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貴姓」中華「第一姓」趙姓:皇族榮光下的名門望族

2020-12-23 玉林日報

趙姓圖騰

趙姓圖騰

【釋義】趙是東夷民族少昊族群的一支伯趙氏的族稱。趙姓圖騰由奔走的高大巨人和在供案上供奉「肖」的圖形組成。肖是玄鳥燕子的象形。伯趙氏以玄鳥為圖騰,故趙從「肖」。

《說文》中說:「趙,趨趙也。從走,肖聲。」其本義當作疾行、超騰之意。在趙氏得姓之前,東夷部落以鳥為圖騰,在以玄鳥燕子為氏族圖騰的族徽中,「肖」表示玄鳥燕子,供奉於右邊的神案上,而左邊則是疾行的人形,以示氏族崇拜。因此,在古代,「趙」「肖」「御」3個字同義互通。

得姓始祖

得姓始祖造父像。

造父,嬴姓,伯益的後代,蜚廉四世孫,中國歷史上著名善御者。傳說他在桃林一帶得到8匹駿馬,將其調訓好後獻給周穆王。周穆王配備了上好的馬車,讓造父為他駕駛,經常外出打獵、遊玩。有一次西行至崑崙山,見到西王母,樂而忘歸;正在這時,徐國徐偃王造反的消息傳來,周穆王非常著急,在此關鍵時刻,造父駕車日馳千裡,使周穆王迅速返回了鎬京,及時發兵打敗了徐偃王,平定了叛亂。由於造父立了大功,周穆王便把趙城(今山西洪洞)賜給他,自此以後,造父族就稱為趙氏,為趙國始族。從此,造父及其子孫便以封地命氏,稱為趙氏。

語言習俗

玉林趙姓語言有二:一是客家話,二是桂東南粵語方言。

趙姓人口

根據玉林市公安局統計,截至2019年底,趙姓在玉林轄區內戶籍人口為43701人。

家風家訓

敦孝悌 睦宗族 力本業 慎交遊 和兄弟 訓子弟 尚勤儉 戒爭訟 遵法律 禁非為 (趙氏家訓十條)

趙姓淵源

趙姓出於嬴姓,其始祖為造父。據《唐書·宰相世系表》載:遠古時帝顓頊,他的裔孫叫伯益,是嬴姓的先祖,在帝舜時賜給嬴姓。傳至第13世為造父,是周穆王的駕車大夫。造父為穆王駕車西行,因平叛有功,穆王便封他趙城(今山西洪洞縣),以後造父的子孫就以封邑為氏,稱趙氏。戰國初年,造父的7世孫叔帶入晉國為候,至第12世孫趙襄子時,聯合魏氏、韓氏三家分晉,建立趙國。趙國後被秦國所滅,其王室和百姓便以國名為姓。另外,趙姓在歷史上也有王朝賜姓的,如宋朝先後有李姓、穆姓、隆姓等因賜改為趙氏,還有一些少數民族改為趙姓的。

趙國亡後,趙姓族人主要分布在邯鄲、天水和東城,其中居甘肅天水的是趙國末代君主趙嘉的後裔。漢代時天水趙氏成為最大的支系。唐末五代時,出自河北涿郡趙廣漢的後裔趙匡胤滅周建立北宋,涿郡趙氏才成為趙氏最大的望族。據《史記·趙世家》記載:「自叔帶以下,趙宗益興。」春秋戰國時期,趙姓已播居山西、河北、山東等地。秦後一部分趙姓遷徙天水,繁衍成一望族。西漢時趙佗在嶺南建立南越國,始有趙姓散居兩廣。至東漢,趙氏從天水再遷入中原,至唐宋又形成了南陽一大望族。唐宋是趙氏的繁榮昌盛時期,由於趙匡胤建立了北宋,趙氏人口空前發展,足跡遍及全國各地。南宋時,河北兩支趙氏始遷江蘇、江西、福建和廣東等省。明清以後,在贛、閩、粵的趙氏,有的遷居臺灣乃至海外,也有的遷居廣西。

北流新圩的大小「司馬第」

北流市新圩鎮新圩村「大司馬第」鑊耳樓。

北流市新圩鎮新圩村有兩座「司馬第」,並有「大司馬第」和「小司馬第」之分。「大司馬第」和「小司馬第」都有「司馬第」門額,除了立匾時間不同,其他都基本相同。而兩邊的門聯都是「金城世澤長,玉尺家聲遠」。這是趙氏宗祠的通用聯,上聯典說西漢趙充國,以70高齡馳騁金城,招降破故。下聯典說唐末趙光逢,時人以其方直溫和,稱之「玉界尺」。

