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稱為「設計女王」,卻蝸居在12㎡房子裡,一住就50多年!

2020-12-28 家居解憂醬

文/智慧家居控,內容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這位婆婆獨自居住在這座12平米的樓房當中,和周圍的房屋對比起來顯得十分的老舊,周圍都是比這座房屋高了不少樓層,顯得與周圍是那麼的格格不入。

她被稱為「設計女王」,卻蝸居在12㎡房子裡,一住就50多年!

雖然這座房屋不大,但卻陪著這位奶奶度過了50多年的時光,這位奶奶叫做東麗惠,這座房屋是她的爸爸設計建造的,在她6歲的時候便住了進來。

小小的12平米空間裡,但卻被塞進了廚房、衛生間、客廳、廚房等,雖然不大但日常生活沒有任何問題。

不過這麼小小的空間,當時卻是住著一家三口,在房間裡面的生活雖然十分的擁擠,但在東麗惠眼裡,那些都是家的感覺。

這座滿是混凝土結構的房子,看著像是一個三角形結構,佔地有20平方米,到哪建築的使用面積只有12平米。

為什麼這塊地這麼小?

其實東麗惠一家最開始並不是住在東京,他的父親在外打拼了7年的時間,才買下了這麼一塊20平方米的土地,而作為設計師的父親,對這土地也是利用的十分極致。

在當時能夠把該有的都塞進房間裡面已經足夠了,而東麗惠也有了屬於自己的小房間,據她自己回憶,搬家的那一天她十分的開心,因為她也能擁有自己的房間了。

爸爸媽媽們住在4樓,而她住在3樓,房間雖然很小,但但是的房屋普遍不高,只要東麗惠站在窗口的位置,就能清晰地看到遠處的風景,她小時候就經常站在床邊看著外面的景色。

那麼一起來看看裡面到底是什麼樣的吧!

從一樓經過樓梯上來,一推開門就能看到廚房沙發,一樓主要是吃飯的場所,以前的時候一放學推開門就能看到媽媽正在忙碌著準備晚餐,而自己則是跑到一旁的沙發看起電視來,等到爸爸回家就能一起吃上晚飯。

雖然有經過重新的裝修,但原來的設計並沒有怎麼改變,餐桌依然還是洗水池旁邊的白色大理石,一家人就是圍在這裡吃飯的。

不吃飯的時候這裡是當作客廳來使用的。

接著往上走就來到了東麗惠的房間,這間房的樓梯都是用混凝土板塊拼接而成的,沒有欄杆,樓梯與樓梯之間也是懸空的結構,不過底部是斜著的平面,不小心沒走好也不會像直角那樣把腿撞破皮。

三樓的房間裡面放置滿了各種各樣的家具,洗衣機、洗漱臺、衛生間、小型浴缸等等,這裡就是他們解決日常生活的地方,其中還有東麗惠的小房間也在這裡。

而4樓就是父母居住的地方了,這裡是一間完整的臥室,有一張床,依靠著書架擺放著,想要拿一本書來看的話,就需要先踩在床上才行。

而旁邊還保留著十分具有年代感的桌子,與其說是桌子倒不如說是柜子,因為這種桌子用來擺放物件很實用,但並不適合拿來辦公。

一直沒有提起的一樓,主要是東麗惠父親的工作室,在他們搬到東京之後不久,她的父親就辭職單幹了,這座房屋的隔音效果並不好,東麗惠常常能聽到他們的交談聲音,知道客人什麼時候來得,又是什麼時候走的。

也是受到了她父親的影響,東麗惠也成為了一名設計師,還有著「設計女王」的稱號,日本的許多建築都是由東麗惠設計的,東京虹夕諾雅就是她比較出名的案例。

雖然住在不大的空間裡面,但這份家的溫暖並不會局限在這小小的12平米之中。

關注「智慧家居控」,每天學習專業有用的家居、裝修知識,讓家更溫馨!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用,記得給我們點讚並分享哦~

