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勞寶寶」火了,在馬桶裡洗蘋果,爸爸咬口就吐了:棉襖漏風啊

2020-12-23 兜媽愛叨叨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

提到家務活,大部分寶媽都會把這個工作原封不動地攬在自己身上,她們幾乎不會讓娃做任何家務。

孩子成長的第一要義是學習!

寶媽的理由看似合理,實則站不穩腳跟。

孩子不應該只在學習中長大,否則只會成為學習機器,沒有任何自理能力。

說起來,孩子做家務也有不少好處:

①可以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提升對生活的自信;

②提升孩子的自立意識,幫助更好地適應新環境;

③有利於培養孩子勤勞的好品質。

④有利於訓練孩子動作協調性。

除此之外,孩子做家務還會給家長帶來一系列溫馨和詼諧的事情,感動又好笑!

不信?我們不妨往下看。

1.「滷菜男孩」火了,幫媽媽給顧客打包,動作專業讓人又哭又笑

溫馨度:★★★★★

詼諧度:★★★

前些天,廣州一位「滷菜男孩」火了!

這位男孩剛滿6歲,他不畏酷暑,犧牲自己的暑假時間,陪著媽媽在街邊賣滷肉。

這天剛好是午飯時間,男孩太餓了,剛吃幾口涼麵就看到幾位顧客過來,他連忙放下手中的涼麵,麵條還沒有嚼完咽肚就幫媽媽給顧客打包。

只見他麻利地把蓋子套好,然後又裝入袋子遞給客人。

驕陽似火,男孩皮膚被陽光曬地黝黑,頭髮也被汗水浸透緊貼在皮膚上面。

媽媽在前面招呼客人,兒子在後面幫忙打包裝袋,動作專業熟練地讓人又哭又笑。

網友看到這幕畫面後,也是留言道:

看到後我是真的哭了,實在太感動,我也是一個擺攤賣菜的,可是我家兒子跟這位小男孩相差太大,唉,羨慕啊。

「內心很感動,也算是喜極而泣吧。看到了10後的正能量,男孩的手法確實專業,看起來小小年紀站在那裡有點好笑,但實則讓人淚目啊。」

「滷菜男孩」火了後,媽媽也在社交平臺上回應道:

暑假前,孩子每天放學回來都會先寫完作業,然後再過來幫忙打包。沒有特意教育他需要怎麼做,但一些舉動經常給我驚喜,希望他能成才吧,有自己的本事,就不用像我這麼累了。

男孩才只有6歲,就如此懂事,未來想不出息都難吧!各位家長,你們覺得呢?

2.「全能寶寶」做家務火了,僅2歲就會洗衣衝奶粉,這是來報恩的?

溫馨度:★★★★

詼諧度:★★★

說起來,大多數寶寶都是衣來張手、飯來張口,在他們心裡,根本沒有做家務的概念。

可是,我們的主人公——小紅,她僅僅2歲,就會衝奶粉、洗衣服,樣樣精通!別看人家年齡小,可是卻比許多大孩子都獨立啊。

前些天,小紅看到廁所的地板髒了,就拿著蓮蓬頭往盆裡倒水,同時拿紙巾擦拭地板,別提多可愛了。

網友看到這一幕後,也是覺得十分神奇:

這該不是來報恩的吧?

嗯,這就有些玄學了,難不成這娃是修煉了千年的白蛇?

自然不是,我們只能說小紅太懂事了,這對家長太有福了。

各位家長,這樣的孩子你們想要一批嗎?

3.尿不溼屆「保姆男孩」火了,每天搶著做家務:我跟你們操碎了心啊

溫馨度:★★★

詼諧度:★★★★★

各位叔叔、阿姨好,我今年3歲了,是尿不溼屆的寶寶,再過不久,我就可以從尿不溼屆畢業了。

我喜歡做家務,每天都跟爸爸、媽媽搶著幹,我覺得掃地掃乾淨、洗衣服洗乾淨後,就會獲得一種成就感。

這種感覺讓我非常充實,仿佛自己有了存在的價值。

所以,我的爸爸、媽媽也會叫我「保姆男孩」,每天都給我製造不少零工瑣事,讓我一刻也閒不下來。

這個家啊,我是跟你們操碎了心啊。

話雖如此,可是我做完家務後就會覺得自豪,我不認為這是一件勞累事,多麼光榮啊!