清雍正年間,北流「木園趙」先祖趙文慶與金蘭結義兄弟吳文清由粵入桂定居。如今吳趙亦異姓如同族,情同手足,互幫互助,在當地傳為美談。

因司馬之職歷朝長期沿用,民間有「司馬者,非榮即貴」之說,因而古代任過同知的官員,致仕後往往在自家宅第前懸掛「司馬第」匾牌。新圩村兩塊「司馬第」匾牌均為趙文慶之孫趙錫爵所立。

北流市新圩鎮新圩村「小司馬第」門樓。

趙錫爵於清嘉慶十五年(公元1810年)考取了舉人學銜,被朝廷封司馬官銜,按照慣例直接欽命為知州。清嘉慶十六年(公元1811年)四月,在未建鑊耳樓前,趙錫爵就在趙姓老祠堂(「木園趙」總祠)立「司馬第」匾牌。清嘉慶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八月,趁新建成的鑊耳樓回火進人之機,趙錫爵又立「司馬第」於府第前。自此後,鄉鄰均尊稱北流「木園趙」為「司馬第趙」。由於老祠堂那邊的「司馬第」遠比鑊耳樓的「司馬第」規模小,就稱為「小司馬第」。

在玉主要宗支分布及遷徙路線

玉林趙姓,都是宋朝皇室的後代,分布於全市8個縣(市、區),有近5萬人。

根據家譜記載,趙氏來祖在玉林開基的時間最早是元、明朝時期,至今已有600多年。周朝時期,趙族的始祖造父,助周穆王平定徐偃王叛亂有功,周王賜趙城給造父以地得姓。公元前403年,趙籍以姓立國,在中原建立戰國七雄之一趙國。公元前207年,趙佗「擊並桂林、象郡,自立為南越武王」,建立南越國,把中國版圖擴展到嶺南之外。至公元960年,宋太祖趙匡胤在河南開封締造大宋皇朝,首創趙姓的輝煌,延續18代皇帝,創立趙族帝業319年不平凡的歷史,使趙姓顯赫於世。公元1126年,金兵入侵,北宋滅亡。在危急關頭趙構逃脫金兵的追殺,南遷到南京,建立南宋政權。公元1279年,維持153年的南宋又慘敗於南侵的元軍。改朝換代的戰亂紛爭,一次次災難的降臨,終致趙族家破人亡,倖存的皇室宗子及他們的後代四處逃難,往南遷徙流入江西、福建、廣東等地保命謀生。他們的子孫後代於明代初期至清朝之間,先後有趙德珙、趙允中、趙延昌、趙龍莊、趙天惟、趙文慶、趙宗顯、趙時衍、趙友紹等27位始祖轉遷玉林各縣(市、區)開基落業、繁衍生息,至今已延續近40代人,逐漸恢復了名門望族的形象。

玉林趙姓由於歷史的緣故,來玉林發展的時間有先後,分居在全市8個縣(市、區)、52個鄉鎮、212個自然村。其中比較大的宗支有:

1.興業趙允中支系:趙允中是宋太宗趙光義(趙匡義)第16代孫,明嘉靖二年奉命從廣東珠璣巷到興業縣任縣史,數年後解甲歸田,回到山心鎮旺山村定居,墓地落在山心鎮公和村錩蓋山。

2.博白鳳山趙天惟支系:出自宋太祖趙匡胤支系,於明朝宣德年間自江西省吉安府廬陵縣高塘鄉南街村遷入廣西博白縣東南部周羅堡鬥垌村(博白縣鳳山鎮鬥垌村)。

3.博白縣趙時衍和趙蓀彥宗支:出自宋魏王趙廷美(趙匡美)支系,於明朝萬曆年間從江西省吉安府廬陵縣郎湖遷居廣西博白縣白沙堡的白中老鴉坡村(博白縣三灘鎮白中村)。

4.北流趙文慶(木園趙)支系: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宋太祖趙匡胤第16代孫趙文慶(其先祖北宋末年由河南開封遷至廣東),從廣東惠州府永安縣遷居廣西北流市,先在民樂鬥口村居住,後於清乾隆三年(1738年)遷至新圩鎮修翰坡村,建起趙家大院,經不斷擴建,至嘉慶年間其孫趙錫爵殿試中司馬官銜時完善,成為現存的北流市新圩鎮新圩村「司馬第趙」,至今已280餘年,繁衍子孫十餘代,歷史悠久。

