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娛樂圈黑道大佬的江湖往事。江湖上再無大哥,也再無黑幫片。

2020-10-03 知淺不淺

2008年2月19日,香港人民的開心果肥肥沈殿霞因肝癌在香港病逝。

(沈殿霞生前照都給人很開心的感覺)

兩周後,肥肥的圈中好友為其舉辦追思會,肥肥的生前好友紛紛上臺表達自己的悼念。

然而,現場肅穆的氣氛卻在一個人上臺後更沉重了幾分。

只見他一身黑西裝,戴著黑墨鏡,表情嚴肅,一上臺就開始發難——

「我好奇怪女兒沒有爸爸嗎?為什麼照顧欣宜的責任全落在世叔伯、阿姨那裡?」

話音一落,全場譁然。

要知道肥姐的追思會並不單單只有她生前好友出席,當天亦有不少肥姐的粉絲到場。

此舉直接將沈殿霞的前夫、鄭欣宜的父親鄭少秋推上風口浪尖。

可是這個人沒有停下自己的怒罵,反而將矛頭直指秋官,「為什麼現在才見到鄭少秋出現?」

之所以有此一言,是因為沈殿霞的前夫鄭少秋之前並沒有出席她的葬禮。

緊接著,他又疾言厲色,喝令鄭少秋——「秋仔你上來向大家講清楚!這些年,你對阿肥付出了什麼?對女兒付出了什麼?」

說到激動時,手忍不住直指場下的秋官,聲音也隨之變大,簡直要鄭少秋當場自殺謝罪,方能了事。

(鄭少秋和女兒鄭欣宜)

場面一度沉默,這人一連兩個問題簡直將鄭少秋推入無情無義的負心薄情郎的地步,直叫鄭少秋只得苦笑求饒,拉著鄰座的女兒鄭欣宜才敢上臺。

這個在肥姐追思會上怒斥鄭少秋,下了臺仍不願與鄭少秋和解,直逼得鄭少秋最終不得不提前離席的人,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主角。

香港娛樂圈中一代「大哥大」的代表人物——鄧光榮


無心插柳柳成蔭,公務員變大明星

1946年,美國舊金山洪門的大佬黃三德在洛杉磯病逝。

而一個未來在香港的洪門中攪動風雲的人物,也在這一年出生於廣東順德。

他就是鄧光榮。

鄧光榮家境富裕,父親鄧博文是致公堂的廣州堂主,而致公堂前身正是洪門的一個分支。

而所謂的洪門,正是日後香港黑幫勢力——三合會的前身。

在這樣的環境裡長大,從小鄧光榮就對幫派文化十分熟悉,以至於後來進入演藝圈後,在電影中飾演「大哥」也是信手拈來。

(鄧光榮舊照)

不過這位「黑道大哥」一開始可沒想過進演藝圈,而是想報考法律系,在香港政界去做一個公務人員的。

讀書時期的鄧光榮喜好運動,尤其鍾愛踢球,不知道這是不是日後他收一樣很會踢球的曾志偉為小弟的原因。

熱愛運動又高大帥氣的鄧光榮是校園的風雲人物,每每只要有他的球賽,總是會有格外多的「女觀眾」。

加之其性格豪爽,愛打抱不平,在同學中人氣也頗高。

(鄧光榮舊照)

一次,嶺光公司為青春片《學生王子》招考演員。

同學們一看,這角色不是為鄧光榮準備的嗎?舍他其誰!

