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受助於山西省希望工程「圓夢行動」的學子無論是畢業生,還是在校...

2020-12-23 山西日報數字報

  幾乎每年高考結束後,周成一都會去做一件事:到山西省希望工程辦公室,將攢下的5000元捐給山西省希望工程「圓夢行動」,幫助有需要的貧困大學生。周成一今年36歲,近幾年來,她始終堅持做這件事,每次來到這個有愛的「大家庭」,她的內心都無比激動,曾經也是貧困生的她,因為山西希望工程「圓夢行動」雪中送炭,順利完成學業。受到「大家庭」的幫助,而今踏入社會,她正用實際行動將愛心延續。近日,山西晚報記者聯繫周成一時,她說這段時間忙,過段時間會到省希望工程完成每年的心願。
  和周成一有同樣經歷的貧困大學生,還有不少是曾受助於山西省希望工程「圓夢行動」的學子,無論是畢業生,還是在校大學生,都在以行動回報著來自各界的關愛。正在山西財經大學讀大三的趙玉婷,自2017年拿到助學金後,從入學開始便懷著一份感恩的心,參加各種志願活動,向社會繼續傳遞愛的力量。
  連日來,山西晚報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為了不讓家庭經濟困難的高考新生止步大學,山西希望工程推出「圓夢行動」,旨在幫助貧困家庭的大學新生解決第一筆學費問題。「圓夢行動」從2006年啟動至今,14年間,已累計籌資7600餘萬元,資助貧困大學生17600餘名。
  她的小小夢想:上班掙錢,盡己所能幫助更多人
  1986年出生的周成一是忻州人,她的父母都是下崗工人,家庭條件不是很好,當她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河北省石家莊鐵道學院時,父母便開始為她籌措學費。
  「爸媽雖然都下崗了,可他們的單位還在,我考上大學時,我爸的單位把我家的情況上報到共青團忻州市委,那一年我領到了4000元的『圓夢行動』助學金。」周成一說,雖然家裡條件不好,但她知道國家有很多助學政策,不僅是大學,高中、初中甚至小學都有相應的救助政策,上學已不再是一件難事,可當拿到那筆助學金時,她還是激動不已,那時的她便決定儘自己所能回饋社會。
  怎樣去儘自己所能回饋社會,周成一在2009年大學畢業時,參加了西部計劃基層團建項目。此後的一年間,她在河北省崇禮團縣委工作。在這兒,周成一除了做團委的常規工作外,還負責「圓夢行動」「希望廚房」等項目的日常工作。
  在團縣委工作的這一年時間裡,周成一親眼見到了很多貧困家庭來求助的家長,讓她至今難忘的是一位又瘦又小的單親媽媽,「她在工地上幹活,穿的衣服沾滿了白灰,她來是給正在讀高中的一雙兒女尋求幫助。我看她的第一眼就覺得特別心疼。」周成一說,雖然她的家境不是很好,但比起那些在大山裡長大的孩子,她的成長條件要好很多。那時她又多了一個夢想,就是上班掙錢後,儘自己所能幫助更多的人。
  為期一年西部計劃結束後,周成一報考了河北當地的公務員考試,得到了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雖然每個月收入不多,但她決定開始完成償還助學金的夢想。「我總覺得那是一份沉甸甸的人情,由於當時不知道是誰幫助了我,我就想把4000元再捐給希望工程,希望這筆錢能繼續幫助貧困的大學生。」周成一說,她雖然在2009年就畢了業,但由於去參與西部計劃加上考公務員花費掉一些時間,她真正拿到工資的時間是在2011年。
  2012年,周成一把攢了幾個月的4000元捐給希望工程「圓夢行動」的那一刻,覺得如釋重負,同時也感受體會到了回饋社會的那份獨有的快樂。
  「我覺得山西人大多是戀家的,特別重感情。」在周成一眼中,正是這戀家的情懷讓她從河北回到山西省忻州市神池縣工作,在之後的幾年時間裡,她都會將攢下的5000元捐給山西省希望工程「圓夢行動」。周成一說,她是個普通人,大學改變了她的命運,讓她能夠自食其力,並用收入幫助到其他有需要的學子,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當初如釋重負的感受經過時間的積澱,慢慢變成了現在的情懷,她覺得特別自豪。
  「現在高考剛結束,過幾天,我就會去太原,繼續資助貧困大學生。」周成一說,她不過是在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回報社會,哪怕力量再小,她也會去做。畢竟她和眾多資助人一樣,就像是一滴水,水滴匯集在一起,就會成為江河。
  她的小小夢想:努力讀書,努力去回饋社會
  接受過「圓夢行動」資助的大學生有17600餘人,與周成一一樣將這份溫暖回饋給社會的大學生也有很多,他們每個人都在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傳遞愛心。趙玉婷作為其中的一員,在進入山西財經大學後,不僅加入學校的社團,利用雙休和同學們一起當志願者給盲童孩子輔導作業,還積極參加當地縣團委組織的志願者活動。