4.「勤勞寶寶」火了,在馬桶裡洗蘋果,爸爸咬口就吐了:棉襖漏風啊

溫馨度:★★★

詼諧度:★★★★★

我們常說「女兒是爸爸的小棉襖」,可有時候,棉襖也會漏風啊!

前段日子,2歲的果果想給爸爸洗蘋果,可是她不知道應該去哪裡洗,恰好這時候廁所的馬桶響了起來,這直接為她創造了靈感。

於是,果果就拿著蘋果在馬桶裡洗了起來,這幅畫面剛好被媽媽看到,就用手機拍了下來。

果果洗完蘋果遞給爸爸後,寶爸感覺味道有些不對勁,而這時候媽媽拿著手機一直笑,他眉頭緊皺發覺事情不對,連忙把咬的蘋果吐了出來。

爸爸從媽媽那裡得知真相後,苦笑著衝果果說道:

唉,棉襖漏風了。

家長培養孩子做家務有哪些注意事項?

①告訴孩子做家務的具體方法

孩子第一次做家務,他們只會模仿家長的做法,但是不會得知要領。

就像武俠小說中,我們只練習表面功夫不可行,還需要修煉內功心法。

家長要告訴孩子做某項家務的具體方法,譬如洗蘋果,在哪裡洗?水池。怎麼洗?用水龍頭衝,同時雙手搓揉幾遍。

家長只有這樣做,才會讓孩子做好家務。

②積極評價孩子

孩子做家務難免會出現瑕疵,這時候家長不要抓著缺點不放,多鼓勵、表揚孩子,給予他們積極評價,這樣他們才會有動力和興趣繼續做下去。

③給予孩子選擇權

家務有很多種,可能有孩子不喜歡做的家務。

這時候家長就可以列一個家務清單,讓孩子自己挑選他們感興趣的家務活,這樣他們做下去會更有動力。

兜媽寄語

做家務,不僅可以提升親子感情,還可以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獨立性。

各位寶媽、奶爸,你們家的孩子會做家務嗎?過程中有沒有發生過好玩的事情?快來分享下吧!

