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 陳凱歌
主演:張國榮/張豐毅/鞏俐/葛優
影片推薦:
《霸王別姬》拍攝於1993年,獲得第46屆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大獎,第51屆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第66屆美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等。
原著來自於李碧華的小說,經陳凱歌改編,張國榮,張豐毅等主演。2003年4月1日,張國榮跳樓自殺。關於張國榮的死因及與唐鶴德之間的情愛關係,外界始終猜測得撲朔迷離。因張國榮這個謎一樣戲如人生的人物,對電影無論京劇中虞姬的傳神演繹,還是關於與師兄段小樓之間的特別情感的詮釋,讓《霸王別姬》無論是他在世時,還是逝世後,都在電影界保留著無法超越的地位。
自張國榮後,再無別姬,亦無人敢演。
年少時,對情與生活,大抵懵懂,不問亦不知。所以,看《霸王別姬》時,也只記住了京劇中張國榮關於程蝶衣的扮相,不明其對師兄的愛恨糾葛。
而今,已過而立之年,猛然懂了生活、理想、情愛的現實與無奈,再看《霸王別姬》,除了為其演繹之傳神與藝術之美而震憾。
更多的感受的是:命運之無常,我們都走在了一條通往「自個兒成全自個兒」的命運之路。或許,你也會不屈服於周圍環境給你設置的角兒,想要抗爭抵抗。當你真的試著走入這條命運之路,習慣了這個被安排的角兒,並越走越遠時,猛然回頭,卻再也回不到最初的地方。
人活一世,有人始終看似保持清醒,卻不能始終堅持如一者,如:霸王段小樓。亦有人始終活在被自己或他人安排設置的角兒裡:並始終如一地堅持其精神的純粹,不成魔不瘋狂,如:程蝶衣。
「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
——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
雖只是一句簡單的戲詞的身份變化,卻從此改變了小豆子(成人後的程蝶衣的命運與性別身份定位走向。
無論挨師傅多少毒打,這個清秀堅強隱忍的男孩和死去的小癩子,始終不願念作」我本是女嬌娥「。
直到,戲院老闆來到關師傅處挑人,看中年幼的小豆子,但他還是在眾人的眼前堅持念」男兒郎「,搞砸了自己和大家的前途。小石頭恨鐵不成鋼,一氣之下把煙代的鐵嘴放進小豆子的嘴裡搗至流血解氣。
自此,為成全師兄對他的愛護,相知相惜之情,口中留血的小豆子,終於念成了」女兒嬌「。
原來,不是真的念錯。只是,對男性尊嚴的堅持與命運的抵抗。然而,因為師兄的狠手與生氣,小豆子放下了過去,臣服了命運,進入了被大人(師傅,母親,包括自己)安排的命運的角兒裡。
無疑長相俊秀的小豆子,是個天生的戲痴,是戲樓裡天生演旦角的材料,天資聰慧的他,很快便成了名震京師的旦角,與演生角的師兄段小樓(小石頭),成了戲院舞臺上的天生一對,共演霸王別姬。
在不明風花雪月,成家立業之情境時的小豆子來看,這一生最理想的事情,便是:和師兄演一輩子的霸王別姬。
那時候的願望,很純粹,沒有男女糾葛與愛恨。只是,他未曾料到後續撲朔迷離的劇情。
因了漸長大後的程蝶衣對虞姬角色雌雄難辯的傳神演繹,程蝶衣也被張公公看中,雞姦了。在少年不懂情為何物時,從此,也漸漸形成了錯誤的性別意識,越發把一生情感傾注於戲裡的虞姬,幻想師兄是霸王。
程蝶衣對師兄的愛,莫過於:
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
