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殘疾青年陳志緩:自己脫了貧還要幫鄉親

2020-12-23 湘潭在線

自己脫了貧還要幫鄉親

——殘疾青年陳志緩的故事

湘潭在線12月16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王超)「今年基地的紅薯尖賣了80多萬元,我拿出60萬元給大夥發工資。」最近,聊起今年的種植業,湘鄉壺天鎮潭橋村37歲的陳志緩言語裡滿是驕傲和喜悅。

很難想像,5年前的陳志緩還是村上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而今年他卻被評為2020年度湘潭市「脫貧之星」。在結對幫扶單位市發改委的幫助下,憑一隻健全的手,辦起了家庭農場,成功摘掉了「窮帽子」,並且帶動村民一起發展養殖業,奔向致富路。

身殘志堅,自主創業「摘窮帽」

1983年,陳志緩出生在潭橋村一個特殊家庭。由於經濟落後、母親殘疾,打小他家的日子就過得緊張。幼年時,一次意外事故將他右手燒傷,不幸致殘。接著,他又接連遭遇父親病故、母親改嫁。2009年,他下定決心遠走他鄉,靠給別人看店子維持生計。

命運的不公、生活的艱辛,磨礪了陳志緩不服輸的性格。

2015年初,遠在新疆的陳志緩接到老家村幹部的電話。「志緩啊,現在政策好,你回來幹不?」聽到熟悉的鄉音,想起闊別多年的家,陳志緩心裡五味雜陳。思緒再三,他買了回家的車票。

潭橋村作為湘潭貧困人口最多的村,被市委市政府列為脫貧工作的「堅中之堅」。

剛回家不久,陳志緩就在村幹部的引薦下,參加了省扶貧辦組織的農村實用技術培訓。駐村幫扶工作隊和村「兩委」了解他有相關餵養經驗,且脫貧意願強烈後,多方聯繫資源,幫助陳志緩開起了家庭農場,鼓勵他發展養殖業。

搭雞窩、砌豬圈、搭牛棚……憑著一股子韌勁,陳志緩硬是靠一隻手把家庭農場搞了起來。在這期間,他從科技特派員處學到了培育雞苗的技術。創業頭一年,陳志緩成功賣出6000羽雞苗。

就在陳志緩踮起腳尖快要摸到幸福時,母親改嫁的第二任丈夫突然亡故,母親身有殘疾卻面臨無人照看。陳志緩二話不說將母親接回家,承擔起贍養的義務。

從此,陳志緩比平時更努力,每天早上4點多起床,一直忙到晚上10點才收工。「別人有一雙手,而我只有一隻手,不努力怎麼追得上人家?」陳志緩說。

2017年,在駐村幫扶工作隊的支持下,志緩家庭農場建起了規範化的雞棚、豬圈,家裡的土坯房也重新翻修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彩電、冰箱、空調也都搬進了屋。同年,他還獲得了村裡首筆扶貧小額貸款。陳志緩的家庭農場規模日益擴大,年純收入達到10餘萬元。

2017年,陳志緩脫貧了。

脫貧致富,帶領村民增收

2018年,為帶動更多像陳志緩一樣的貧困戶脫貧致富,駐村幫扶工作隊在潭橋村建起產業發展基地,採用「公司+基地+貧困戶」的模式推廣經營。然而,村民們擔心有風險都不願嘗試,導致費了不少勁建好的蔬菜大棚成了擺設。

就在駐村幹部和村「兩委」為此急得團團轉時,陳志緩站了出來,帶頭租下基地的15個蔬菜大棚,並一口氣承包了基地100多畝土地,種植赤松茸蘑菇、紅薯等農作物,優先僱傭當地貧困戶來基地做事。

經過陳志緩的精心打理,今年基地採摘的紅薯尖、赤松茸蘑菇大獲豐收,僅紅薯尖就賣了80多萬元,直接帶動30多個貧困戶增收。陳志緩也因此成了潭橋村脫貧致富的典型。 「政府和駐村幫扶工作隊幫了我很多,現在我也要來幫助更多人。」陳志緩說。

如今,陳志緩的農業公司已與湘潭、長沙等地客戶籤訂長期收購協議。面對龐大的市場需求,他一邊籌措資金擴大養殖規模,一邊鼓勵村裡的貧困戶一起發展種養殖業,讓越來越多窮怕了的村民挺起了胸膛、鼓起了腰包。

蔬菜大棚內,51歲的周江桂正打理著土地。「我一個常年要靠藥物維持身體的五保戶,還能在家門口掙3000多元一個月,知足了。」周江桂笑著說。因為早年患白血病,周江桂喪失了勞動能力,日子窮得響叮噹,現在在陳志緩的產業基地打雜,每月有了固定收入,生活漸漸有了起色。

