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的《奔跑吧》很有意義,在歡聲笑語中,給我們上了一堂在這個言論自由的時代的必修課。
本期開頭就安排了一個橋段,突然暗燈的黑暗中,李晨被人打了一下頭。
亮燈後,李晨懷疑是離他最近的沙溢幹的,於是整期都圍繞到底是不是沙溢打的頭展開了。
看似不就是打了一下頭,小編看得時候也懷疑節目組是不是太兒戲了,真要以這個出發點來完成一整期的節目嗎?
為什麼不找個酷炫些的理由開頭呢?
但是這個疑問並沒有停留太久,因為整期後面幾個遊戲環節非常出彩,有笑點,又刺激。
這一期邀請了好幾位嘉賓,有聶遠、王嘉爾、韓東君、李沁。
因為嘉賓肯定不如固定隊員之間那麼熟悉,所以第一個環節「守護信任的人」,通過組隊搬運大頭模型,來考察團隊協作力,讓大家儘快建立信任。
共同完成任務的時候,也讓組員之間產生更多的直觀了解。
讓小編印象最深刻的是「危險邊緣的試探」這個環節,非常刺激。
兄弟團的對手們是來自桂林天龍足球隊的隊員,都是專業運動員,而兄弟團需要跑贏他們。
不僅需要兄弟團跑得速度夠快,手上也要夠靈活。
郭麒麟和Angelababy就是開鎖小能手,給的開鎖時間還沒到,就已經開鎖起跑了。
這是用腦力贏得比賽的,當然還有一種是靠運動天賦的,也很讓人驚嘆。
蔡徐坤、鄭凱、韓東君,都是運動健將,還獲封「big long power king kong leg」,又名「大力金剛長腿」。
到了最後的環節,節目組還請來了陳銘和熊浩協助,讓兄弟團們展開了一場「是不是沙溢打了李晨頭」的辯論。
到這時候,小編還沒明白節目組最終想展示的道理,只是看到了喜歡的嘉賓來進行辯論而開心。
經過一番唇槍舌劍和兩邊各自的舉證,100位現場觀眾以66:34的大票數選擇李晨獲勝。
是沙溢打的結果終成定論。
這時候李晨難過的哭了。
原來真實情況是李晨在節目組的安排下自己打了自己,嫁禍給了沙溢。
了解他們兩人的嘉賓,大部分都站在了沙溢一邊,不管是事情剛發生的時候,還是經過了一整天的遊戲環節的分析和感受之後。
但是不了解他們的觀眾,卻絕大部分選擇了李晨。
原來節目組就是要告訴我們這個道理。
不要因為碎片化的信息,就隨意認定結果。
現代網絡發達,能便捷快速地獲取各種信息,但是很多信息是碎片化的,甚至真假難辨。
沒有確鑿證據,不能因為隻言片語去猜測真相。
真相往往在你沒看到的那一面。
不要因為眾口鑠金,就加入指責的隊伍。
這何嘗不是以多欺少。
保有心中的善良,
不要成為雪崩中的那一片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