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桂食話 II 巴馬火麻:湯裡的「白雪公主」

2020-12-23 南國文化傳媒
火麻樹

巴馬火麻:湯裡的「白雪公主」

文|排骨

1979年8月,中南幾省專家化驗巴馬火麻仁的結果顯示:火麻仁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豐富,亞油酸及亞麻酸含量也較高。火麻是一種一年生草本作物,火麻籽用作油料,火麻皮用作漁網、搓繩、紡織品等原料。從古至今,巴馬人傳承著吃火麻的傳統習慣,巴馬火麻被更多人士關注。

1.古老作物舊稱「天木」

6500年前,中國就已經大量種植火麻,《易經》稱火麻為「天木」。在歷史上相當長的時期內,火麻主要用作工業原料在世界各地廣泛種植。有人認為,火麻起源於中國或中亞其他國家。那麼巴馬火麻的歷史有多長?《巴馬縣誌》只籠統地說「種植歷史長,1946年僅種植2000多畝」。上世紀80年代,巴馬火麻才開始擴種。

不過,巴馬火麻在近年卻叫得很響。這跟巴馬被列為世界長壽之鄉有一定關係,更重要是巴馬火麻本身具有不同於我國其他地區的火麻品種的特點。兩年前,解放軍中藥研究所、解放軍軍用漢麻研究中心與巴馬常春藤生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合作,研製了以巴馬火麻為原料的包括食用油、保健食品、化妝品3大領域的產品。例如:用巴馬火麻加工而成的蛋白粉,適合術前病人食用。根據研究,火麻蛋白中有近三分之二是火麻特有的麻仁球蛋白,類似人體蛋白,容易被人體吸收,對人體有益;另有三分之一是白蛋白,與蛋清蛋白相似。

被巴馬火麻所吸引的不僅僅有國內的專家,還有國外的:1991年4月與1992年4月,日本國際自然醫學會會長、醫學博士森下敬一率長壽考察團,先後兩次考察巴馬火麻,對巴馬火麻讚嘆不已。

王曉翔是巴馬常春藤生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執行董事。2006年,他決定來巴馬投資之前,對雲南、新疆、甘肅、安徽等國內火麻主產區作過調查。最終選擇巴馬火麻的原因是,巴馬火麻的微量元素比雲南、安徽等地的火麻要高。王曉翔還帶著巴馬火麻到北京檢測,結果顯示,巴馬火麻內的有害物質含量低於0.00017%,幾乎等於零,這個含量在國內火麻品種中是最低的。按照國家規定,有害物質含量不超過0.1%的火麻,允許食用。這表明,巴馬火麻可以用於食品加工。

需要說明的是,北方種植的火麻一般不用作食用,北方火麻一般在火麻籽還未成熟的時候就收割,那裡的農戶要的是火麻皮,賣給紡織企業做原料。火麻的特性之一就是火麻籽與火麻皮,好比魚和熊掌,兩者不可兼得。

2.火麻「鄰裡關係」不好

「一歲一枯榮」,這也可以用來形容火麻的一生。

每年3月,巴馬的農戶把玉米種下後,就在玉米的周邊撒一些火麻種子,到11月收穫。在長達9個月的生命期中,火麻的「鄰裡關係」是失敗的——開始低玉米一等,後來就開始「欺負」玉米。

玉米、火麻同時播種落土,第一個月後,玉米的個子有三四十釐米高,火麻苗遠遠落後,只露出地面。兩個月後,只有20釐米高的火麻苗還是追趕不上高至50釐米的玉米。直到第3個月後,火麻才趕上玉米的身高,這時的玉米開花授粉,基本定型。就是從這時候起,火麻開始「欺負」玉米。

巴馬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張瑞豪說,一般來講,生長成熟的玉米,身高在2.2米左右,而生長成熟的火麻,身高可以達到3米左右。從每年的6月底開始,玉米就要在火麻的遮擋下,逐漸減少陽光吸收,致使玉米杆挺不直「腰杆」而倒伏。而這個時候正是玉米灌漿期(玉米籽成長期),對玉米生長影響很大。

一塊地裡全部種上火麻,畝產只有幾十公斤。再加上火麻不善於處理「鄰裡關係」,當地人種植火麻不過是為了自給,所以長期以來巴馬火麻的產量很低。目前巴馬火麻種植面積有3萬畝,產量僅90萬公斤左右。