本姓人自評

玉林趙姓,是大宋皇族榮光下的名門望族,富有「中華第一姓」的光榮歷史。

由於改朝換代的戰亂紛爭,宋亡後,趙氏倖存的皇室宗子及其後人,往南遷徙流入江西、福建、廣東等地。他們的子孫後人,於明清時期,先後有27位祖公轉遷玉林開基立業,至今已有600多年。長期以來,由於我族富有百折不撓的頑強意志,27位祖公在玉林這塊寶地上紮根,睦鄰善友,繁衍生息,勤勞致富,創造了玉林趙姓美好的今天,逐漸恢復名門望族的形象。

牢記使命,是我們的光榮職責。所以,我們從20世紀90年代初期開始尋根問祖,開展認親、聯誼、祭祖等活動,團結廣大宗親,組織聯絡分散居住在玉林各縣(市、區)的廣大宗親,成立了世界趙姓文史聯研總會玉林分會,帶領廣大宗親,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熱愛國家、熱愛家族、熱愛家園,銘記團結、友愛、敬業、拼博的精神。同時,舉全族之力,由廣大宗親捐錢出力,建好一座三層300多平方米,方便宗親聚會、學習、交流的趙姓會館;辦起獎學基金,先後6年共獎勵參加全國高考成績優秀的趙姓子女312名;高標準規劃落實佔地17畝的趙家文化大院,並已完成一期800平方米的土建工程任務,為傳承趙家文化做了很多紮實工作。

今後,我們玉林趙姓宗親,將以新的姿態、新的思想、新的措施,為繼續傳承趙家文化作出新的貢獻!(世界趙姓文史聯研總會玉林分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趙俊璋)

專家點評

趙姓是通譜《百家姓》的第一姓,起源於嬴姓,始祖為造父。趙氏明君治世有三個時期:趙國為戰國七雄之一,秦漢之際有南越國,宋朝歷300多年。大宋文化是中華文化鼎盛時期,光耀千秋。其中,程朱理學大成,宋詞大放異彩;唐宋八大家,產於宋有6家;中國四大發明,有三項在宋代得到改進並應用。因此,明朝宋濂嘆道:「自秦以下,文莫盛於宋」!同時,宋代商品經濟發達,根據當時官方對於生產的記載,北宋鹹平三年(1000年),中國GDP總量為265.5億美元,佔當時世界經濟總量的22.7%。《清明上河圖》就反映了北宋儒學復興、經濟文化蒸蒸日上的景象。

歷史上趙氏不僅帝皇多,而且忠君宰相者也不少。這些明君忠臣創造了內涵豐富的治國理念。如「趙氏託孤」「斧聲燭影」「金匱之盟」「陳橋兵變」「杯酒釋兵權」「半部《論語》治天下」等。文可安邦,武可定國;縱橫捭闔,威鎮八方。

遷徙玉林的趙氏族群,均為宋朝皇室後裔。從清代譜牒中可知,他們多自明清從福建、廣東、江西等地遷入,現已繁衍至第35-38代。而且這些分支字派,輩份清晰,瓜瓞綿延。玉林趙氏族群紮根寶地,睦鄰善友,遵守《家訓》《家規》《家約》,體現了「孝、睦、慎、讀、和、勤、儉、約」的豐富內容。在這種精神的影響下,趙氏族群崇文尚武,艱辛創業,商賈俊傑層出不窮。正如清代博白籍進士趙古爵吟道:「矍鑠如翁能幾人?據鞍上馬倍精神。旌旗一指搖山嶽,鼙鼓三聲靖海濱。」其誦馬伏波,又何嘗不是頌趙氏望族呢!(玉林市客家海外聯誼會秘書長 趙彥行)

家族名人

趙允中 號惠朝,生卒年不詳,宋太宗趙光義(趙匡義)第16代孫,世居廣東南雄珠璣巷。他為人慷慨,性敏而豪,入學遁升登仕郎,嘗謂人曰:非離鄉土不足以創宏圖而成大業。遂於明嘉靖二年奉令至廣西興業縣任縣史,掌管民房,聲威卓著。數年後去職,退隱興業縣山心鎮旺山村,躬親農圃,建居創業,家道粗安。生子五人,俱惟勤儉。終後與淑配韓氏合葬於興業縣山心鎮公和村錩蓋山之上。

