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劍》之外真實的傅青主

2021-01-12 博物館有得聊

喜歡看武俠片的朋友不會對梁羽生的《七劍下天山》陌生。七劍最早出場的是名叫傅青主的俠士。無論是在書中還是在徐克導演的電影裡,開場都是傅青主救人,充滿了俠士風範。

電影《七劍》裡傅青主的形象

在《七劍下天山》裡傅青主使用的是當年置於天山上的長劍鍛造成「莫問」劍,代表著「智慧」,而現實中他的原型,明末清初的的書法家、畫家、俠醫、詩人傅山,正是這樣一位學貫古今的大家。

傅山像 山西博物院藏

正值北京畫院美術館舉辦的「我來添爾一峰青——傅山書畫展」,我們請來了從事書畫鑑定多年,同時也在國家博物館擔任義務講解工作多年的馮海嘯老師來跟大家聊聊這位明末清初的傳奇人物傅山。

文昌帝君陰騭文

傅山,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濁翁、觀化等別名,漢族,山西太原人。《清史稿傅山傳》中說他「六歲,啖黃精,不穀食,強之,乃飯。讀書過目成誦。明季天下將亂,諸號為搢紳先生者,多迂腐不足道,憤之,乃堅苦持氣節,不少媕冘。」大概意思是他6歲的時候不吃飯只吃一種叫「黃精」的中草藥,身體變得很強壯了才開始正常吃飯。讀書也是過目不忘。明朝的時候天下大亂,那些平日裡有名望的做官的人,大多迂腐不堪。傅山對他們不屑,仍堅持自己的氣節,從不阿諛奉承也不左右搖擺。

天龍山逕詩 山西博物院藏

釋文

雨餘見歸鳥,山紫知暮光。

驢背危一客,雲根吐眾芒。

柳疏綠香苦,楓靜紅意涼。

蘿月徵詩上,遙巒孤靚妝。

傅山15歲補博士弟子員,20歲試高等廩餼。後就讀於三立書院,受到山西提學袁繼鹹的指導和教誨,是他頗為青睞的弟子之一。後來袁繼鹹被人誣陷入獄,傅山率領100多名山西學子步行赴京,聯名上疏,為他的老師鳴冤。經過長達七八個月的鬥爭,袁繼鹹的冤案得以昭雪。這次抗爭的勝利驚動朝野上下,也使得傅山名揚京師。袁繼鹹的案子結束後,傅山也無意於官場,返回太原,待在自己的書齋,以研究學問為樂。

破書餘古香詩 山西博物院藏

釋文:

「破書餘古香

薰人勝旃檀

供養識妙心

芳杜抽靈山

今君無學問

雲煙籠糞丸」

(傅山罵人帶髒字哦,小朋友,不要學呀!)

明亡,傅山開始積極的參與各種反清復明的運動,甚至因為反清舉義被捕,在牢中傅山絕食了九天,後來雖在門生故舊的百般營救下出獄,做了一首《不死》詩以示羞愧。眼看復明無望使傅山十分傷心絕望,返回了太原隱居,繼續研究學問。

太原段帖 山西博物院藏

康熙十七年,康熙帝令三品以上官員推薦「學行兼優、文詞卓越的人」,強召傅山進京參加「博學鴻詞科」的考試。年已古稀的傅山多次稱老病拒絕入仕清廷。陽曲知縣戴夢熊奉命促駕,強行將傅山招往北京。至北京後,傅山繼續稱病,臥床不起。陽曲知縣戴夢熊強行抬床將傅山送往北京。在距離北京還有呢20裡時,傅山誓死不入城。清廷宰相馮溥並一幹滿漢大員多次拜望誘勸,傅山靠坐床頭淡然處之。康熙拿他也沒辦法,就頒了個內閣中書的名,放他回鄉了。

忠孝節義 山西博物院藏

釋文:

忠孝節義,人之大根,不可不厚;

廉介細直,士之浮飾,不足為務。

樂與季主論道,不願漁父同舟

他工書善畫, 博極群籍, 在經史子集、 文學詩詞、 書法繪畫、 鐘鼎文字、 醫學醫術諸領域都有精深研究 , 所提倡的 「經子不分」 , 「經子平等」 思想更是開一代風氣之先, 其研究、 批點諸子著作之多、 內容之廣泛,在中國古代學術史上是少見的。

先看看他的書法作品吧。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節選) 山西博物院

傅山的書法被時人尊為「清初第一寫家」。他的書法追求先秦漢魏古風,針砭時弊,指點迷津,成為碑學興起的關鍵人物。

傅山在晚年書風以「二王」為依託更加揮灑淋漓,圓熟地達到變化萬端、無窮無盡的化境,調和碑學的「陽剛之美」及帖學的柔美,開創了一代新的強烈的書風書體形式,是書壇的一個重要裡程碑和轉折點。

