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12月17日),由網易遊戲自主研發和運營的多重世界書擬人手遊《幻書啟世錄》正式開啟公測。
作為首款打出「書籍擬人」概念的二次元遊戲,《幻書啟世錄》在測試階段就憑藉新穎的概念和一如既往出眾的美術風格,贏得了250萬玩家的預約。遊戲還未上線的時候,微博話題熱度就已經超過5000萬,同人文、COS作品以及玩家自製梗圖迅速在社交媒體上流傳開來。
那麼在二次元遊戲競爭激烈的當下,《幻書啟世錄》究竟憑什麼能引發如此熱烈的討論度?
一、 書中自有顏如玉,包容萬象的幻書人形態
《幻書啟世錄》將真實存在的書籍擬人化,最大的看點自然是那些被賦予了靈魂、性格以及能力迥異的書本們。
要做到這一點,其實並不容易,每本幻書角色的形象既要貼近大眾玩家的想像和認知,又要在其基礎上進行奇幻世界觀下的延展和再創作。
眾口難調,玩家對書籍的解讀和認知存在巨大差異,這或許也是二次元遊戲興起這麼久,還無人敢嘗試「書籍擬人」題材的原因。
而《幻書啟世錄》涵蓋極廣,從詩詞歌賦到人生哲學,從古典名著到現代科學,耳熟能詳的、晦澀難懂的各種書籍都被具象化成了一個個有血有肉有故事的二次元角色。
選什麼樣的書,該以什麼樣的形態,要有什麼特徵?在強大的美術與策劃小組的爆肝下,《幻書啟世錄》中的每一本幻書或經過獨特的設計,最終成為絕大多數玩家心中想像的樣子,或者打破常規,帶來認知上的衝擊。
像是童年必讀書目、九年義務教育必考知識點之類的,就放開膽子去設計腦洞,角色身份互換反差萌什麼的信手拈來。你能想像《格林童話》中成天想吃小紅帽的大灰狼,在遊戲裡變成了小紅帽的寵物狼玩偶嗎?
而另外一些複雜深奧的歷史文獻,《幻書啟世錄》往往摘取其中的一些典型特徵進行加工和設計,讓其擁有能夠給玩家留下深刻印象的記憶點。
比如記載著希伯來古老經文的《死海文書》,它的擬人化形象「伊芙」就被賦予了極強的宗教特色。《死海文書》的本質「羊皮紙」,也被非常巧妙地設計成兩隻可愛的紐扣小羊,分別取名自巨大無比的怪獸貝希摩斯、海怪利維坦,連怪獸都能收為己用,足以顯示著「伊芙」作為先知的強大和包容。
如《自然哲學原理》這樣的科學理論著作,也能非常直觀地從她的技能表現中看出與原著的關聯——這不就是牛頓的蘋果(萬有引力)嗎?
在現有的幻書中,童話、小說、詩集、碑文、學科著作、畫本等等被納入其中的書籍類型已經非常可觀了,但浩瀚如書海就是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巨大素材庫。
許多玩家會因為喜歡這本書,所以喜歡這個角色,或者是因為喜歡這個角色,然後去看這本書。每本幻書都自帶IP與話題。給人一種雖然我們從未遇見,但已經相識已久的感覺,極容易引起玩家之間的討論與交流。
在測試階段玩家早已不滿足於現在的幻書池庫,已經非常熱情地為遊戲貢獻書籍原型和人設建議。
比如《朝花夕拾》、《黃岡密卷》等等說不完的提議,另外一個呼聲最高的建議《三年高考五年模擬》,也已經被官方聽到並納入研究計劃之中,並先行在幻書試卷上試了試水。
二、 雙重立繪打破常規,美術品質再創新高
《幻書啟世錄》還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地方,就是無論幻書品質如何,是平裝還是典藏,升格前後的立繪都是截然不同的,有些角色甚至進行了雙重形態的轉變。
就拿《棋經》珍瓏來說吧,黑白棋子化身為數碼寶貝一樣的可愛生物,在升格之後竟然會進化成龍?