趙天惟 生於明朝成化元年(1465年),入遷博白鳳山的趙姓始祖。他是趙匡胤16世孫,從小胸懷大志,勤奮好學,能文能武,機智勇敢,為都督職。時值粵西社會動蕩,寇賊猖獗,奉旨徵剿,屢立戰功,為保衛邊疆作出了貢獻。在平定粵西不久再次奉命復徵,兵馬盡喪在交趾。班師途經博白時,見此處山清水秀,便率家眷20餘人定居在博白縣鳳山鬥垌村竹港口,繁衍生息,現此分支有5000多人。

趙錫爵 公元1779年出生,北流市新圩鎮「木園趙」後裔。清嘉慶十二年(公元1807年)丁卯歲,趙錫爵到桂林參加科舉省試,結果當年落榜,留在桂林,一邊以賣字維持生活,一邊攻書備考。三年後,他再次參加桂林科舉省試考試,結果功夫不負有心人,考取了舉人學銜,被朝廷封司馬官銜,按照慣例直接欽命為知州。自此後,鄉鄰均尊稱「木園趙」為「司馬第趙」。清嘉慶十六年(公元1811年)四月,喜升「司馬第」匾於老祠堂(新圩村第8、9村民小組「小司馬第」)門額上,又於清嘉慶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八月,趁鑊耳樓回火進人之機,又升掛「司馬第」匾於鑊耳樓(新圩村第五村民小組「大司馬第」)門額上。

趙廷椿 公元1814年生人,北流市新圩鎮「木園趙」後裔。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歲,高中丁未恩科進士,任職雲南,官至知府,為人正直,為官清正廉潔,在任期間忠於職守,造福一方,官聲斐然。可惜沒幾年,就魂歸他鄉,令人痛惜。趙廷椿高中進士之後即在新圩村進士樓升起「進士匾」,但因歷經社會動蕩,朝代更迭,「進士匾」不知何時已遺失,匾上所書具體內容也難以考究。

趙雄武 公元1928年出生於博白縣三灘鎮鴉橋村,為趙時衍支系後裔,新中國成立初期,參加民兵剿匪,任鄉民兵隊長。在剿匪中,他機智勇敢,奮力殺敵,先後參加大小戰鬥16次,斃俘敵人20多名,立大功兩次,小功一次,被廣西軍區授予「民兵戰鬥英雄」稱號。1952 年,他參加北京國慶觀禮團,出席全國英模表彰大會,受到毛澤東、朱德等中央領導人的接見,國防部獎勵其手槍一支。

中華「第一姓」趙姓:皇族榮光下的名門望族

關于姓氏,民間素有「張王李趙遍地劉」之說。趙姓是中國的一個大姓,排在《百家姓》的第一位。在歷朝歷代的帝王將相文人墨客中,趙氏一族,精英輩出,人才濟濟,在上下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史上留下了一篇篇濃墨重彩、燦爛輝煌而又滄桑厚重的華章。

博白縣三灘鎮白中村趙氏祠堂懸掛的詩詞。

帝王之姓成《百家姓》第一姓

翻開《百家姓》,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趙錢孫李」。趙姓為什麼能在《百家姓》的500多個姓氏中位居首位,成為《百家姓》中的第一姓呢?

據說,這是由於《百家姓》是在宋朝初年編訂的,而宋朝的皇帝姓趙,是宋太祖趙匡胤創立的。既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趙姓居《百家姓》中的首位也就是理所當然的。由此可見,趙姓作為帝王之姓,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是極為顯赫的。

根據《姓纂》記載:「帝顓頊伯益嬴姓之後,益十三代至造父,善御,事周穆王,受封趙城,因以為氏。」

這是趙姓的由來。而這個家族,從一開始便十分顯赫。趙氏始祖名造父,是軒轅黃帝之後,也是佐禹治水有功,受舜帝特賜嬴姓的伯益的十三世孫。他生於公元前約十世紀的周代,善馭馬為周穆王駕車。王遊崑崙,樂而忘返,徐偃王興兵作亂,直搗京師。城內上下,人心惶惶,幾有不保之勢,幸得造父得八匹駿馬,替穆王駕車。一日而返,號召各路諸侯,紛紛發兵討伐徐偃王,把徐偃王追殺。周穆王論功行賞。因造父功勞大,賜封伯爵,並賜趙城受祿,趙氏由此而得其姓,世代相傳至現在,已有3000多年。當時的趙城,是今山西洪洞縣,趙姓家族人口從此繁衍起來。後來這個家族繁衍到天水(現今甘肅省通渭縣西北)和涿郡(現今河北省涿縣)遂而分布天下。

