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走過很多地方後,目光越來越溫和;有的人走過很多地方後,目光越來越淡然。陳丹燕似乎就是屬於後面這一種。也許是那天現場的人太多,不是她喜愛的那種獨自行走、靜靜地品味的氣氛。她的心思看上去有些游離。
她上身穿著卡其色羊羔毛外套,下身是在很多旅行照片中出現過的有些發白的闊腿直筒牛仔褲,這條褲子應該伴隨著她走過了很多地方吧?她不施粉黛,沒特意做髮型,一如往日露面的樣子。
她的旅行書系已經出版了三本《我的旅行哲學》《咖啡苦不苦》《今晚去哪兒》,這次書店開張儀式後,她首發第四本《我的旅行方式》,該書系計劃有12本,將陸續與讀者見面。
她的這套旅行書系去年自出版來就一直是噹噹上銷售第一的旅行書。
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針對這套書這樣說道:陳丹燕是當代都市文化的代言人,她也是中國作家中第一個走出國門的背包客。她邊走邊寫20餘年,用腳丈量出屬於她的世界。這些文字是一位痴迷行走的作家呈現給讀者的真正的旅行文學。
Q:您今天來到書店,您覺得這種可以席地而坐閱讀,也可以邊喝咖啡邊閱讀的書店怎麼樣?
A: 這樣的業態在國外乃至港臺地區比較多見,比如臺灣的誠品書店,在國內還剛剛起步。這種方式就是為了讓更多人留在書店裡,像在家裡一樣,喝點東西,席地而坐,慢慢閱讀,挺好。上海人應該喜歡也需要這樣的空間。
Q: 20多年前您就開始走世界,是中國最早獨自出國旅遊的作家,如今,走遍了世界,您感覺自己哪些地方有了變化?
A: 不能說走遍了世界,只是走過了280多個城市,只能算是走過四分之一的世界。變化就是我從遊客變成了旅行者。旅行讓你愛這個世界,而不是恨這個世界;讓你變得寬容,而不是變得狹隘;讓你能夠容忍生活當中很多的缺憾和遺憾,努力消解由於這些遺憾帶來的內心怨憤,這慢慢讓你變得廣大和寬容。我就想我並不是一個非常廣闊的人……是旅行讓我變成了一條江,如果沒有旅行我就是一條小水溝。
Q:每次看到您,衣著都比較簡單,您的氣質也給人一種無齡感,這是看了世界對您的影響麼?
A:應該是看的比較多了吧,就習慣這樣了。沒什麼,我感覺外面很多人都這樣,簡簡單單的。
Q:您旅行出發前會做攻略麼?
A: 我會把書當作字典和地圖,比如想去都柏林,就讀《尤利西斯》;想去塞爾維亞就讀《哈扎爾辭典》。所以喬伊斯幫到指點都柏林,帕維奇幫我指點塞爾維亞。《尤利西斯》裡面很多點在都柏林還存在的,來到大衛·伯恩酒館吃點東西,這是《尤利西斯》第八章中布盧姆用午餐的地方。在現實生活中,喬伊斯是這家酒館的常客,也是老闆的朋友。後來,喬伊斯把這家酒館寫進了《尤利西斯》,讓這家酒館聲名大振。我拿著那本書,在墓地讀完了喬伊斯寫墓地的那一章。到一個地方就把場景跟這些書聯繫在一起。能在地理上閱讀,這是很大的享受。
Q: 誰都有環球旅行看世界的夢,對於沒開始走和剛開始走的人,您有什麼建議麼?
A: 想走就走。獨自旅遊是很好的方式,因為旅行中,你是需要很多時間,來跟自己相處的。旅行就是像有生命一樣,最有趣的東西不在你的計劃裡面,必須一個人走,隨時改變計劃,跟著你覺得有興趣的東西走下去。走下去你就會發現,你看到的很多東西的後面,還有很多東西。如果是有旅伴的話,常常會互相打擾。
Q:您的眾多作品中,最暢銷的一個是上海系列如「上海三部曲」《上海的風花雪月》《上海的金枝玉葉》《上海的紅顏遺事》,還有一個就是旅行系列,您覺得這兩個系列之間有什麼聯繫麼?
A: 我覺得「旅行」是幫助我寫「上海」的起因。我看了世界,知道了外面有很多建築跟上海的相似,一些外語跟上海話裡面的某些外來語相似,這啟發了我對故鄉的好奇。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也許如果沒有看過世界,我也不知道這之間的聯繫。
Q:旅遊了那麼多地方,下一個目標是哪裡呢?為什麼?
A:土耳其。像現在《花樣姐姐》節目展現的簡直把土耳其的精華糟蹋了。景點我之前都去過,下次就想想學習神秘主義。
Q:對於愛好寫作甚至想以此為生的人,您有什麼建議?
A:以此為生挺難。
Q:有什麼書您認為值得向讀者推薦的?
A:那邊一個「客座主編推薦」專架都是我推薦的,感興趣的讀者可來書店看。
有些人主張窮遊,這不是方式,更像是一種態度。看世界需要的是世界觀,方法論。究竟什麼是我推崇的旅行哲學、旅行方式,我書中都有,可翻看我的書。
新開張的「申活館」喜瑪拉雅店是一個集圖書銷售、咖啡店、手藝教室、美食教室、皮革工坊等多種體驗的服務空間。其中「鏡子與窗」書店是申活館傾力打造的書店品牌。陳丹燕應邀擔任了首期客座主編。她的旅行書系和她所挑選的其他好書,組成了「鏡子與窗」的第一個書架「客座主編推薦」。
更多請點擊視頻↓↓↓
《行走時代.陳丹燕旅行文學書系》簡介:
該書系是國內第一套行走範圍最廣、時間跨度最長、旅行種類最多(咖啡旅行、博物館旅行、極地旅行、夫妻旅行、親子旅行、人文旅行)、旅行文體最新(旅行小說)的旅行文學書系。
《我的旅行哲學》是該系列第一輯的首發本。出版於2014年2月。一個人去旅行,走上漫漫異鄉路,用腳丈量屬於自己的世界。
《咖啡苦不苦》是該系列的第二本,出版於2014年4月,介紹了作者遊歷過的世界各地有名的和無名的各色咖啡館。
《今晚去哪裡》是該系列的第三本。出版於2014年10月。相逢可以是異國友人為她提供的借宿小床,也可以是她給漂泊他鄉的讀者帶來的慰藉與鼓勵。
《我的旅行方式》是該系列的第四本,出版於2015年3月。如果沒有屬於自己的旅行方式,即使走遍世界,也好似從未真正見過。
【後續書目】
《我要遊過大海》——愛爾蘭國家旅行路線。
《第二日》——首部旅行小說。
《北緯78°》——極地旅行。
《漫捲西風》——從書本走進現實的旅行。
《往事住的房間》——博物館旅行。
《捕夢之鄉》——跟著名著去旅行。
《走呀!》——親子旅行。
《兩本俄羅斯日記》——夫妻旅行。
文/劉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