  出生在榆社縣北寨鄉上城南村的趙玉婷,祖輩世代務農,全家人深知讀書是最好的出路。為了方便她和妹妹上學,父母帶著她和妹妹在榆社縣租房居住,身患心梗和癌症的爺爺在老家照顧有殘疾的奶奶,母親是家庭主婦,生活的重擔落在了父親一人身上。趙玉婷說,全家的收入除了村裡種的幾畝玉米地有萬餘元收入外,餘下的就是靠父親在農閒時打的零工維持生計。
  2017年,當趙玉婷收到山西財經大學審計學專業的通知書時,入學的學費成了全家人頭疼的事。「在知道能向共青團榆社縣委申請希望工程『圓夢行動』的助學金後,我遞交了申請,拿到了5000元的助學金。」趙玉婷說。不僅如此,進入大學後,她享受到很多針對貧困生的補助,連續兩年拿到了國家勵志獎學金。
  「接受了別人的幫助,我很感激,所以也想儘自己所能做些幫助他人的事兒。」趙玉婷說。來到大學,她立即加入了學院青年志願者服務曙光隊。志願服務工作主要是去太原市盲童學校給學生們輔導功課,去山西省圖書館整理圖書,大一的每個周末她都會抽出一天的時間去參加這兩項志願服務。大二和大三的課多了,需要考的證也多了,她去當志願者的時間相對少了一些,但只要時間允許,她就會和同學們一起去當志願者。現在的趙玉婷正在備戰考研,她說只有努力讀書,才能改變命運,才能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回饋社會。
  除了在學校裡參加志願活動,寒暑假回到榆社老家,趙玉婷也會積極參與共青團榆社縣委組織的志願者活動。在一次次的志願活動中,她學會了感恩,接受了別人的幫助後,再去幫助別人,這種雙向的幫助是良性的循環。「畢業後,我會有更大的能力去幫助別人,現在我仍會把志願服務繼續做下去。」
  同樣也是在2017年拿到助學金的陶志英,在上大學後加入了學校的志願者組織。她和同學們一起去敬老院陪老人們聊天散步,給他們送去歡樂;去方舟自閉症兒童中心,走進自閉症兒童的世界,陪他們一起上課,一起玩耍;加入環保宣傳行列,走上街頭宣傳環保;多次參加線上愛滋病普及教育活動。「我做得還遠遠不夠,未來,我還會繼續帶著這份感恩的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回報社會,傳遞愛心。」陶志英說。
  他們的大夢想:扶貧先扶志在精神上鼓勵和支持
  採訪時,山西晚報記者得知,拿到助學金的大學生不僅在學校裡參加志願者活動,在寒暑假也會參加當地共青團團委組織的志願者活動。趙玉婷在2018年春運期間,參加了共青團團委組織的去汽車站接待旅客的志願者服務活動。
  共青團榆社縣委梁月雷副書記說:從2016年以來,他們已累計資助貧困大學新生57名,發放希望工程助學金28.2萬元;資助貧困中小學生108名,發放中小學獎學金10.8萬元;除此之外,他們還為2名大病兒童爭取到「德偉愛心專項基金」2萬元;為1名希望小學體育教師申領「希望工程竹葉青幸福籃球」獎0.5萬元;為40名鄉村希望小學教師進行了免費健康體檢。「我們還自主開展各種捐資助學等愛心公益活動,累計幫助結對關愛少年兒童6名,發放夢想基金0.6萬元;募集資金幫助貧困大學新生29名,發放愛心助學金5.8萬元。」
  扶貧先扶志,共青團陽泉市委青年發展部部長董小燕和共青團榆社縣委梁月雷副書記都說,除了在物質上對貧困學生進行幫扶外,他們更多的是在精神上進行鼓勵和支持,教會學生們自尊、自重、自愛、自信。「讓學生們懂得什麼是大愛與奉獻,用一顆感恩的心來回報社會,把愛心的接力傳承下去,這一直也是我們在做的工作。」董小燕說,他們除了對受助學生開展感恩教育,還通過籤訂《助學協議》《受助承諾卡》、倡議感恩、表態發言等形式,教導受助學生要講求誠信,熱心公益,勤奮學習,奮發成才,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青年、做一個堅強樂觀的青年、做一個懂得感恩的青年、做一個傳遞愛心的青年。
  「在歷年的回訪工作中,我們發現受助學生們懷抱著一顆感恩的心,以不同的方式加入到愛心接力中來。第一批圓夢行動受助學生侯炎希在參加工作後,累計為希望工程捐款3000元,受助學生鄭建東為希望工程捐款2000元,受助學生楊娜也從在校獲得的國家勵志獎學金中先後為希望工程捐款400元。」董小燕說,這些看似不多的錢和點點滴滴的感動,都為希望工程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除了助學幫扶,國家對低保人員、臨時救助人員以及特困供養人員,都有相關的補助措施。以2019年為例,太原市民政局社會救助科的特困供養對象有3752人,全年支出金額為4054.6萬元。太原市社會救助管理中心2019年的城市低保對象有13625戶,涉及人數21674人,全年支出金額17261萬元,農村低保對象23056戶,涉及人數34187人,全年支出金額19512萬元;臨時救助對象86120人次,支出5742.6萬元。
