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歲退休詹大伯背著行囊 紐西蘭獨自旅行16天

2021-01-15 杭州日報

  昨天下午,詹大伯打進快報85100000熱線:我六十多歲了,前段時間,我作為一名背包客,在紐西蘭南島城鎮山村自助旅行,那裡美麗的自然景觀令人嘆奇、陶醉,途中經歷的趣事和故事讓人長久難忘。前後一共16天,我剛剛寫成紀實遊記「一個老人的紐西蘭自助遊」,給幾個朋友看,他們很感興趣,建議我給快報投稿。我也想藉助貴報,將我的個人經歷與感受和更多的朋友分享,特別是和我這般年齡的老年朋友們,希望能為豐富他們的退休生活,提升生活品質提供一些借鑑和啟示。

  那麼多人做了多年週遊世界的夢

  為什麼只有少數人最終實現?

  圓夢

  (這是詹大伯的老伴顧阿姨去年發表在老年大學一本宣傳冊上的文章,以下內容為節選)

  

  回首人生路,最美是晚年,晚年是人生最成熟的季節,是最自由、最美好的時光。

  為圓我兒時的夢想,我一退休即報名進了老年大學;當時的我別提有多高興,心裡那個美啊,樂得我幾晚沒睡好覺,一下子感覺自己又年輕了。退休自由了。做我自己喜歡的事,沒有負擔,沒有壓力,多好,買了鋼琴,請老師到家輔導,沒幾個月就能彈奏幾首鋼琴曲子。同時,在學校學英語、電腦、舞蹈,不僅學了知識,又交識了朋友。使我深深感覺到,瀟灑人生美好的時光竟然是從退休開始的。

  我喜歡旅遊,小時候地圖上那一個個抽象的點與線,現在成了我足下的風景,靈感的源泉。我先生能說上一口流利的英語,使我能有機會實現週遊世界的欲望與夢想,享受大千世界帶來的快樂。退休後與先生先後自助出遊了歐洲、美洲、大洋洲、東北亞、東南亞等二十幾個國家。世界真像一本書,如果一個人只見過自己的國家,等於只讀了這本書的第一頁。我們去馬爾地夫的海邊遊泳,去日本的雪山泡溫泉,還在美麗的斯裡蘭卡島國盡情享受天倫之樂……

  平時的生活充實,來自於我的愛好。40多年來,一年四季不斷地堅持遊泳,我也曾代表杭州冬泳隊,去了香港全灣參加公開冬泳錦標賽,拿了優勝獎盃,還多次參加全國冬泳錦標賽,中老年組曾獲冠軍。

  舞蹈,我從小喜歡,特別是民族舞蹈,小時候沒人教,只要哪裡有演出,渴望能去看看也好。在老年大學裡,在老師的指導下,使我有機會學到了舞蹈的基礎,後考入了學校的藝術團,圓了我能在舞臺上展示自我的夢想,去為別人服務,下農村為農民演出,去部隊為解放軍官兵指戰員演出,去敬老院為孤寡老人演出……

  每個人都有小時候的美好夢想,每個人都有人生美好的時光。我深深地感悟到,人雖然退休了,但只要抓住機會,有的夢想也能實現。做平常人,幹平常事,過平常生活。地位是暫時的 ,榮譽是過去的,房子,金錢都是別人的,只有健康才是自己的,也是最重要的。

  善待自己,讓自己的心中永遠有一個陽光照耀的晴空。

  顧麗平

  因為很早就想出國旅遊,詹大伯十年前開始自學外語,高中英語課本,新概念英語第一冊,新東方教材1-4,王強美國口語……平時也看看外語節目,聽聽英語廣播。

  我讓詹大伯大概估一下自己的英語水平。他想了想說,大概相當於現在高二高三學生吧,詞彙量大概三千多個。(高中畢業生要求的英語詞彙量大約是3000-3500個。)