於是大家聯名推薦鄧光榮,盛情難卻,鄧光榮便試著去報名參選。

無心插柳柳成蔭。

上千個應試者中,面試官千裡挑一選中了鄧光榮。

17歲的鄧光榮憑藉《學生王子》迅速躥紅,高大英俊,身材魁梧,簡直就是當時每一個女學生的夢中情人。

趁熱打鐵。

中學畢業之後,鄧光榮已經與當時港臺兩地正當紅的花旦合作了個遍,和秦漢、秦祥林並稱「臺灣三大文藝片小生」。

不止如此,他和第一代「瓊瑤女郎」甄珍一起成為那個年代的熒幕情侶。

後來,鄧光榮與肥肥沈殿霞拍攝《飛男飛女》,兩人同樣性格豪爽,義氣兒女一碰面自然是格外投契。

(沈殿霞和鄧光榮舊照)

雖然肥肥比鄧光榮還要大上一歲,但是她甘為小妹,自此二人開始以兄妹相稱。

感情甚篤。

這也是鄧光榮在肥肥追思會大罵秋官的原因,他是真的把肥肥當成自己親妹妹了。

後來肥肥病逝,他對於肥肥的獨女鄭欣宜也是諸多照拂,認她為乾女兒,實際上二人的父女情同親女沒什麼分別。

(鄧光榮和小時候的鄭欣宜)

鄧光榮還結識了另外幾個好兄弟,他們一拍腦門成立一支樂隊,名為「銀色鼠隊」。

除了鄧光榮和沈殿霞,其他五人分別是大哥張衝、二哥謝賢、三哥陳自強、四哥陳皓、五哥秦祥林,鄧光榮排行第六,沈殿霞是七妹。

(銀色鼠隊)

七人義結金蘭,只要一人有事,其他人必定出手相助。


「裝逼如風,常伴吾身」

上世紀70年代後期,鄧光榮見香港的影視業發展得如火如荼,便和胞兄鄧光宙創立了大榮影片公司。

彼時的香港,由李小龍引起的武打潮在香港風靡,早已不盛行玉面小生,而是武打明星當道。

拳拳到肉的動作戲和江湖義氣兒女的英雄片是當時的電影主旋律之一。

恰好這個時候的鄧光榮早已褪去青年的青澀,比之從前更顯英偉不凡。

大佬氣質拈手即來。

其實鄧光榮的大佬氣質不僅仰賴於他偉岸的外表,更源於他的家世出身。

前面我們說過,鄧光榮父親是致公堂的堂主,於是他自小對幫派事務便是耳濡目染。

待到鄧光榮讀書時期,父親早年的愛將兼好友劉榮駒也在香港建立了自己幫派勢力,著名的碼頭幫中的大勢幫派之一——聯公樂

鄧光榮隨後也曾加入聯公樂,劉榮駒十分喜愛這個好友家的帥小夥,後來鄧光榮在娛樂圈發展,劉榮駒也沒少在後出力,為其排憂解難。

(鄧光榮舊照)