或許,當程蝶衣著戲裝時的樣子,輕按他小腹,打鬧時,段小樓也有著一剎的恍惚與怔動。但他始終不願面對與承認。
小樓終究是一個生角,有著正常男人的七情六慾,成家立業之願望,將生活與演戲剝離,分開得很徹底,無法理解作為旦角的師弟的經歷與苦痛。
當袁四爺出現,給程蝶衣賞重禮,並邀其到府上小座時,表面雖雲淡風清的段小樓,也還是有著一絲不願承認的醋意的吧。只是,程蝶衣終是兄弟,無法給予他一個真正的女子的人倫魚水之樂,成家立業之需求。所以,他還是要去花樓喝酒,找頭牌菊仙的。
直到四人幫文化大革命,他被小四陷害要求批判程蝶衣時。當段小樓看見人海中已為其妻的菊仙時,他最初還是有所顧慮,選擇了菊仙,批判了程蝶衣,在批判中,他也還是念念不忘,程蝶衣或許和袁四爺之間有著的不尋常關係。
菊仙,就像現實生活裡,舞臺之下,段小樓心目中的虞姬,有著做為男人的程蝶衣所不能給予的現實剛需與歡樂。他就是個霸王,豈能只當舞臺上的霸王。舞臺之下,他也要。而要徵服一個女人,不過是讓她心悅誠服地為他生兒育女。
當程蝶衣與菊仙相會。聰慧如菊仙,怎能不心知肚明,師兄弟之間,那不可捉摸的情絲。只是,菊仙有的是作為一個女人讓一個男人臣服於她的資本、手段方法。
而師弟程蝶衣,除了視戲如命,和師兄之間的戲緣難罷,再無爭奪師兄的資本可言。
作為京城裡的戲霸,由葛優扮演的袁四爺是最懂程蝶衣的。其與段小樓不同,他真正懂得欣賞京劇藝術 的美與知識素養,是真正的戲痴,有著一擲千金的資本與豪氣。也因著這一份相知之情,程蝶衣在失去師兄後,幾欲尋死,但都因袁四爺的精神替代,讓程蝶衣苟活了下來,他和袁四爺飆戲,把他想像成師兄,為他描戲妝,有了肌膚之親。
縱使,決定了,離開師兄,各演各的戲,程蝶衣還是以最愛的寶劍贈師兄,對其各種好,只是,心中多有怨離怨念。
往後,他開始吸大煙,用各種方式催殘自己。
師兄段小樓與菊仙成親,沉浸在男人女人的歡樂裡,並在菊仙的勸說下,不演戲了。
師兄弟一起去探望師傅。師傅將其師兄弟訓了一頓。菊仙眼睜睜看著他的男人被師父像小時候一樣打屁股,並想說出程蝶衣吸大煙。但被段小樓給了耳刮子,一氣之下離開了。
師父作為霸王別姬的鑄就創造者,眼看一生心血將付之東流,傷心而死。
師兄弟倆自此因師父心願,再聚一起演霸王別姬。
影片中的故事還有很多,時間跨度北洋軍閥政府統治時期,抗日戰爭時期,文化大革命和解放後,時間跨度大,故事曲折。真正讓程蝶衣和段小樓,認清現實,顯示自我人性的弱點,是在文化大革命時期。
文革是一場觸及靈魂的大革命。是人性弱點的盡顯。藝術被稱為牛鬼蛇神,京劇也徹底衰落。想取程蝶衣而代之的徒弟小四,逼迫段小樓批判、揭發程蝶衣。
在這場批判中,本以為死的會是段小樓或程蝶衣。但因為師兄弟倆各自想保護的東西與愛恨糾葛之不同與細微變化,倆人由互相同情,不說到互相批判。最後,最心之極的程蝶衣指正了菊仙是妓女,段小樓也承認了,也許出於保護,和對局勢去向的難定,說出了不愛菊仙。菊仙看清了段小樓,在絕望中自殺。
原以為會死的,未死。
解放後11年,未同臺演出22年的師兄弟倆,好不容易在香港團聚了。決定在戲院對《霸王別姬》進行重演。
一切似乎都沒有變,虞姬依然愛著楚霸王。而一切又在段小樓提示下終結了。蝶衣他終究認識到自己是男兒身,但他已經習慣了把戲當做人生。他一心還是想做他的虞姬,從一而終。最終,他揮刀自刎了。
問世間,最能殺人者為何物?
情也。
只道,
「問世間,情為何物?
直教人生死相許。」
作者:沁心明蕊
如果你看過該影片,有感想,歡迎在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