雜書冊 上海博物館藏

傅山提出的著名的四寧四毋」,即「寧拙毋巧,寧醜毋媚,寧支難毋輕滑,寧直率毋安排」,不僅道出了傅山先生自然即是美的思想,同時,也是傅山做人的準則,是他精神和人格的最佳註解。

他的畫也達到了很高的藝術境界,所畫山水、梅、蘭、竹等,均精妙,被列人逸品之列。《畫徵錄》就說:「傅青主畫山水,皴擦不多,丘壑磊珂,以骨勝,墨竹也有氣。」他的字畫均滲透自己品格孤高和崇高的氣節,在中國古典書畫藝術中,博得後人的高度讚賞。

書畫合冊 山西博物院藏

傅山在思想上精通儒釋道,有「學海」之稱,僅就自學研究著作而言, 山西省博物館現藏著作目錄有:《老子注》、《莊子注》、《管子注》、《荀子注》、《列子注》、《鬼谷子注》、《公孫龍子注》、《淮南子注》等。

傅山在醫學上,也有著驚人的成就。他內科、婦科、兒科、外科,科科均有很高的技術,而尤以婦科為最。其醫著《傅氏女科》、《青囊秘訣》,至今流傳於世,造福於人。傅山極重醫德,對待病人不講貧富,一視同仁,在相同情況下,則優先貧人。對於那些前來求醫的闊佬或名聲不好的官吏,則婉詞謝絕。對此他解釋為:「好人害好病,自有好醫與好藥,高爽者不能治;胡人害胡病,自有胡醫與胡藥,正經者不能治。」

醫學手稿 山西博物院藏

身為名醫,最痛苦的事也許是不能解救家人於病魔手中。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初,傅山的愛子傅眉忽逝,年愈古稀進入風燭殘年的傅山悲痛異常,再也經受不得如此打擊,不久則撒手人寰,與世長辭,時年77歲,留給世間一段傳奇。

