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學生減少 香港高校附近房屋「搶租潮」不再

2020-12-27 中國經濟網

中新網4月14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內地生一向是香港房屋租賃市場的一大客源,並在每年的4、5月份就開始搶租,不少更是一次性付一年租金。但近期內地學生減少,「搶租潮」不再。

資料圖:香港樓宇。中新社記者 洪少葵 攝

往年香港各大學宿位的增幅,遠追不上本地及內地學生人數的增長,令不少赴港就讀的內地大學生選擇租住私人屋苑。由於每年均有數萬名內地生在港就讀,香港沙田、大圍、北區、紅磡等區因鄰近大學,業主不愁無租客。

不過,2019年下半年香港修例風波致多家高校遭破壞,一眾在港就讀的內地生紛紛返回內地,退租個案頻頻發生。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學校停課,再令部分內地學生退租,以致區內租盤急增,租金亦因此下跌,尤其是主打小單位的屋苑。

例如,香港沙田河畔花園D座高層1室,實用面積269平方英尺(約合25平方米),原叫租價10500元(港幣,下同),終以9300元租出,每平方英呎租價35元,屬近期該屋苑呎租價新低。另外,香港大圍金獅花園A座低層2室 ,實用面積285平方英尺(約合26.48平方米),近日亦以月租金9500元租出,呎租價33元。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香港高校本科招生工作已結束,港中大招生官:歡迎內地學生
    新京報訊(記者 戚望)香港高校今年在中國內地的本科招生工作接近尾聲。近日,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等香港高校已在線上開學。部分港校宣布,將從9月末開始,有限度恢復面授課程。香港高校曾以其接近華語文化圈、學費相對低廉、與國際接軌、接受高考成績等優勢,吸引了大批內地高考高分段學生就讀。
  • ——內地高校開始迎接1.6萬餘名香港學生陸續返校...
    新華社北京8月30日電(記者陳舒、張逸之、謝昊)離正式開學還有近一周時間,就讀於北京中醫藥大學的香港學生雷世昌已早早返校,將升入大三的他希望多點時間為新學期課程做準備。  「來內地讀書給了我獲得優質教育資源的機會,我很珍惜。在這裡,我看到自己的未來有無限可能。我現在就想好好學習中醫,將來好好傳承中醫。」他說。
  • 內地考生報考香港高校全攻略,請收藏!
    疫情之下,國外留學受阻,更多的學生將眼光聚焦於國內,其中香港是名校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港大、港中文、港科、港理工、城大、浸會、教大、嶺南等,連老師工作室特將香港高校在內地招生的關鍵信息進行了梳理和分類,想報考香港的考生和家長,請收藏好,如有疑問可隨時留言,在線為您解答!
  • 香港專修學校校長陳卓禧:高校有責任教育學生明辨是非、守法負責
    (兩會通道)香港專修學校校長陳卓禧:高校有責任教育學生明辨是非、守法負責中新社北京3月13日電 (邢一 邢利宇)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校長陳卓禧13日在北京表示,高校有責任教育學生明辨是非、守法負責。
  • 港校參訪內地高校 認為港生讀法律中醫前景看好
    為此國家教育部去年起對香港學生推出「內地高校免試招收香港學生計劃」,今年參加院校由63間增至70間,港生只要參加2013年香港中學文憑試或 2013年高級程度會考補考,達到4個核心科目「3322」,即可申請入讀。去年經免試入讀內地高校的學生共有971人。
  • 前有安全問題後有疫情影響,香港高校還值得去讀麼?
    相比於幾年前的高考狀元爭相報考,到現在申請人數大幅下降,香港高校昔日的優勢地位已漸漸式微,香港的大學還值得去讀麼?去年的暴亂、今年的疫情,對內地學生而言,香港高校的吸引力似乎越來越低迷。不過,香港高校仍然充滿了信心。
  • 香港學生列印挑釁標語 內地生秀書法開啟無情嘲諷
    香港有部分人抱有「繁體字為正統」的文化優越感,比如香港演員黃秋生,曾以內地看不懂繁體字為由,感嘆
  • 中資企業進入香港高校招聘職員
    中新社香港12月6日電 (記者 趙建華)22家中資企業以及14家香港企業6日到香港理工大學進行集中招聘,即將畢業的香港高校學生應聘者眾。
  • 擔心高考失策,香港博雅線上教育幫助內地學生升學香港及海外名校
    而近幾年,逐漸有學生更把目光放在境外學府,內地學生升學香港及海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香港博雅線上教育每年都會接收到大量報考海外的學子。 不過很多學生對境外升學流程並不熟悉,不知如何報考海外學府。擔心自己英文能力不過關,以及考試涵蓋的內容不同,學習起來耗費時間等問題。在這就向大家分享下內地學生升學香港及海外有哪些!以及那些考試途徑更加適合內地學生特質。
  • 僑法「雲課堂」|華僑學生報考內地高校需具備什麼資格