劉榮駒幾乎將鄧光榮當成自己的接班人培養,曾將自己的一應幫派事務交由鄧光榮處理。

常年在這樣的環境下浸淫,自然是不怒自威,頗有一種「死亡如風,常伴吾身」的大佬氣場。

1986年,吳宇森執導的《英雄本色》引起空前的好評,開創黑幫英雄片的電影潮。

《英雄本色》

鄧光榮一見這情景,遂想我一個實打實的江湖大佬怎麼能錯過這股風潮。

於是找來了周潤發給自己搭戲,又邀請了自己的「二哥」謝賢配戲,便有了《江湖龍虎鬥》。

平心而論。

《江湖龍虎鬥》不論是在劇情還是動作設計上,都不足以和《英雄本色》相提並論。

但是。

好在鄧光榮和周潤發角色之間的手足情深和鄧光榮本身的大佬氣場實在叫人過目不忘。

看他一身黑西裝,單槍匹馬便為了自己的兄弟勇闖龍潭虎穴,步伐閒適,一副勝券在握的模樣。

對家的小弟檢查他身上是否有攜帶武器,他也半分不惱。

只是在檢查之後似有若無地輕瞥小弟一眼,便徑直向話事人徐少強走了過去。

徐少強面帶微笑的同鄧光榮套近乎,綿裡藏針。

鄧光榮也是伸手不打笑臉人,直說叫他,想要什麼直接開口。

徐少強站起身,咄咄逼人,直指他鄧光榮之前下他面子的事,又抬出被他們抓走的周潤發威脅鄧光榮最好是束手就擒。

而鄧光榮照舊雙手插袋,看不出一絲情緒,不動聲色地看著氣憤的徐少強,只說要先見到自己的弟弟周潤發,才能談接下來的事。

周潤發終於被帶了上來,臉上有傷,鄧光榮竟還能同他開玩笑,笑話他這麼大個人了還不懂照顧自己。

接到暗示的周潤發,隨即一拳打向自己身邊的小弟,鄧光榮也迅速拿出藏在一旁的槍指著徐少強的腦門。

形勢瞬間逆轉,徐少強掙大了雙眼,似乎對自己眼前的一幕難以置信。

這就是鄧光榮的「江湖大哥」角色。

穩若泰山,自有自己的派頭和從容。


大佬竟也有「剋星」

儘管在鏡頭前鄧光榮呼風喚雨無所不能,但這個大佬也曾遇到「剋星」,那就是江湖人稱「墨鏡王」的王家衛。

今時今日,王家衛三個字已經成了一種保證,無數人搶著演他的電影。

(王家衛)

但是時間撥回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當時的王家衛不過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編劇。

而發掘他這個導演界的明日之星的人,正是鄧光榮。

當時的王家衛在黃百鳴麾下做事,那個時候「墨鏡王」雖然還不是「墨鏡王」,但是已經頗具大師風範。

講究「慢工出細活」。

黃百鳴是天天都收到王家衛送來的支票,但是一直沒見到他的劇本。

(黃百鳴)

而彼時王家衛不過是個無名之輩,黃百鳴投進去的錢自然是要聽見響,便不斷催促王家衛交稿。

終於三周之後,王家衛交了劇本,黃百鳴便問其他人,這劇本如何?

對方答,不太理想。

黃百鳴這下氣壞了,心想,你這人寫稿慢就算了,質量還不行,這怎麼成?

於是一怒之下就把王家衛炒了魷魚。

被黃百鳴炒魷魚的王家衛卻被鄧光榮當成寶「撿」了回來。

後來鄧光榮眼熱《英雄本色》,想抖一抖「大哥」的威風,便叫王家衛寫個劇本出來,於是便有了《江湖龍虎鬥》。

《江湖龍虎鬥》截圖

《江湖龍虎鬥》的合作叫鄧光榮很開心,他認定這個小子很有前途,見王家衛對做導演也有興趣,便大力支持他。

王家衛也沒讓鄧光榮失望,一出手就是《旺角卡門》這樣的經典之作。

《旺角卡門》究竟有多經典,相信不用老徐多費筆墨為大家分析,憑著這部片,王家衛獲得了鄧光榮的信任。

這天,王家衛找到鄧光榮,同他繪聲繪色地講了一個故事,講得那叫一個精彩,鄧光榮聽得那叫一個入迷。

於是鄧老闆大手一揮,拿出了4000萬投資,令王家衛講這個故事拍出來,分成上下兩集,還找來了張國榮、張曼玉、劉嘉玲、劉德華等人出演,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