廣西農科院經作所看到了這個窘狀,對巴馬火麻進行了研究,在試驗地裡,一畝火麻可產80公斤,且縮短了巴馬火麻的生長期,傳統種法是3月播種、11月收穫,新技術可在7月播種,同樣在11月收穫。如此新種法不影響第一季玉米的產量,因為第一季玉米收穫時間在7月。

當然,這一技術只是試驗的結果。能否讓巴馬火麻回到原產地、同樣獲得這樣的喜情,需要進行實地試驗。張瑞豪說,廣西農科院經作所計劃從今年7月起,與巴馬一家科技公司合作,在巴馬境內的一片旱地上試種。

火麻籽

3.多種吃法說火麻

巴馬火麻有多種吃法。《巴馬縣誌》記載的一種吃法是:將火麻仁磨或舂碎,人工過濾,與各類蔬菜一起混煮,此菜味清香,油而不膩。

這種吃法今天叫作火麻湯,目前在巴馬當地十分常見。當地廚師介紹,現在製作火麻湯,工藝比傳統做法多了一些講究。首先將火麻和水以1∶2或1∶3的比例用小石磨磨成火麻漿,然後用紗布過濾。煮湯時,將過濾後的火麻漿倒入鍋裡水中,燒開後,放入青菜。放青菜時不要攪拌,儘可能讓火麻糊粘住菜葉,以免火麻糊沉澱到鍋底而導致火麻湯變稀。然後用鍋勺慢慢地將青菜壓下火麻漿面,這時的火候不要太大,煮上三四分種,待青菜一熟即可。火麻漿煮熟後呈乳白色,食之有蛋白口感。火麻漿濃度越高,火麻湯就越濃,可濃至米糊狀,配以酸菜,吃起來清香爽口。

火麻湯

當地民間有個典故--"吃飯看鍋頭,吃菜看老頭"。說的是巴馬甲篆鄉有個長壽老人叫韋日無。10歲那年,有一天母親做晚飯,其中一道菜是火麻湯。韋日無非常愛吃,狼吞虎咽,把菜吃了個精光。這時,父親和祖父兩個"老頭"還在喝酒。母親見狀,給韋日無講孔融讓梨的故事,教育韋日無吃飯要看鍋裡還有多少飯,看後面的人夠不夠吃。自此,韋日無每次吃飯夾菜,不再像以前那樣只顧自己而不考慮別人。

巴馬人吃火麻的飲食習慣是如何形成的呢?當地人認為,地處桂西北大山區的巴馬農村,以前生活較苦,常常缺鹽少油,那時巴馬人發現用火麻來煮粥、做菜、熬湯,無須放油且耗鹽少。久而久之,這一吃法習以為常,而且常常將火麻當作調味品:先用文火炒熱出香味,撈起,放到炒、炸的食物裡,使食物具有香酥的口感。

火麻油是當地同樣很常見的一種火麻食品。巴馬幾家食用油企業每年要消化數百噸當地火麻籽。火麻油的加工工藝來自民間,土辦法要先炒熟火麻籽再壓榨,新做法直接對乾燥的火麻籽進行物理壓榨,接下來的工序包括過濾、精煉、精濾、罐裝等。火麻油有個特性,在生產和保存期間不能暴露在空氣中,否則其中重要的營養成分就會氧化,對人體不利。因此,火麻油必須在隔絕空氣、低溫、避光的條件下生產、保存。

