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人到中年,才終於明白:「不合群」才是最高級的人生

2021-02-17 史海沉沉
每個人都有年少輕狂的那一段時光,追求交友,追求熱鬧,喜歡擁擠在人群的中央。那個時候的你,不管身邊的好友是否是真心待你,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不孤獨就好。到了中年,你就會發現,你再也不害怕身邊沒有朋友,再也不害怕孤獨,也再也不像以前一樣喜歡徘徊在人群當中。人生苦短,對於那些融不進的圈子,就沒有必要拼了命的擠進去。因為活得高級的人,往往都是享受孤獨,享受「不合群」。閨蜜小麥在一家事務所已經工作快十年了,一開始和同事們都相處得很好的,也很合得來。就在前幾天,她給我打了電話,電話裡沙啞的聲音,好像是受了什麼委屈一樣。小麥委屈的說:「我被公司的同事孤立了。開會的時候,不管我說什麼他們都會提出意見,然後把我的話當耳邊風;下班後要去聚餐,他們也沒有叫上我,然後我是看了他們發朋友圈才知道的。」小美又接著說:「然後今天在洗手間的時候,我聽到一個部門主管在和新來的同事說我不合群,要不是顧及到我的個人形象,我真的想出去理論一番。」小麥又說:「應該是去年的時候,我考過了中級會計師,之後他們就對我說三道四的,還說我考過了中級就開始看不起他們了,但我沒有啊。」有時候,你被孤立並不是因為做錯了什麼,而是因為你跟別人不一樣。有的因為學習成績好,有的因為相貌長得好,也有的因為能力比別人強等等。而這些都會成為別人的看你不順眼的理由,最終遭到別人的排擠。有人說,人生就是一坐金字塔,底下的人,大抵都是相同的,人數也非常多;而塔尖上的人,一定不是大多數,也一定不是很合群。因為,當他和別人都一樣時,他便不再特殊。所以,人這一輩子想要過上理想的生活,就得學會「不合群」。人到中年,如果一個人總是以「合群」為中心,那麼他就註定過不上高級的人生,註定很難有出息。在生活中,魯迅先生從不哈哈大笑,也很少和別人打交道,他那嚴肅地表情,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很「不合群」。但是,不合群就不代表他沒有知心朋友,而是他們選擇的交友圈和別人不一樣。在這個交友圈裡,可能只有那麼兩三個人,但是他們的感情肯定很深,而且始終都不會拋棄彼此。而魯迅先生這一生當中,知心好友並不多,但都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蔡元培、宋慶齡、許壽裳等等。其中,蔡元培就是魯迅這一生中的知己,他在北大當校長時,就將魯迅調到北大當老師,有他的地方就一定會有魯迅在。而宋慶齡,他在魯迅逝世的時候,親自為魯迅挑選墓地和棺材,並且承擔了葬禮的所有費用。許壽裳和魯迅是老鄉,他們倆在日本認識之後就成了一輩子的好朋友,他們在困難面前互幫互助,一起度過了難關。俗稱「不合群」的魯迅,卻活出了令很多人都羨慕的一生。人的一生很短暫,而要做的事情也很多,不必用「合群」去討好沒有用的圈子,你只要做好你自己就行了。當一個人終於擺脫了沒有用的圈子,開始變得「不合群」時,那麼他就看到更加廣闊的天空,漸漸地成為更好的自己。朋友琳琳從小性格就很柔弱,大學畢業後就進入了一家小企業上班。剛進入公司不久的琳琳,為了合群,為了討好同事,經常請她們吃飯喝咖啡。儘管這樣,同事們還是私底下對她說三道四。琳琳工作認真負責,領導也很看重她,同事就私底下說她野心大;她在工作不是很忙的時候就看看書,同事就又說她裝淑女……總而言之,她的一舉一動,都會被身邊的同事說三道四。可她還是堅持了這麼久。直到有一天,一位知心朋友告訴她說:「其實,你只要做好你自己就好啦,沒有必要指望人人都喜歡你。與其把時間和精力浪費在這些不重要的人身上,那還不如趁現在好好努力一把,爭取換一個適合自己的工作環境。」聽了朋友的話,琳琳覺得很有道理,就開始與同事們隔絕,白天努力工作,到了晚上就學習專業技能。幾個月過後,她得到了領導的認可,被調到了省外去工作。從此她的煩惱也解決了。很多時候,「不合群」並不是說你這個人孤僻,而是這個群本來就不適合你。如果說,一個人為了「合群」而去努力討好任何人或者事的話,那麼,人生就沒有任何意義。所以,想要讓你的人生過得有意義,那你就得學會放下「不合群」。因為很多時候,只有靠自己才是真的。作家雪小禪說:「人到了一定年紀,是往回收的,收到最後,三兩知己、一杯淺茶……把生活活成自己的生活樣。」人到中年,做一個不合群的人 ,過自己理想的生活,把時間和精力用在值得的人或者事上。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點擊下方連結獲取更多資訊!!!!!!

鬼谷子預言:人在倒黴前,會出現這「三大徵兆」,別不信!