誰知王家衛才拍了上部就燒掉了幾乎全部投資,而這部陣容豪華,投資過千萬的故事上集,就是奠定了王家衛文藝片大導地位的電影《阿飛正傳》

至於下集?沒有下集。

《阿飛正傳》上映之時票房慘澹,僅上映12天便下畫,票房只收回900萬港元。

聽到這個消息的鄧光榮眼前一花,當即進了醫院打吊針,投資人都倒下了,自然就沒錢拍下集了。

據說後來鄧光榮找了人,試圖把王家衛丟棄不用的20萬尺膠片重新剪輯一下,看能不能「化腐朽為神奇」搶救一下,結果好幾名編劇看完都紛紛搖頭,表示無能為力。

鄧光榮只好作罷。

不過。

雖然《阿飛正傳》票房慘澹,卻一口氣拿了十幾個獎項,也算是彌補了鄧光榮的內心創傷。

不過事後鄧光榮接受採訪,仍是有點意難平地表示——

假如自己把投資阿飛正傳的錢拿去炒樓或者炒股,早就成為億萬富翁了。

不過自己不後悔,畢竟拿了獎嘛。


當眾斥罵劉鑾雄

93年,鄧光榮拍完最後一部電影《黑豹天下》之後,就淡出影壇,移居溫哥華,無論幕前還是幕後都甚少參與。

但他資歷深,又好結交朋友,為人也重義氣。

圈中若矛盾,多請他居中調解,可說是香港娛樂圈中的「大家長」。

江湖傳。

當年曾志偉醉後多嘴,吐槽「容祖兒不漂亮」,還對她的外貌諸多嘲諷,招致一直力捧容祖兒上位的楊受成不滿,一氣之下找了人打了曾志偉一頓。

當時曾志偉剛酒吧喝完酒,正準備回家。

結果就在他往走的時候,幾個大漢手持棍棒朝著曾志偉走了過去。

隨即就是一頓暴,曾志偉足足被打了五分鐘,後面大漢們離開的時候,還曾放下狠話說:

「港姐決賽那晚,你用做了。」

見壯漢們離開,曾偉的好友才敢上前將他扶起來,連忙送往醫院。

曾志偉曾進過聯公樂,是為光榮鞍前馬後的忠心小弟,見小弟出事,大哥自然不能坐視不管。

於是鄧光榮便約了楊受成,為雙擺個「講和酒」,酒杯推杯換盞,軟話一說,這才把這件事抹了過去。

不過大哥不止自己為別人擺「講和」。

既然講究江湖義氣,有時候也免不為別人打抱不平。

2002年,一代歌王羅文逝世,身羅文的生前摯友,鄧光榮一手主持操辦了他的葬禮。

(羅文)

然而就在準備葬禮期間,香港著名富商商劉鑾卻忽然對媒體爆料,稱羅文生前欠下了巨債無力償還,家人生活艱難,是靠自己發善心拿出一百萬接濟羅文才維持住了日常生活。

此言一出,大眾譁然,更是引起羅文一眾生前好的怒火,其中最生氣的當屬鄧光榮。

鄧光榮強硬地同媒體表示,劉鑾雄所說的事絕對子虛烏有,誰都沒有拿過劉鑾雄的一分錢。

隨後,羅文其他生前好友如沈殿霞、譚詠麟、曾志偉人也紛紛支持鄧光榮,對劉鑾雄表示強烈譴責。

要是羅文真的那麼困難,憑什麼不和我們這班好友求,反要你一個外人來「發善心」?

後面在舉殯的前一天,劉鑾雄還帶著小情人甘比前來「視」,鄧光榮一見他便發火,指著他的鼻子質問他,為何對媒體說假話。

(劉鑾雄和甘比)

然後便直接將人掃地出門,半點臉面都鑾雄留。

劉鑾這還帶著「女友」呢,居然就這樣被下面子自然是憤憤不,於是就找上了自己的老友洪漢義幫自己出頭。

洪漢義是香港三合會14k社團的大哥級人物,黑白兩道都賣他一個子,但是到了鄧光榮這裡,鄧光榮可是一點也沒服軟。

(洪漢義)