在春秋時代,自從趙衰輔佐晉文公定霸,趙氏子孫就世代為晉國的大夫,權傾當朝。到了春秋末期,也就是周威烈王的時候,趙家的權勢更大,進一步與同為大夫的韓家和魏家瓜分了晉國,而分別自立為一個諸侯,這就是歷史上所謂的「三家分晉」。

後來,趙國的國勢越來越強,成為戰國七雄之一,其都城設在晉陽,也就是現在山西省太原縣的北面。至涿縣趙匡胤得天下,建立宋朝,趙姓得以宗族大繁衍。

據最新的統計材料,「趙」在中國十大姓中,排行第七位,人口已逾5千多萬,趙姓的分支姓氏有11個。其中「馬」姓最大,他是戰國名將馬服君趙奢的後代,秦滅趙國時,趙奢孫子逃到陝西鹹陽,改為馬姓,繁衍成今日人口近3千餘萬的大姓。在今天僅趙姓與馬姓相加,人口近一億,蔚為大觀。

治亂世幾度立國成皇族

博白縣三灘鎮白中村趙氏祠堂,是入遷博白的始祖趙時衍定居並勵精圖治、逐漸富裕後興建的。

趙氏是中國兩次建立統一王朝的兩個姓氏之一(劉和趙,劉有兩個統一王朝——西漢和東漢,趙有兩個統一王朝——趙國和宋朝)。另外在正統之外的格局王朝,還有趙佗建立的南越國。

周穆王傳周幽王時,因幽王無道,造父的七世孫叔帶離周仕晉,從此趙氏子孫世代為晉大夫。到戰國初年,造父十九代孫、叔帶的十二世孫趙襄子聯合魏氏、韓氏三家分晉,建立趙國,成為「戰國七雄」。至其孫子趙籍時,正式獲得了周烈王的承認,與韓、魏兩家並列為諸侯。公元前222年,趙國為秦國所滅,其王室貴族和平民百姓紛紛以國名為姓,稱趙氏。

後來經歷了秦漢之亂、五代十國等戰亂之後,趙氏子孫仍然憑藉自己強大的生存能力,使得趙氏族群延綿不絕,直到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的橫空出世,給中國歷史、也給趙姓歷史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毛澤東詩詞《沁園春·雪》中所說「唐宗宋祖」之「宋祖」指的就是趙匡胤。

宋朝政治體制大體沿襲唐朝,採用分化事權方式,宰相職位由多人擔任,還實行官銜與實際職務分離的官吏任用制度,這些對維護國家統一起到重要的作用。宋太祖罷武修文,文治天下,使宋朝成為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上最富庶的國度,後世雖認為宋朝「積貧積弱」,但宋朝民間的富庶與社會經濟的繁榮實遠超過盛唐。而因為宋太祖的文治,中國文化藝術與科技的發展,也在宋朝達到鼎峰:儒學復興,出現程朱理學;推動人類文明發展的中國四大發明,有三項是在宋朝完成的,即指南針、火藥和活字印刷術;《天工開物》《夢溪筆談》這一類的科學著作也是在宋朝時期完成的;壯烈如怒髮衝冠、霹靂弦驚,婉約如尋尋覓覓、冷冷清清的宋詞也是在這個時期產生的。

陳寅恪言:「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西方與日本史學界中亦有學者認為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文藝復興與經濟革命的時期。且宋朝立國300餘年,二度傾覆,皆緣外患,是唯獨沒有直接亡於內亂的王朝。

宋朝的文治,由此可見輝煌燦爛。

除了這兩個正統王朝,趙姓族群建立的王國,還有趙佗建立的南越國,把中原地區的先進文化帶到了南越之地。

秦末(公元前208年),南海郡尉趙佗趁秦亡之際,封關、絕道。三年後,他兼併嶺南的桂林郡、象郡,於公元前204年正式建立南越國,號「南越武王」,國都定於廣州番禺。南越國全盛時疆域包括當今中國廣東、廣西(大部分地區)、福建(一小部分地區)、海南、香港、澳門和越南(北部、中部的大部分地區)。

從開國君主趙佗至亡國君主趙建德,南越國歷經五帝,享國93年(公元前204年至前112年)。公元前112年夏季,漢朝第七任皇帝劉徹出兵10萬發動對南越國的戰爭,並於公元前112年冬季滅亡南越國。