鬼谷子:做人不要太老實,教你一招鬼谷攻心術,做個明白人

鬼谷子:男人過了30歲人生還沒起色,記住這兩句話福氣將滾滾而來

相關焦點

  • 一個女人,最高級的活法:「不合群」
    小時候的我們,總是認為,「合群」才是最好的活法。而不合群的人,會被看作是另類。  而等我們長大,經歷的事情多了, 逐漸成熟以後,我們才發現,原來最好的活出是「不合群」。  其實,「不合群是表面的孤獨,合群了才是內心的孤獨。」  合群的人,才是害怕孤獨,畏懼孤獨,害怕一個人的人。
  • 鬼谷子智慧:少做這兩件糊塗事,人到中年不後悔
    人年輕的時候,沒有多少顧慮,做事情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而來,能夠享受許多樂趣,但同時也會犯下許多過錯,有些會讓我們一生悲傷,也有些會耽誤自己的大好時光,等到中年才發覺曾經的幼稚,但為時已晚只能怨天尤人。鬼谷子告訴我們,人生少做這兩件糊塗事,到了中年才不會後悔。
  • 鬼谷子:人到四十歲還一事無成,讀懂這4句話,人生豁然開朗!
    生活如舟,搖擺不定;生活如麻,千絲萬縷;生活如料,酸甜苦辣;人到中年,生活的百般滋味都已體驗,最大的痛苦就是:花到盛放時,人卻不得意!想到別的40歲,事業有成,兒女雙全,家庭溫馨,而自己的四十歲,啥啥也幹不成,渾渾噩噩的過了這麼多年,過了小半生啥也沒整明白,是不是頓時悲從中來。
  • 鬼谷子:人到中年一事無成,記住這3句口訣,人生開始一帆風順
    都說三十而立,大家理解中的「而立」,更多是人到了中年,就要成家立業了。成家可以慢點,但事業就不會再拖了。現實卻是,很多中年人仍是碌碌無為。更糟心的是,當下的職場環境對中年人不太友善,一到三十幾歲,晉升發展困難,競爭力不如別人,要是失業想再找工作更是機會渺茫。
  • 人到中年身邊小人難分辨,牢記鬼谷子3句口訣,制服他們服服帖帖
    鬼谷子說"不肖者易懼"。讓很多朋友匪夷所思,小人卑鄙無恥,怎麼可能輕易被人嚇倒呢?在鬼谷子看來,小人或許聰明,但是他們是自私的,一旦利益受損,便很容易被嚇到。但是他們並不是不能輕鬆制服的!縱觀歷史,古今中外,無數的忠臣名士都陷入小人的算計中,落入小人的陷阱。
  • 人到中年才懂,擁有這五樣東西才是真正的人生贏家
    人到中年,只有擁有這五樣東西,才是真正的人生贏家:一、獨立掙錢的能力  有一句話說,人長大了有一個最大的好處是什麼?答案是,長大後就擁有了自己掙錢的能力,想要的東西可以自己買,不用再伸手找別人去要。到了中年,有了家庭,大都背負著房貸車貸教育醫療等壓力,才知道了責任,也明白了錢的重要性。當我們每天上班,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價值時,除了證明自己的能力,就是為了掙錢,能讓自己和愛的人有一個好的生活環境。有工作,能掙錢,能養家,就會活得有尊嚴,有價值。
  • 70歲老人的真心話:晚年學會「不合群」,才是最好的養生
    提到「不合群」這三個字,我們大部分人的心中第一個想到的便是孤僻的人,不跟人說話,也從不參與集體活動,總是獨來獨往,性格也有一定的問題。 但這是大眾的固有印象,我們總會下意識的把「不合群」和「怪人」劃上等號。
  • 人到中年,悠閒才是生活真正的必需品
    人到中年的人,每天過的都是忙忙碌碌的,忙著掙錢,忙著提升自己的地位,也有好多人忙著家裡的瑣事和家務,人的每一天都被這些事物佔著,沒有自己空閒的時間,這也就像是一個沒有空白的生命,這樣的人生過得幸福嗎?更多的是把自己都輸了,沒有空白的人生,心裡不會有寧靜和精神的愉悅,好像在這個世界上,生活的藝術好像就是留白,會留白的人生才能充滿著幸福,其實悠閒才是生活真正的必需品。
  • 人到中年才明白,陪我走到最後的是……
    據美國心理學家的調查結果顯示,世界上75%的人都在後悔「如果……」成功的人尚且都有後悔遺憾,何況我們這些普通人?生活中的我們不是也經常感慨:如果能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一定會……發出這種感嘆往往是人生到了某個階段或是遇上了難以逾越的障礙,讓人感到時光匆匆、時不再來。
  • 人到中年,我才讀懂了司馬遷
    但到而立之年,再讀《太史公記》,再讀《報任安書》,才明白對於中年來說,死亡是一種解脫,而活著才是一種勇氣。他終於看到官場中無情的一面,也終於明白滿朝文武,為什麼沒有人敢說真話。沒有誰是自己變得勢利和油膩的,只不過是經歷了人世滄桑,才在某一刻被逼著學會了圓滑和世故。出獄之後的司馬遷,已經判若兩人,上朝時畢恭畢敬,下朝後閉門寫書,再也沒有說過一句違背上司的話。
