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前,NBA官方公布:NBA本賽季的整體收視率出現了嚴重下滑。
NBA不僅因為他們愚蠢的言論,在中國市場遭遇了全面潰敗,將承受高達4億美元的損失,在美國本土市場,也出現了全方位的下滑,整體收視率下降了13%,全聯盟沒有一支球隊的本地市場份額達到4.00,只有包括雄鹿隊、湖人隊、凱爾特人隊在內的七支球隊的本地市場份額達到3.00,同時有包括布魯克林籃網隊在內的11支球隊的當地市場份額不足1.00!TNT和ESPN的整體覆蓋率比去年減少了20%左右,全世界對於NBA的關注度都在今年到達了「冰點」。
現如今,NBA不僅無法挽救中國市場,就連美國本土的基本盤也保不住了。那麼,到底是何原因導致NBA突然失去了吸引力呢?
明星球員的大規模傷病,讓熒幕缺少焦點
在所有球隊的收視率數據中,金州勇士隊和籃網隊的低迷收視率最讓人印象深刻,因為庫裡和湯普森的受傷,以及杜蘭特的出走,勇士隊本賽季的收視率大幅度下降了66%!瞬間從收視率最高的球隊掉到了倒數第二!而休賽期集齊杜蘭特和凱裡·歐文兩大明星的籃網隊,也因為兩位主將長時間的缺陣,表現得不盡如人意,當地市場份額只有可憐的0.45,就連隔壁戰績一塌糊塗的紐約隊收視率都在他們之上。
本有希望承接一部分收視率的聯盟新貴快船隊也因為倫納德和保羅·喬治的頻頻缺席,沒有達到媒體的預期,這也是為什麼只要倫納德一輪休,馬上就會遭到媒體們集體圍剿的主要原因。更別提,備受矚目的狀元郎錫安也直到近期才登場比賽!
聯盟沒有焦點了,即使是全美直播的比賽,也因為頂尖球星們的大規模缺席而變得沒有焦點,收視率自然每況愈下。
籃球發展的虛假繁榮,讓比賽更無聊了
隨著籃球的迅速發展,如今的聯盟已經變成一個極度重攻輕守的「秀場」,動輒就會有球隊轟出140分左右的高分,聯盟場均得分超過25分的有12人,超過20分的有20.2人!各隊場均得分高達111.2分,有趣的是,場均限制對手得分的數據也是111.2,也就是說,聯盟整體正處於一個「商業互刷」的環境當中!
光看球員的數據,很容易就會產生籃球發展迅速、聯盟人才輩出的假象,可是真打開電視轉播,眼前形同虛設的防守和千篇一律的三分球很快就會讓你索然無味,寬鬆的進攻環境和「魔球」的大行其道讓很多球員的數據都變得更好看了,但那只是聯盟為了吸引眼球而耍的伎倆,事實上,當今的聯盟並沒有變得更強,而是在虛假繁榮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球員和球隊的數據都像跟著嚴重膨脹,早晚有一天會被突然刺破,只剩一地狼藉。
空前繁榮後,NBA便迷失了方向
你能明顯地感受到,NBA近幾年對於規則的改動頗為頻繁,他們將二次進攻時限從24秒縮短到了14秒,取消了全明星正賽的東西部限制……甚至還考慮設立賽季中的錦標賽,頗有點兒病急亂投醫的味道。
沒錯,在NBA於前幾年達到了空前的繁榮,籤下了各種最大的轉播合同,大幅增加了工資帽後,他們就迷失了方向。尤其是在新總裁上任後,聯盟便開始破例和菠菜公司合作,人為操控比賽的痕跡越發明顯,好端端的比賽經常會因為糟糕的判罰而失去應有的觀賞性,新總裁誤以為得分多就會刺激觀眾們的熱情,但其實早在70年代,就已經證明了這只是徒勞的無用之功,真正能刺激球迷熱情的只有不世出的超級明星!
1995-96賽季,NBA的收視率隨著麥可·喬丹的非凡達到了歷史最高的5.0,在喬丹退役後,96黃金一代的群星們將收視率維持在了2.0-2.4之間,之後在熱火隊組建「三巨頭」的詹姆斯,又將收視率帶回到了3.0以上,後來金州勇士隊一家獨大後,NBA的收視率在2016-17賽季下滑到了歷史最低的1.9,今年還有可能再創新低。
時至今日,詹姆斯垂垂老去後,大眾球迷們又能在誰的身上找到新的寄託呢?當前這種過於寬鬆的環境又能催生出怎樣的後起之秀呢?不解決後繼無人的問題,NBA即使做再多努力,也無法讓收視率回升到從前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