  「其實英語要求遠沒有大家想的那麼高,」詹大伯大手一揮說道,「我覺得有個初中水平,帶上一本字典,足夠了。」

  他說,在奧克蘭剛下飛機,他走進一家麥當勞,跟人家按正規語法說了一句「I Feel like a cup of coffee」(我想要一杯咖啡),因為首次開口,說得小心,也自認講得流利,但店員沒聽懂,「What?」(什麼)後來詹大伯不管語法,直接說「coffee!(咖啡)one(一個)! 」人家一下就明白了。

  詹大伯發現,只要你能把一句話裡關鍵的一兩個單詞知道,就說這兩個單詞,人家就能大概弄懂。不懂的單詞也不怕,他隨身帶了個iTouch(蘋果的MP4),裡面裝著「金山詞霸」,生詞一搜,全部搞定,不會讀就直接拿給人家看。不過開口前,詹大伯總會先說一句「I am sorry,My English is not well」(對不起,我英語不太好),老外就會耐心聽你說,慢慢跟你講。

  在皮克頓一個小旅店,詹大伯遇到一個臺灣小夥子,「他英語真的很爛很爛,人家還在那裡打工嘞。」後來一聊,小夥子其實是「換宿」一族——很多這樣的年輕人,他們給世界各地旅館發郵件,請求來這裡免費住宿,條件是每天給旅店義務打工兩三小時,幹幾天玩幾天再換下一處,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小夥子靠這一招只花很少的錢就週遊了世界很多地方。

  酷愛旅遊的詹大伯

  詹大伯,62歲,杭州人,初中畢業後參加工作,當過車間主任,在杭州利民食品廠當過兩年廠長,後來下海創業,開一家不大的廣告公司,後來廣告市場競爭太激烈,詹大伯關了公司,正式讓自己退休。

  旅遊是他年輕時就喜歡的,不管因公因私,國內30多個省份除西藏外全部跑遍。退休後時間更多,國內玩過目光當然瞄向國際,從家門口最初級的新馬泰開始,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印度菲律賓……亞洲玩完又玩歐美,瑞士美國加拿大……

  和很多人一樣,詹大伯一開始都是跟團,戴太陽帽跟著導遊的旗子和喇叭,上車睡覺下車尿尿景點拍照……沒幾年詹大伯就徹底厭掉了,2005年之後,他的旅行全是自由行,有時和老伴家人,有時和老同學老同事老朋友。

  紐西蘭這趟,詹大伯原想和老伴同去,誰知老伴說,我很忙的,沒空——詹大伯的老伴顧阿姨退休後確實忙得很,報了老年大學好多課程,是冬泳隊主力,還是藝術團舞蹈班成員,每年有很多主動上門的慰問演出——詹大伯又去約初中同學,兩人以前一起去過美國加拿大,可老同學也有事走不開。最後想想,乾脆一個人去。詹大伯原來以為一路沒人說話會很孤單,但實際情況「還好,基本沒有多少孤獨感」。

  記者 何欣

  

  打過快報熱線,詹大伯又通過快報郵箱(KB85100000@vip.sina.com)給我們傳來了很多照片,都是他在紐西蘭旅行時拍的。照片裡的藍天白雲雪山湖泊森林草場……全都是大自然原本該有的模樣,坐在辦公室看著這些照片,已經讓人對這個美麗的太平洋島國心馳神往。

  長途自由旅行,是很多像我這樣的上班族長久以來的心願,其中背著行囊,結伴或獨自去不同國家自由行走,又是所有旅行夢想中最終極最浪漫的一項。但在「殘酷」的現實面前,許多人的夢想不得不強壓心底,留到退休後再去實現。

  這個許多人的終極夢想,退休的詹大伯究竟怎樣實現?需要什麼樣的軟硬條件?外語水平如何?花費需要多少?……昨天傍晚,詹大伯在他鳳起路的家裡,給我這個「夢遊者」一一解答。

  一個人在國外遊走,外語水平有啥要求?