我是兜媽,家有萌娃一枚,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關注我,隨時獲取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你的想法!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女孩被說長得像爸爸,瞬間崩潰大哭,網友:貼心小棉襖有點漏風啊
    寶寶還沒出生時,父母們就會幻想孩子的長相,到底像爸爸媽媽哪一方多點呢?當然,家長們都希望孩子遺傳自己長相上的優點,當聽到別說「這孩子真像你」時,心裡也會暗暗高興,但是寶寶們是怎麼想的?他們也希望自己長得像父母嗎?
  • 女兒寫作文歌頌媽媽,全篇未提爸爸一句,網友大呼:小棉襖已漏風
    一個孩子能夠健康地成長,這不僅有媽媽的傾心付出,同樣還有爸爸的全力付出。但大多數的爸爸由於平日裡忙於工作,往往忽略了孩子們的感受,這也造成了孩子對父母產生了一定的誤解甚至有些孩子一度認為:媽媽就是整個家裡的支柱,而爸爸對這個家沒有付出。在網上看到一段視頻,視頻的內容是小女兒寫一篇作文,作文全篇都在讚美媽媽,對於爸爸的付出隻字未提。
  • 安徽一萌娃被說長得像爸爸崩潰大哭 網友調侃:這小棉襖漏風
    一個小孩子哭著說不想像爸爸的視頻走紅。孩子媽媽丁女士稱當時在吃蛋糕,給女兒拍了個視頻發到朋友圈,有人評論說長的越來越像爸爸了,給爸爸說的時候女兒聽見了不願意就哭了起來,爸爸表示很崩潰。網友笑稱爸爸的小棉襖漏風,求爸爸的心理陰影面積。網友評論:「我女兒也是。一說哪裡像爸爸就哭 反正啥都得像媽媽。」
  • 爸爸喝醉睡在馬桶上,媽媽生氣不管,1歲女兒的舉動不愧是小棉襖
    都說「女兒是父母的小棉襖」,所以現在有越來越多的父母都喜歡女兒,尤其是爸爸們,一個個都成了「女兒奴」。爸爸喝醉睡在馬桶上,1歲女兒的舉動不愧是小棉襖這不,這就有位爸爸突然接到朋友過生日的電話,讓他去吃飯,本來都在家吃了,爸爸卻想出去玩,放下了碗就準備走,而他最近在吃藥,又喜歡喝酒,所以媽媽一直阻止他,但爸爸向媽媽保證不喝酒,媽媽才讓他去了,誰知道到下半夜了,爸爸還沒回來。
  • 都說閨女是媽媽冬天的小棉襖,網友表示:漏風的也算嗎?
    而養育女兒的話,你就能隨時隨地體會到育兒帶來的收穫,雖然苦點累點,但是絕對開心,小棉襖這個說法可不是說說而已。不過有些事情也是存在例外的,很多家長表示自家的女兒可能是一件假的小棉襖,不僅不保暖,還有些漏風,活脫脫的就是讓自己在冬天挨凍的節奏。@我不是扈三娘:我家的閨女以前絕對是我的小棉襖,幫我掃地,幫我刷碗,幫我暖被窩,別提多暖心了。但是當她學會做飯以後,一切都變了。
  • 自古深情留不住,說好的貼心小棉襖呢,扎心又漏風啊
    媳婦兒眼疾手快地拿起手機,點開一看是老媽發來的語音:「兒子,我大孫女剛才說讓我給你個發信息,是出啥事兒了啊」妹妹:「哥,我侄女說讓我給你發信息,你怎麼不給我打電話?是遇到什麼困難了嗎?」我特麼,說好的貼心小棉襖呢,說好的上輩子的情人呢?這小棉襖扎心又漏風啊!
  • 寶寶愛吐舌頭背後的真相,原來是這樣啊!
    寶寶吐舌頭的時候的樣子很可愛,爸爸媽媽是不是怎麼看都看不夠呢。
  • 如何引導寶寶使用馬桶?提供觀察和模仿的時機,讓寶寶願意坐馬桶
    媽媽點了點頭,說:「對,不過她總是不願意坐馬桶。」「她已經把馬桶當玩具,當然就不願意坐了。」姑姑一邊說著,一邊用玩具「騙走」了寶寶正在玩的馬桶,再往廁所裡走去。不過,小馬桶應該放在什麼地方,又該怎麼引導寶寶使用呢?下面,就來詳細聊聊小馬桶的放置和使用。小馬桶要固定在廁所裡正如「姑姑」所說,小馬桶要固定在廁所裡,這樣能方便寶寶觀察和模仿。小馬桶是給寶寶進行如廁訓練的工具,而我們如廁的地點是廁所,那麼,小馬桶就應該放置在廁所裡。
  • 《寶寶巴士細菌來了》馬桶上的細菌,細菌居然在髒髒的馬桶裡遊泳
    對於很多有孩子的家長朋友來說《寶寶巴士》並不陌生,可能對於其中的很多人物、故事情節等都十分熟悉,會單拿出哪個片段,就會有畫面重現的感覺。那麼,《寶寶巴士細菌來了》這一期裡面所講述的故事,大家還是否有印象呢?裡面的寶寶在獨自走進了家中的衛生間後,在離近了馬桶的位置,突然發現了可怕的事情,頓時會使得寶寶很懊惱,怎麼這麼多的細菌啊?馬桶上的細菌,細菌居然在髒髒的馬桶裡遊泳呢。
  • 如何引導寶寶去馬桶排便?掌握說、看、練3個步驟,寶寶順利如廁