相關焦點

  • 日本頂級酒店設計女王,蝸居12㎡塔樓50多年,她卻說很幸福
    房子的大小跟幸福的多少到底有沒有關係呢?有些人覺得房子面積越大越容易讓人感到幸福,而有的人覺得幸福其實跟房子的太小無關,跟住在房子裡的人有關。6歲那年,東利惠跟隨父母住進東京一棟只有12㎡的塔樓,房子是他的建築師父親設計的,在這個狹小的空間裡,把整個家的廚房、客廳和臥室全部塞進來了。
  • 12.9㎡「蝸居」變身「迷你別墅」
    那些讓人大呼「神奇」的設計,究竟是怎樣一點一滴艱難誕生的?空間處處是玄機,看12.9平米如何神奇變身「三室三廳一廚一衛」的迷你別墅!委託人:未來的三口之家小兩口的家位於北京市大柵欄地區的胡同裡,房子很小,只有12.9平方米。男主人在這已經生活了將近30年,原來是和父母三口人住在這裡。現在和妻子兩個人住在這。2014年,小兩口結婚後就住在這裡,到現在已經有一年了。
  • 用好這1㎡,能讓蝸居變豪宅?
    用好這1㎡,能讓蝸居變豪宅?看了這些犄角旮旯的設計,還要什麼300㎡,30㎡就夠住了!《乘風破浪的姐姐》又又又因為選手個人爭議上熱搜了,這次是藍盈瑩。一些網友羅列出一大堆她的」罪狀「:用力過猛勝負欲全寫在臉上讓人煩、不顧及和白冰的姐妹情深、對吳昕不能共情等等。
  • 50㎡小蝸居,臥室故意抬高10cm,整個房間都成榻榻米地臺
    雖然說買大房子是很多人的夢想,但是現實的房價卻像冷冷的冰水澆頭而下。很多普通白領、工薪階層,奮鬥了十幾年,也就只夠在大城市裡面買一套小戶型。別看房子小,只要裝修設計到位,照樣不輸中等戶型,至少三口之家居住還是綽綽有餘的。
  • 港版蝸居:40㎡擠下一家五口,新婚夫妻住11㎡隔斷房
    以劇中成交的一套平平無奇的房子為例:1080萬港幣,560呎,兩房。翻譯一下:912萬,62㎡兩房,14.7W一平,這還不算地段太好。高級白領青睞的一些地方,諸如半山豪宅,均價28萬/平;九龍,均價33萬/平。全球房價最高的城市,真·名不虛傳。
  • 60㎡樸素小蝸居,沒有廚房照樣圈粉,看完我家90㎡的房子都不香了
    在大城市裡面奮鬥的人,哪個不想擁有屬於自己的房子。但是高昂的房價讓很多人望而卻步,既然想要在城市裡面紮根,租房就猶如無根飄萍。所以很多人,拼盡所有,也要買一套小戶型。身邊有個朋友,在福州摸爬滾打10年,和他老婆兩個人省吃儉用,終於買了一套60㎡的樸素小蝸居。兩室兩廳一衛的格局,沒有廚房照樣圈粉無數。可能是這套房子,讓很多在城市裡面打拼的年輕人看到了希望吧!
  • 香港蝸居實錄:40㎡擠下一家五口,新婚夫妻只能住11㎡隔斷房...
    以劇中成交的一套平平無奇的房子為例:1080萬港幣,560呎,兩房。翻譯一下:912萬,62㎡兩房,14.7W一平這,還不算地段太好。太扎心。港版《蝸居》,看完有治癒「嫌棄房子小房價高」之奇效。回頭看看自己90平的三室一廳,甚至會頓生豪宅之幻覺。畢竟,在衛生間裡炒菜,洗衣服,晾衣服,都是他們的生活常態……
  • 有個自己的房子,小一點都可以!50㎡「去客廳化」,越住越溫馨
    初入社會打拼的年輕人,心中最渴望的應該就是有一個能落腳的家,換個工作租套房,不是和合租人的矛盾,就是看房東的臉色,要是有個自己的房子,哪怕小一點都可以。就像本案屋主,房子不過50㎡,卻滿足她對一年四季一日三餐的所有嚮往,攢錢8年全款一把付,再也不用每月還房貸成為"月光族"。
  • 11㎡婚房下的香港愛情,這部港版《蝸居》,令人扎心……
    這是來自《香港愛情故事》裡男女主的一個片段,故事是關於愛情,但每一步都離不開房子,這部劇也被稱為「港版《蝸居》」。愛情很美好,但房子卻讓人心碎。陳子朗和邱凱琪準備結婚,節衣縮食攢房子首付,但在看房過程中,被做中介的好友明晃晃諷刺「等到老婆都停經了,你也買不到房子!」真是扎心了!在寸土寸金的香港,普通人想買房真的是難上加難。
  • 港版蝸居:40㎡擠下一家五口,新婚夫妻只能住11㎡隔斷房...
    以劇中成交的一套平平無奇的房子為例:  1080萬港幣,560呎,兩房。  翻譯一下:912萬,62㎡兩房,14.7W一平  這,還不算地段太好。  港版《蝸居》,看完有治癒「嫌棄房子小房價高」之奇效。回頭看看自己90平的三室一廳,甚至會頓生豪宅之幻覺。  畢竟,在衛生間裡炒菜,洗衣服,晾衣服,都是他們的生活常態……
  • 28㎡小戶型,功能全部藏起來,巧用假窗設計寬敞的好像50㎡!
