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劇迷而言,黃心穎事件最大的影響,是她參演的《法證先鋒4》可能面臨重拍。
《法證先鋒4》本是今年TVB的重磅臺劇,但現在,何時播出成了未知數。據聞,男主角黃浩然得知此事連累劇集播出,氣到破口大罵。
《法證先鋒》系列,堪稱新千年之後TVB最經典的刑偵劇,尤其第一部,是許多港劇迷心頭的硃砂痣。
據港媒報導,3月20日起《法證先鋒》在午夜場重播,第一集的收視就達到了7個點,第一周的平均收視有6.8,破了最近幾年午夜場的收視紀錄。
在2006年首播時,《法證先鋒》最高收視一度達到43點,獲得「2006年十大收視劇集」第二名。隨後,TVB又在2008年和2011年播出了第二部和第三部。
但第三部的演員集體大換血,第四部更是完全沒有了TVB經典的演員陣容。再加上黃心穎事件暴擊,《法證先鋒4》恐怕難以再引風潮。
儘管續集不盡如人意,但回想起13年前的《法證先鋒》,劇迷們依然覺得,那是最經典的香港刑偵劇。
01 專業刑偵爽劇,比阿婆小說還暢快淋漓
《法證先鋒》作為一部走心的職業劇,從法證、法醫和重案三大角度,完美演繹了從屍體和現場找線索、剖析動機、找到兇手的過程。
法證部高級化驗師Tim Sir、法醫部法醫Dr.Koo、重案組高級督察Madame Leung 三人組在BGM中拉風出鏡,精英氣質十足。一旦聽到幾個主角的手機鈴聲同時響起,觀眾就知道,刺激的兇殺案又來了。
當年,這部劇教給我的科學乾貨,都夠我去給現在的腦殘編劇們上上課了。
一副骸骨,可以推斷出死者的性別、年齡及死亡時間。
一塊破舊布料,也能順著小標籤及衣服纖維,摸到製衣廠和顧客,再從被絲襪勾住的吉他線找到嫌疑人。
法政人員到嫌疑人家勘察取證,鏡頭的拍攝甚至細微到牆角剝落的牆皮、堆滿雜貨的角落裡發現的頭髮絲。
推理跟驗證環環相扣,剝繭抽絲般為觀眾解開兇案真相,處處細節毫不出戲,令人信服。
模仿小說連環兇殺案中,兇手以法外判官的身份,用懸疑推理小說中詭異的殺人橋段,懲罰教唆妻子兒子自殺的丈夫以及間接導致母親身亡的不孝子,並將兇案現場布置成小說中的樣子。
懸疑氣氛的營造,不遜於阿加莎·克裡斯蒂的小說。
當年,《法證先鋒》劇組特地去相關部門取經,請來專家做顧問,借來各種專業器材輔助拍攝。比如通過頭骨建模重整容貌,通過塑膠袋蒸汽還原受害者容貌,對燒焦的紙張進行復原等等,堪稱嚴謹刑偵科普。
十幾年後的今天,論職業劇的用心程度,《法證先鋒》仍然要吊打後輩。
《法證先鋒》的偵查過程也相當實在,沒挖自己填不上的大坑,也沒有含糊其辭糊弄觀眾,每一個疑點都能給出合理科學的解釋。
比如在連環姦殺案中,從懷疑髮型師王大衛到為他洗脫嫌疑,都清晰準確地說明緣由,讓觀眾在接收大量的偵查信息時,既驚嘆又不會一臉懵。
經得起推敲的劇情,不僅體現了製作者的認真,更是對現實中刑偵職業的尊重和敬畏,讓觀眾在為劇情著迷的同時,也為這些人的專業精神大為感佩。
當年的劇迷,有幾個沒在心中種過成為法證專家或是法醫的夢呢?