編輯|夏巖

END

排骨,廣西全州縣石塘人,70後,報社記者。人在南寧,心在雲端。第一份工作是生產汽車配件。改行後主要寫、偶爾畫,喜歡讀些閒書。

相關焦點

  • 巴馬:有一種特產叫長壽特產-火麻
    巴馬有一種神奇的特產叫火麻,深愛人們日常的喜愛,在巴馬本地人都愛吃,包括巴馬長壽老人幾乎頓頓要吃火麻青菜湯。巴馬火麻對自然生長環境條件要求相當苛刻,偏愛石灰巖土地方。據調查顯示,目前我國只產於巴馬瑤族自治縣北部,巴馬北部的氣候以及生長條件都非常適合種植火麻,但是產量低因此市場價格也貴。
  • 吃在巴馬 ▏煙火人間 風味長存
    2、火麻豆腐圓火麻豆腐圓是巴馬特有的一種家常菜,是把水豆腐與火麻籽碾碎。再往裡邊放餡料。包起來下鍋煎。或者直接吃火麻豆腐。每家每戶都會做,也是巴馬家庭宴會上必不可少的菜餚。3、火麻芥菜湯火麻是巴馬的特產之一,火麻芥菜湯在餐桌上佔一席重要之地。做法就是將芥菜切斷與火麻一同煮湯。細膩的火麻加上爽口的芥菜,淡淡的豆香味,撲鼻縈懷。
  • 火麻糊的做法
    火麻糊的由來火麻糊是從火麻仁加工而來的。巴馬火麻仁產於世界著名的長壽之鄉—廣西巴馬大石山區的火麻受地理、氣候、環境、土質、水質等獨特條件的影響,生長周期長,其果實火麻仁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和不飽和脂肪酸,是其它火麻仁不可比擬的,是巴馬百歲老人長期食用的長壽食品。
  • 八桂食話 II 吃菌正當時
    靈川、臨桂、荔浦、天峨、南丹、羅城、環江、巴馬、融安、欽州市欽南區等地,是廣西木耳的「娘家」。廣西金針菇的「娘家」最少,只有興安、荔浦、靈川、河池市金城江等地。據了解,廣西食用菌發展主要得益於氣候適宜,溫溼度能滿足大多數食用菌栽培的要求;此外,科技含量和產業特色逐步顯現。
  • 火麻仁不僅是一種頗具藥用價值的植物,還是一道家常美食
    火麻仁的藥用價值火麻原產於中國大陸,是一種強韌、耐寒的一年生草本植物,產地為溫暖地區或熱帶地區,可用醫藥研究以及生產。中醫藥學上火麻果實稱為「火麻仁」,主治大便燥結。醫學上,火麻經常被用來輔助某些晚期絕症的治療,用來增進食慾、減輕疼痛,可用來緩解青光眼和癲癇、偏頭痛等神經症狀。
  • 依山傍水的巴馬長壽村 度假養生的好地方
    巴馬長壽村,依山傍水,是個美麗,神奇,令人嚮往的地方。它在巴馬瑤族自治縣,位於廣西西北山區地帶。長壽村巴盤屯的榨油坊,山茶油,火麻油,這是巴盤屯的一個榨油的作坊。當地大爺大叔們在湖邊下象棋,楚河漢界,兩個人下棋,圍了一圈人看,自得其樂,不急不躁。
  • 火麻油的功效與作用,巴馬老人頓頓離不開的健康食品
    不飽和脂肪酸等多種營養成分,是一種很健康的食用油,那麼火麻油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便秘吃火麻油有沒有效火麻油的功效與作用1、通便養胃《本草綱目》中就有提到,火麻仁有5、抑制幽門螺桿菌火麻油中含有抑菌成分,可以有效的抑制幽門螺桿菌的活性,阻礙它們的生長正宗巴馬火麻油品牌道心園火麻油
  • 八桂食話:桂平養鱉出「神話」
    黃沙鱉到底在廣西的江河裡生活了多久,迄今還沒有具體研究。據廣西水產研究院專家趙忠添了解,以前,廣西的黃沙鱉比較集中地分布在橫縣境內,如今橫縣的江裡還不時能抓到野生黃沙鱉,但在人工養殖黃沙鱉方面,遠遠落後於桂平。
  • 八桂風雲譜華章
    氣象人觀雲測天,追風識雨,在八桂天地間書寫著一幕幕精彩與生動。  風雨洗禮,「一根繩索」仿佛在繾綣敘述著70年的八桂風雲。歲月的模樣,留存在一張張黑白或彩色的照片裡,敘述著昔年芳華,敘述著廣西氣象人忠於職守、擔當奉獻的故事。
  • 每日一味中藥:火麻仁
    中醫認為火麻仁有潤燥滑腸的功效與作用。別名:大麻仁,線麻子(代殼者)。來源產地:為桑科一年生草木植物大麻的成熟去殼的種仁。均為栽培。主產於東北、華東,其它各省亦有生產。採收炮製火麻仁:除去雜質及果皮。氣微、味淡,含油性、除去果實的皮殼,即成為火麻仁。以淨仁,綠黃白色,不泛油者為佳。性甘平。性味歸經,入脾、胃、大腸經。功效火麻仁有潤燥滑腸的功效。主治津枯便秘。老年體虛,產後血虛者宜之。
