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銀川10月1日消息(記者許新霞)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9月29日,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永寧縣閩寧鎮原隆村全村全面脫貧。讓我們跟隨總臺央廣記者的腳步一起去看看脫貧致富的鄉親們是怎樣慶國慶、迎中秋的。
    記者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永寧縣閩寧鎮原隆村的閩寧禾美電商扶貧車間看到,工人們正忙著將一箱箱的枸杞、黃花菜等農副產品發運出去。聽大家說,因為國慶、中秋雙節到來,這幾天出貨量特別大,除了線上銷售,還有許多旅遊團隊來現場購買一些當地的特產,最多的時候一天會有300多人來到這裡。
    這個車間還有一個別名叫「巧媳婦兒電商扶貧車間」,共有35位工人,只有1位男士,其他都是來自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農家婦女。這裡有一個由6人組成的「巧媳婦直播團隊」。記者探訪時,團隊成員海燕正在直播推介當地的農副產品。
    看著她在鏡頭前自如地侃侃而談,很難想像她曾經是一位來自大山深處、見了生人都會臉紅的農村婦女。8年前,她從距離這裡300多公裡外的寧夏南部固原市原州區三營鎮海埫村搬遷而來。只有小學文化程度的她一直在外面打工,生活艱難。去年8月,村裡辦起了這個扶貧車間,專門幫助像她這樣的貧困婦女在家門口就業。現在她們每月固定收入兩千多到三千元不等,還能照顧上家人。
    「以前在外面的時候感覺放不了假,心裡不開心,現在對於我自己來說,晚上下班,也可以和家人一起過節,一起吃飯,開開心心的。人自信了,心情好了,幹一切事都順利了。」海燕說。
    記者看到,車間貨架上還有一些產自福建的海帶之類的特色產品。因為這個扶貧車間是閩寧協作扶持建設的扶貧車間,銷售的就是寧夏和福建兩地的產品。
    原隆村所在的閩寧鎮是一個純移民鄉鎮,建於1997年,是由福建和寧夏兩省區共同建設的一個東西協作示範工程,它的誕生與發展是我國東西部協作、扶貧攻堅的一個縮影。閩寧鎮下轄6個村,原隆村是其中的1個。9月29日,原隆村迎來了一件大喜事:全村1992戶中的最後2戶建檔立卡戶通過村民大會評議退出了建檔立卡戶序列,這意味著全村全面脫貧。今年預計人均可支配收入將超過1萬元。可以說,這是今年國慶和中秋雙節,原隆村人收到的一個特殊的禮物。
    村黨支部書記馬曉平說:「這兩年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老百姓對假日的熱情比以前更高,原來我們可能每天都要為生活奔波,現在可能一家人會出去玩一下,或邀請朋友到他們家來玩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