  昨晚採訪結束後,我和詹大伯一塊吃晚飯時,聊得最多的就是這個問題。聊到後來,結合詹大伯的自身情況,我倆總結出以下幾點:

  首先,要留一個健康的身體到退休,這個很重要。

  詹大伯說他30年前開始遊泳,一直堅持到現在,老伴顧阿姨更厲害,堅持遊泳40年。所以詹大伯62歲走路依然生風。以前詹大伯開公司時,為了生意經常和客戶吃飯喝酒,後來覺得這麼做實在很沒意思,就果斷地大量減少了這種「又無聊又傷身體的應酬」。

  其次,詹大伯和顧阿姨在退休工資外,還有一筆穩定的收入。

  詹大伯退休工資不高,兩千多,顧阿姨五千多。詹大伯前些年開公司時賺了些錢(具體數字略去,但肯定不是太少也不是太多),每年他們會買點理財產品,去年年底他們買的××銀行的產品,預期年息9點幾(條件是存款百萬以上)。

  「小何,我見過很多像你們這樣每天加班拼命幹活的,很多人都是怕退休以後沒有保障,其實身體健康最要緊,退休以後花不了多少錢的。」詹大伯頗有些語重心長地跟我說,他說他和顧阿姨現在每年國內外旅行兩三次,花上五六萬塊錢,如果不算旅行費用,平時在家過過日子一年四五萬足夠,而且年紀越大越花不了多少,他說他嶽母,現在退休金一個月一千多,也花不了。」

  另外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

  詹大伯和顧阿姨現在無牽無掛。詹大伯父母雙雙過世,顧阿姨父母都80多歲,身體還很硬朗。兩個女兒,大女兒在上海,小女兒在加拿大,都已嫁了人當了媽,前兩年他們還帶過大外孫女,孩子一上幼兒園就接去上海了。大女兒小女兒每次打來電話,都鼓勵他們「去玩,把退休工資花完!」

  如果換成另一番景象,詹大伯女兒大齡未嫁,或者是個兒子要靠著他們資助買房結婚,還會有這個心力背著包出國旅行嗎?

  詹大伯聽後把頭搖成了撥浪鼓,連連說,那肯定不行肯定不行。

  這樣一次出國旅行,花費貴不貴?

  詹大伯把所有費用跟我算了一下:這趟16日紐西蘭自由行一共花了一萬兩千多塊錢(昨晚我從一家國內著名旅遊網站上看到,紐西蘭南北島8日遊報價是13800元,還標著特價)。

  一筆一筆算,詹大伯的花費主要是三部分:

  機票

  詹大伯說,買得蠻便宜,打折後含稅,來回一共6500元人民幣。

  住宿

  全部行程住了13晚,平均下來每晚22新元,合人民幣差不多一百塊多一點。一路住的幾乎全是景區裡給旅行者服務的背包旅館,類似於國內青年旅舍,最多時十人一間,來自世界各地的都有,歐美多,年輕人多。在瓦卡提普湖邊那一晚,和詹大伯同住一屋的是個日本女孩,趁學校放假獨自旅行。

  「陌生男女同舍,在我們國內好像還不允許,但西方國家很流行,大家各睡各的,互不影響。」

  吃飯

  總共花了三四百新元,相當於人民幣2000元不到,平均每天也就人民幣一百多點。吃飯方式主要三種:一是快餐,比如麥當勞。二是自己去附近小超市買點菜買點面自己做,因為背包旅館幾乎全都免費提供做飯廚具,詹大伯一般煮點義大利麵煎個雞蛋啥的。三是方便麵,詹大伯從國內出發時帶了十幾個方便麵(小的,杯裝那種),經常用來當早餐或夜宵。

  詹大伯的全部行李有兩件,一個拉杆箱一個背包,總重量接近飛機託運的上限20公斤。行李分以下幾部分:

  相機類:詹大伯是攝影愛好者,一臺佳能5D2單反和一臺松下小相機,三個高級鏡頭。

  衣物類:三件T恤,兩套內衣內褲,兩套外衣長褲。牛仔褲出發時穿的那條,回來還是那條。衣服中途沒有洗過,換下帶回。詹大伯說,那邊乾淨,不太出汗,衣服連穿幾天也不大會髒。