他直指是劉鑾雄欺人太甚,自己和羅文是至交,絕對不能叫好友死後還蒙這等「不白之冤」。

洪漢義自己也是吃江湖飯的自然知道「義」字怎麼寫,何況確是劉鑾雄多嘴先,便也只能從中極力斡旋,勸說雙方以和為貴。

畢竟都是有頭有臉的大人物,也不能真的交惡,最終二人把話說開,握手言和。


最後

2018年初,卓偉爆出視頻,揭秘了一宗娛樂圈迷案,當年到底是誰強姦了藍潔瑛,而爆出了兩個人中赫然就有鄧光榮。

一時間輿論譁然,人們難以相信那個義薄雲天的大哥竟然是這樣的不恥之徒。

然而隨著藍潔瑛的逝世和世人對視頻真偽的懷疑,真相究竟如何又成懸案。

而鄧光榮早已失了辯駁的權利,他早在2011年就於睡夢中病逝。

這個曾攪動香港娛樂圈的大哥,在生死大事上倒是十分異於常人的安靜。

而隨著鄧光榮的病逝,曾經香江那段血雨腥風一般的黑幫片歷史,也如他一樣遠去,成了滄海桑田。

江湖上再無大哥,也再無黑幫片

參考內容:

南方君:《香港電影接真正的大佬:鄧光榮》,2019年。

一個字頭的誕生:《鄧光榮▏大榮江湖恩仇錄》,2020年。

萬小刀:《「黑二代」縱橫港臺娛樂圈》,2020年。

娛樂圈趣聞新鮮事:《真正的大佬——鄧光榮》,2019年。

騰訊新聞:《娛樂圈水真深!港圈大佬曾志偉被打破頭,矛頭直指容祖兒楊受成》

是叫老徐:香港娛樂圈黑道大佬的江湖往事

相關焦點

  • 香港娛樂圈黑道大佬的江湖往事
    而所謂的洪門,正是日後香港黑幫勢力——三合會的前身。在這樣的環境裡長大,從小鄧光榮就對幫派文化十分熟悉,以至於後來進入演藝圈後,在電影中飾演「大哥」也是信手拈來。彼時的香港,由李小龍引起的武打潮在香港風靡,早已不盛行玉面小生,而是武打明星當道。拳拳到肉的動作戲和江湖義氣兒女的英雄片是當時的電影主旋律之一。恰好這個時候的鄧光榮早已褪去青年的青澀,比之從前更顯英偉不凡。
  • 香港幫會大佬陳惠敏的娛樂與江湖
    作為香港著名的國際性黑社會組織14K的大佬,陳惠敏的形象更多被內地觀眾熟知是因為他出演的多部黑幫題材影片,《古惑仔》中的東星大佬駱駝,《買兇拍人》裡的洪興標哥,《扎職》裡連任三屆的坐館阿公。這個香港皇家警察出身的江湖中人,大半生都生活在刀光劍影裡,他一手把控江湖,一手演繹江湖,涉獵範疇橫穿紅黑白三道。
  • 黑幫大佬揭秘香港娛樂圈四大江湖傳言!
    香港黑幫大佬陳惠敏  曾演過電影「古惑仔」的東星大佬駱駝讓影迷耳熟能詳,但陳惠敏卻不避諱自己是香港知名黑幫14K的大佬
  • 黑幫傳奇:專訪香港黑社會大佬陳惠敏
    彼時香港電影也已將這一題材渲染到了極致,舊時的《舞廳》、《古惑仔》、《龍在江湖》、《我在黑社會的日子》,近年的《無間道》、《門徒》、《掃毒》等都反響非常,直至今天它也仍舊是香港電影最大的主題,似乎這種警匪糾葛的題材一直都是香港影人的最愛,也似乎只有他們才能拍出和現實最接近的香港黑幫。
  • 香港東聯社的「黑道公關」,莫世就的江湖往事
    在八九十年代,香港娛樂圈開始繁榮昌盛,這也說明其中油水之多,在黑勢力橫行的年代,是不會放過這麼好的賺錢機會的,於是乎香港娛樂圈就與黑勢力開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沙皮狗將東聯社娛樂產業的控制權交給對娛樂圈滿懷熱情的莫世就,有了東聯社在背後撐腰,莫世就從此以後在娛樂圈起飛。
