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國》「國慶檔必看電影之一」。不煽情,不狗血,沒有特意設計的劇情衝突和爆點,只在樸實的敘述裡直戳人心。在電影按照歷史時間順序,依次展開,採用的是7個小故事來講述了7個歷史瞬間。
一個個的平凡的無名之輩,這些熱辣辣、鬧哄哄、又颯又酷、鮮活野性,沉著堅毅的鮮活平凡又渺小如塵埃的人,構成了故事裡每個偉大、值得被永遠銘記並心懷敬畏和感激的歷史事件,並賦予了這些故事意義。
故事一:《前夜》 導演:管虎
《前夜》主要講述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故事。管虎執導,黃渤主演,故事有真實的故事原型,林治遠這個人也真實存在。
當電動升旗杆在國歌唱完時準確無誤的升起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面國旗時,電影院的我差點肅靜起立。自豪、驕傲,為了我的國家,也為了那些無名的人們。
沒有紅綢布,拿著大廣播在房頂大聲吆喝,那麼嚴肅的題材,一下走近了普羅大眾的生活,只有生活才是真的,只有生活才能動人。尋找電動升旗杆頂部的阻斷器需要的材料,歐豪又拿著大喇叭爬上了房頂,影院笑聲一片。但人們拿著各家東西老大爺的大煙杆、小朋友的長命鎖、銀晃晃的銀頭飾湧到儲備處……當清華教授儒雅拿出那一小塊實驗室材料,輕聲的說出那句話時……我哭了,沒有悲喜,是觸動為這些在國家大義面前義無反顧、滿腔熱忱的,為這些無名之輩們。他們是最動人的故事。
故事二:《相遇》 導演:張一白
主要講述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故事。由張譯、任素汐、張嘉譯等主演。
故事講述由張譯飾演的高遠,參加原子彈的研發實驗,在實驗中為了阻止意外發生,被嚴重輻射。這個故事主要由一對被命運捉弄的戀人展開,但是總覺得任素汐的那段表演表演痕跡太明顯了,有種要演給被人看的那種做作。但是張譯的演繹卻很是動人,他的默默隱忍像一把刀一樣,一刀一刀的割著人的心。
故事裡的第一個爆點也是最經典的臺詞應該是張嘉譯那句「他叫什麼名字我都不知道。」名字不被人知道的絕對不止他一個,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多少個不知道名字的人一點一點給我堆砌而成的。
整個故事張譯的臺詞應該沒有超過10句,但他卻在安靜、沉默中用一個個小細節把高遠「這樣」的人演的鮮活。在被輻射後等醫生來的時候,張嘉譯跟他說話並朝他走了一步,他趕緊悄無聲息的後退一步,因為他身上還有輻射。在街上聽到原子彈爆炸成功後,在洶湧的人潮中,他摘下口罩,隱忍一笑。最後在為原子彈實驗犧牲的人裡彈出他的照片。
結尾處是街道上歡欣鼓舞的人群,高遠默默隱忍,靜默的好像沒有存在過一般,這樣的結局應該才是正式的歷史現場。
故事三:《奪冠》導演:徐崢
主要講述1984年8月8日中國女排奧運會奪冠並首獲世界大賽三連冠的故事。由吳京、馬伊琍等人主演。
故事發生在一個上海弄堂裡,大大的還原了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上海市井,滿屏的煙火氣和人味。故事講述情竇初開的小男孩冬冬,他是這條街裡電工的兒子,爬得了屋頂,修得了天線。而那年暑假裡,整個街坊都指著他看女排的決賽轉播。而他卻惦記著他的小美,內心掙扎如夏日蚊蟲大作戰。街道裡一個個平凡無名的市井小人物,構成了生活。
故事裡哪些鬧哄哄,七嘴八舌的街坊鄰居真是可愛。我們坐在黑黢黢的電影院看著高清大屏的電影屏幕,我依然羨慕著他們信號不好的小小的黑白電視,羨慕他們那種熱辣辣的生活方式,和人跟人之間的嬉笑怒買的熱鬧。現在的人們大多過得太假、太塑料、太孤單,不敢大聲哭,不好意思大聲笑,怕冷怕熱怕苦怕出門怕應酬。我們把自己關小盒子裡,然後哭訴自己孤單,指責別人冷漠。