(升格前)
(升格後)
克蘇魯神話《拉萊耶文本》中幻化出的拉萊耶,升格後竟然會解除封印,露出了巨大的觸手,還被玩家調侃為「克總,你怎麼串場了」。
而像《神曲》中的黑白雙子、《格林童話》的小紅帽和灰狼,則進行了一系列合體的操作,當蘿莉雙子合體變身成為一名四翼御姐天使,這等轉變直接讓很多玩家高呼「我可以」。
(升格前)
(升格後)
雙重立繪和建模在美術的投入成本上無疑是翻倍的,但《幻書啟世錄》卻不僅僅於此。現如今公布的幾支角色、版本宣傳PV以及迷你專輯,都受到了大量玩家的觀看和點讚,隨便一截圖都是一張絕美的壁紙,有的甚至因為畫面過於精緻而被玩家稱讚道「這樣的畫質真的存在嗎?」
可以這樣說,《幻書啟示錄》依靠強大的美術實力,給了玩家視覺上的衝擊,二次打開了想像力的空間。
三、 開服就有中日雙語配音,著名作曲人橫山克親自打造音樂合集
如果說好的美術立繪是成功吸引玩家的第一步,那麼能讓人身臨其境的BGM和CV配音,就是提升遊戲代入感的關鍵。
曾為《四月是你的謊言》等多部電視劇和動畫配樂的日本知名作曲家橫山克,他的音樂風格就素來以「洗滌心靈」著稱,往往能深入理解並詮釋出配樂所要烘託出的意境。
而橫山克這次接手《幻書啟世錄》全套音樂合集的製作,就從世界觀和人設層面上,對遊戲進行了深度解讀,不同角色有著完全不同的配樂表現。
比如《神曲》中的雙子既是天使又是惡魔,創作出的曲子也要表現出這種雙面性的感覺;《死海文書》的宗教氛圍濃厚,用風琴、合唱與和聲等宗教元素正好能展現磅礴的世界觀。
而從結果層面來說,橫山克為《幻書啟世錄》創作的曲目確實為遊戲增色不少,在公布的幾支專輯中,就有不少玩家刷起了「音樂美到讓人流淚」的彈幕,足以見證配樂上的製作精良。
(相關彈幕截圖)
而在CV配音上,《幻書啟世錄》更是少見地在還未上線的時候就啟用了中日雙語配音,並在公測來臨之際逐步填充完所有角色的配音演出。
眾多中日知名配音演員齊聚一堂,甚至連那種會說話的寵物,都毫不吝嗇地請來大牌聲優傾情演出,有多少玩家看到福山潤和櫻井孝宏為《棋經》這兩隻黑白棋寵物配音後傻眼的?
喜歡二次元遊戲的玩家,其實對配音的要求都很高,而《幻書啟世錄》如此龐大的配音陣容,也是直接擊中大夥的命門了。
四、 源自書中世界的卡牌對戰玩法,回合制卡牌再創新
相對於遊戲題材和美術音樂上的大放異彩,《幻書啟世錄》在玩法上還是比較保守地選擇了自己最擅長的回合制卡牌對戰玩法,不過在玩家熟練的操作流程基礎上,加入了更多「移動」的要素。
雙方都有能強制改變位移的角色或者技能,使得敵我之間相對位置不斷發生變化。在此過程中,近戰需要移動到敵人附近才能攻擊,打退近身的敵人,或者是一波聚攏拉怪後讓隊友出手攻擊,這些都非常考驗玩家的策略排布和移動的時機,玩起來有種戰棋的味道,但又比戰棋更加靈活多變。
而在戰局外,玩家可以通過抽卡、收集幻書殘頁、肝純白幻頁等多種形式,來解鎖角色並提升自己角色的練度,這些想必玩過卡牌遊戲的玩家都很熟悉。
這裡值得一提的一點是,「書」作為這個遊戲貫徹始終的根本,在地圖設計、UI以及抽卡動畫上風格都實現了高度的統一性,比如角色補完界面上代表進度的「起承轉合」、立體書式的地圖關卡建築,讓書籍在《幻書啟世錄》中呈現出千姿百態的模樣來,也是對這個脫胎於文化載體的新遊的一種薰陶。
(像立體書一樣的關卡地圖)
總結:
《幻書啟世錄》將玩家對書籍的模糊印象具象化成了真實可見的二次元形象,也算是歷史文化再創作的一次勇敢嘗試,高品質的美術音樂讓人流連忘返,多元化的書籍元素和故事背景為同人創作提供了豐富的土壤和素材,這大概就是這款遊戲能夠脫穎而出的關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