  • 香港黑道大哥陳惠敏的風雲人生!揭秘娛樂圈的黑暗!
    今年4月,陳惠敏到深圳出席黑幫「和勝和」大佬的婚宴,警方懷疑婚宴上暗中進行扎職儀式,大舉出動350名荷槍實彈特警衝入會場,每桌由四名持槍特警包圍,拘捕了200多名賓客,包括陳惠敏。  「很多江湖中人有喜宴,都會請有名氣輩分高的大佬去講幾句吉利說話,為醒獅點睛。
  • 五次入獄後,東北再無「黑道大哥」!
    說起這位「東北大哥」的風雲往事,從他試穿禮服無意間露出的紋身,就可以略知一二,如今的範三不願提起往事。在他回憶裡當年打打殺殺的生活,沒有一天心裡得安生。上世紀的東北,闖蕩江湖的社會大哥都有象徵性的標誌,在當時,跟很多道上的人一樣,範三選擇了往背上紋下山虎,因為餓虎下山,那是勢頭最猛的時候。
  • 娛樂圈五大黑幫大佬,向華強不是最強,他大罵周星馳
    港片有許多演員自帶黑幫大佬光環,諸如萬梓良、周潤發、梁家輝、張耀揚等等,不過有一些本身就是黑幫大佬,塑造起來如魚得水,本色出演。今天大聖為大家盤點演藝圈五位真正的黑幫大佬。
  • 黑道,白道,無間道?全球黑幫電影圖鑑
    在這個瘋狂的時代,已經走過將近一個世紀的黑幫電影,曾經鼎盛過,衰落過,而書寫黑幫傳奇與黑道人物的風潮又在今天捲土重來。杜琪峯在電影《黑社會》中壯烈地說:100年前他們被稱為義士。評論家羅伯特·沃肖則說:黑幫分子是我們想要成為卻又害怕成為的人。而大導演馬丁·斯科塞斯更在《紐約黑幫》中深情款款地說:美國其實誕生在街頭。讓電影告訴我們,究竟在那些非黑非白、既黑又白的地方,每天都在上演著怎樣的黑道傳奇?
  • 黑幫傳奇人物:他的逝世帶走了特殊的香港黑道時代——鬍鬚勇
    1949年隨父親逃難到香港。小學三年級成績名列前茅,是班上的風雲人物。父親盼望他有朝一日成為社會精英,將他送入英文學校,卻因為英文水平差,名次跌落到二十多。既然學業上不能出眾,唯有用另一途徑惹人注意,就是打架。很快他接觸上了一個黑幫的大佬,開始跟著他作掛「藍燈籠」(未正式入會的小弟),砍人逐漸成為家常便飯。父親得知他不想讀書後,將其痛毆一頓,他索性離家出走。
  • 香港黑幫大佬揭秘:當年劉嘉玲被強姦、李小龍之死原委
    彼時香港電影也已將這一題材渲染到了極致,舊時的《舞廳》、《古惑仔》、《龍在江湖》、《我在黑社會的日子》,近年的《無間道》、《門徒》、《掃毒》等都反響非常,直至今天它也仍舊是香港電影最大的主題,似乎這種警匪糾葛的題材一直都是香港影人的最愛,也似乎只有他們才能拍出和現實最接近的香港黑幫。
  • 港片裡那麼多「江湖大佬」,但真的大佬只有一個
    大佬早已淡出江湖,然而江湖卻從未遺忘。 文 | 王卓嬌 據港媒報導,77歲的香港演員陳惠敏,近期透露自己患上肺癌,所幸發現時只是肺癌初期,目前已經及時接受治療。 一如香港影視圈那些叫得出角色名卻叫不出本名的「茄哩啡」。
  • 港片裡那麼多「江湖大佬」,但真的大佬只有一個