  藥品類:詹大伯身體基本健康,有三個慢性病:血壓略高,低壓90多,出發前諮詢了醫生,每天吃一粒降壓藥。痛風,以前在國外旅行時發作過一次,後來醫生給開了藥,效果很靈,這次也隨身帶著,但沒發病,也就沒吃。淺表性胃炎。沒犯病,藥沒吃。

  通訊工具類:有筆記本電腦和iPad2,前者用來上網,後者用來和親人視頻聊天。每個旅館都提供上網,有的收費有的不收,收也不貴。

  日常用品類:毛巾牙刷牙膏,另外充電器數據線移動硬碟等。

  這趟遠門帶了多少行李?

  出國旅行辦手續,麻煩不麻煩?

  詹大伯說,原來他也以為手續可能很麻煩,其實不是的。

  他先去紐西蘭移民官網上下載個申請表,找個地方列印下來。表格很多,20頁,但要填的地方很少,大部分需要打鉤。看懂它需要翻字典。

  填好表格,備好證件(身份證、結婚證、房產證、戶口本等),哦,還有,到銀行開一張存款證明,去紐西蘭只要五萬塊錢存一個月就行。

  帶著這些材料,詹大伯跑去上海,向徐家匯路555號紐西蘭籤證中心遞交材料(也可以郵寄,詹大伯是為順路去上海看大女兒),人家看一下,沒問題,收下。4天以後詹大伯收到快件,裡面是蓋了印章的旅行護照(個人去辦籤證手續費一共一千多元人民幣)。

