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親愛的K友們,你們這幾天閉關修煉可還好嗎,有沒有感到無聊啊 ,有沒有想我們啊, 老K關在家裡這幾天也沒閒著,現在給大家推薦一套硬貨 ,希望能陪伴大家安安心心的度過這個非常時期。
老K精心製作,注釋全部為彈出注釋 分為簡體版和繁體版兩個版本,按需閱讀。目前理想國引進了前9冊 我們這裡推薦的灣版全21冊。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正版。
理想國版本
日本講談社紀念創業一百週年,「興亡的世界史」這套書的出版是希望跳脫出既定的西歐中心史觀和中國中心史觀,用更大跨距的歷史之流,尋找歷史的內在動能,思考世界史的興衰。八旗文化引進這套世界史的目的,是本著臺灣史就是世界史的概念,從東亞的視角思考自身在世界史中的位置和意義。
簡單來說,「講談社世界史」同時跳脫中國的大中華主義史觀和西歐中心史觀。世界史不再是地中海文明、黑暗的中世紀、文藝復興、工業革命等西方大餐加上中華帝國的東方料理,也不是國族史的簡單合集,這套世界史大餐的主菜單,出現了跨歐亞的遊牧騎馬民族、無論是古代還是今天都對全球影響甚大的伊斯蘭世界、代表海洋商業力量的東印度公司等等。
這套世界史大餐,宗旨是從全球大跨距(無論是時間還是空間)的歷史之流中尋找歷史的內在動能,並對此加以多重曝光。之前的歷史更偏愛政治性的鎂光燈,而「講談社世界史」大餐,在打燈上也包括社會的、商業的、甚至是性別的鎂光燈。這種處理方式,對臺灣應該如何思考世界史、如何書寫世界史啟發甚大。
我相信,如果我們的歷史出版和歷史教育都遵循這樣的認知結構,就會在世界史脈絡下,看到自己與世界的互動,從而形成「互為主體性」(inter-subjectivity)的觀點。
主體思考絕對不是把自己框限在島嶼之內,以為越在地,就越有主體性。歷史不應該被國界線和國族所粗暴切斷,在某些時空,臺灣史既是日本史,也是清國史。而如果臺灣是世界的一部分,臺灣史也是世界史。它們是互為主體的。
我本著這樣的初衷引介這套「講談社世界史」二十一本鉅作到臺灣,希望用二年時間出版完畢。而這只是開始。
歷史一直向前——變化、興亡、演進。我出版世界史這個故事的終局應該是:在未來十年,八旗文化可以出版一套由臺灣學界寫出的世界史。到那時,臺灣已經解決了「我是誰」及「我往何處去」的問題了。
天下之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日本講談社創業一百週年,所出版的《興亡的世界史》套書,便要從世界的分合與興亡,探索世界各地人類所持有的問題,進而提示出未來應該前進的道路。
繁體中文版在今年2月由八旗文化gūsa出版,從現在起,將沿著世界國家、歷史的脈絡,每兩個月將好書帶給讀者。
——讀書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