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還未進入嚴冬,但天氣已經變得越來越冷,而此時,柳興看著自己養雞場裡越來越龐大的「隊伍」,卻感到渾身暖洋洋的。
▲柳興正在養雞場餵雞
柳興是80後,是上慄縣河東花炮廠的「接班人」。「我大學畢業後在寧波方太集團做客戶經理,年薪有20萬元左右,但是我老爹不同意我在外打工,要我回家接手花炮廠。」柳興說,父命難違,2013年回到了家鄉,從父親手裡接過花炮廠,結果發現,花炮行業都在轉型升級。小型的花炮廠在「關停並轉」的大潮中,生存成了問題。
為此,柳興決定不當「花炮仔」,經過一番思考,他認為老百姓越來越注重健康與營養,養雞是一條不錯的出路。
於是,他把打工賺到的40萬元錢全部投了進去,把花炮廠改建成了養雞場,創辦阿興農場。但是柳興第一次創業並不順利。因為他散養的2000隻蛋雞,不但沒有收回成本,還虧了本。
▲柳興(左一)正在給雞量體溫
「那是2016年的夏天,上慄發了洪水,大水漲到了雞舍裡,淹死了一批雞,但我不甘心。」柳興說,第二年他在上慄楊岐山腳下,找了一塊地勢較高地方,新建了雞場。他想這裡不會被水淹吧。可躲過了洪水,卻沒有躲過大風。在一個狂風暴雨的夜裡,雞場裡的養雞大棚轟然倒塌。這一年「遷居」楊岐山的雞崽兒,一隻都沒能留下,看到這滿地壓死的雞,柳興嚎頭大哭,心想養殖創業的路怎麼這樣難走。
不過,柳興是個執著的人,創業的連番失利反而讓他愈挫愈勇。他決定回到利用花炮廠房養雞這條路上來。他找到那些熟識的花炮廠老闆,說服他們合夥養雞。當時,雖然花炮行業越來越難做,但是很多財大氣粗的花炮廠老闆,並不願意選擇做農業。柳興先後跑了200多家花炮廠,終於說服了其中的5家達成了合作養雞意向。現在,柳興5個聯合養雞場都建立起來了,養殖場共有一萬多隻雞。
「我用五穀雜糧養雞,同時種植了魚腥草、苜蓿等中草藥,配在雞的飼料中。」柳興說,這樣餵養的雞,產出來的雞蛋吃起來帶有濃濃的清香,很受消費者喜歡。
隨著養雞事業步入正軌,柳興開始琢磨帶動更多的人致富,為貧困戶提供雞苗,依照市場價回收雞和雞蛋。上慄縣東源鄉新益村的貧困戶陳高華,正是在柳興的幫扶下,走上了脫貧致富之路。「他提供了800隻雞苗給我,現在這些雞全部能出售了,能有9萬元左右的收入,除去成本、飼料等費用,單靠養雞預計有4萬多元的純收入。」陳高華為此感到很開心。目前,在柳興的上慄赤山鎮、東源鄉等養雞場,安排了9名貧困戶常年就業,同時與很多貧困戶與農戶成立養雞合作社,帶動當地老百姓共同致富。
「陽光總在風雨後」。如今的柳興,已經從「花炮仔」成功轉變為一名遠近聞名的「雞司令」。今年7月,柳興的創業項目在參加第四屆「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中,獲得萍鄉區的優秀獎,榮獲「2020萍鄉市青年創業標兵」稱號。
「下一步,我要延伸產業鏈與價值鏈,開發雞湯罐頭、雞汁飲料等。」 柳興說,他不滿足僅僅聯合辦了5個養雞場,還要建立品牌,開發更多的產品。
供稿:上慄鎮
編輯:葉麗
審稿:彭夢梅
監審:許朝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