眼下,陳志緩正抓緊時間組織工人給100多畝蔬菜基地安裝噴灌、滴灌設備,計劃明年進一步發展種養殖業。

相關焦點

  • 戶幫戶親幫親 互助脫貧奔小康丨湘鄉市潭橋村的「最美脫貧攻堅人」
    湘潭在線8月14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翁靈娜)湘鄉市壺天鎮潭橋村是我省脫貧攻堅重點幫扶村,也是我市貧困人口最多的村之一。由於位置偏遠,一無交通優勢,二無產業基礎,脫貧攻堅任務艱巨。從2015年開始,湘潭市發改委聯點幫扶壺天鎮潭橋村。
  • 人民日報:雙腿殘疾、不等不靠,熊文達—— 卯足一股勁 苦幹脫了貧...
    核心閱讀 貴州納雍縣李子村村民熊文達,因病落下殘疾。為了甩掉貧困戶的帽子,他不等不靠,腿腳不好用手走,遇事自己想辦法。卯足幹勁,憑藉自己的雙手和智慧搞養殖,再加上政策扶持,日子越來越紅火。熊文達成功擺脫貧困,走出一條致富路。
  • 雙腿殘疾、不等不靠,熊文達——卯足一股勁 苦幹脫了貧(決戰脫貧...
    核心閱讀貴州納雍縣李子村村民熊文達,因病落下殘疾。為了甩掉貧困戶的帽子,他不等不靠,腿腳不好用手走,遇事自己想辦法。卯足幹勁,憑藉自己的雙手和智慧搞養殖,再加上政策扶持,日子越來越紅火。熊文達成功擺脫貧困,走出一條致富路。「別窮折騰,靠政府養著得了!」
  • 盧凱:返鄉養牛致富 帶動鄉親增收
    盧凱是興仁市大山鎮豬槽箐村的創業能手,2016年,在外辦紙廠的他選擇回鄉創業,從此開始了他的養牛事業,5年多來,他不僅成了村裡的養殖大戶,還帶動了鄰裡鄉親共同增收致富。
  • 共築中國夢 青年當自強_蓮城論道_理論評論_新聞_湘潭在線
    青年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一代,恰逢民族發展的最好時期,如何擔起「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的時代使命,以青春之姿建功立業呢?我們可以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關於青年工作的講話中找到答案,更應該在自身的學習、工作中用實幹擔當來實現自我價值,追逐遠大夢想。一、志存高遠。青年人要有家國情懷,要把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中。
  • ...決戰脫貧攻堅一線故事•我們脫貧了④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除了要加大力度消除貧困,還要建章立制、下足功夫,防止返貧。河北省承德市豐寧滿族自治縣過去是貧困縣,2019年脫貧摘帽。去年以來,當地探索建立精準防返貧長效機制,搭建防返貧監測預警體系,並採取精準舉措。不久前,記者來到豐寧,探訪當地防返貧機制運行情況,看看防返貧資源是否「好鋼用到刀刃上」。
  • 臺灣殘疾青年鄭豐喜
    臺灣殘疾青年鄭豐喜
  • 湘潭針刀醫學專業委員會成立
    三湘都市報12月16日訊 (記者 葉竹 實習生 陳力)近日,湖南省針刀專業委員會針刀治疑難雜症專題研修班暨湘潭市中醫藥學會針刀醫學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株洲市中醫藥和中西結合學會年會在湘潭舉行。全國青年針刀名家、針刀透壓技術創始人、湖南省針刀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張立勇當選首任主任委員,金僑醫院(湘潭市中風研究所)康復科主任邱峰源當選為常務副主委兼秘書長。來自全國各地的針刀醫學同道近300人參加了會議。目前,湖南省針刀專委會會員超千名,是國內人數最多的針刀專委會之一;湖南全省已有四個地市成立了針刀專委會。
  • 大豆變「金豆」 鄉親唱著村歌奔小康
    大豆變「金豆」 鄉親唱著村歌奔小康巴彥縣紅光鄉豐裕村美麗鄉村建設和調優農業種植結構見成效「巴彥大豆」訂單排到明年。近日,巴彥縣紅光鄉豐裕村的一段MV「火」了。在碧浪翻滾的青紗帳和滿眼金黃的豐收場景中,一曲村歌唱出了美麗鄉村建設和調優農業種植結構的成效,唱出了鄉親們增收奔富的美好生活。這段MV全長3分30秒,鏡頭從地理標誌農產品「巴彥大豆」幼苗破土而出,到飽滿的豆粒堆起「金山」,再到基層黨建凝聚人心、有力引領……豐裕村因「豐」而「裕」,村子更美了,村民們臉上洋溢著笑容。