  • 火麻黑芝麻醬火燒,層次分明,又香又酥
    火麻黑芝麻醬火燒By 美食娘娘馨睿芝麻醬火燒以前也做過,但只有這次做的最成功,又酥又香,兩種口味:香甜的、鹹香的都很好吃。麵粉裡加了火麻蛋白複合粉,增加了營養,降低了升糖指數;火燒上放了火麻仁又香又有顏值,與大家分享。原料:麵粉、膳悅糖火麻蛋白複合粉、膳之儉火麻仁、黑芝麻醬、紅糖、椒鹽粉、酵母粉。做法步驟:第1步、準備好上述麵粉所需食材。
  • 精準扶貧,助力「三農,」糖人巴馬香豬北方寒地綠色養殖成功
    黑龍江糖人集團於三年前引進廣西壯族自治區巴馬瑤族自治縣特產——巴馬香豬,在黑龍江寒地成功繁殖培育,並在哈爾濱市阿城區山清水秀的阿什河畔建成六萬平米的糖人巴馬香豬自然繁殖基地。據糖人集團宋群總經理介紹:巴馬香豬,是國家級二類保護豬種,由於其具有獨特的皮薄、骨小、肉嫩、味香口感甜美、營養豐富等特點,具有優良的品質和純美的香味,是一種難得的美味佳餚,屬於珍貴稀缺美食,曾是歷代皇宮貢品和倍受貴族尊寵的珍貴美食,因外地人食之甚感鮮香,逐傳名為「香豬」,且烹調時不添加任何佐料也香氣撲鼻,素有「一家煮肉四鄰香,七裡之遙聞其味」之美稱,被譽為豬類的
  • 美盈森全球首創的火麻仁蛋白肉品牌「庖丁造肉」亮相央視
    近日,美盈森(002303.SZ)全球首創的火麻仁蛋白肉品牌「庖丁造肉」亮相央視財經頻道《正點財經》欄目,節目在人造肉市場調查中對美盈森旗下的火麻仁蛋白肉產品作了重點報導。美盈森副董事長黃琳在接受央視採訪時介紹,在研發過程中發現火麻仁蛋白,它的優良特性在人造肉產品有很好的體現,進而推出了火麻仁蛋白肉品牌「庖丁造肉」。
  • 廣西民族音畫《八桂大歌》閃耀京城
    《八桂大歌》由總政歌舞團團長、《千手觀音》編導張繼剛傾心打造,全劇共分為「勞動篇」和「愛情篇」,以30多首具有濃鬱廣西民族風情的民歌為主,輔以舞蹈、民族器樂、民族服飾,讓節奏跌宕的歌聲與畫面完美組合,演繹和禮讚八桂大地上苗、瑤、侗、壯、京各族人民古往今來的風採。
  • 火麻豆渣四喜丸子,美味可口,宴客必備
    火麻豆渣四喜丸子By 美食娘娘馨睿做完豆腐後剩下的豆渣加上些肉末和火麻油做了四喜丸子,很好吃,丸子是用空氣炸鍋做的,沒有用油,很健康;丸子篷鬆口感軟嫩,配上山藥和木耳,是營養豐富全面的美味佳餚。成品菜再放些火麻仁營養就更加豐富了。
  • 黑麥火麻複合粉雜糧饅頭,濃濃的麥香味
    黑麥火麻複合粉雜糧饅頭By 美食娘娘馨睿現在人們注重健康,巳從單純的吃精米精面轉入粗糧細作、複合多樣食材製作食品。這款雜糧饅頭就是本著這個原則做的。火麻複合粉裡有7~8種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並且低糖低升糖,富含粗纖維,所以用它製成的食品非常健康。
  • 火麻仁蒜蓉粉絲娃娃菜
    火麻仁蒜蓉粉絲娃娃菜這道菜借鑑了蒜蓉粉絲蒸扇貝的做法,改用蒸娃娃菜,非常好吃,鮮味十足;白菜脆爽,粉絲吸滿了鮮美的湯汁,非常美味,最後撒上火麻仁,不僅更加營養,而且味道非常清香。準備好主料和輔料
  • 尋味東莞//火麻仁、白玉蘭、陳皮……統統裝進倫浩宇的甜品裡
    食材:回歸傳統尋著《尋味東莞》紀錄片第三集裡的創新甜品美食,記者又找到藏於萬江普通居民樓裡的THE LUN私家定製甜品,這裡的主人倫浩宇笑著對記者說,這是今年第一天開工,之前一直在研究食材和尋找新的創製靈感,但是因為紀錄片裡關於自己創作甜品的報導推出後,不少人表示「看饞了!」應大眾要求,他只好開門營業。
  • 從東蘭縣途經北景鎮前往巴馬長壽村(湘貴桂雲川遊記-24)
    由於河池地區近日連續下雨,也影響了三月三活動的繼續,驅車離開河池前往長壽之鄉巴馬縣。準備在途經東蘭縣和大化北景鄉分別停留2天,上圖為東蘭縣壯鄉英雄文化園。河池到東蘭縣壯鄉有119公裡路程,走210、323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