    28㎡小戶型,功能全部藏起來,巧用假窗設計寬敞的好像50㎡!今天看到一個有趣的小戶型設計,面積僅有28㎡,但是卻寬敞的像50㎡一樣!並不是布局巧妙,畢竟再好的布局也改變不了面積的大小。導致很多人都對這套小戶型產生錯覺的設計,其實是隱藏功能加假窗設計!這套小房子裡,餐廳、廚房、書房、臥室、衛生間、影音室都應有盡有,只不過這些功能都被設計師藏了起來!除了一個下沉式客廳以外,進門看到的就是寬敞的大廳,寬敞的不像話!進門右手邊是衛生間,除了衛生間以外,再沒看到過任何隔斷空間,只有中間地面上掏洞的下沉式客廳!
  • 抱團蝸居養老,朋友在隔壁,一起住,一起老去 ...
    發起聚會、踏青12年來不間斷去年,李偉文與一群知交老友們,一共12戶,做了一個重大決定。這群大多50歲上下的壯年人,共同集資,在臺南市選了一塊地,預定自建一棟老人公寓,正在建築設計中,取名為「蝸居」,決定一起實踐老年的理想生活!擔任牙醫師的李偉文,是旁人眼中的「另類醫師」。他不像一般醫師總是被工作塞滿,診所採取預約制,一天約診不超過10人。「一群老人在一起,有共同的回憶很重要,」李偉文說,他曾看過很多人事業成功,拚上全部時間,老時卻很寂寞。
  • 50㎡小戶型,客廳裡硬擠出榻榻米盒子房,單身公寓變成小兩房
    開豪車住豪宅是很多人的夢想,但是這些年房價呈現出坐火箭的趨勢,工資水平拍馬都趕不上。對於普通工薪階層來說,想要在城市裡面買房真心不容易。很多人省吃儉用十幾年,也就只能夠勉強買一套小戶型。不過相對租房過日子,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也是一種幸福,即便只是小小的蝸居。
  • 黃聖依豪宅300㎡,陸虎蝸居40㎡,生活的可能性,從不被家的大小所限制
    原來陸虎家雖然很小,但幾乎每一處都暗藏玄機,這些讓人驚嘆的神奇之處讓他的蝸居生活變得有滋有味,而這樣認真生活的態度和技能,正是大家想模仿的。那麼,陸虎到底是怎麼把他40㎡不到的蝸居打造成人人大呼想住的魔法屋的呢?1.一物多用,擴大收納空間好朋友吳昕剛進門,陸虎就從玄關的一個桶裝物裡給她拿了雙客用拖鞋。
  • 《全能宅急變》巧施空間魔法,28平米蝸居煥然一新
    節目第一位委託人是和女兒相依為命的蓉蓉姐,母女倆和一隻小狗狗住在僅28平米的蝸居中,多年來,女兒一直住在廚房隔壁的小空間裡,因為沒有門,女兒甚至可以憑著床上殘留的油煙氣聞出上一周媽媽炒了什麼菜;沒有客廳餐廳,客人來訪只能委身臥房陽臺侷促進餐……為改善委託人居住環境,四位設計師紛紛搶單蝸居迫切的需要改造,面對如此多的家裝問題,如此複雜的房屋格局,經過和團隊簡單商量
  • 她買下40㎡公寓自己住,簡潔實用的宜家風,裝出了80㎡的寬敞!
    說起來現在的女生是越來越獨立,寧願自己努力工作買房得到想要的生活,也堅決不靠他人,這種現象在大城市中尤為常見,比如本案女主就是如此,入手了一套40㎡的小窩,在經過一番簡單裝修後,真的超漂亮!更重要的是,一個人住真的太爽了!不用過著顛沛流離的租房生活,也不用看他人臉色,這種底氣讓人感覺特別自信!
  • 蝸居:50平房子住8口人,吃飯時還要排隊,看設計師拯救擁擠的家
    擁有一個大房子幾乎是每一個人的夢想。不過,在繁華的大都市裡,即使你收入可觀,但面對超高的房價,很多年輕人對購買大房子還是會望而卻步。小張夫妻大學畢業後在城市裡找了工作,經過幾年的努力,他們在嘉興買了50平米的房子。
  • 《香港愛情故事》:蝸居男女,買不起房子結不起婚
    衣食住行啊,沒有自己的房子如何是好?尤其是「住」,有房子還不是有家。但「家」的前提最好就是有個房子。「房」有著「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重要性。不管內地還是香港,這個「房」是很多人心中這輩子都抹不去的「痛」。03記得在《香港愛情故事》裡,有一對夫妻想要離婚。本來嘛,感情不和離婚就是唯一的出路。
  • 房子多小是你的底線?|香港|衛生間|設計師
    目錄Contents香港特有房型,看後雞皮疙瘩都起來了幾十年住小於 10㎡ 的房子裡,是怎樣的體驗?香港的極度老破小,原來才是潛力股?!Mirror大概在 50 年代,香港出現了籠屋,最初是給移民香港的勞工暫時居住的地方,後來逐漸也有不少勞工在這裡住了幾十年、度過了自己的一生。如其名,籠屋就是以「鐵絲網」構建出的屋子,準確地說,是籠子,居住在鐵絲網籠子裡的究竟是人還是困獸呢?
  • 三代人蝸居80㎡,逼死80後的居住困境,新一季《夢想改造家》給解決了
    為患有阿茲海默症的老人改造家,用細緻的適老化設計改善阿婆的晚年生活  房子不是說換就能換的,可面前又擺著一個巨大的難題:房子不夠住。  宅sir今天分享的兩期都是相同的情況,三代人蝸居80㎡,看設計師如何幫他們改善居住環境,提升幸福指數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