    在懲教署做了2年8個月獄警,陳惠敏和大牢裡關著的各路黑幫人物交上了朋友。本來他在幫會中已經小有名氣,再加上江湖兒女義字當頭,對大牢裡的黑幫人物,他關照有加,儘量讓他們少吃苦頭,幫會裡從上到下,都對他感激不盡。
  • 從不避忌江湖中人經歷,香港藝界宿星陳慧敏
    彼時香港電影也已將這一題材渲染到了極致,舊時的《舞廳》、《古惑仔》、《龍在江湖》、《我在黑社會的日子》,近年的《無間道》、《門徒》、《掃毒》等都反響非常,直至今天它也仍舊是香港電影最大的主題,似乎這種警匪糾葛的題材一直都是香港影人的最愛,也似乎只有他們才能拍出和現實最接近的香港黑幫。
  • 港片中的歷史:黑幫大佬,"基哥"大哥,竟被評為香港十大傑出青年
    巫啟賢飾演的華哥,原型就是著名黑幫大佬陳慎芝,而陳豪飾演的阿基就是陳慎芝的小弟李兆基。是的,就是古惑仔中那個好色的「基哥」。比如五億探長雷洛傳、跛豪、放逐等黑幫片,陳慎芝都是其中的顧問之一,負責設計片中的黑幫切口,以及一些社團的幫規之類的東西,也算是為香港電影事業發揮餘熱了。
  • 77歲「江湖大佬」陳惠敏領證,妻子曾為其入獄
    從影多年,陳惠敏拍了一百四十多部電影,大部分都是江湖片。他的角色,多為黑幫大佬或者義氣大哥。做獄警的兩年八個月時間,他認識了獄中的很多黑幫大佬。陳惠敏轉而將重心全放到14K上,因擅長打鬥,一些幫會大佬或者高管也主動聘請他當保鏢。
  • 《無仁義之戰》:日本黑道大哥反省錄
    無數英雄競折腰,馬丁·斯科塞斯、北野武、吳宇森、昆汀……無不帶有深作欣二的烙印。江湖同樣是男人的世界,《國民公敵》(1931)確立了黑幫片注重男性情誼的基調,再現基情燃燒的歲月,必須自然、真切,講究的很吶。香港、韓國的黑幫電影,除了《一個字頭的誕生》(1997)、《黃海》(2010)等個別經典,大多淺薄、浮誇,以血腥、暴力為賣點,人物一個個吃鐵吐火,不說人話,好像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們是月黑風高挖坑埋人的極品。
  • 不做大哥好多年的香港黑幫教父:潘志勇,不在江湖卻一直有他傳說
    三人中,江耀城是一名航空機師,而張仁勇和潘志勇都是黑幫人士,不過說起江湖地位,兩人根本不能同日而語,潘志勇是香港黑幫14K的掌門人之一,名頭要比張仁勇響亮得多。17歲時,潘志勇有了第一個小孩,做了爸爸後,他也曾收手打工養家,他做過塑膠廠,也做過製衣廠,然而感覺升職無望,前途渺茫,於是重出江湖。這一次,他不願再做小弟而是立志成為大哥,他開始招兵買馬,同時去學散打、詠春、泰拳等各種武術,為了樹立霸氣的形象,他還蓄起鬍子,從此江湖人稱「鬍鬚勇」。
  • 黑幫14K毅字堆的江湖晚宴
    黑幫14K毅字堆前負責人鬍鬚勇,生前叱吒油尖旺數十年,是一個有分量的黑道人物。臨終前更成為一名當紅江湖故事作家,不少人追捧他過去的江湖往事。
  • 黑道大佬鬍鬚勇的風光背後:上位時不敢敘天倫樂 晚年僅餘兩貓陪伴至離世
    上世紀70年代,在香港的九江街湧現了一批叱吒風雲的猛人,比如香港黑道教父鬍鬚勇,澳門大家姐、江湖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