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美術教育編輯部舉辦的抗疫主題師生美術作品評選結果揭曉,中山市12歲的黃子熙摘下全國特等獎的桂冠。從小酷愛畫畫的黃子熙對南都記者表示:「繪畫像一個朋友,也像一個影子,伴隨著我成長。」
獲獎畫作
廣東省唯一一個特等獎
這個「六一」,中山市東區雍景園小學的黃子熙收到了一個好消息:中國美術教育編輯部舉辦的全國師生美術作品評選獲獎名單公布,他的作品《逆向而行》獲特等獎。
據介紹,本次美術作品評選活動有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9265件美術作品參評。由128位美術教育專家、美術教研員、特級教師和學科帶頭人組成的評審團隊,經過初評、複評和終評,從中評出15個特等獎,其中學生組10個、教師組5個。
《逆向而行》描繪的是身著迷彩服的解放軍叔叔阿姨們戴著口罩、提著醫療急救箱抵達武漢時的場景。黃子熙說:「記得曾經讀過《誰是最可愛的人》這篇文章,解放軍叔叔們英勇無畏的形象讓我印象深刻。疫情當前,軍醫叔叔阿姨們全副武裝、義無反顧地來到武漢,迷彩服藏不住他們堅韌不拔的風骨,他們是最可愛的人,是當之無愧的最美逆行者。」
「這幅作品創作過程比較辛苦,我沒學過迷彩服怎麼畫,所以我憑感覺先勾好線條再一塊一塊的填上不同的顏色,非常耗時。」黃子熙說,他是懷著敬意創作的這幅畫。
黃子熙的抗疫主題系列水墨繪畫一共有9幅,用了9天時間創作,描繪了站在最前方的鐘南山院士,搶救重患的醫護人員,奮戰在一線的公安幹警,堅守後方的環衛工人、社區工作人員、志願者等動人畫面,《逆向而行》是其中之一。他說自己用這種方式為戰「疫」加油,希望未來不會再有疫情。
從小特別活潑卻鍾情繪畫
黃子熙媽媽說,孩子從小特別活潑。為了讓他動靜結合,在孩子1歲多時,就啟發他學畫畫。最初讓他學畫圓圈,然後用圓圈加圓圈組合成圖。結果活潑好動的小子熙對畫畫產生了濃厚興趣,有時一畫就是半天。
慢慢地,他會用畫筆把看到的、想到的表達出來,很多作品線條和構圖非常獨特,常常自帶情節。他的畫裡,經常出現各種小動物以及伯伯開車、奶奶做家務等場景。
黃子熙在家有一間畫室,在這裡他盡情想像,自由表達,創作了很多讓爸爸媽媽感到「意外」的作品。爸爸媽媽也常帶他外出寫生、遊覽祖國山河、觀察世間百態,還常帶他參觀各類美術展覽,觀摩古今優秀藝術作品。
5歲那年,黃子熙出了畫冊《眼睛是我最好的老師》,並在中山市文化館辦了第一次個人作品展。一年級的生日當天,他的畫作在校內展出,為期一個月。
黃子熙媽媽說,他9歲時,曾連續兩周臨摹長卷名作《溪山清遠圖》(8米)、《富春山居圖》(6米)。「我對名作充滿敬意,在尊重原作的前提下大膽創作,希望體現自己對古風的理解。」11歲時,作為主力創作了15米長卷《醉龍之美》,代表廣東選送中國美術館即將參加全國展。12歲,已先後在多地受邀舉辦個人畫展6次。截至目前,黃子熙創作書畫作品500多幅,入選全國少兒美術作品展等各級展覽,獲得國家、省、市等各類獎項90餘個……
黃子熙作品
在黃子熙班主任石玉鳳老師看來,子熙思維敏捷,有很強的領悟力和思辨能力,各種課堂都能聽到他獨到的見解,而且他性格溫良,同理心強。
在雍景園小學有一間教室,牆壁上是備受好評的山水牆繪。這是黃子熙讀五年級時,利用節假日,登上二米多高的腳手架創作的。「其實當我爬上腳手架時,心裡有點發顫。」黃子熙說,這是他首次嘗試克服炎熱天氣長時間高空創作,還要儘可能把個別老舊牆體融入畫面中,「連續三天假期我都在教室裡度過。」