    上一篇文章中已經提到了給寶寶進行如廁訓練的時間順序,由此我們能夠知道,給寶寶進行如廁訓練需要從白天開始,尤其是從在家裡這個階段開始。那在家裡,爸爸媽媽需要怎麼引導寶寶去小馬桶上排尿排便呢?其實可以分成 3個步驟——教寶寶學會表達尿便意、讓寶寶觀摩爸爸/媽媽上廁所、引導寶寶坐在小馬桶上排尿排便。而這3個步驟,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反覆提過幾遍,但都是大概地說一下。
  • 寶寶吐舌頭, 這是幾個意思?
    寶寶吐舌頭的時候的樣子很可愛,爸爸媽媽是不是怎麼看都看不夠呢。
  • 寶寶吐舌頭,這是幾個意思?
    寶寶吐舌頭的時候的樣子很可愛,爸爸媽媽是不是怎麼看都看不夠呢。
  • 寶寶5個月後開始吃手、咬玩具,什麼原因?要制止嗎?媽媽看過來
    布布5個月大的時候,有事沒事就把手指頭塞口裡,邊咬嘴裡還邊發出歡樂的唱歌聲。除了手指頭,她能夠得著的玩具,也會被無情塞到她嘴裡。難道玩具不是用來玩的嗎?不不不,在她眼裡,能"吃"的玩具,才是好玩具。終於有天,她忍不住了,提醒我說:"她這麼咬下去,你就不擔心啊。"擔心什麼?我被問迷糊了。姥姥終於吐出心聲:啥都往口裡塞,既不安全,也不衛生;看見啥都咬,以後可別養成了咬東西的壞習慣;口水這麼流,讓人看著不體面。
  • 寶寶吐舌頭很可愛,但是正常嗎?
    寶寶出生後,寶寶的身體動作發育順序遵循的是從頭至尾的,最初寶寶都是用嘴咬,用舌頭舔等方式,來觸摸和了解這個世界。所以,寶寶自從生下來就會吸吮,動不動就把東西往嘴裡放,特別是自己的手指頭。所以,當爸爸媽媽看見你家寶寶現在能夠跟你頻頻吐舌頭,就說明他除了具有用舌頭探索世界的本領外,而且他的舌頭髮育還很好,足夠靈巧、敏捷、健康,其實寶寶就是在向爸爸媽媽顯示:我將來說話決不會「大舌頭」哦!所以,通常情況下爸爸媽媽不必焦慮寶寶,也許他是在熟悉自己的身體器官,也許他是在探索世界,也許他是在吮吸唾液,也許他是在炫耀他的靈巧,總之不用管她,再大點就好了。
  • 4歲女孩被說像爸爸而崩潰大哭,網友:這個「小棉襖」不保暖啊
    原來,媽媽把女兒的照片分享到了朋友圈,結果一眾親朋好友紛紛留言說「長得越來越像她爸爸了!」沒想到就是這句話,小公主得知後直接淚崩了……女兒長得像爸爸!這是戳中了小美女哪個淚點呢?看到小孩子哭得稀裡譁啦的,有網友調侃道「這爸爸是長得有多醜?」更有調皮的網友說「冷空氣來了,這小棉襖一點也不保暖啊!
  • 嬰兒吐舌頭怎麼回事?寶寶經常吐舌頭正常嗎?真相在這裡!
    隨著小寶寶的逐漸長大,他的表情越來越豐富,我們經常會看到孩子吐舌頭,肉呼呼的小嘴巴,肉呼呼的小舌頭,說不定還會給爸爸媽媽變個魔法,吐出來幾個小泡泡。小寶寶吐舌頭很可愛是不是?但你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嗎?是不是哪裡不舒服呀?
  • 別把孕吐當小事,口吐鮮血的畫面不是只發生在電視劇裡…
    、「哪至於啊,我當初懷雙胞胎也沒你這麼嚴重!」...不錯,雖然大多數孕媽都會經歷這個過程,但是孕吐嚴重起來真的很嚇人!一般孕吐只是出現食慾差、噁心、嘔吐等狀況,但是嚴重的人甚至會出現視力障礙、木僵、昏迷、嘔吐物帶有血絲等情況,這個時候就需要引起重視,及時就醫哦~@王豔:一胎從一個月開始吐到生,吐完再上產床,二胎從一個月吐到生完下產床還在吐,真佩服自己能堅持生二胎,孕吐誰吐誰知道!@小情歌:4周多開始吐到12周,吐到都懷疑人生了,不敢想我是咋挺過來的。
  • 為什麼寶寶愛吐舌頭
    寶寶又在賣萌了,吃完奶吐吐舌頭,調皮時被發現了吐吐舌頭,和麻麻自拍也在吐舌頭。雖說這很可愛,但是很多媽媽也擔心:寶寶老吐舌頭是不是有什麼問題啊?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兒童心理學領域則認為,寶寶吐舌頭除了按時生理性「飽了」以外,也被寶寶用於按時他們心理上也「飽了、夠了」。比如如果你給孩子大量劇烈的刺激、撓痒痒、玩聲音很刺耳的玩具時,很多寶寶就會出現眯著眼睛伸出舌頭的表現。
  • 為寶寶準備兒童馬桶有沒有必要?
    2013-09-02 15:00:06   來源:皖江晚報     【摘要】 寶寶能走會跑了,就是便便的時候還要爸爸媽媽抱著。
  • 寶寶總愛咬東西,可能是進入口欲期,該如何正確幹預?
    有段時間寶寶總是愛「吃」東西,只要能拿到手裡的東西都喜歡放嘴咬一咬,舔一舔。對此父母們表示非常苦惱,擔心寶寶咬的東西不衛生,吃進細菌,或者養成不好的習慣,所以有些父母會制止寶寶這樣的行為。實際上,寶寶出現這樣的現象可能是進入了口欲期,父母可不要一味制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