  帶著護照機票,背起行囊,懷揣1000美金(實際花了300)和一張銀行卡,詹大伯就開始了他16天令人羨慕的異國背包之旅。

  這一路精彩自不必說,全在他的照片和回家後依然亢奮的笑臉裡。

相關焦點

  • 適合女孩子獨自旅行的10個國家,看完就拾起行囊說走就走
    明明是出國旅行,內心卻還是重複煩惱,在城市生活太久而養成的思考模式,就在旅行前徹底忘掉吧,找不到一起出走的旅伴也可以獨自啟程,你只需要背起行囊、帶上一雙好奇眼睛與歸零的心,無須承擔另一個人的喜怒情緒,只需要專注眼前風景,是人生能與自己相處的珍貴片刻,看完以下幾個安全旅遊地就準備拾起行囊,好好享受一個人的旅行吧!
  • 62歲退休男人坦言:我有6千退休金,再婚找了沒錢的老伴很踏實
    孤獨,當子女們都有了家庭,自己也退休之後,身邊沒有人陪伴,這種孤獨感,會讓他們感到無比恐懼。錢對於老人來說,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他們更加希望有人陪在身邊說說話。有些過了60歲的男人,他們退休之後,覺得一個人過也挺好的,以前有老伴在身邊,總是被管得太多,現在一個人生活反而更自由輕鬆。
  • 「今年19歲,我愛上了獨自旅行」
    旅行會讓人成長,而一個人的旅行會讓人加速成長。因此,獨自走過的每一個城市都帶給我力量,我也在旅行中不斷長大。一個人的旅行,不是孤獨的排除題,而是積極的選擇題,主動選擇了一種自由、多彩、多元的旅行。是啊,「今年19歲,我徹徹底底愛上了獨自旅行。」
  • 給自己一年的時間去旅行,紐西蘭打工度假籤即將開放!
    聽說你有一個出國旅行的夢想,但一直苦於經費不夠?現在有一個大好的機會,可以讓你一邊打工賺旅費,一邊環遊紐西蘭,而且可以長達一整年哦!7月3日,紐西蘭移民局即將對中國大陸開放新一批的打工度假籤證(work and holiday visa), 這個籤證的目的之一,是為了鼓勵更多的年輕人,背起行囊,靠自己的雙手,賺取旅費,認識外面的世界。
  • 鐵漢少女的16天紐西蘭南島自駕省錢攻略!
    總行程:16天 月份:3月花費:1.5w/人(含5800的遊玩項目費用可自行選擇)租車:斯巴魯森林人/15天;全險共計4500RMB;1500/人住宿:國際YHA+營地為主與葉子,大哥的結伴旅行,湊在一起也巧合得很,因紐西蘭籤證遲遲未下,整個行程計劃全部打亂,萬那杜回澳後漫長等待的過程,遇見了同計劃去紐西蘭的大哥與葉子,一拍即合。
  • 杭州62歲大伯買菜途中突然倒地,心跳呼吸驟停近1個半小時!
    回想起9月17日那場驚心動魄的搶救,家住餘杭的戴大伯(化名)的家人到現在仍心有餘悸。 17日早上7點10分左右,62歲的戴大伯像往常一樣,從邱山菜場買好菜返回家的途中,剛走進地下停車場沒幾步,戴大伯就感到一陣頭暈、胸悶,心悸,還沒站穩戴大伯就「撲通」一聲倒了下去,瞬間失去了意識。
  • 你背著行囊,走進別人無法企及的遠方
    ◆◆◆    安德魯·懷斯  ◆◆◆ 點擊下方音頻,聽主播童顏為你讀詩那天是如此遼遠遼遠地展著翅膀即使愛是靜止的靜止著讓記憶流淌你背起自己小小的行囊關於《遠方》是安德魯·懷斯於1952年創作的詩歌,意境優美仿若人真的置身其中,時光終會遠走,我們充當時光的旅人,背著行囊一步一步向前走。
  • 紐西蘭南島11天自駕自由行-南半球的天堂行
    【紐西蘭】:    紐西蘭是一個充滿了黃金沙灘、優美步道、國家公園的地方。
  • 臺灣藝人PO文回顧90天以來的紐西蘭旅行
    每日紐西蘭關注我,你可以得到有關紐西蘭的第一手信息。他24日PO文回顧90天以來的紐西蘭旅行,見過無數絕景,尤其提到這天是結婚紀念日,小小放閃令粉絲感覺好甜蜜。宥勝感性PO文,提到這段時間夠久的旅行,讓人有時空錯亂的感覺,並大讚紐西蘭就像是世外桃源的人間樂土,「90天的旅行,我們借宿過18戶人家,待了74個夜晚,擁有82位室友,走了6000公裡的路……」,並大喊愛死紐西蘭,「謝謝妳堅守著地球的美麗。」
  • 獨自旅行的不孤獨法則
    背包客棧也是可以玩創意,炫酷溫馨、high翻天的,然而對背包客棧的嚮往更多來自於「相遇」,與來自山川湖海的旅人的相遇,讓獨自上路的旅人從此擺脫孤獨
  • 《多多旅行》紐西蘭03|三天玩轉紐西蘭皇后鎮[視頻+圖文]