對此,雍景園小學副主任劉志博表示,子熙不僅牆繪畫得好,還展現了樂於為集體奉獻的精神。
黃子熙作品
曾一度覺得繪畫枯燥乏味
雍小水墨畫校隊陳俊老師介紹,初見子熙,他還在讀三年級。「我對他印象很深,因為他有著超乎同齡孩子的成熟和幹練,大方有禮又外向活潑。」剛加入水墨畫校隊時,黃子熙已有好幾年的美術「功底」,畫作「成熟、老練、套路很深」。「疫情期間,子熙在家獨立創作的《致敬戰疫英雄》系列作品,有著獨特的視角、構思和創作內涵。」陳俊老師評價說。
不過,黃子熙坦言,三年級時,也曾一度覺得繪畫枯燥乏味,總和媽媽說不再想去上課了。
媽媽告訴他,不管多喜愛的東西,免不了有倦怠期。但是,人這一輩子會有好多選擇,當你下定決心去做,就儘量不要半途而廢。媽媽和國畫老師陳才華探討了他洩氣的原因,那段時間媽媽還陪著他到畫室堅持學畫,老師則引導他走進博大精深的繪畫世界。
有一天,黃子熙豁然開朗。他發現,原來繪畫除了「平、圓、留、重、變」和「乾濕濃淡焦」等筆墨技巧之外,還有揉紙法、點彩法、彈粉法、撒鹽法等那麼多的魔法。「曾經枯燥得令我想放棄的樹木和山水突然間變得多姿多彩、活潑可愛。」黃子熙說,「我又找到了繪畫的樂趣,覺得它像個魔術師一樣神秘。」
雍小校長歐淑霞認為:黃子熙同學敬老愛幼、熱心公益、多才多藝,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悉心栽培,這一點在他身上得到很好印證,希望更多的父母重視孩子的綜合發展。
黃子熙作品
他是廣東省新時代好少年
在獲得全國特等獎之前,他在中山市乃至廣東省已嶄露頭角。去年4月,全省60名同學獲得「最美南粵少年」稱號,黃子熙因才藝出眾成為其中之一。
今年6月,他收到全國特等獎消息後的第三天,又被通知入選2020年廣東「新時代好少年」名單,全廣東省只有40人,全中山市僅2名。
面對各種獎項和諸多榮譽,黃子熙表示,自己非常高興,但作畫只是他和大家交流想法的一種表達。「對於榮譽,我一直是保持平常心態,成績都屬於過往,做好自己最重要。」
黃子熙說,很小的時候,繪畫是各種圓,扁的、圓的、長的、短的,太陽、蘋果、梨就這樣在筆尖下成形;稍大一點的時候,繪畫有了更多的形狀和色彩,悟空、八戒、唐僧、沙僧、毛驢給了他更多的驚喜。當媽媽把越來越多的作品變成了一本又一本的畫冊,他更堅定了繼續創作的決心。「我覺得繪畫像一個朋友,也像一個影子,伴隨著我成長。」
黃子熙媽媽說,作為家長,他們注重培養他不輕言放棄的品質,引導他加強時間管理,學會自律和獨立,養成良好習慣;關心併力所能及地參與公益活動,在幫助他人的同時豐盈自己的內心。「孩子的路才剛剛開始,我們希望順其自然,讓他自由選擇前進的方向,走自己想走的路。」
南都記者了解到,目前小子熙正在嘗試創作一幅中山非遺文化背景的巨幅水墨長卷,向中山傳統文化獻禮。
人物小檔案:
黃子熙:男,12歲,東區雍景園小學六(3)班學生,任大隊委、中隊長。獲評2020年廣東省新時代好少年、2020年中山市新時代好少年才藝類標兵、「同心同創·共抗疫情」主題師生美術作品全國評選活動特等獎、第24屆全國中小學生書法繪畫比賽一等獎、第四屆最美南粵少年「才藝好少年」、2018-2019年廣東省優秀少先隊員等。
【來源:南方都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