淚跡斑斑的《哭子詩冊》 山西博物院藏

相關焦點

  • 傅青主寫《心經》,把楷書寫出味道,才有意思
    下面,咱們來欣賞一下傅青主寫的《心經》,看了之後你就會明白,把楷書寫出味道,才有意思。傅青主是誰?簡單介紹一下,他就是傅山,明清之際的思想家、書法家、同時還是醫學家。關於傅山在其他方面的成就,咱們今天就不聊了,今天呢,主要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他的楷書。下面這兩個片段,就是傅青主寫的楷書《心經》。
  • 七劍 免費在線觀看
    七劍的劇情簡介 · · · · · ·  滿清軍隊在風火連城(孫紅雷飾)的率領下逼近武莊,欲將關內隱藏的反抗力量斬盡殺絕,而武莊更是圍剿的重點。  危險逼進,路見不平的俠醫傅青主(劉家良飾)為了解武莊之危,帶了兩位武莊青年武元英(楊採妮飾)和韓志邦(陸毅飾)上天山求助。擅於鑄劍的世外高人晦明大師住在萬裡冰封的天山上,他珍藏七把劍中珍品。
  • 七把劍、七個不同人生,解讀經典《七劍》幕後故事
    路見不平的俠醫傅青主認為要解武莊之危,只有帶了兩位武莊青年武元英和韓志邦上天山求助。晦明大師答應襄助,盡遣四大弟子隨傅青主、武元英和韓志邦下山,並把畢生修為煉成的七把寶劍分贈七人,展開「七劍下天山」的武林傳奇。其中七劍分別為:莫問劍、由龍劍、青幹劍、舍神劍、天瀑劍、日月劍、競星劍。
  • 2005年,武俠片《七劍》巨虧1個億,令導演徐克5年緩不過氣來
    《七劍》的失利也成了徐克導演生涯的一個分水嶺,導致他一度難以翻身,往後5年都拿不出像樣的作品,直到今日仍然難以恢復往日雄風。今天皮哥就與大家一起聊聊徐克的《七劍》以及它背後的故事。俠醫傅青主為了解救武莊,帶著武元英、韓志邦兩人上天山求援。天山上的晦明大師嶽鳴珂得知情況後,便派出門下弟子楊雲驄、楚昭南、辛龍子和穆郎帶著七把寶劍下山協助武莊退敵。這七把寶劍分別是:青幹劍配楊雲驄、遊龍劍配楚昭南、競星劍配辛龍子、日月劍配穆郎、莫問劍配傅青主、天瀑劍配武元英、舍神劍配韓志邦。
  • 全片時長4小時,上映時刪減至2個半小時,徐克《七劍》問題太多
    2004年,徐克帶著自己的整個製作團隊北上,在新疆拍出了震驚中外的武俠巨製《七劍》。俠醫傅青主為了解救武莊,帶著武元英、韓志邦兩人上天山求援。這七把寶劍分別是:青幹劍配楊雲驄、遊龍劍配楚昭南、競星劍配辛龍子、日月劍配穆郎、莫問劍配傅青主
  • 以圖讀書|《傅青主女科》——2.青帶
    溼熱留於肝經,因肝氣之鬱也,鬱則必逆,逍遙散最能解肝之鬱與逆 逍遙散二、清肝 茵陳之利溼 梔子之清熱【思維導圖】本文為讀書筆記,筆記內容均來自《傅青主女科
  • 扒扒電影《七劍》主演現狀,劉家良病逝,周群達涉毒毀星路
    扒扒徐克電影《七劍》12大主演之現狀文/一床情書《七劍》是著名導演徐克本世紀最重要的一部作品,2005
  • 《天山下天山》——徐克的七劍
    「七劍」的失敗也成了徐克職業生涯的分水嶺,導致他曾經難以翻身,未來五年無法產生體面的作品,到今天仍然難以恢復過去的風格。天山惠明宗師嶽明科得知情況後,派弟子楊雲甫,褚昭南,辛龍子,木郎帶著七劍下山,幫助吳莊退敵。
  • 一個天才男人開創的婦科傳奇,青主女科課程來啦!
    在小說裡,傅青主是名滿天下的一派宗師,文武雙全,大智大勇,不但醫術精妙,而且還是書畫名家,堪稱一位奇士。小說家所言倒也不是完全杜撰,傅青主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他於明代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生於山西陽曲(今太原),單名山,字青主,一字公佗,自號朱衣道人。
  • 《七劍下天山》傅青主從何處來?明清真跡展示傅山真實形象
    【解說】梁羽生小說《七劍下天山》中以劍術聞名的傅青主並非虛構人物,其原型是一位名傅山,字青主的山西太原人。傅山不僅醫道高深,而且文武雙全,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書法家、醫學家。12月29日,在傅山家鄉,「霜滿龕紅——傅山的生平、思想與學術展」,還原一個真實立體的傅山形象。
  • 《七劍》往事:徐克最悲壯的背水一戰和消失的四小時剪輯版
    那時,徐克和馬中駿的目標是要把《七劍》做成像《星球大戰》那樣的經典,最起碼,要成為第二個《黃飛鴻》系列。(3)《七劍》目前豆瓣評分5.9,幾乎處於不及格水平。以徐克的一貫做派和行事風格,他的《七劍》註定與原著關聯不會很大,而會被深深打上徐克自己的標籤和烙印。
  • 才華撐不起野心,徐客的滑鐵盧:《七劍》
    《七劍》是致敬並向《七武士》發起挑戰的。正和《影》與《影子武士》的關係一樣。結果呢?《影》失敗了,《七劍》也是。它們的失敗告訴我們:沒有思想的形式只是花架子。《七劍》2005年上映,成本1.4億,票房8千萬,成為華語史上十大虧錢片之一。
  • 《靈性之書》50、傅青主說夢
    很多人對傅青主的了解來自梁羽生的武俠小說《七劍下天山》以及相關影視劇,他被寫成一代劍俠。很多人推崇傅青主,覺得他在明清政權鼎革之時保持了氣節。真相如何,不得而知。我讀過古書《骨董瑣記》,裡面寫到傅青主在清初被牽扯到一樁謀反案裡,傅青主寫了呈堂供證,有人曾翻閱檔案看到過傅青主的文字,從那些文字裡看,傅青主好像沒有多清高,他的清高也可能來自文人的塑造。
  • 走進傅山的世界——寧拙毋巧傅青主,我很討厭趙孟頫(二)
    走進傅山的世界——寧醜毋媚傅青主(一)這件大事,讓三十歲傅山成為山西的文人領袖,名留青史。時間還要轉回1643年的七月,復社成員袁繼鹹出任山西提學,在他任上修復了山西當時最為重要的教育機構三立書院,傅山也在這座書院就讀,很快因為自己的才華出眾被推為領袖式人物。三立書院對於傅山的影響是深遠的。1636年,山西巡撫吳珄上書朝廷表彰袁繼鹹的政績推薦其為京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