趙佗是南越國第一代王,公元前203年至前137年在位,從前219年作為秦始皇平定南越的50萬大軍的副帥,一直到漢武帝劉徹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去世,一共治理嶺南81年。其間由於他一直實行「和輯百越」(允許越人參加政權管理、尊從越人習俗、因地制宜以越人「自治」等)的政策,引入北方中原農耕技術與先進文化,使嶺南地區迅速從刀耕火種時代平穩進入農耕文明時代,同時又將異域文化和海洋文化引進嶺南,開啟了嶺南文明千年輝煌。「和輯百越」的成功推廣,也為趙氏王國在嶺南統治贏得了近一個世紀時間。

傳承家族榮光再創宗族輝煌

玉林的趙姓族群,都是宋朝皇室宋太祖趙匡胤、宋太宗趙光義(趙匡義)、宋魏王趙廷美(趙匡美)這3支宗室世系的後代,分布於全市8個縣(市、區),有近5萬人。

玉林趙姓來玉幾百年,已成為嶺南都會姓氏家族中不可或缺的一員,具有光榮的歷史和優秀的傳統文化。他們沿著宋太祖趙匡胤欽定的宗室世系字派寫家譜,牢記宋太祖提出的:「我族無親疏,世世為緦麻」「勿視富而輕貧,勿恃貴而嬌寵」「孝祖宗、贍父母、須宗正、遵勿誤」的訓示,統一族人的思想,注意教育子孫後代,遵守欽定的家規、族律和禮教,規範族人的行為,沿襲著他們家族世代家風,從而使嶺南趙姓逐步走向復興之路。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20世紀90年代以來,玉林趙姓族人敢於開拓,帶頭組織開展會親、認宗、聯誼、祭祖等活動,聯繫團結廣大宗親,和睦與共,振奮精神、發展經濟,各縣趙姓均產生了一批經濟能人和文化名人。如世界趙姓文史聯研總會玉林分會前任會長趙子祥,在經商致富後,不忘回饋社會回饋宗族,多次捐款捐物修橋鋪路助學獎學,還捐獻了300多平方米土地,並與全族宗親共同出資建成了玉林趙姓會館;現任會長趙樹森致富後不忘家鄉,積極捐款捐物,號召廣大宗親開展鄉村風貌提升,對中國傳統村落——北流市新圩鎮新圩村,特別是趙家古祠「司馬第」進行維修保護,凝聚了宗親力量;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趙俊璋退休後,懷著對趙氏已成之功業的崇敬,對趙氏歷史和文化產生了強烈的興趣。2004年他把精力投入對趙氏族譜的研究整理,不辭辛勞從興業到玉林再到廣東,聯絡趙氏宗親,參加廣東趙氏全國會議,促進玉林趙氏與廣東乃至全國趙氏的氏族文化和經濟方面的交流。

同時,玉林趙姓宗親虛心學習全國各地興辦趙姓公益事業的成功經驗,於2000年組織全市各地宗親成立中華趙姓全國總會玉林分會,2012年底凝聚全族力量,建成300平方米三層樓房的玉林趙姓會館。2014年建立40萬元獎學基金,獎勵參加全國高考成績優秀的趙姓子女,前後已進行6年,共獎勵了312人。2015年2月建立玉林趙姓發展投資基金,目前已擁有基金300多萬元,為發展和辦好玉林趙姓公益事業打下基礎,努力編寫玉林趙姓歷史的新篇章。