故事四:《回歸》導演:薛曉璐
主要講述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的故事。由杜江、朱一龍、惠英紅、高亞麟、王洛勇、任達華等人主演。
故事由香港回歸,降下英國國旗和升起中國國旗這個交接時間點來展開。分兩條線,升旗手杜江、朱一龍等人一條。鐘錶店小老闆任達華和他太太惠紅英一條。
不得不承認,杜江的真的是帥我一臉,特別是穿上中國最帥的衣服—軍裝,氣質更是飆升。故事裡外交官那句「我們已經等了154年了,不能再多等一秒了」更是又帥氣,又硬氣,完全符合中古外交天團的氣質。最後中國國旗在香港升起的那一剎那,絕對的淚點。被搶走的東西終於奪回來了,中國已經能夠保衛他的國土,保護他的國民。
升起國旗時,絢爛煙花背景下,任達華一個人站在天台,右手放在胸口,靜默站立。沒有一句臺詞,但是這一幕卻那麼動人。他是一個默默無名的小人物,一個生活在香港的普通中國人,他們終於回家,不用再寄人籬下。
故事五:《北京,你好》導演:寧浩
主要講述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故事,由葛優、龔蓓苾、王東等人主演。
故事從北京奧運會前葛優抽到的一張開幕式票展開。葛優也詮釋了「你大爺還是你大爺」,由他飾演的北京計程車司機張北京,一個不算世俗意義上成功,但是樂呵的中年男人,如果說 《奪冠》展現的是上海市井生活的話,《北京,你好》展現的就是北京的市井生活,沒有高不可攀的廟堂,從一個普通的小人物開始,人物飽滿而不突兀。
整個故事悲歡交融,有人在笑有人在哭。在講述熱烈紅火的北京奧運,又不忘記汶川地震帶來的傷痛。
葛優抽到的準備送給兒子的奧運開幕式門票,被一個汶川來的小男孩「買走」,故事由此展開。小男孩從汶川來看奧運開幕,為了摸一摸地震中沒有跑脫的「老漢」裝的護欄。葛大爺沒有溫情脈脈的煽情戲碼,在北京人式的瞎貧中把票送給了小孩。突然覺得葛大爺是個仗義灑脫的大俠—做好事都不帶留名的。開幕式上記者採訪小孩時小孩不知道葛大爺的名字,而修建好奧運場館護欄,在地震中的小孩的老漢也沒有名字。這些平凡的無名之輩沒有人能說他們不偉大,不可愛。
最後開幕式上,葛大爺和其他人的歡呼配上音樂也是淚點滿滿。
故事六:《白晝流星》導演陳凱歌
主要講述2016年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的故事。由陳凱歌,劉昊然、陳飛宇、江珊、田壯壯等人主演。
自己覺得大場面很符合凱歌導演的風格,但對故事情節沒什麼感覺。只是故事裡兩個貧困的像野人似的歡脫,滿眼的期待和渴望,讓人心疼,又讓人對生活充滿美好的希望。只是不知道像他們這樣的少年現在還有多少,而那些少年身邊會不會有一個「李叔」,還是只能像浮萍一般不止飄零到何方,任由命運拉扯。
故事七:《護航》導演文牧野
主要講述2015年9月3日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式的故事。由宋佳、佟麗婭、張子楓、雷佳音、韓東君等人主演。
最後這個故事是個人無感。講述了宋佳作為最優秀的,但是卻只能備飛,但戰機飛過天安門廣場時,她在轉播的大屏幕前哭了。應該是遺憾的吧!每個展現在大眾面前的成功背後,不知道有多少這樣默默無名的幕後之人。
這個畫面又颯又酷
整個電影從平凡普通人的視角去體現一個意義重大的宏大主題。而這些默默無聞的平凡之輩成就了所有宏大非凡的歷史,並賦予這些歷史不一樣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