    <想看超清版本,請點擊文章末尾左下角的閱讀原文>更多紐西蘭視頻攻略戳↓紐西蘭01 探訪霍比特人的故鄉紐西蘭02 在瓦納卡開飛機DAY6-9DAY 6 - 16 : 00  皇后鎮天空纜車DAY 7 - 08
  • 紐西蘭84集:德國小夥的19歲:高中課程結束,獨自打工旅行已半年
    共有30多人在農場勞作,全部是打工者的身份,這點在紐西蘭很常見。紐西蘭在2018年被聯合國評選為世界上最清廉的國家。在農場我們見到一位德國來的小夥子,今年19歲,剛剛結束德國的高中課程,即將上大學。高中課程結束後,拿到了紐西蘭的打工度假籤證,將在紐西蘭逗留8個月,現在已經度過6個月了。
  • 62年出生什麼時候退休?退休年齡怎麼算出來的
    工作幾十年一退休就過完了大半生,退休開啟了人生的另一個階段,不少人渴望早點退休,但是不知道怎麼計算退休年齡,還有些人是可以申請提前退休的,那62年出生到2022年能退休嗎?來看看怎麼算的吧。
  • 紐西蘭南島12天自駕-南半球的天堂行
    每次當你拿起行囊,鼓起勇氣,決定要向紐西蘭出發時,你的朋友總有千百種理由拒絕你的旅遊邀請,讓你失去旅行的陪伴和動力。 所以,是時候為自己做主,決定和我一起出發了!!!2017年4月27日,go,向著南半球的天堂出發!!!
  • 【快訊】紐西蘭又一人溺水而亡 四天內第四人|紐西蘭人請願遭政府拒絕|黃金犬被紐西蘭主人趕出門後|奧大表演藝術系畢業生42歲退休?
    上周六晚8點半左右,40歲的惠靈頓男子Valeliano Mita發現兒子在海水中不適,情急之中跳入海中救人。他本人並不會遊泳,結果兒子被公眾安全救起,他卻溺水而亡。上周五,48歲的男子Darren Southon 及11歲的兒子一起下海潛水打撈鮑魚,結果兩人再也沒有浮上水面,搜索人員在一天後找回兩人屍體。
  • 遺落的魔戒——紐西蘭南島旅行記
    一定是上帝賜給了紐西蘭那枚魔戒,紐西蘭人把它深埋在自己的土地中。,成為紐西蘭人膜拜的英雄。如今,以他命名的紐西蘭最高的峰-庫克山巍然聳立。紐西蘭相當多的地名都是從英國和歐洲移植而來,反映了紐西蘭與英國與歐洲歷史文化淵源。甚至紐西蘭的國名,都是源自荷蘭的西蘭省。也因此為這個歷史較短的國家,增加了不少歷史典故。
  • 片單| 她們為何獨自旅行?_私家地理_澎湃新聞-The Paper
    片單 | 她們為何獨自旅行?、工具與黑科技層出不窮的今日,女性旅行者獨自前往世界各地展開一場冒險,早已不是難事。如果你的腦海裡也曾經閃過獨自旅行的念頭,卻苦於沒有出發上路的勇氣,或遲遲未能創造機會、條件去實現,那麼不妨抽出時間來看幾部精彩的女性旅行主題電影,試試看能否在別人的故事裡找到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旅行方式吧。
  • 大學生休學赴紐西蘭打工旅行 3個月收入3萬(圖)
    這個22歲的男生,在過去4年裡,騎行滇藏線,參加馬拉松……想做的事一件件做到了,包括不可思議的休學去紐西蘭打工旅行。行程過半的他3月27日接受了武漢晚報記者的採訪。  兩本書逼自己「環遊世界」  「高二時,《不去會死》的作者石田裕輔讓自己有了想到外面世界看一看的衝動。」
  • 紐西蘭旅遊攻略|去紐西蘭旅行前需要提前準備的五項工作
    紐西蘭「小而美」,而且旅遊資源豐富。無論您追求的是歲月靜好、悠然自得的假期,還是驚險刺激、充滿挑戰的冒險旅程,無論是以家庭為單位的親子遊,抑或是年輕人的畢業旅行,紐西蘭都會滿足您們的旅行需求。在本篇文章中,我將為您解答遊客普遍提出的問題,這些內容非常實用,就是去紐西蘭旅行前需要準備的工作。
  • 英國夫婦的特別蜜月旅行:騎行 674 天環遊世界
    他們騎著一輛串座雙人自行車,從紐西蘭出發環遊世界。近兩年後,兩人終於返回英國,結束了這次行程約 3 萬公裡的旅行。  環球蜜月妻子卡特現年 32 歲,先前擔任議會辦事員和醫療衛生專員,丈夫史蒂夫 34 歲,先前在伊爾福德的南方公園小學任教師。  舉行婚禮後,兩人萌生用兩年時間騎自行車蜜月旅行的想法,於是雙雙辭去待遇不錯的工作。而卡特先前並不會騎車,為了這次旅行,她特意突擊學習騎自行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