原標題:您貴姓 第五十期·趙

相關焦點

  • 各個都是名門千金,Lisa 是泰國望族、Jisoo 出身皇族...
    在MV直播中,成員們穿上一線精品品牌服裝,被網友戲稱是名符其實的「貴婦團」。但其實 BLACKPINK 不只是形象高貴華麗,私底下的她們也是出生名門的千金。圖/Saint Laurent提供  Jennie  人間香奈兒Jennie是出身首爾「富人區」江南區青潭洞的千金,爸爸是醫療機構的大股東,媽媽是一名投資者,據說還擁有YG的股份,爺爺也是知名企業理事,而身為家中獨生女的 Jennie 是名符其實的富三代,從小生活富裕的她,10歲的時候就去前往紐西蘭就讀貴族學校。
  • 那些名門望族的家傳祖訓都是什麼
    俗話說「富貴無三輩」,說的是祖輩累積的財富很難一直延續著傳給子子孫孫。這當然說的是類似於「暴發戶」這樣沒有底蘊的家族,而真正的名門望族往往能延續幾代甚至幾十代。而「家訓」作為一個家族「底蘊」的重要組成部分,奠定了一個家族世界觀、價值觀的基調。
  • 中國十大「名門望族」,裡面有你的家族嗎?
    如此多的姓氏之中,就有很多姓氏在歷史的長河中發揮巨大作用,形成出將入相的名門望族,對歷史的走向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今天就來盤點一下中國的十大「名門望族」,看看你的家族是否在裡面呢?一 隴西李氏隴西李氏來源於顓頊和皋陶之後。在秦代與漢代是著名的武將軍人世家。這個家族湧現過西漢飛將軍李廣、秦國名將李信等著名將軍。
  • 竟然都是豪門千金,還有人出身皇族?
    而團員們可不只熒幕上看來華麗,私底下的家世背景也於近日曝光,高顏值的4人除了各個都是千金大小姐外,更有人身為皇族後裔,稱為現實生活中的名門貴族也不為過!接下來就一一細數女孩們驚人的出身背景吧~1.Jennie
  • 名門望族中的名人名事之李姓
    在我國的歷史傳統文化裡,姓氏文化不能不說是一支炫酷多彩的奇葩,而名門望族中的名人名事,更是不勝枚舉,作為老祖先的後代,了解老祖宗和家族史,知曉姓氏中的名人名事,從而激勵自己,奮鬥人生,也許有很積極的現實意義。
  • 古代北京的十大名門望族詳解
    北京地處華北平原北部,燕山腳下,先後為都幾百年,天子腳下多權貴,古代北京孕育了無數的世家大族,現在就古代北京的十大名門望族進行一一詳解。北京朱氏:朱氏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其一源於朱襄氏,以先祖名字為氏。朱襄氏是伏羲氏的大臣,被封於朱,在今河南商丘柘城,以赤心木朱為圖騰,後來朱襄氏成為炎帝,三代炎帝朱襄氏均活動於今河南柘城一帶,其後代以朱為姓氏。
  • 武則天之母:出身名門望族 不惑之年曾下嫁(圖)
    武則天之母:出身名門望族 不惑之年曾下嫁(圖) 2015-02-03 13:58:20來源:華商報作者:責任編輯:宋宇晟 追劇的粉絲們在高呼過癮的同時,不免生出疑問:武媚娘是在怎樣的薰陶下,頂著男權至上的重重壓力,成長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  據史料記載,武則天父親武士彠(yuē)因病早逝,她幾乎是在母親楊牡丹教導下成長為才人的。很多讀者或許不知道,武則天母親楊氏之墓——順陵,就位於陝西西鹹新區空港新城。  「按照習俗,嫁出去的女子大年初二要回娘家拜年。
  • 天水郡望族
    古代天水一共孕育出十六大名門望族,現在進行一一詳解。天水趙氏:造父因駕車有功,被周穆王賜予趙城,在今山西洪洞。自此以後,造父族就稱為趙氏,為趙國始祖,造父及其子孫便以封地命氏,稱為趙氏。造父就是普天下趙姓的始祖。
  • 中華姓氏圖騰:一姓一圖騰,您貴姓?看看你的「守護神」長啥樣?
    到了20世紀以來,學者在研究中華姓氏歷史的時候,就過去部落是否有具體象形文字代指產生了討論,而中國美術家協會一位叫做王大有的作者,通過對過去資料的考核描述,整理「創作」出了一套古代姓氏圖騰,中華姓氏圖騰:一姓一圖騰,您貴姓?看看你的「守護神」長啥樣?
  • 上升星座在獅子座,都是名門望族
    上升獅子座為什麼會這麼喜歡車,這個源自於一段神話,簡短的來說,太陽神出門的時候都有一輛特別好的代步工具,小獅子看見了,每天的央求父親,父親,我很喜歡,很想駕馭您的那輛馬車,您把它給我用用吧。小獅子的父親太陽神擰不過孩子,就把馬車借給了小獅子,之前萬般叮嚀,一定要按照交通規則行駛!小獅子連連點頭,好的好的。
