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合成的畢業證 網頁截圖
金九銀十招聘旺季開啟,不少人希望趁此機會找份好工作。文憑是很多公司的敲門磚,不少人為此動起歪腦筋。近日,網上出現一種大學畢業證書生成器,不僅是國內大學,國外大學的畢業證也可生成。這種合成的畢業證在應聘中能否矇混過關?偽造證件又會面臨怎樣的處罰?現代快報記者進行了調查。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季雨劉遙
一鍵生成畢業證,還支持印章、鋼印
近日,網上出現一種通用大學畢業證生成器,用戶可自行編輯生成各類大學畢業證圖片。生成的畢業證支持複印件掃描件模擬,支持照片自定義,還支持印章、鋼印。
在軟體描述中,畢業證生成器操作簡單,介紹頁面上承諾:「100%高仿,你看不出來是假的,可以發送到朋友圈。」現代快報記者注意到,在網頁的最後,也寫了一行友情提醒:生成的畢業證只是用來娛樂一下,千萬不要做違法的事情。
記者在社交平臺進行搜索,不少網友都分享了此款軟體。不僅如此,在一些二手交易平臺上,還有各種各樣的證件生成器在售賣,例如營業執照生成器、榮譽證書生成器……價格都在50元以內。
合成的畢業證,應聘時能矇混過關嗎
這種後期合成的畢業證在招聘中,能矇混過關嗎?記者進行了調查。
小蔣是一家江蘇本土時尚服裝品牌的人事主管,主要負責江蘇各大商場品牌專櫃營業員的應聘工作。小蔣的單位在江蘇有四五十家專櫃,雖然是私企,但是品牌知名度較好,所以招聘的需求量很大。小蔣告訴記者:「我們專櫃的櫃員流動性很大,入職離職的手續又很麻煩,所以招聘時我們一般只是簡單檢查證件是否齊全,並不會費時間去核實證件真假。」
小蔣坦言,在她7年的工作生涯中也遇到過特例,「有時候碰到一些名不符實的『人才』,比如自稱大學本科畢業來應聘當營業員的,我們也會留個心眼。」
而在一些國企、外企,要求會嚴一些。南京一家外企的人事專員小旭告訴記者:「想要入職我們公司,畢業證都要進行審查的。」不過方式有所不同,有時候是要求應聘者提供教育部學歷證書電子註冊備案表,有時候則是人事根據畢業證書上的代碼自行查詢。
用假文憑求職,需承擔行政和民事責任
如果有人利用這種合成文憑欺騙用人單位,需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如果已經拿了工資,那需要還給用人單位嗎?對於這兩個問題,江蘇同大律師事務所律師李小亮告訴記者,使用假文憑求職,需要承擔行政和民事責任。
首先,對於買賣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高等學校學歷的行為,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10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
其次,使用假文憑入職的,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李小亮說:「用欺詐手段訂立勞動合同,用人單位發現後可以主張合同無效,不用支付經濟補償金等。若騙子在入職期間給單位造成了損失,單位還可以要求賠償。但是騙子拿到的工資,一般情況下可不退還,因為多數單位都有試用期,試用期過後,可視為『騙子』有能力勝任工作,那麼付出了勞動,獲得報酬也無可厚非。但如果用人單位由於考慮其假文憑而支付了『高級人才』水平的工資,可要求調整其工資水平,退還多支付的工資。」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