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最治癒又百變的食物,大概就是紅豆吧。
它可以是糯糯的紅豆沙,加進炸糕裡,一口下去軟糯香甜。
澆在刨冰上,添一抹又甜又奶的紅豆香。
也可以是紅豆粥,熬得濃香四溢,喝完一碗感覺人生值得。
都說紅豆生南國,但其實天津也產紅小豆。天津的紅小豆顆粒飽滿整齊,豆色淡紅光亮、白臍、皮薄、沙性大,深受天津人喜愛。在天津,紅豆可是甜食的主力軍,吃法多樣。
耳朵眼炸糕
天津人最熟悉的紅豆餡甜品莫過於炸糕了。
耳朵眼炸糕因店鋪緊靠耳朵眼胡同而得名,是天津傳統特色名點,也是天津三絕之一。
耳朵眼炸糕選用上等糯米經水磨後發酵,又選上等紅小豆煮爛去皮,加上紅糖汁炒製成餡。包好後溫油下鍋,勤翻勤轉,炸出的炸糕外皮酥脆不艮,豆餡香甜爽口。
一口下去,豆餡多得都要流出來了,軟糯的紅豆餡搭配炸過的糯米皮,很奇妙的搭配。
豆沙餡楊村糕乾
要說天津的特色美食,楊村糕乾必須有姓名,早在明朝永樂年間就出名了。
豆沙餡的糕乾口感最佳,用料也很豐富,不只有紅小豆,還有紅糖、玫瑰醬、熟麻仁和剁碎的青、紅絲,一起搓勻了和成豆沙餡。
把松子仁、瓜子仁、桃仁、蜜桔皮青紅絲切碎,均勻的撒在蒸好的糕乾上,香噴噴的白糕裹著精細的豆沙餡,滿滿的餡料吃起來非常滿足。糕乾可以當早點吃,搭配牛奶或豆漿,舒服一整天。
豆沙餡蒸餅兒
蒸餅兒是天津的特色食品,和豆包類似,但形狀像餡餅,麵皮上印有花紋,口感也比豆包更好。
天津的蒸餅兒雖然便宜隨處可見,但做起來也挺講究的,餡兒要用耳朵眼的豆沙,面不能發死,這樣蒸餅兒才能鬆軟可口。
天津人把蒸餅兒當早點,就著麵茶吃,每一口都能吃到豆沙餡的甜糯,白面的鬆軟,吃完砸著嘴意猶未盡。
年糕
天津的紅豆愛好者,逢年過節絕不會落下年糕!
一到過年前,天津家家戶戶就開始著手蒸年糕,耳朵眼賣豆餡的窗口必排隊,糯米黏面子也被搶購。
天津的年糕是寶塔形的,一層米一層豆沙鋪蓋起來,最後撒些愛吃的堅果或果脯在頂上,一般是青絲玫瑰、葡萄乾、金糕條還有核桃仁這些老樣,搭配在一起五顏六色的,很有年味兒。
小時候過年最愛吃年糕了,很喜歡各色果樣、甜甜的豆沙和黏黏的糯米混在一起的感覺,就是吃了不好消化,但還是滿滿的幸福感。近幾年家裡很少做,都是去買現成的了。
驢打滾
不管什麼時候,在天津隨便逛逛路邊小吃攤,一定有推車賣小點心的,必吃的那一枚就是金黃色的驢打滾。
黃米麵製成的粿皮,上鍋略蒸後就變得軟糯。將黃豆炒熟後,軋成粉面,撒在蒸好的麵皮上,然後抹上豆沙餡捲起來,切成小塊碼齊,撒上白糖或桂花醬就成了。
做好的驢打滾外層粘滿黃豆面,入口綿軟,別具風味,豆餡入口即化,香甜入心,黃豆面入嘴後可以不嚼,細細品,是老少皆宜的傳統風味小吃。
豆沙熟梨糕
秋冬季節,有時聽見天津路邊傳來「嗡兒嗡兒」的汽笛聲,還冒著熱乎氣兒,不用看,準是賣熟梨糕的。
熟梨糕是用大米磨成粉渣蒸熟,再抹上醬料做成的。最初只有豆餡、白糖、紅果三種餡料,逐漸發展到各種味道,但最正宗的還數豆沙熟梨糕。
近幾年,熟梨糕忽然間又流行起來,而且很多成年人紛紛加入購買的行列,爭相品味熟梨糕的美味,也算是對傳統美食的一種傳承。
康樂小豆冰棍
天津人最熟悉的雪糕非康樂小豆莫屬,誰去逛濱江道沒買過兩根小豆冰棍呀。
康樂是中華老字號了,康樂小豆十年如一日,包裝和價格都沒怎麼變,味道也沒變。
小豆冰棍用進口奶和紅豆沙混合製成雪糕,還混著許多整顆的紅豆,口感細膩,甜度適中,吃多了也不會覺得太膩,夏天來一根特解暑。
紅豆刨冰
刨冰是天津人夏日不能缺的食物,擼串火鍋後都得來點刨冰當甜品,紅豆刨冰作為老味刨冰最受大家歡迎。
冰冰涼涼的一份刨冰,澆上厚厚一層紅豆沙,在加上自己愛吃的輔料,芋圓、椰果、蜜豆、杏幹、煉乳或者水果,盛上滿滿一大碗,一勺舀下去料很足,夏天吃著超級滿足。
天氣越來越冷了
不如多吃點紅豆暖身吧
願大家都能在這個深秋
享受屬於自己的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