  除此之外,很多學生在學校利用閒暇時間到福利院、敬老院等地方做義工,有的在學校加入社團組織開展公益活動,有的在假期回到團市委為希望工程做志願者,為需要資助的學弟學妹街頭勸募、整理資料……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慰藉著捐贈者善良的心靈,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回報著社會的關愛,用一顆感恩的心播撒著生生不息的愛的種子。

  山西晚報記者 楊洲芬 實習生 原雅楠 董懿晨

相關焦點

  • 國酒茅臺 為貧困學子圓夢
    我的高考成績596分,希望能得到好心人的幫助圓夢大學。  二十三、北京2012年茅臺學子宋向陽的成長故事  宋向陽,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會計學院2012級學生,2012年「國酒茅臺 國之棟梁」圓夢行動受助生。  2012年9月,宋向陽進入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會計學院學習。
  • 「青關注」邯鄲市圓夢行動——有愛就有希望
    01項目背景希望工程圓夢行動公益項目自2004年開始實施以來,至今已連續實施16年,累計資助家庭困難的大學生50389名。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希望工程實施30周年寄語精神,按照團中央、中國青基會和團省委相關要求,2020年,市希望辦、市圓夢青基會繼續在我市實施「希望工程圓夢行動」公益項目,在對建檔立卡貧困學生重點資助的同時,擴大資助範圍,將更多家庭貧困學生納入資助範圍,幫助他們順利完成學業。02資助對象1.全市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脫貧不脫政策的農戶子女。
  • 愛心助學 點亮寒門學子夢想
    十年寒窗,圓夢今朝,眾多學子翹首期盼的錄取通知書正在奔跑的路上,即將開啟人生新的篇章。部分寒門學子手捧錄取通知書滿懷喜悅,家長卻因家庭經濟壓力悲喜交集、愁雲難消。連日來,雙槐樹鄉中桃花村一波又一波的愛心助學,點亮了寒門學子的希望。
  • 希望工程:用行動傳遞愛心 把愛播撒人間
    文/孫佳馨今年是希望工程實施30周年,公益活動的開展有利於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團結互助、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更有利於助力精準脫貧、鄉村振興等相關工作。用行動讓愛心傳遞下去,傳遞人人公益的理念,把愛播撒人間。在公益活動中,老師和相關單位工作人員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們更加了解貧困學子的生活狀況和學習狀況,通過實地走訪等形式,搜集整理相關信息,做了大量工作。為愛心人士提供良好的救助渠道和信息,為公益事業的發展提質增效。通過這樣的形式切實幫助學生獲得資助,助力公益事業。在公益活動中,民間自發組織起的公益基金會發揮了重要作用。
  • 春蕾助學·天久圓夢——遼寧省婦女兒童基金會託起清原學子夢
    為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落實省婦女十一大確定的目標任務,充分發揮省婦女兒童基金會參與脫貧攻堅作用,動員社會各界關心支持婦女兒童公益慈善事業,為婦女兒童辦好事、辦實事,11月7日上午,遼寧省婦女兒童基金會攜手遼寧天久企業集團共同走進撫順市清原高中,舉辦「春蕾助學·天久圓夢」項目助學金發放儀式
  • 愛心企業鼎力相助 貧困學子逐夢前行
    9月9日下午,由盛天集團、廣西協力扶助基金會主辦,廣西政協報、南寧晚報協辦的2020年「廣西協力扶助基金會盛天助學金捐贈暨發放儀式」圓滿落下帷幕,盛天集團捐資60萬元幫助100名品學兼優的廣西籍貧困學子圓夢大學。
  • 郎牌特曲義賣捐助100位貧困學子圓夢大學 醇香美酒續寫...
    8月28日,郎牌特曲「郎助郎上學堂」公益助學活動捐贈儀式在郎酒莊園舉行,郎牌特曲攜手70多家愛心企業及個人,共同為100位貧困大學新生送上助學金,幫助他們圓夢大學,續寫郎牌特曲華美真愛樂章。△愛心企業及個人代表上臺捐贈扶一株幼苗,蘊一份春光;助一名學子,贏一片希望。
  • 「公益」激發鴻鵠志 共敘少年夢 「為福添彩·福利彩票圓夢大學生...
