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點擊上方藍字 ↑【北大清華講座】加關注,知識改變命運!
「開胎在我,我豈能不生?
耶和華有言。
生育在我,我豈能閉宮?
你的上帝所言。」
——《聖經》
時間:2017年11月16日18:00-20:00
地點:中國人民大學明德法學樓601報告廳
李琛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
丁曉東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主辦單位: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團委
承辦單位: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研究生會
協辦單位: 北大清華講座平臺
主講嘉賓簡介:
馮象,清華大學法學院梅汝璈法學講席教授,獲北大英美文學碩士,哈佛中古文學博士(Ph.D),耶魯法學博士(J.D)。研究領域包括法律與宗教、法律與倫理、法律與文學、智慧財產權與競爭資訊等。其著作與譯作有:《木腿正義》《政法筆記》《中國智慧財產權》《玻璃島——亞瑟與我三千年》《信與忘:約伯福音及其他》《貝奧武甫:古英語史詩》《創世紀:傳說與譯註》《摩西五經》《寬寬信箱與出埃及記》《智慧書》《新約》等。
罪,按照宗教的定義,指一行事(作為或者不作為)的後果,或者某種生態狀態,叫做「人神關係破裂」。
在聖經中,罪始於一個女人——夏娃,為此耶和華向夏娃宣布的兩項懲罰——女人要「依戀丈夫」及懷孕分娩「痛不可忍」便不是永世不移的詛咒了:頗像她的名字,hawwah,解作一切生民的母親,後人遂引為常理,甚而主張婦女,即「生活正派」且「堅持立信施愛而成聖」的婦女,須通過生育求得救贖。
然而亞當夏娃的所謂「墮落」及「失樂園」,就人神關係而言,非但不是「破裂」,反而是佳果初熟,人類成長的必經之路。真正令天父擔心的,是緊接著那句聖言所洩漏的:要是讓他再伸出手去摘生命之樹的果子吃,他就永遠不死了!
生育就人類而言,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永生。
聖經中記載的有名有姓者共3400餘人,但女性只有150餘人,不足其所載人數的5%。在這些女性人物中,她們的身份、地位各不相同。有富有的示巴女王,也有耶穌時代的那個貧窮的寡婦;有偉大的領袖底波拉,也有那個被人蔑視的撒瑪利亞婦人;她們有的單身,有的已婚。
儘管她們地位懸殊,但卻同樣遭受男性的壓迫與欺凌,有著悲慘的命運。這不得不讓我們對聖經所要塑造的女性形象及地位產生進一步思考,女性是否僅僅只是作為男性的附庸以及生育的伴侶?聖經中真正所讚揚的是女性的什麼品德?
本期秉法夜談有幸請來清華大學法學院梅汝璈法學講席教授馮象先生,為我們傾情帶來一場題為「開胎在我,我豈能不生」——談談聖經中的女性」主題講座。
馮象先生本人研究領域涉獵極其廣泛,除法學之外還涉及宗教、倫理、文學等等,並對《聖經》及其他基督教經典進行重譯,有趣的是,雖然馮象先生在法律與宗教、聖經方面研究頗有心得,先生本人卻說過研究聖經與信仰無關,宣教和學術是兩碼事,不能混淆。
《聖詩擷英》是聖詩的選本,從信仰、知識、文學藝術各個方面而言,從古至今,聖詩的影響都很大。先生說經書不易讀,得一遍遍琢磨,《聖經》的內容和文學類型也包羅萬象,法律神諭、部族歷史、箴言布道文、詩歌傳奇,不一定全部看,因為也有很枯燥的地方,但其他很多故事、詩歌還是很有意思的。他相信很多人會對它產生興趣,當然不一定非要信它。
問題徵集:點擊「閱讀全文」打開連結,同學們可以圍繞老師的《聖詩擷英》中的女性形象向老師進行提問,我們會從中選取3個和主題相關的問題。
在講座開始時由主持人當眾宣讀大家的問題,馮老師將對問題進行回應。馮先生將重點討論《聖詩擷英》中描寫的幾位女性——從夏娃到瑪麗亞。
問題徵集問卷有效期截至11月12日中午12:00
溫馨提示:本場為開放講座,無需報名,歡迎參加。
【北清講座福利】:本場講座為北清講座平臺七周年合辦講座之一,現預留部分前排嘉賓座給曾經贊助過我們平臺的博友,以表謝意。申請請加博主微信號。
北清講座理念:知識無價,有教無類。共享促進教育機會平等。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共享知識、汲取智慧!
匯聚、分享、交流、碰撞。北京高端名家講座、文化活動第一發布和交流平臺!2010年誕生於北大清華校園中,涵蓋人大、北師大等北京各高校、及社會最高品味的開放免費講座和活動,7年70000場。名校課表共享每1年數萬門。經濟人文、社科管理經典,學術思想前沿。大師身邊宜聆教,未來精英共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