    僑法「雲課堂」|華僑學生報考內地高校需具備什麼資格 2021-01-11 17: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QS發布2021亞洲大學排名,5所中國內地高校位列亞洲前十
    原標題:QS發布2021亞洲大學排名,5所中國內地高校位列亞洲前十11月25日,QS發布了2021亞洲大學排名榜單,共有1003所亞洲高校上榜。今年,亞洲排名前十的高校分別來自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內地及馬來西亞。新加坡國立大學已連續三年蟬聯亞洲第一。
  • 火爆內地的香港茶餐廳文化怎麼說崩就崩了呢?
    就在這兩天,香港茶餐廳的龍頭企業翠華公布的2019年中期財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收8.38億港元,同比減少6.4%,虧損4450.2萬港元。這也意味著,自2012年在香港上市以來,翠華首次虧損。翠華的窘境,折射出香港茶餐廳的困境:從排隊如潮,到風光不再。你有多久沒有去過茶餐廳了?
  • 應採兒盼兒子考清華北大,內地高校成香餑餑,有些真相你需要知道
    清北無疑是國內最好的大學,但是對於香港人來說,從小接受的都是英文教學,國內的教育模式不一定適合他們。2012年的時候,民間曾做過一項調查,有多少香港學生有興趣來內地讀書,結果只有8%的受訪者表示會考慮。受訪學生表示除了幾家耳熟能詳的名牌大學外,對其他內地知名高校並不了解,選擇時無從比較。
  • 從火爆內地到虧損4500萬,香港茶餐廳為什麼不行了?
    2019年中期財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收8.38億港元,同比減少6.4%,虧損4450.2萬港元。這也意味著,自2012年在香港上市以來,翠華首次虧損。翠華的窘境,折射出香港茶餐廳的困境:從排隊如潮,到風光不再。很多人不知道,茶餐廳是一個「混血兒」。
  • 高校食堂自助餐按克售賣,學生稱便宜了,保潔阿姨:垃圾大幅減少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米方傑/文圖「節約糧食、拒絕浪費」已漸成河南高校大學生和食堂的行動共識,很多高校大學生的節約意識明顯增強,不少高校學生食堂也也推出節約新招,食堂中浪費糧食的現象明顯減少,節儉在校園中逐漸蔚然成風。
  • 融入內地贏得發展 居住證新政給香港人帶來驚喜
    回顧之前持香港身份證和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在內地生活遭遇的種種不便,陳思吉期待居住證將帶來的多項服務和便利:「以前到內地乘火車必須排隊取票而無法使用自助服務,某些酒店不接受港澳臺居民的身份證明……只要申請了港澳臺居民內地居住證,很多問題就能迎刃而解了。」   根據這一即將施行的新規定,在內地居住並符合資格的香港居民可申請領取居住證。
  • 香港學生會緣何成了亂局急先鋒?
    7月,香港大學學生會舉行「光復港大」集會、抨擊校長未能「與學生同行」;8月,香港浸會大學學生會會長購買鐳射筆被警員逮捕;9月,香港10家高校學生會呼籲學生開學罷課;10月,香港理工大學學生會呼籲全體學生就校長拒絕與戴口罩畢業生握手一事「自發行動」;如今,內地學生在香港科技大學校園內遭遇黑衣暴徒「私刑」、該校學生會發起針對異見學生的起底行動。為何高校學生會成了亂局中的急先鋒?
  • 33所美國大學宣布永久關閉,倒閉潮下的英美高校為何難逃破產命運?
    造成巨大經濟損失的原因既包括高校獲得的捐贈減少了,也與關閉校園後,食宿費等社會服務收入被削減有關。但更大的危機其實隱藏在國際學生生源減少背後。據悉,國際學生是英美大學的主要收入來源。Grawe還指出,在疫情發生前,美國就已存在每年8所高校關閉的情況。規模較小的高校破產機率更高是因為這些學校的收入高度依賴學生帶來的收入。此外,過時的課程、脫節的師資和不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都給學校的破產埋下了伏筆,甚至讓超四分之一的新生在入學第一年就選擇了退學。對公立大學而言,各州撥付的教育經費減少也是造成財政危機的重要原因之一。
  • 五一假期「港澳」風光不再,0內地團!史上最慘黃金周!
    但今年「五一」的澳門與香港 卻不再像往年那樣人潮洶湧 0內地團 旅遊區街道不再擁擠 商場不再百業興旺
  • 傳統文化在香港
    從1997年7月1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至今,香港社會在保持原有基礎的同時,也在經歷著翻天覆地的變化。這變化就如同人的青春年華,18歲的香港特區英姿勃發,卻也面臨「成長的煩惱」。這煩惱尤其體現在港人日益加深的對內地的反叛情緒。前些年,高額獎學金、優質師資力量、中西合璧的教學模式,讓香港高校深受內地學生傾慕。但近兩三年間,申請港校的內地學子人數逐漸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