  • 人到中年才明白,真正的靈魂伴侶,需要勢均力敵
    年輕時,我們都希望遇見一個如風的人:那個人能懂你知你,懂得你所有的喜好,知道你將說未說的話,也就是靈魂伴侶。 茫茫世界,人山人海,每個人生來都是孤獨的。但若能找到自己的靈魂伴侶,與我們粥可溫、立黃昏。
  • 人到中年回首往事,你才發現什麼都是鏡花水月。
    時光荏苒,歲月流逝,多少青春最好時光就這樣一點一點的磨沒了,人到中年就像是一場旅行,到處是風景,到處是美景,可是人生太殘酷,真正在心裡的有能有多少,當你留戀美景之中,留戀不舍之際,世事滄桑都是鏡花水月一般,摸不著,看不到,都是虛空的,都是假的,人間的真善美,世事的假惡醜,讓你不得不懷疑自己的人生到底有多少是真的
  • 後來,終於明白降龍十八掌才是最高的武功
    眼瞅著就朝著中年油膩直接衝過去了,娶妻、生子、上有老、下有小、每月還房貸、每天心慌慌……只是,在經過了很多事,遇到了很多人之後,再次翻看金庸老爺子的書,才突然發現自己當年總考不好一點兒不冤,就是學習能力不行啊。書中其實什麼都有,要怪就怪自己豬油蒙了心,看書不仔細,讀書不用心,啥也沒瞧出來。誰說降龍十八掌是一味用蠻力的推土機?
  • 43歲女人的自白:人到中年,才明白「小鮮肉」的愛有多不現實
    43歲女人的自白:人到中年,才明白「小鮮肉」的愛有多不現實人到了一定年紀,會對前半生有多思量,也會對以後的生活有所打算。往後餘生,應該怎麼樣才能夠生活得更好,這是很多中年人都會考慮的問題。 世人都說中年女人比中年男人更可憐,因為中年男人更多忙於工作,可是中年女人呢?
  • 到中年才懂人生:周星馳的《功夫》意境極高,真正看懂的有幾人?
    《功夫》是2004年上映的,今天我們說這是周星馳的巔峰之作,但就像《大話西遊》也是後來才被奉為經典一樣,《功夫》一開始是有很多人批評的,其中不乏周星馳的熟人。我第一次看《功夫》其實是看熱鬧的,裡面的武打設計很好看,對於故事情節什麼的也不太在意,畢竟周星馳是拍喜劇的,圖個開心嘛。
  • 人到中年,不敢病,不敢死
    ——江湖載酒惟我獨醉以前我們是夢想家,現在夢沒了,只剩家了——寒風中的身影人到中年,活得越來越明白,越來越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卻也越來越不快樂。不敢哭泣,怕被人笑懦弱。不敢輕易吐露心聲,怕成為別人的笑料。無奈,痛苦,壓抑,悶在心裡,壓在心口。人到中年,知道時光不等人,卻總抱著來日方長的幻想。人到中年,明白有一副好身體的重要性了,卻又不捨得花錢了。
  • 「人到中年才明白,妻子的狠,都是我給她攢夠的寒心」
    從出事到現在,你就出現了兩次,你根本就不是個合格的妻子」劉叔帶著怒氣質問著妻子。「照顧你?合格的妻子?你是嗎,這二十多年,我在醫院躺了多少次,你有看過我一眼嗎?你讓你媽來照顧我,她除了罵我就是給我喝冷粥,連飯盒都是我洗了她才拿走。」
  • 人到中年,最高級的活法,就一個字——給
    文 | 韓九叔來源 | 國學文刊(ID:GuoXuewenkan)人到中年,最高級的活法,就一個字——給!
  • 人到50才明白:武松僅是江湖傳說,李忠才是人生常態,寫完流淚了
    如此心境,恐怕人到50者都有吧?所以人到50,是人生的分水嶺:該懂的已經懂了,不該懂的,也大多懶得再去搞懂。只因我們都明白了:武松僅是個江湖傳說,李忠才是人生常態。所以,人到50才明白,打虎英雄僅是江湖傳說,而號稱「打虎將」的李忠,才是人生常態。真的,不騙你,打虎這種事,我想過了不止一萬次,卻從來都是明天「將」要進行的事情。
  • 為什麼會做事的鬥不過會搞關係的,悟明白了才是聰明人!
    為什麼會做事的鬥不過會搞關係的,《鬼谷子》中道出5個原因,悟明白了才是聰明人!第一關係和謀略的關係很多人搞混了,其實是先有的關係在有的謀略。於是,我很不解的和他說,我是專業研究遊說的,我沒有說服你,是因為我的話說得不夠明白嗎?還是說我闡述的觀點你不認同呢?他說了一句話,讓我茅塞頓開,也讓我十分開心收穫滿滿。他說:「因為我跟教短視頻創業的人比較熟,但是我跟你不熟。」如果前面有個陷阱,陌生人的提升是有一定的說服力的,但是和我親近的人的忠告才更有說服力。陌生人的真誠根本比不過親密者的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