副主任鄭陽主持。
  • 「致敬英雄」?中國文藝志願者走進建川博物館公益放映活動舉行
    11月13日下午,中國文藝志願者走進建川博物館公益放映活動在成都市大邑縣建川博物館舉行。活動以「致敬英雄」為主題,旨在用最傳統的膠片放映方式,提醒當今網絡時代年輕的電影人銘記歷史,繼承和發揚抗美援朝精神。活動由中國文聯電影藝術中心副主任鄭陽主持。
  • 田馥甄或是一首歌MV上熱搜了?是怎麼回事?
    #田馥甄或是一首歌MV# 剛剛登上熱搜榜啦,排名第46。#田馥甄或是一首歌MV# 田馥甄Hebe七夕節送給你一首歌當做禮物,你們接收了嗎!>田馥甄給我們的七夕禮物又是一支驚豔的MV田馥甄五專目前五首歌的mv都是用心的大手筆,有心有審美還捨得砸錢,活該她能留下優秀的作品。
  • 譚詠麟唱蘇軾的詞,寶石老舅唱王昌齡的詩,青花郎用經典致敬英雄
    致敬英雄,汲取力量。1.新年伊始,「和詩以歌」的時光翩然而至。繼2020青花郎獨家冠名《經典詠流傳》第三季之後,2021年《經典詠流傳》第四季,青花郎再次以獨家冠名的形式與央視這一王牌節目合作。1月2日晚,節目在CCTV-1正式開播啟幕,青花郎攜譚維維、譚詠麟、俞灝明、屠洪剛、寶石老舅等實力唱將,共同傳唱經典,致敬英雄。節目中,譚維維至情演繹革命愛情、紅色浪漫,譚詠麟熱情高唱粵語版《定風波》,俞灝明深情「為祖國而歌」,屠洪剛霸氣唱響劉邦英雄氣概,寶石老舅則以一曲從王昌齡詩歌融合創作而來的《從軍行》,向戍邊英雄致敬。
  • 東航人的原創戰「疫」歌曲,你最喜歡哪一首?
    打贏疫情防控的阻擊戰,需要團結的力量;創作歌曲,同樣也需要。  「歌曲的最終呈現,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  比如在航班上拍攝拍快板的MV,就是在很多同事和領導的幫助下完成的。在編曲、演唱方式上,乘務四部總經理張宇紅給出了很多好的建議,特別是在歌詞的修改過程中,她也是逐字逐句地斟酌。在和聲創作部分,曹曉青經理甚至親自到我家裡,兩個人一遍遍練習,共同完成了和聲的錄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