02 主創演技從不掉線
說起《法證先鋒》的C位歐陽震華,他可是當時TVB最熾手可熱的一線演員。那些年TVB高口碑電視劇中,總少不了這張胖臉。
《醉打金枝》中,他是重情重義、不拘小節的「澡堂少爺」;《陀槍師姐》中,他是幽默風趣又智商極高的高級督察;《談判專家》中,他是冷靜寡言,遇到案子卻口若懸河的談判專家。
到了《法證先鋒》,他塑造了一個冷靜睿智又情感細膩的法證部高級化驗師高彥博Tim Sir,被下屬稱為「行走的百科全書」。
作為整部劇的靈魂人物,智商超群的他總能夠從不起眼的細節中找出蛛絲馬跡,成為破案的關鍵。
比如,他可以從同事一個挽袖子的動作,發現血衣上青苔的痕跡是來源於兇案現場的魚缸,找到兇手藏鑽石的地方就是魚缸。
當兇手還臭不要臉地狡辯村子到處都有青苔的時候,Tim Sir果斷亮出百科全書技能。
蒙嘉慧飾演的女主Madame Leung,是一位嫉惡如仇、英姿颯爽的高級女警;林文龍飾演的法醫Dr.Koo,在關鍵時刻從不掉鏈子。
後來的續作加入了另外兩個主角——鄭嘉穎和佘詩曼,雖然當時不少法證迷說佘詩曼的主角光環過大,蓋過了第一部的蒙嘉慧,但隨著劇情的發展,劇情和佘詩曼的演技都說服了觀眾,保住續作口碑不崩。
03 法外柔情
除了過硬的刑偵劇情、能打的實力演技,《法證先鋒》還延續了TVB家庭倫理劇的傳統。
探案過程中加入警務人員的日常生活瑣事,與劇情無縫連結,緩解了過於緊繃的探案過程,同時也讓角色有了煙火氣,更加立體豐富。
Tim Sir與妻子、前任的感情戲,與父親之間的矛盾和解,就讓觀眾明白,他並不是我們虛構出來的冷冰冰的破案機器,而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可能就生活在你隔壁。
林文龍和鍾嘉欣在劇中的CP也是甜度爆表,後來他們在《再創世紀》中攜手客串,引發一次回憶殺。
刑偵劇想要好看,光是爽和刺激是不夠的。關注悲劇背後的人性,思考現實中的社會問題,也是《法證先鋒》系列令人回味無窮的原因之一。
每一個案件,都有犯罪動機。連環姦殺案的兇手,是因為童年遭遇了人倫慘劇造成心理偏差,對社會產生了報復心理。
虐童案,是因為夫妻之間缺乏溝通,丈夫以為孩子是隔壁老王的;Tim Sir的妻子突然病情惡化並死亡,其實是護工為了救她用了偏方,好心做壞事。
理性與感性結合,法理與情理的糾纏,讓《法證先鋒》在科學、嚴謹之外,多了一份溫熱的人情。
回看現在許多刑偵劇,對專業技巧、科學精神的體現,遠遠放置在主角情感線之後,即使是TVB自己,也沒能再復刻出《法證先鋒》。
最近熱播的《鐵探》裡,惠英紅和姜皓文的演技可圈可點,但這部劇少有警匪衝突、偵查摸索,只講出了權錢誘惑、人性糾葛,跟前輩比起來,實在不能算是專業的警匪劇。
04 港劇迷心中難以復刻的經典
香港影視的黃金時代,或許早已遠去,但在港劇陪伴下長大的80後、90後,總是割捨不下那些故事、那份情懷。
大到一個時代,小到一段青春,不僅是懷念那些難以複製的經典,更是對香港影視輝煌不再的一聲嘆息。
因此,當《追龍》《無雙》這樣的電影上映,當《使徒行者》這樣的警匪劇播出,沉寂的粉絲們再度狂歡,因為「港片/劇還沒死」,因為我們熱愛的港味回來了。
今年被稱作香港電影復甦大年,翻翻將要上映的港片名單,不少都是港味十足的警匪片。這一題材和刑偵、懸疑一起,曾是香港影視人最喜歡、也最擅長的類型,不少80、90後入坑港劇,也是從這些題材開始。
在很多劇迷心中,刑偵港劇的風潮始於90年代初的《刑事偵緝檔案》,其案件之撲朔迷離、推理之複雜精妙,讓當年的觀眾大開眼界。前三部的主演陶大宇和郭可盈,也因此劇被評為「最佳熒幕情侶」。
可惜的是,這部劇後來被曝出,不少案件抄襲日本推理小說情節,成為劇迷心中一大痛。
1997年,《鑑證實錄》播出,比專業刑偵美劇《犯罪現場調查》要早三年,將法醫這個在當時鮮有人知的職業和專業刑偵手法呈現在觀眾面前。
要論一代人的童年陰影,《鑑證實錄》裡驚悚的紅白藍塑膠袋裹屍,絕對榜上有名。而陳慧珊飾演的女法醫聶寶言,更是構成了無數人心中對「幹練優雅」的最初印象。
《陀槍師姐》則是典型的警匪劇,除了驚險的警匪對峙和刺激的偵查破案,還剖視了滕麗名飾演的陳三元、關詠荷飾演的朱素娥從弱女子成為一代陀槍女警的心路歷程,為女性獨立發聲,前衛而犀利。
但陳三元同時也是史上最悲劇的女警角色。她在第一部成為女警,第二部就開始被命運暴擊,為了做餌被變態色魔強姦,第三部中兒子被嫌疑犯殺死,第四部被出軌後,老公失蹤,生死未卜……
戲裡,三元與程峰的感情起起伏伏,戲外,滕麗名與魏駿傑的情感糾葛更讓人唏噓。
《洗冤錄》則是關於古代法醫鼻祖宋慈的故事。古代沒有先進的鑑定技術,但宋慈通過銀針試毒、剖喉嚨判斷是否被燒死、屍體上呈現各種深淺不一的屍斑等經驗論,也能撬開死人的嘴,屢破奇案。
雖然主觀性強,但人們對遙遠的時代細節總是比較寬容,加上歐陽震華塑造的宋慈形象高智商又接地氣,相當吸粉,也為這部劇的口碑加了成。
《法證先鋒》誕生於新千年之後,前有珠玉,但它仍能因專業的推理、嚴謹的邏輯殺出一條路來,成為香港刑偵劇的代表之一。
比起如今那些打著刑偵局名號、談著霸總式戀愛的沙雕作品,《法證先鋒》實在高級太多。
「法內看是對是錯,公理將透視結果。別為禍,抹去罪作,未去罪過,終有天背負太多,留痕難躲。」
《法證先鋒》主題曲裡的這句歌詞,如今讀來,是回憶,也是仍然犀利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