  • 雪克來提·扎克爾在阿勒泰地區調研—— 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
    雪克來提·扎克爾在阿勒泰地區調研—— 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確保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 2020-11-07 19:1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我的扶貧故事」鄉親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幸福|德江縣平原鎮南坪村...
    但是牟長先的兒子對政策不理解,第九天他知道房子被拆後,跑來找我幫他還原。  「搬新房拆除舊房是政策規定,舊房拆了不僅可以提升村容村貌,國家還有補助。」最後經過攻堅隊,村組幹部講政策,最終才罷休。牟偉很高興的說:「感謝你幫我家做了好事,我家搬遷手續總算全部辦妥了 」。人居環境整治「感謝黨和國家的政策,感謝攻堅隊、感謝幫扶幹部,我現在已經終於有了自己家」。我的幫扶戶陳啟友,起初很不好溝通。他是獨居戶,一個人在外務工,家裡房子很破舊、水電、衛生間等基礎設施都不完善。
  • 張肖何:「脫了貧,更要好好幹哩!」
    「脫了貧,更要好好幹哩!還要給娃做個好榜樣呢。下一步,我計劃把果園規模再擴大擴大,爭取發展到50畝,再添一些機械設備,好好幹下去,不辜負大家對我的幫助和支持。」張肖何信心十足地說。
  • 卯足一股勁 苦幹脫了貧(決戰脫貧攻堅一線故事・我們脫貧了③)
    貴州納雍縣李子村村民熊文達,因病落下殘疾。為了甩掉貧困戶的帽子,他不等不靠,腿腳不好用手走,遇事自己想辦法。卯足幹勁,憑藉自己的雙手和智慧搞養殖,再加上政策扶持,日子越來越紅火。熊文達成功擺脫貧困,走出一條致富路。「別窮折騰,靠政府養著得了!」
  • 國際頂尖鋼琴大師阿里·瓦迪來了,和他一起登場的是湘潭走出去的國際著名青年鋼琴家!
    ↑點擊上方藍色字「這裡是湘潭」一鍵關注湘潭廣電新聞官方微信。每日精彩,盡在掌握!
  • 護工培訓讓我脫了貧
    2017年,通過參加呂梁山護工培訓脫了貧。我是一名離異的農村婦女,唯一的女兒嫁到了文水縣。平日裡,自己在家靠種地勉強維持生活,一年到頭也沒有多少收入,日子過得很是艱難。2017年的一天,村黨支部書記馮虎成和幫扶幹部梁冰來到我家,告訴我一個足以改變我後半生的好消息,他們說市政府正在組織培訓護工,我符合條件可以報名參加培訓。
  • 長沙一民警追擊嫌犯遇車禍致高位截癱,湘潭妹子義無反顧嫁給他
    推薦閱讀湘潭一市民公交上突然倒地,危急時刻,他們出手了!因為停電,無法使用電動吊床,肖慧君在公公譚建坤的幫助下,把譚燦江從床上「公主抱」到輪椅上,再幫他穿衣、洗嗽、導尿,整個動作非常嫻熟。
  • 湘潭故事丨嬌嬌,好樣的!
    經濟獨立,思想獨立,不依賴別人,這樣才能讓自己過得更有尊嚴。——殘疾姑娘嬌嬌的話一宋姣的微信名叫嬌子,熟悉她的人都叫她嬌嬌。嬌嬌已是30多歲的大姑娘了,可她的個頭和體重,仍像一個兩三歲的孩子。這天,嬌嬌在別人的QQ空間看到了一位熱心幫助殘疾人的好人——王叔叔,她嘗試著加了王叔叔,介紹了自己的情況。讓她喜出望外的是,第二天,王叔叔來到了家裡。嬌嬌不知道,「王叔叔」因為禿頂年齡看上去有點大,其實還很年輕。王叔叔就是湘鄉市關工委辦公室主任王君斌,多年來,他一直特別關心貧困家庭的孩子和殘疾兒童,成為了許多孩子和家長心目中的「好人」。
  • 湘潭江聲實驗學校一教師獲湖南省青年物理教師教學大賽第一名
    近日,湖南省教科院主辦的2020年青年物理教師教學大賽舉行。20名教師代表各地州市參賽,全省200多名教師參加了此次聽課活動。湘潭江聲實驗學校帥靜老師獲大賽第一名。帥靜老師執教的課題是《光源·光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