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的巨塔矗立在灰色世界,儘管有光找到的那面閃閃發光,越往上爬越發現灰色無盡,欲望無盡,無法抵達的尖端時刻啃食著人的靈魂,掉下純真的碎屑...
給六顆星。直到最後,財前仍心心念念著醫學的發展,在病塌上還吩咐著鑷子、手術刀。可惜。
精湛的醫技,對手術執著的研究和熱愛,努力向上爬想爭取名利,哪怕採取了不太正當的方式,這有錯嗎?他無力地問。沒錯。錯的是他不尊重生命,好勝心太強。
且不說對錯,財前是一個很值得愛又值得恨的人,當他完成一場高難度手術,自豪地從手術室走出來,當他和裡見醫生惺惺相惜,特地為裡見留一個癌症研究中心部長的職位,我沒法不大受感動。當他沾沾自喜,在汙濁的名利場中打轉,不顧自己醫生的使命時,當他對東教授豪不尊敬,口出狂言時,他真可恨。我喜歡這樣的角色,野心勃勃勢在必得,就算摔得很慘,最後也有人好多人愛他,愛到最後,哪怕是東教授。
財前是一個很有魅力的人,正因為正反面反差,才成其魅力。相比裡見醫生就太過理想化,太過完美不真實,更像是一個虛設的人物,是劇中讓財前羞愧的活菩薩,是美好幻想,是每個人心中的白天使。爾至始至終都沒表露過善意的飼鵜醫生是黑天使,他宛如潘多拉的魔盒,吸引著財前接近,打開,利用它。最終,人難以戰勝欲望本身。除非不真實如裡見醫生的神。
看到一半,我不禁疑問會用什麼方法讓這部劇升華,讓它至少帶給人一點思考和啟發,給做錯事的人懲罰。天災還是人禍?沒想到雙關齊下,讓這部作品走上了文學化的道路。豆瓣許多評論都說後半部明顯比前半部糟糕,但這是必然的安排,為了讓文學超出生活的安排。但《白色巨塔》不僅僅是簡單的悲劇、喜劇能簡單定義,壞人還沒死,好人受折磨,好人也過著心靈自由的生活,懷著理想的人正在奮鬥...醫療室裡每個人各懷人法,對財前醫生惋惜的醫務局人員、對愛夫的不舍的夫人情人、痛別摯友的裡見醫生、痛惜學生的東教授...等等,看著曾經堅強的財前不堪一擊奄奄一息。
不知道佐佐木夫人和兒子在想些什麼,她們是那麼關鍵又那麼無關緊要。
總之,《白色巨塔》有每個人的影子,也有每個人的心靈解藥,當所想之物求之靡塗,當懷疑自我行為是否得當,當要做出無人支持的抉擇時,《白色巨塔》也許會告訴你答案。
白色的巨塔矗立在灰色世界,儘管有光找到的那面閃閃發光,越往上爬越發現灰色無盡,欲望無盡,無法抵達的尖端時刻啃食著人的靈魂,掉下純真的碎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