    為幫助貧困學子實現大學夢想,踐行社會責任,今年夏季山東省福利彩票發行中心與共青團山東省委、山東廣播電視臺開啟了第四屆「為福添彩·福利彩票圓夢大學生行動」,為50名符合條件的貧困學子提供了6000元/人的圓夢助力金。如今,圓夢對象均已順利進入大學校園。
  • 從「一助」到「二十助」,葉豐收從未缺席 昨日6名學子領到葉校長的...
    昨日上午10時,寒門學子夏逸飛雙手接過5000元助學款,一直對著葉豐收校長說著感謝。  不只夏逸飛,還有考上武漢大學的熊佳妮,考上浙江農林大學的汪煬宇,考上湖北工業大學的柯慧娟,以及考上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的林子健和考上華中農業大學的吳卓原。6名優秀學子,每人不僅收到5000元助學款,還有葉校長給每人的200元路費。
  • 受助學子見證全透明開獎
    活動邀請了來自貴州六盤水體育運動職業技術學校、畢節體校、河南師範大學、雲南師範大學、昆明大學的30名受助學生代表組成見證團,與大家一同見證體彩全透明開獎的幸運時刻。  受助學子激動遊首都  作為國家公益彩票,中國體育彩票助力教育扶貧的腳步從未停歇,在全國各地開展了多項助學公益活動,帶著廣大公眾的愛心支持,將溫暖之光傳遞給更多寒門學子。
  • 榮膺希望工程30年「突出貢獻者」稱號 洋河股份愛心公益行動持續...
    最近,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發文,向希望工程30年來在助力「脫貧攻堅、促進教育發展、服務青少年成長、引領社會風尚」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的模範個人和集體致敬。作為「希望工程」的見證者和參與者,洋河股份(蘇酒集團)獲頒希望工程30年「突出貢獻者」榮譽稱號。
  • 上海社會力量在行動丨圓夢行動:助力「微心願」,實現「大夢想」
    事實上去年底,在共青團中央開展希望工程30周年之際,上海市物業協會積極響應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辦、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共青團上海市委主辦的「青春聚力量 圓夢在行動」助力脫貧攻堅系列活動,那一次活動中,本市物業行業共有41家企業積極響應,共領取1000個扶貧「微心願」,累計捐贈金額35萬元。
  • 大蜂控股董事長奚春陽為景寧受助生捐贈助學金和書籍
    捐贈景寧畲族自治縣10名貧困大學生每人10000元 為了幫助困難大學新生順利走進學校大門,為品學兼優但是家庭貧困的他們送上溫暖與幫助,2019年大蜂控股助力景寧畲族自治縣關工委開展「愛心圓夢勵志成才
  • 樓陽生會見出席山西省「五個一工程」頒獎儀式嘉賓
    樓陽生會見出席山西省「五個一工程」頒獎儀式嘉賓 來源:山西日報    2016年07月11日07:16 7月9日下午,省委副書記樓陽生在太原會見了出席我省第十一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頒獎儀式的嘉賓。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胡蘇平,副省長張復明參加會見。
  • 太原理工大學畢業生就業單位,就業人數前100名單位,有哪些?
    太原理工大學,位於山西省太原市,是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是「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是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學校前身是創立於1902年的國立山西大學堂西學專齋,是中國最早成立的三所國立大學之一,歷經山西大學校工科、山西大學工學院,1953年獨立建校
  • 福建高校思政網報導學院學子熱議習近平總書記給高校畢業生的回信
    7月12日,福建高校思政網以《思政頭條 | 福建高校學子熱議習近平總書記給高校畢業生的回信》為題,報導福建師範大學協和學院學子熱議習近平總書記給高校畢業生的回信。原文轉載如下: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給廣大青年送出一封封信箋,為他們送去溫暖關懷,指引人生航向。7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的畢業生回了信,肯定他們到邊疆基層工作的選擇,對廣大高校畢業生提出殷切期望。
  • 我市「希望小屋·暖冬行動」暨「希望小屋」 關愛服務活動現場會舉辦
    為進一步弘揚志願服務精神,全面提升「希望小屋」兒童關愛項目在全社會影響力、關注度、支持度,激勵和引導更多社會力量積極投身「希望小屋」後續關愛服務。12月5日下午,團市委、市文明辦、市扶貧辦、利津縣委縣政府聯合在利津縣舉辦「希望小屋·暖冬行動」暨「希望小屋」關愛服務活動現場會,為關愛幫扶兒童募集物資,表揚愛心善舉,推動青年志願服務事業再上新臺階。各縣區團委負責同志,利津縣各鄉鎮街道團委書記、愛心企業代表、志願者代表、「希望小屋」受助兒童代表等80餘人參加活動。