  • 5000億賭王何鴻燊為何不進軍娛樂圈,名門望族看不上?奚夢瑤難了
    這些年來,普通人對於何鴻燊花費一生精力去構建的超級名門何式家族非常的好奇,普通人所好奇的是名門望族的生活是如何的,何鴻燊的產業遍布整個澳門,其中以博彩業最為引起注意,不僅是支柱產業,如同華麗殿堂般的賭場同時也是澳門的一大旅遊觀光特色,超過5000億家產的這艘何氏家族"航母"自然成為了大眾眼中最顯眼的。
  • 繼《王冠》後的另一部英倫古裝劇《柏捷頓家族:名門韻事》來了
    》今日公布了首波劇照以及上線日期,這部講述英國攝政時期倫敦名門望族愛情糾葛的影集甚至被認為是為《王冠》完結所做準備,準備接替上的強檔英倫古裝影集,找來了在英國19世紀的攝政時期,跟著望族柏捷頓家族的長女
  • 《韓國N號房》高材生趙姓嫌疑犯不知悔改 新聞直接公開長相及背景
    韓國日前爆出「N號房」網誌性暴力事件,犯案者博士利用通訊平臺建立不同群組,以收費模式招攬會員加入,公開分享性虐、性侵影片,當中更包括變態且駭人影片,受害女性更包含未成年人及嬰幼兒,兇殘程度令人髮指,不少明星藝人都發聲要政府嚴懲不貸,多達400多萬韓國民眾參與聯署要求公開嫌疑犯、加害者和聊天室成員的長相
  • 電影情報藤原龍也主演「探檢隊的榮光」& 「三月的獅子」
    藤原龍也主演的電影「探檢隊的榮光」24日在東京·TOHO電影院六本木Hills舉行上映會,藤原龍也、小澤徵悅、田中要次、川村陽介、佐野雛子、岡安章介以及導演山本透等人出席
  • 如果春野一族是名門望族的話,你覺得他們的血繼限界是什麼?
    在漫畫設定中,春野家族只是普通的忍者,小櫻的父親春野兆甚至連參加忍界大戰的資格都沒有,在TV劇情中,有一幕是當初忍界大戰正值白熱化,木葉村一群沒上前線的太太團們在嘮家常,然後春野兆也參合在裡面跟一群大媽嘮嗑···很顯然春野家族並不是什麼厲害的名門望族,家族裡沒有什麼厲害的天才,更沒有那麼的出手的傳承。
  • 【劇評】美劇《柏捷頓家族:名門韻事》第一季:致敬珍奧斯汀的「攝政羅曼史」夢幻極品
    《柏捷頓家族:名門韻事》海報集結珍奧斯汀粉絲打造的「攝政羅曼史」影集原作者昆恩筆下的故事,以柏子爵家為主要出場人物,年代設定在十九世紀初期、英王喬治三世無法親理國事,由王后夏洛特、王儲威爾斯(之後的喬治四世)輪流攝政,也就是「攝政羅曼史」的命名典故。
  • 宋慶齡穿過的旗袍空降南潯古鎮,還有這些名門望族...
    首秀 中國名媛望族旗袍南潯特展在3月5日,也就是今天!在張石銘舊宅南軸開展這次特展的展品,絕大多數來自生活在美國、加拿大、日本、新加坡及香港地區的老一代名媛及她們的後代,其中有中國近代歷史上具有重大影響的名門望族:宋慶齡家族、上海榮氏家族、顧維鈞家族、盛宣懷家族.
  • 國民媳婦海清,出身名門望族,低調老公優秀兒子人生贏家
    國民媳婦海清,出身名門望族,低調老公優秀兒子人生贏家 娛樂圈中總是不缺那些低調有實力的女明星。 她們有才華,又有顏值,家境還特別殷實。 今天我們要來講一講海清。 1977年,出生在江蘇省南京市的海清,原名黃怡,出身江南望族富貴人家,是金陵甘氏之後。
  • 她被富商拋棄,留下5個子女窮困潦倒,不料卻造就香港名門望族
    文/不二書史她被富商拋棄,留下5個子女窮困潦倒,不料卻造就香港名門望族一個家族的興旺從來就不是偶然,而在香港要說起名門望族,不得不提的那就是何家。而施娣更是為他生下了四個兒子,其中整個後代當中就有兩位首富,那就是何東以及他們之後的孫子,澳門的首富何鴻燊。可是沒有想到的是,何仕文在香港的生意做不下去了,便打算離開香港回去倫敦發展。在何東11歲的時候,何仕文就離開了,也並沒有把施娣還有孩子帶走,相反的,他在去了舊金山之後,重新認識了一個女子之後結婚,回到英國倫敦生活。
  • 中國歷史上最顯赫的名門望族之——太原溫氏
    西漢功臣溫疥封煢侯,疥孫何始居太原成為望族,後裔遂以太原為郡號。 溫氏三兄弟輔佐李氏父子,太原首義,平劉武周、蕩突厥,西徵南伐,立下了汗馬功勳,為初唐開國名臣。溫大雅被封為黎國公、禮部尚書;溫彥博,被封為尚書右僕射,陪葬太宗昭陵;溫大有為中書侍郎、清河郡公。溫氏三傑的後人如溫振、溫挺、溫佶、溫造等多為唐朝的公侯守吏,其中溫庭筠為唐末著名的「花間派」文學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